2年前种子轮融资的1200个加密项目,现状如何?

原文标题: 2022 Seed Stage Retrospective

原文来源:Lattice Fund

原文编译:深潮 TechFlow

2年前种子轮融资的1200个加密项目,现状如何?

介绍

去年,我们发布了 2021 年种子阶段回顾,以清晰地了解当年种子阶段的趋势。有多少公司已发货到主网?有多少人发现产品适合市场?谁推出了代币?

通过 2024 年报告,我们现在将重点转向 2022 年,以更好地了解加密货币在种子阶段的进展和趋势。该报告分析了 2022 年以来超过 1, 200 个公开的加密货币预种子轮和种子轮,提供了对全行业、特定部门和生态系统层面趋势的见解。与我们之前的报告一样,我们正在开源我们的数据库,以便进一步探索和分析。我们邀请您提供反馈并欢迎任何更正;请随时通过 hi@lattice.fund 与我们联系。

执行摘要

2022 届的项目们在加密货币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之一获得了资金。今年宣布加薪的团队可能受益于 2021 年和 2022 年初的牛市。考虑到市场的泡沫,我们预计与熊市期间融资的团队相比,这些指标可能会出现负面影响。我们的分析证实了这些预期,但也有积极的收获。

2022 年以来,近 1, 200 家公司共获得了 50 亿美元的投资,比上一年增长了 2.5 倍。以下是主要亮点:

2022 年突破

  • 任何一年都会有一些重大成功故事, 2022 年也不例外。

  • 在基础设施方面,我们看到重新抵押协议 Eigenlayer、钱包即服务提供商 Privy 和并行 EVM Sei 都筹集了种子轮资金。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团队中的每一个都帮助启动了更广泛的叙述。

  • 在 DeFi 领域, 2022 年的突破性故事是 Vertex 和 Apex 等 Perp Dex 以及专业 NFT 交易所 Blur。

  • 游戏是消费者的主要细分领域,投资额近 7 亿美元。尽管投入了大量资金,但两个最大的成功案例筹集的资金相对较少。Pixels 和 PlayEmber 在种子轮融资中各自筹集了不到 300 万美元。

在充满挑战的市场中推出

  • 尽管面临熊市,但近四分之三的项目已在主网上成功推出产品。与 2021 年相比,产品市场契合度 (PMF) 和后续融资变得更具挑战性,两者均同比大幅下降。

  • 18% 的群体已关闭或停止开发,高于 2021 年的 13% 。

  • 只有 12% 的团队获得了后续风险投资,比 2021 年的 50% 大幅下降。

  • 只有 15% 的项目推出了代币,低于 2021 年的 50% 。

重新关注基础设施和 CeFi

  • 在经历了 2021 年的绕行之后,投资者回到了基础设施和 CeFi 等更经过验证的一致领域,分别向这些领域投入了近 20 亿美元和近 4.5 亿美元,分别比 2021 年的数字增加了 3 倍和 2 倍。

  • 80% 的 CeFi 项目和 78% 的基础设施项目已在主网上线,反映出投资者对这些领域的强劲信心。

  • 应用层的结果更加复杂, 66% 的 消费级 Web3 产品 和 68% 的 DeFi 团队将产品交付到主网。

  • 消费者团队更有可能停止运营,关闭团队的比例几乎是基础设施团队的两倍。

  • 支付(86% )和钱包(90% )项目最有可能在主网上启动。

以太坊领先,比特币持续

  • 就筹款而言,以太坊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第一层生态系统,而比特币项目则继续表现出弹性。

  • 14 亿美元投资于基于以太坊的项目,其次是近 3.5 亿美元投资于基于 Solana 的项目。

  • Polkadot 生态系统的筹款大幅下降,同比下降 40% 。

  • 基于 Solana 和以太坊构建的团队同样有可能获得后续资金。

  • 相比之下,NEAR 生态系统中没有团队能够筹集后续资金。

  • Binance 生态系统中的项目最不可能保持活跃,三分之一的团队停止运营。Solana 的失败率也比 2021 年翻了一番,达到 26% 。

  • 比特币项目持续存在,两年后 100% 的团队仍然活跃。

方法论

该报告基于第一方数据的组合,并辅以 Messari、Root Data、Crunchbase 和其他来源的见解。为了评估种子阶段市场的进展,我们按阶段对每家公司进行了分类,包括「活跃但未交付」和「不再活跃」,并按生态系统和行业进行了额外细分。虽然我们已尽一切努力确保数据准确性,但我们承认由于依赖第三方数据可能会出现错误。在生态系统中,我们仅将那些能够筹集首轮融资的团队超过 15 个的生态系统包含在图表中。

此分析最具挑战性的方面之一是确定项目是否实现了产品市场契合(PMF)。与「产品交付」的客观里程碑不同,PMF 通常是主观的并且可能转瞬即逝,特别是在快速变化的加密市场中。我们结合了来自 Dune Analytics 和 DeFiLlama 等分析提供商的链上数据以及来自公司网站和博客的信息来做出这些决定。

2年前种子轮融资的1200个加密项目,现状如何?

(注:Lattice 的配图,将从左到右将被分析的产品分为活跃但未交付、产品交付、有 PMF、有代币、不再活跃、被收购和关停等几个阶段)

种子轮项目状态

我们的种子阶段回顾始于内部分析,旨在识别那些正在获得关注但尚未筹集后续资金的项目,这些项目可能成为莱迪思的目标。然而,事实证明这些数据足以与更广泛的行业分享。

这项研究很有价值,因为它揭示了各个部门、生态系统以及更广泛的早期市场随着时间的推移的健康状况。鉴于大多数种子阶段团队筹集资金以维持大约两年的运营,我们决定利用该时间范围来回顾种子年份。

2022 年,超过 1200 家加密货币公司筹集了超过 50 亿美元的种子和种子前资金。回顾这一群体, 72% 的公司已在主网或同等网络上推出,高于去年的 66% 。与此同时, 18% 的项目要么未能交付,要么已经关闭,这与去年的数据一致。然而,最显着的下降是寻找 PMF 的团队,该数字下降至接近 1.5% 。值得再次指出的是,对于链下运行的项目来说,很难评估它们实际上有多少吸引力,因此我们可能会错过一些拥有早期 PMF 的团队。

在熊市期间,随着散户兴趣减弱,吸引用户变得越来越困难。2022 年的热门行业,例如 NFT、元宇宙和游戏,现在并没有像两年前那样吸引用户。相比之下,主要为其他加密货币公司服务的基础设施项目已被证明更具弹性。最好的例子是 Eigenlayer,该公司于 2022 年 1 月宣布了种子轮融资,并成功扩大了 AVS 上市战略,中间件项目渴望合作。

这是一个很好的提醒,当今的热门行业并不总是随着投资者的兴趣而出现。例如,元宇宙领域有 75 个团队筹集了近 2.8 亿美元,但没有一个团队找到 PMF,超过 21% 的团队已经关闭,你很难听到有人谈论元宇宙。与 DePIN 或 Ai 相比,它们在 2022 年几乎没有注册,但却是当今最热门的两个话题。

2年前种子轮融资的1200个加密项目,现状如何?

(数据图显示, 2022 年 72% 的种子轮融资项目已经有了主网)

风投捂紧钱包

2022 年的团队在加密货币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之一筹集了资金。在 2022 年宣布加薪的团队很可能是在 Terra 和 FTX 崩溃之前宣布的,这导致市场陷入深度冻结。尽管总体融资额较 2021 年增长了 92% ,但后续市场却讲述了不同的故事。2022 年团队中只有 12% 的团队能够在过去两年中筹集更多资金。这与 2021 年的团队形成鲜明对比,当时近三分之一的团队获得了后续资金。

有趣的是,代币发行量也逐年下降, 2022 年群体中只有 15% 的团队推出了代币,而 2021 年这一比例为 50% 。这一显着下降可归因于两个主要因素: 1) 2022 年群体很可能错过了牛市窗口,许多团队争先恐后地在 2024 年上半年推出产品,然后在整个夏季推出就枯竭了。2) 由于 DeFi 流动性下降,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 的推出已经不再受欢迎,代币的发行已转向中心化交易所 (CEX)。CEX 现在收取高额的上市费用,通常达到七位数,并要求占代币供应的很大比例。代币市场的饱和,加上 CEX 的选择性以及 DEX 推出的吸引力的减弱,使得将代币推向市场变得更具挑战性。

飞往基础设施

与 2021 年相比,基础设施投资增加了两倍,反映出投资者焦点的明显转变。虽然对基础设施的兴趣似乎在 2024 年底减弱,但它是整个 2022 年和 2023 年最受青睐的行业。相比之下,DeFi 是唯一一个投资同比下降的行业,这可能是由于 DeFi 的后果 2020 年夏天,快速赚钱计划和旁氏经济学激增。

2年前种子轮融资的1200个加密项目,现状如何?

投资者因追随基础设施趋势而获得回报,这些团队最有可能筹集后续资金并在主网上启动。相反,DeFi 和消费者团队更有可能推出代币,但也更有可能关闭。应用程序层感受到了压力——如果没有额外的资金,团队被迫要么推出代币,要么关闭自己。

2年前种子轮融资的1200个加密项目,现状如何?

(饼图显示,各个赛道中的种子轮融资项目,基本都有 70% 以上已经主网交付(黑色部分);但大多都没有找到 PMF)

并非所有生态系统都是平等的

跨生态系统的开发揭示了项目成功率的显著差异。近 80% 的基于以太坊的项目已经交付了产品,表现优于 Solana,后者只有 61% 交付了产品,较 2021 年的 75% 有所下降。尽管 Solana 显然很好地度过了熊市,但 2021 年底资本的大量涌入可能导致资金过剩。

2年前种子轮融资的1200个加密项目,现状如何?

2022 年种子阶段团队的失败率与 2021 年团队保持一致,但各个生态系统内出现了显着差异。正如去年所观察到的,Binance 生态系统内的团队最容易关闭,现在 Avalanche 生态系统中的团队也加入了这一行列。值得注意的是,基于 Solana 的项目的失败率翻了一番,超过 25% 的团队停止运营。这一增长可能是由于牛市期间投机资本的涌入,导致 FTX 后 Solana 面临的特别具有挑战性的时期出现过度扩张和随后的损耗。然而,很明显,熬过这一困难阶段的团队已经得到了回报。此外,值得强调的是比特币生态系统团队的弹性,他们不仅继续交付,而且表现出非凡的持久性,反映了比特币网络本身的可靠性。

2年前种子轮融资的1200个加密项目,现状如何?

2022 年的后续融资格局揭示了所有主要生态系统的显着下降。只有 13% 的基于以太坊的项目能够获得额外资金,低于 2021 年的 31% 。同样,只有 13% 的 Solana 初创公司筹集了后续资金,比去年的 30% 大幅下降。值得注意的是,Flow、StarkNet 和 NEAR 等生态系统难以吸引更多投资,它们的项目都没有获得后续资金,这突显了这些平台在维持开发商和投资者兴趣方面面临的挑战。考虑到 2021 年末和 2022 年进入每个生态系统基础层的资金量,这一点尤其有趣,其中 Dapper Labs 在 2021 年筹集了近 6 亿美元,NEAR 在 2022 年筹集了 5 亿美元,Starkware 在 2021 年筹集了近 2 亿美元和 2022 年。

2年前种子轮融资的1200个加密项目,现状如何?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2022 年年份酒的处境比 2021 年更具挑战性。在没有大量新零售净参与的横盘市场中,找到 PMF 仍然是一个挑战。一些团队已转向当今零售参与的热门行业(例如赌博相关应用程序)。此外,获得后续资金的团队大幅减少将限制这些团队转向新事物的时间。最后,随着种子阶段初创公司的显着增加和代币发行市场的收紧,意味着更多的团队试图通过更狭窄的代币发行机会。

让所有这些问题变得更加复杂的是,投资者已经转向当今更热门的行业(例如 DePIN 和 Ai)和生态系统(例如 Base 和 Monad)。这凸显出回报不是来自于追逐当下的热门,而是来自于 1-2 年后的热门。

我们毫不怀疑,加密货币的种子阶段市场将保持健康,几乎所有基金都积极参与,包括 a16z 新推出的加密创业学校。对于这群希望为 A 轮及以后融资的团队来说,后期市场的稳健性仍然是个问题。即使在我们自己的投资组合中,我们也看到叙事的转变会影响创始人筹集资金的能力。

值得关注的行业和趋势

支持隐私的应用程序

最近,对隐私增强技术的投资有所增加,过去一年出现了两种隐私基础设施趋势:零知识传输层安全 (ZK TLS) 和完全同态加密 (FHE)。ZK TLS 为当前互联网上的安全通信添加了隐私增强层。Opacity 等 ZK TLS 项目正在与 Lattice 投资组合公司 NOSH 等公司合作,让 Nosh 能够利用现有的 web2 交付市场。在此示例中,驾驶员在 nosh 驾驶员应用程序中使用 Doordash 凭据登录,该协议将其视为身份证明。当网络的需求方成熟时,司机可以在 nosh 司机应用程序中为 Doordash 进行送货,如果订单来自协议网络(而不是 Doordash),则司机可以获得代币。我们预计这种新的隐私原语会出现更多用例。

与 ZK TLS 类似,FHE 基础设施的进步可能会带来一类新的加密应用程序,从私有 Defi 到 DePINfied 数据收集。这项技术的一个早期实际例子是与人工智能公司共享敏感的健康信息。Lattice protfolio 公司 Pulse 正在使用 DePIN 飞轮来收集健康数据,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允许研究人员分析加密的遗传数据来识别模式或生物标记而货币化,而无需访问原始遗传信息,从而保持机密性。随着隐私基础设施的进步并与更广泛的趋势融合——即人工智能代理和用于数据收集的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DePIN)——它可能会开启新一波以消费者和企业为中心的应用程序。

增强现实应用和基础设施

更广泛的技术趋势严重影响着加密货币创始人的努力方向和投资者资金的流向。随着 OpenAi 大规模人工智能改进之后, 2023 年至 2024 年人工智能相关初创公司的激增,我们亲眼目睹了这一点。随着 Apple、Meta 和 Snap 都在 AR 领域推出重要战略,我们预计随着 AR 相关技术最终走向大众,该领域将出现越来越多的加密初创公司。Lattice 产品组合中的一个例子是 Meshmap,它正在构建一个分散的 3D 世界地图。随着 AR 设备的安装量在未来几年将呈爆炸式增长,应用程序开发人员构建体验的 3D 地图将变得至关重要。 2021 年对虚拟宇宙的兴奋可能还为时过早,但去年和今年报告的教训是,人们没有关注的是 Alpha 可以在哪里产生。

区块链支持的收藏品市场

收藏品交易大多与数字资产交易(特别是 NFT)相关,但区块链支持的收藏品市场正在兴起,从 BAXUS 等烈酒市场到 watch.io 和 Kettle 等平台的手表。收藏品交易已经是一个巨大的链下市场,但受到缺乏即时结算、实物保管和可靠认证等问题的困扰。

我们相信这些挑战为「区块链收藏品市场」(BECM)提供了机会,该市场是专门为满足收藏品交易商的需求而设计的。BECM 通过现金结算实现即时交易,通过使用稳定币将结算时间从数周大幅缩短至数秒,并采用 NFT 来代表受信任托管人持有的实物资产。这种模式可以统一分散的市场,增强流动性,消除个人存储负担,并通过身份验证建立信任。BECM 还支持金融创新,例如以收藏品借款,使收藏行为在财务上更具活力。随着这些效率的提高,BECM 有潜力通过引入更多的交易者、流动性和库存来显着扩大收藏品的潜在市场总量。

生态系统轮转

我们的表格和图表仅包括拥有超过 15 个项目筹集风险融资的生态系统,最小的数字接近 15 个项目,因此刚刚被排除。也许这并不令人意外,但我们预计生态系统会发生重大变化,考虑到我们所看到的趋势,Polkadot、NEAR 和 Avalanche 将被 L2 生态系统以及 Monad、Berachain 和 MegaETH 等新兴的 L1 和 2 生态系统所取代。

反对加密的参议员Warren将在10月与加密友好律师John Deaton辩论两次

10月8日消息,美国民主党参议员Elizabeth Warren和共和党候选人John Deaton将在2024年大选前的10月15日和10月17日进行两次辩论。New England Public Media和GBH News将于10月17日在斯普林菲尔德举行两名参议员候选人的辩论,Warren和Deaton还将于10月15日在波士顿的WSBK-TV上进行辩论。目前还不清楚数字资产是否会成为两位候选人辩论的主题。GBHNews表示不会提前分享这些话题。

SocialFi“叙事失灵”,加密社交还有未来吗?

原创|Odaily星球日报(

作者|Wenser(

SocialFi“叙事失灵”,加密社交还有未来吗?

10 月 5 日,市场Web2 社交媒体平台 X 已支付了巴西最高法院的罚款,后续将申请恢复在该国的服务,算是为此前传统社交媒体与国家监管力量之间的矛盾事件画上了一个还算满意的句号。

但另外一边,作为 Web3 社交媒体的代名词,SocialFi 赛道再次迎来令人揪心的“行业大考”。赛道独角兽 Farcaster 增长乏力,自 以来,仅为 3 万人左右,协议收入也自 7 月以来逐步放缓,目前总收入仅为 233 万美元左右。曾经的“当红炸子鸡” friend.tech 则在强势收割 (其中团队获得约 4500 万美元手续费)之后,选择了近乎“Soft Rug”的放弃智能合约控制权。

尽管包括 a16z、Paradigm 等一众明星资本仍然选择重注押宝 SocialFi 赛道,但发展至此,还是不由得令人对行业现状感到沮丧:加密社交是否还是一个值得期待的赛道?SocialFi 的未来之路又在何方?SocialFi 叙事是否已经失灵?加密货币行业的社交项目存在哪些问题,又是否是个伪命题?

Odaily星球日报将于本系列文章进行分阶段的探讨,本文主要聚焦于 SocialFi 赛道现存问题。

SocialFi 问题一:与传统社交巨头“短兵相接”,以短攻长

梅特卡夫效应提到,网络效用往往与使用者数量的平方成正比。

包括 Facebook、Instagram、Snapchat、WeChat、Tik Tok 在内的一众传统互联网社交媒体平台及其背后的巨头公司正是基于日积月累的用户量才能够成为整个互联网生态的“流量原点”、“注意力入口”、“社交网络载体”,而这茫茫多的传统社交产品所处的赛道,正是诸多加密货币领域的社交应用,也就是 SocialFi 产品选择“以己之短,攻彼之长”的“白骨之路”。

古来王者争霸尚懂“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如今的商业产品在看到一面面高可通天的“南墙”之后的选择不是绕过去,而是硬生生地撞上去——做和传统社交媒体平台毫无区别的产品,动辄打着以下旗号行事——

  • “所有人群都是我们的目标用户”;

  • “我们的目标是颠覆 X(Twitter)平台”;

  • “我们要改变社交赛道现状,把社交数据和社交权力真正交还给用户们”。

不得不说,加密货币行业创业人士的“傲慢”,由此可见一斑——他们并不考虑用户的真实需求,也不在乎用户的平台迁移成本,更不关心用户是否在乎所谓的“去中心化权力”,也不会想到用户的社交网络图谱以及社交网络又从何而来、从何而去;而是单方面地掉入了“自我感动”、“自我幻想”的陷阱。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亦不知己,每战必亡。

SocialFi“叙事失灵”,加密社交还有未来吗?

Farcaster 日活用户数据

SocialFi 问题二:无替代价值,并未找到自己的“特洛伊木马”

公元前 12 世纪,古希腊城邦与特洛伊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最终,城邦联军借助一只藏有众多士兵的木马潜入误以为敌军撤退的特洛伊城,最终夺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特洛伊木马”此后也成为了曲线救国、假意诈降的手段的象征。

目前摆在 SocialFi 产品面前的竞争对手,就如同那座久难攻下的特洛伊城,一方面,需要找到自己替代或者超越传统社交媒体平台的价值;另外一方面,还需要找到“潜入敌营”、“从内部攻破其堡垒”的秘诀。

一些人将此寄希望于 SocialFi 中的 Fi 属性,即使用部分加密社交产品可以获得经济金钱奖励,如代币空投;而也有一些人则将其作为传统社交媒体平台中的一部分(如付费表情包,Base 生态的 Sofamon,详情可参考笔者此前撰写的一文)。

目前来看,前者选择的路最终仍然会在代币空投或代币价格螺旋下跌中逐渐越走越窄,堪称“数据泡沫之后的慢性自杀”;后者则仍旧处于小众需求赛道,无法在更大范围内引发关注以及流动性的引入,尚需一定时间验证。

目前来看,真正的“特洛伊木马”需要“AI 个性化定制伴侣”级别的应用来“发起下一轮攻势”。

SocialFi 问题三:为了 Fi 而 Fi,Social 也就成了笑话

墨菲定律认为,如果一件坏事有可能会发生,那么它就一定会发生;同理,人们越是想要得到一样东西,很多时候就越是得不到。

对于很多 SocialFi 产品以及 SocialFi 用户来说,为了 Fi 而 Fi 之后,Social 也就成了一个笑话。

因为从心理学层面来看,社交的本质是寻找同类,而不是单纯地为了金钱等物质激励。如果一个人是为了得到 Fi 的激励才愿意与他人进行社交行为,那么他的“社交目的”自然就变得不再纯粹,也很难长久地坚持下去,真正地为了“社交”而去与其他人产生更多的活动行为。

当想要认识他人、探索与他人更好地进行互动关系的动力被扭曲成了“为了金钱回报”,那么 SocialFi 也就成为了一种另外意义上的“资金盘”,Social 这个词自然也就成了一个笑话。

若是无法为用户们提供一种强烈的“社交驱动力”,SocialFi 产品注定只能是个披着“社交空壳”的金融游戏。

SocialFi 问题四:无法建立价值闭环,成为“资本玩具”

一切的价值体系,都源自于合乎逻辑且严丝合缝的价值闭环,而这,正是目前的 SocialFi 产品缺少甚至是缺失的。

目前 SocialFi 产品应用的价值往往来源于风投机构的风险投资,而无法搭建一整套流程相对清晰的价值闭环体系。更直接地来说,目前的 SocialFi 产品更像是一个“刷榜 APP”,所有的资金、流动性以及注意力的流入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金钱回报,而无法与其他人的想法、资源、资金、资本以及注意力产生更为深度的链接和联系,并以此激发更多的价值交换。

这样,自然而然地,社交价值成为了单向的消耗品,而不存在新的产生,SocialFi 产品的用户们加入的不是一场“没有边界、不断扩展”的无限游戏,而是后来者为先发者买单的“零和博弈游戏”。

SocialFi 产品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资本为收取高额管理费用、谋其投资回报的“玩具”——本质上而言,和一份充斥着各类造假信息、满满的都是在“画饼”的 PPT 区别不大。

既然没有真实数据和实际价值的产出,索性做 7* 24 小时的赌场或者“数据盘”直截了当。

SocialFi 问题五:不够纯粹且左右摇摆的“商业模式”

目前市面上多数 SocialFi 产品的“商业模式”仍然是加密货币行业最为稳定的途径之一——收取手续费。

但 SocialFi 产品的手续费收取步骤及环节,既迥异于 GameFi、 NFT 等赛道出于单纯的投机炒作目的而进行的“交易环节”,也不同于 DeFi、Restaking 等赛道的“质押生息”以寻求代币供应量的减少与价格的提高,而是需要借助“社交内容”、“社交关系”、“社交影响力”等中介载体促成更大范围内的社交网络的建立。

这在行业流动性紧缩、行业活跃参与者越发减少的当下,无疑成了很多 SocialFi 项目难以逾越的关卡鸿沟。

要么小众到足以“自我造血”,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去积少成多;要么大众到能够吸引更多人“所见即所得”,走“陌生人 VS 婚恋二选一”的路线服务一些人的真实需求。

否则,SocialFi 产品大概率还是在原地打转,无法走到下一股加密浪潮奔涌而至的未来。

小结:社交还是分佣,这是个问题?

如今很多 SocialFi 产品将“社交图谱”、“社交产品”简单粗暴地抽象为了“通过社交推荐以此分润佣金的产品”,不得不说,这就是“唯数据论”的行业当下的最真实的侧写。

但这很明显不是正常的“社交现象”,就像拼多多这样的现象级电商平台,尽管其通过社交关系促进了电商用户网络的快速增长,但其主要是一个服务于买家和卖家的双边交易平台,这才是它的基本盘。

而一个真正的社交平台,应该服务于人们更快、更好、更直接、更和谐地与其他人建立社交关系,而不是将人视作“数据矿藏”,将经济价值挖光之后,便能够抛在脑后,不再过问。

Meme币:深掘其长期投资的潜力与全面考量

作者:142PACT;来源:Medium

在纷繁复杂的加密货币领域中,Meme币犹如一股清流,以其独特的幽默基因和社区内狂热的追捧,成功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关注。然而,关于Meme币是否适宜作为长期投资的标的,业界内外始终存在着不同的声音。本文旨在深入探讨Meme币的独特魅力、潜在风险及其在长期投资中的价值所在。

Meme币:深掘其长期投资的潜力与全面考量

一、Meme币:双刃剑下的双面人生

1. Meme币如同社交媒体上的风暴眼,凭借其独特的创意和社区的集体力量,能够迅速席卷市场。然而,这股力量也如同双刃剑,其价格极易受到市场情绪的左右,导致价格波动剧烈,为投资者带来不确定性和风险。

2. Meme币的价格往往由短期内的市场情绪所驱动,而非基于坚实的基本面支撑。这种浓厚的投机色彩使得Meme币市场充满了泡沫和不确定性,投资者需时刻保持警惕。

3. 尽管Meme币在社交媒体上风靡一时,但多数项目仍缺乏实际的应用场景。这使得Meme币的生存周期充满了不确定性,一旦市场热度消退,其价值可能会迅速崩塌。

二、理性审视Meme币的长期投资价值

1. Meme币满足了年轻投资者对趣味性投资的需求,但要保持市场的持续活力,项目方必须不断创新以吸引和留住用户。同时,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将对Meme币的长期投资价值产生深远影响。

2. 为了提升Meme币的长期投资价值,部分项目正在积极构建生态系统并努力实现价值转型。这些努力将有助于Meme币从单纯的投机工具转变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数字资产。

3. 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收紧,Meme币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这也为合规、稳健的项目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在合规框架下寻找生存之道将成为Meme币项目未来发展的关键。

三、投资者策略:稳健前行,智慧布局

1. 多元化投资组合:将Meme币作为投资组合的一部分进行配置,有助于分散风险并降低单一资产波动对整体投资组合的影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合理分配资产。

2. 深入基本面分析:在选择Meme币投资项目时,投资者应深入分析项目团队、社区活跃度、发展规划和技术实力等基本面因素。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项目的长期发展前景和投资价值。

3. 保持市场敏锐度:Meme币市场变化迅速且充满不确定性。投资者需时刻保持对市场的敏锐度,紧跟市场动态并及时调整投资策略以应对市场的快速变化。

综上所述,Meme币作为加密货币市场的特殊存在,既具有独特的魅力也充满了挑战。

在此背景下,142协议应运而生,为MEME货币市场注入新活力。协议特点如下:

1. 强大节点系统:142个节点围绕主题汇聚成社群,各节点有独特文化与价值认同,增强可持续性和影响力。

2. 节点共振与铸造机制:创新引入机制,诞生142个独特Meme币,象征节点价值与理念,构建丰富数字世界。

3. 价值创造:运用燃烧机制与稀缺性设计,赋予Meme币高价值潜力,目标142万倍增值,引领数字资产革命。

4. 全方位生态系统:不仅流通货币,更引领用户进入MEME社区,促进社交互动,激发创意与乐趣。

5. 多维度激励机制:直接奖励铸造凭证,节点铸造特权,智能拆分公式确保公平分配,爆块用户专属奖励,形成良性循环生态系统,吸引新社区、用户及投资者,推动协议发展,形成正向激励氛围。

Website:https://142pact.com

Twitter:https://x.com/142Pact

telegram channel: https://t.me/x142Pact

对话交易员Raymond:逃离华尔街的他在上个周期捕获60倍的SOL,现在等着未来三个月的大跌抄底

本期嘉宾:Raymond,Mossfire Capital 合伙人

FC:今天请 Raymond 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其实在推特上写了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正规军,有 8 年投行的经验,在传统金融待了很久;第二个经手过千万级 DAU 的 APP,我觉得其实挺不容易的;第三个我觉得你是有一套方法论的。其实我还有一个没写,我对你的性格还挺好奇的,因为我觉得咱俩挺像的,应该都比较敏感,我认为它并不利于交易。其实每期我都会有一个关于性格的探讨,因为我觉得每个人性格决定了交易策略,这个影响还挺大的。 咱们正式开始,先说说你的交易经历,你是从正规军进来,你的心路历程是什么?是什么让你进入这个行业?怎么去迈过心理门槛?

Raymond:我倒不是很确定到底要怎么定义我进入这个行业,因为我其实买币买了蛮多年,但这个买币可能跟买邮票没什么差别,我也不是很确定算不算入圈。我简单的历史是这样子,最早是投行,后来做互联网公司,在 2017、 2018 年的时候买过币,那时候别人说这东西会涨,他是类似于一个赚钱机会被介绍的,叙事当然都可以说很多,人类未来的资金储备,诸如此类。但是在 2017、 2018 年的时候,我当时不是特别相信这个事情,尤其是那段时间,特别是中国有很多 ICO,所以每一次让我跟这个圈发生交互的时候,体验都非常的恶劣。那时候在杭州我记得酒店大堂就会有人开那种传销大会,我就觉得非常的震惊,这是什么圈呢?

我真正觉得我自己对于比特币,对于 crypto 赛道产生比较大的热情,开始有努力的时间和金钱的投入,是在 DeFi Summer 之后。DeFi Summer 对我来说其实是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点,在那之前币圈是一个骗我钱的地方,我觉得自己是个韭菜,不是镰刀,没有胜率,不可能赚钱,所以我就走了。在那之后我发现自己有可能不是韭菜,或者是自己有一定的胜率,不敢讲不是韭菜,但至少自己有一定的胜率,就开始研究,这个是最大的本质的差别。你对这个东西有一个正面的预期值之后,你才会愿意投入时间、热情、信心、资金,一系列进去,才开始慢慢跑起来的。刚好 2021、 2022 年市场还行,所以赚了一些钱,有了正反馈,投了更多就有更大的正反馈,就这样跑起来了。

2023 年的时候,当时也非常机缘巧合,因为有朋友找我帮他们管一些钱,这个时候我就突然发现,可能币圈对我来说是一个可以做事情的地方了,这时候才算是,更全职的进入币圈,这可能是我之前的一个经历。

FC:DeFi Summer 做了什么让你觉得自己不一样?

Raymond:当时很有意思。我之前在香港做投行的业务,帮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上市的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做价格发现,比如说阿里巴巴的股票是 68 块钱开盘,为什么不是 67 ?为什么不是 66 ?这个价格其实就是在你的路演的过程之中,你要建一个 order book,你要有一个订单簿,类似于今天你看到的 AMM 的池子一样,你要画出一个这样的东西出来,最后给他确定价格,中间要考虑无数个因素,但这个就是人工做出来的,它的价格是人工去发现出来的。当时我看到 AMM 的时候,可能一开始还不太理解,后来突然意识到这个东西不就是把我以前的工作做掉了吗?有一个人放了 50 个苹果在左边, 50 个橘子在右边,他们两个放进这个模型就能决出高下了,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事情。

而且当时已经是被广泛采用了,买啥东西都能上 Uniswap,我觉得对我来说那就是一个类似于 GPT 时刻,或者 iphone 时刻,我可以马上想到我之前的某个同事的某一份工作,在链上可以被某一个智能合约某一个协议取代掉,那个时候对我来说,DeFi Summer 是金融的巨大的创新,这不是一个骗人的东西,这是一个对人类文明有正向影响的,是一个正和博弈,不是一个零和博弈,所以那时候我就觉得这个东西值得看一看,值得花很多时间。

FC:理解。你刚才说挣钱有正反馈,就挺想知道,你挣的最多的一次和亏的最多一次分别是多少?它是不是会影响你在币圈的交易风格?

Raymond:我不觉得是我的赢和输积累了我交易风格,交易风格是从人的性格出发的,首先定我是谁,我这个人性格怎么样,喜欢什么东西,风险偏好是怎么样的,有没有赌性,还是说比较保守,这些个人特质决定了我做的交易是什么,这些具体的交易可能会被归类成某一种风格。我其实不太确定我的风格到底是哪一种,我觉得这可能不是 MBTI 有个选项,我不太确定要怎么去具象化这东西,但我这个人可能整体是偏保守的,所以我基本上没有怎么亏过大钱。

比如说我不了解的东西,或者我没有花很长时间研究的东西,我可能放的钱就比较少,这个钱就亏完了也没多少,当我了解的东西,我就会放比较多的钱,但同时间看的比较牢,要止损啥的,也不太容易亏特别大的钱。整体的套路还是比较偏保守方向的。我自己可能对于宏观上的一些事情会比较敏感一些,所以很多时候在一些大的方向决策上可能不太会错,这样整体仓位上就不太容易出太大的问题。

我之前可能赚的最大笔的钱其实是在 GLP,我记得我好像去年夏天的时候跟你聊过一次,当时我还跟你讲过我在 GLP 赚钱的事情。我可能是比较保守的,喜欢看大的方向,我 GLP 赚的最多钱是在 2022 年年底 11、 12 月份的时候,那个时候 GMX 很出名,我很早就买了 GMX,那时候是 FTX 倒掉,GMX 突然就变得很出名的。当时我做了这样一件事情,就我认为宏观上不太可能再有跌的可能性了,我就开始买 GLP 且加 4 倍杠杆, 4 倍杠杆的 GLP 约等于是 2 倍的 Beta, 2 倍的 BTC,因为它里面一半是比特币,等于是说我买了一个 2 倍的 BTC 加上当时 GLP 应该有百分之三四十的年化回报,甚至百分之七八十都有, 4 倍加起来就是一百多到两三百这样的一个年化回报,但是中间会有一些折损就比较细节了。这个例子就是我觉得我比较确定,宏观上是会回来的,不会再有什么继续爆雷的可能性了,币安是不会倒掉的,整体判断下来,GLP 等于是我一个 Bate 杠杆起来的表达方式,这是挣的比较多的。

还有一个倍数上比较多的可能就是 Velodrome,OP 上的一个 DEX。说实话在 2021 年的时候,我在 Crypto 的钱没放那么多,那时候可能对游戏规则、对很多事情没有那么了解,我可能是在 2022 年之后,逐步把钱越放越多的,等于说我的 crypto 的 allocation 越来越大,Velodrome 也是在那个时候出现的,所以钱也比较大,也赚的比较多。这些可能大概能够表达我交易风格的一些 trade。

FC:刚才其实你说的特别好,就关于我是谁这个事决定你的交易风格,你的出发原点。假设一个人新进的这个行业他刚接触交易,你会建议他先怎么去拆解这些问题?比如你刚才说我是谁,我可能是一个风险厌恶型,风险厌恶型我可能会设一个止损,或者说我不做合约,你有没有一系列的问题可以让他去找到属于自己的这种交易方式或者方向?

Raymond:我觉得每个人之前的背景可能不太一样,有些人是非常传统背景性的,比如说以前做股票研究的,这些人可能先看 DeFi,这是传统的人最容易看懂的一个赛道,还有些人是有明显的一些技术优势的,可能公链和 Infra 更能够表达这些优势,或者还有些是社区社交媒体玩得很勤奋的这些人,Memecoin 可能是更合适的。背景之后就是看风险偏好,他来这边是要翻倍的还是要翻身的,如果他是来翻倍的,可能买 DeFi 类型的东西都可以,但如果是要来翻身的,他买的东西就会完全不一样,他的经历遭遇也会很不一样。所以我觉得可能每个人的性格,其实你看他入圈的过程,他自己会选择,你很难给他做测试说你去这里。

FC:同意,刚才你说一个是背景,一个是他自己风控的下线。还有你说的 GLP,我觉得这个是比较典型的,就是懂金融的人的机会。我其实现在是放弃 DeFi 这个赛道的,因为它最大的风险是不可控的,这个我是不能接受的。刚才你也说到,GLP 这种交易是因为你懂金融,所以你愿意去研究赛道和项目,我想问的是,你从传统金融来看,你进来的时候有没有把这些交易风格分类,或者说你有没有认为,你在过去积累的东西,在这个行业里面发现对手太弱了,原来我这么玩都能给他们打爆,这些东西你当时有没有一个思考路径?

Raymond:我觉得币圈跟传统行业很不一样,不太能说有谁来就能降维打击的,我觉得哪怕是巴菲特,索罗斯来了币圈也估计会亏一半回去。而且传统金融也分很多不同的门类,它并不是两个世界,其实你可以理解成,币圈也是金融的一部分,它只是另一类风险资产,很多人不是说比特币是三倍杠杆的纳斯达克,这个资产内部的游戏规则会不太一样,比如说有很多情绪面推动的事情。

我觉得如果说传统金融人在这边有优势,比如说做投行做金融做久的人,可能是对于美联储更加熟悉,对于整个周期的感受会更强烈,比如说他今天讲要降息要加息,这些事情我们会有一些自己的 reading 在里面,你去听鲍威尔讲话的时候,你大概能感觉到他可能 7 月降还是 9 月降,你会对这些事情有感觉,我觉得这是个优势。还有一个优势可能就是,对一些具体大的事件的判断可能会比较好,比如说 ETF 会不会通过,为什么通过?接下来资金流入是怎么样的?对这些事情我觉得可能会比较敏感,因为这个本来就是传统金融的部分,所以当传统金融跟币圈的结合的那个地方,有传统背景的人肯定会有比较好的解读。

第三个我觉得传统金融的人,在看 DeFi 赛道上都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因为 DeFi 本质还是 finance。举个例子,我们是在 2023 年 2 月份 3 月份投的 Pendle,那个时候 Pendle 只有两毛钱,因为 Pendle 就是一个利率掉期产品,我当时买的时候,很多人就说,你为什么要买这个东西?你是华尔街待久了吗?我们币圈的人不需要这种利率掉期的产品,但我觉得这个产品做得还不错,不像个骗子,各种东西都挺好的,为啥大家不买?那个时候我从传统金融的背景,认为 Pendle 是一眼可见的,这个世界需要的产品,当时 Pendle 还有一些竞争对手,但是 Pendle 明显做的最好。所以这个可能是优势,我们会对于一些比较深的难的产品,了解的更早更快,但这个也可能是个错误,有可能我买完之后,币圈真的就不需要,长时间没有人用这个东西,这个币涨不起来,这也是有可能的。但从大的层面上说,在客观事实的了解和接受吸纳的速度上,可能会更快一些。

FC:我想问一下 Pendle,可能我就是币圈思维那个,觉得这玩意谁用太难了,太动脑子了,你不会因此觉得这个市场空间会很小吗?

Raymond:我不知道你记不记得在 2022 年年底的时候有个叙事叫 real yield,就是真实收益。那个时候像很多去中心化的交易所,像 GMX,币安免费上的那几个项目,都是当时 real yield 叙事,只要有真实的收益,就表示它的收益和本金这两部分有可能拆开的。在历史背景之下,我发现了 Pendle,它可以把 GLP 拆开,而且当时 Pendle 是在 Arbitrum 上上了 GLP 拆开的功能,我觉得这个很厉害。后来才出了 Lido,有了 LSD 赛道,再后来就出了 Points,有了 LRT 赛道,Pendle 才有人用。如果当时只是停留在 GLP 那个层面,今天的 Pendle 还是很小的,所以只是说在那个时间点上,我觉得这个产品好,但还是要看这个产品有没有后续发展的可能性。

FC:我追一个问题,在广和深上面你怎么做平衡?比如巴老师说能力圈,但实际上做起来挺难的,尤其你管理一个基金,现在你怎么平衡?比如说我应该看更多赛道,还是在一个赛道看得更深?

Raymond:我觉得我个人的情况是,我平衡的不太好,我是尽可能希望又广又深。为什么会这样子?因为会产生焦虑,比如说可能上个周期是 DeFi 的 year one,大家可能研究了三四年了,都比较熟了,但可能突然出来一个新的赛道,你完全没见过的,比如说 Meme 就是一个完全新的赛道,AI 也是完全新的赛道,这个赛道之前你没看过,没有看过二三十家公司,你怎么做投资判断呢?这时候就要重新开始补课,这其实是在市场当中看到别人涨,发现自己不太懂的情绪导致的焦虑,导致的强迫我要去做更多的功课。

但具体在开枪的时候,我觉得还是有一个判断,我懂这个东西懂得足够多,可以开这个枪了。如果我觉得还是很不懂,我可能就不开这个枪,继续研究继续看,我们自己可能还偏基本面驱动一点,还是要看的比较了解比较懂,为什么它会涨,为什么它会跌?如果是完全没感觉,那就跟赌博没差别了。

FC:理解。我们正好聊到交易策略,因为其实你们现在自己管理一个基金,可以大概说一下,你们整个基金的策略,包括你们怎么去找一个项目,判断一个项目?

Raymond:我们两个合伙人都还是属于性格上整体相对来说比较保守的,自己也比较喜欢研究东西,看一些新的东西,所以很多时候还是偏基本面驱动的,比如说我们投一个公司之前投一个币之前,白皮书、竞争对手、行业、链上数据、holder、tokenomics,这些相应的该做的功课我们基本上都会做完。之前有几期的嘉宾也提过,其实大家做的事情都非常类似,很多人就会把前 1000 个币拿出来选一遍,你会发现如果你用基本面(这里说的基本面是比较泛的基本面,并不是说一定是个 PE/PS 概念,是说这个公司整体的一个情况),你从 1000 个币当中筛选下来,最后可能确实只有三五十个币是值得看值得投的,那这时候在三五十个币当中做的,其实就是更是一个 Alpha 的判断,他的信息可能是价格或者是一些叙事的热点的变化。

我随便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像最近 LIDO 跌了很多,但是我们发现这个协议很好,结果这时候价格出现了变化,价格跌了 50% ,那我觉得这个有可能是开枪的机会,因为项目基本面其实本身是没有什么太大问题的,但是它价格出现了变化,就给了我们一个开枪的机会,但前提肯定是 LIDO 在我们的白名单上的,我们在 1000 个币当中发现有三五十个币可以买,LIDO 是其中之一,它价格发生变化了我才开枪,肯定是这样的逻辑。

在配置上可能有一部分是贝塔,一部分是阿尔法,LIDO 是属于阿尔法这个部分的,阿尔法这部分根据我们对不同 token 的相信程度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权重,所以最后可能是这样的一个配比。我们会喜欢尽量在一些市场比较低的时候去买东西。

FC:那什么叫低,就是相对便宜,那具体的比如说在执行的时候什么叫低呢?

Raymond:执行的时候,举个例子,如果是在牛市的状况当中,很多东西如果能跌破 200 天均线,我就认为是便宜的。当然这个不是说跌破 200 天均线那天你就要买,还是要跟当天的一些大盘的情况要相关的,但很多时候它跌破了 200 天均线,我觉得就是一个值得买的信号,这是第一。第二,很多时候我们会收集,从技术分析上来看,每一个币它都有一些自己的技术的 pattern,他筹码的分布,所以它会趋近于一个之前很强的阻力或者是支撑的时候,这些都会是一些具体的信号告诉你这是接近便宜的,这时候你去看,赌它不会往下再跌 20% 了,这 20% 就止损,但是它如果涨回来它会涨两倍,这个是一个判断,我觉得盈亏比非常划算,那我就去买,是这样的逻辑。它有没有可能跌 20% ?有可能,但这时候相应的止损就会被触发,这个东西就会亏 20% ,你这笔就错了。

FC:我看到其实基本上就是三个方向,第一个就是基本面,第二个是宏观,第三个社区,或者说整个社区的状态。其实我想问一个关于数据的问题,你能不能举个例子,在你的交易角度上,数据到底有什么用?因为我自己的交易是,我做一个特别大的周期的波段,所以我对于短期数据的变化没有那么敏感,那你做一些比较小级别的波段的时候,这些数据到底怎么帮助你做决策?

Raymond:数据我觉得在 DeFi 赛道是尤其非常明显的,拿 Pendle 举个例子,它的 TVL 和它的价格就是完全成正相关曲线的。比如说在今年年初的时候,你要做一个判断是,当时 EigenLayer 的产品已经发了,EigenLayer 的这些 TVL 会源源不断地涌入 Pendle 吗?除了 EigenLayer,还有别的其他的类似于 EigenLayer 这么大型的东西会上到 Pendle 上吗?Babylon, Solana 这一系列东西会有被 Pendle 用到的机会吗?很多时候看这些,你可能是在宏观上看一些具体的大的方向,接下来他们的数据上就会直接反映,他可能是出了一个新的池子,还是出了一个新的策略,这个部分就突然之间锁了 3 个亿 5 个亿 6 个亿就进去了,就非常明显,有很多人在用这个东西,这是比较透明的一种事情。

在 DeFi 上,比如说 Perps,你可以看 trading volume;看 Open Interest 和 Lending,TVL 就是一个核心指标;看 Dex,就是非 BTC 以太坊的交易对的交易量。这些核心指标会帮你判断这个东西是不是做的挺好的,但是还没人看到。像 Aerodrome,它其实是 base 上的一个 dex,在今年 Aerodrome 价格涨起来之前, 它上面的 volume 已经涨得很快了,但它价格当时还没有反应到,这些都是一些机会。后来补涨的原因是,大家发现 base 还挺好的,那 base 还有什么好的标的呢? Aerodrome 就是一个,所以大家来买进。所以总是有些这样的数据,是能够帮助你做一些判断。但同一时间也有一些情况会失效,比如说像 Tranchess,它就是一个 TVL 一直在涨,但是币价完全不动的协议。

FC:这个原因是什么呢?

Raymond:我觉得有几个事情,第一个就是所处的生态,Aerodrome 就是因为 base 更多人看,而 Tranchess 在哪条链上大家可能不一定知道;第二是协议自己推广的方式和能力差别很大,Tranchess 的社区讨论度就不高。

FC:说实话我们跟一些项目方聊会提前很久知道一些信息,所以你会跟项目方去聊吗?比如 Pendle,你觉得你需要去跟项目方聊吗?

Raymond:我们做的是二级的基金,所以其实对我们来说,说难听点就是我今天买了明天可以卖,如果我做错决定了,我可以明天就卖掉,所以对我来说可能不像一级的基金那样,尽调的程度这么深。但同一时间,二级的币很多时候它协议的数据也比较充分了,他做的好还是不好,肯定是已经有比较多的数据能够拉出来说的,我们会尽量去见项目方,但并不是强制一定要求。我们投资决策的 80% 在见项目方之前就已经做了,他可能只是说,我最后去 check the box,看一下这个人是不是个骗子,是不是有野心,有没有什么事情我不知道的,差不多就懂了。

FC:咱俩有一次私下聊的时候,你说关于信息优势的事儿,我记得你原话是说,这个事情我可能比别人更早知道一些“信息”,所以你现在怎么去找到这些所谓有信息优势的赛道?或者说作为一个普通的交易员,我应该怎么去做?

Raymond:很难找到一个具体的有信息优势的赛道的,这其实不太存在。很多时候可能是一个具体的 case,我发现我好像看到了别人没看到的事情。举个例子,像今年年初的 Ribbon,就是一个发了三四年从来没人用的一个协议,做 option 的。他出了一个新的协议叫 Aevo,这个币后来上了币安。但当时的情况是在 Aevo 发出来之前,Ribbon 的价格是 0.5、 0.6 的时候,我突然注意到,有人在交易 Aveo 的 Prelaunch token,当时是两块多钱,我就发现怎么这边的 Ribbon 是五六毛,那边的 Aevo 是两块多,但同一时间它的代币经济模型说得很清楚,它的币是 1: 1 兑换的。这个其实是我们 3 月份比较赚钱的 trade,因为在那个时间就是两个本应该 1: 1 兑换的币中间有三四倍的差价,肯定有一个价格是错的,当然他后来上了币安这个也是我们没想到的事情,但哪怕他不上币安,这个差价的收拢至少是个一倍以上的收益,所以我觉得这些是我们发现有信息优势的。

还有我最近应该也经常跟你交流到,关于 OTC 的事情,因为我自己做二级的基金,很多中间商会来给我发项目的 OTC 的事情,比如说我们很早就知道 Solana 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要卖币,然后 merlin、bounce OTC 多少钱,这些我们都会知道。这些信息很多时候会给我们额外的一些 data point,帮助我们判断,现在它的 VC 已经忍不住了,希望在 5 亿买,在 7 亿卖,我就给自己心里面给这个币打了一个标签,可能在 5 亿的时候是一个很强的支撑,因为卖家都消失了,这些都是一些信息点。有些时候也可能这个信息给了你很多 point,最后的结论是你不想买,因为发现这个项目的 OTC 太多了,所以他的 mind set 其实还是说,我能不能判断这件事情是不是只有我知道,我知道的时候是不是只有我能做,或者说这个事情目前有没有在价格上反映出来,能不能被交易,可能是这样的一系列判断,在具体的 case 上才能够发现,自己是有还是没有信息优势,有当然就更容易下重注。

FC:所以这个是经常困扰我的问题,要怎么判断这个信息是不是只有我知道,以及是不是这个信息未来只有可能我知道?

Raymond:我懂你的意思,之前几期的嘉宾,好几个都提到类似的一个理论,就是信息传播理论,到底我在传播链的什么地方?其实我们之前也总结过这个理论,但我们觉得这个理论不太 work,因为每一个人在每一个时间点上对每一个事情的判断,它是处在信息链条的不同地方的。举一个例子,可能今天我在 A 项目上是第一手信息源,但是在 B 项目上我可能是第七手信息源,但我还是我。每一个人在不同的项目上,不同币上他的信息层面是不一样的,所以你很难通过给人打标签,来做信息流程的判断,我觉得这是很难判断的。但是我觉得很多时候,比如说我刚才讲的一些例子,都可能是有一些客观标准的,然后就是价格上可以 arbitrage 的地方。有些客观信息可以被挖出来的,让你发现可能你是可以赚到多一点阿尔法的。

FC:下一个就是针对你的个性化的一个问题,因为之前你做过一个 3000 万 DAU 的一个项目,在 Web2里面,然后你也在推特上发过,其实很多人说白了不配在互联网创业,所以我不知道你过去的经历,对于你判断web3的项目有什么帮助?我是觉得有时候可能会成为负担,因为你看谁都不爽。

Raymond:我自己个人经历,我做过产品,带过运营,除了不会写代码之外,互联网大厂里面所有职位我都做过,所以很多时候我大概看一个产品,我能够比较快的估出来,他做这个事情的复制成本和门槛有多高,我大概知道我自己来做要多少人,多久时间,这是很明确的感受,有些东西难做,有些东西很容易被复制出来,有些人很容易复刻出来,越容易被复刻的东西,就越没有门槛,越不值得买,没有排他性。

第二个可能是说我自己作为一个管过产品的人,很多时候我对于一个公司它的发展节奏也会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说我第一次跟一个项目方见面的时候,他跟我讲说他要做 5 件事,我看这挺好的不错,结果两个月之后还没做出来,可能从产品经理的角度说就是排期怎么没有完成,为什么会差这么远时间,到底是忙啥去了?我可能就会有这种感受,因为我知道需要多久去做这个事情,所以他没做出来的时候,我就知道他本期的作业没交齐,在我这边好扣分。

很多时候是,因为都有创业经历,所以我很多时候是大概能看到另外一个创业者他想什么东西,他需要什么东西,他短板是什么?从人的角度也会比较容易判断。我觉得这些可能都是一些过去带过大产品的经验,给我的一些宝贵的帮助。

你刚才说的第二个就是关于成见的问题,这个我觉得我还挺明显的,因为像币圈其实创新还挺少的,很多时候也都是大家做一个东西,经常就做来做去,我最讨厌这种做不同链上的相同的东西,一点原创性都没有,这种就很扣分,但实际上有些时候可能还是要尽量保持一个比较开放的心,可能时间阶段不一样了。比如说你在 2020 年做一个 Perp Dex 可能没有人用,你在 2022 年做其实还挺多人用的,你在 2020 年做 Pendle ,完全没有人用,但你在 2023 年做其实是很多人用的。可能时间变了,空间变了,你周围的客观环境变了,当时没有 PMF 的东西,现在可能有了。(Web2也一样)第一次做短视频是像小咖秀秒拍这些,抖音最早的模板跟他们很像,但你不能说抖音就是另外一个小咖秀,它的客观环境变了,导致那个东西有更大的可能性成功,这个是比较明确的。

FC:我觉得这个变化很重要,但是变化怎么抓?你怎么能快速分辨这次跟上一次不一样?

Raymond:我觉得还挺难的。如果这个东西出来,我觉得以我的认知,通常情况下我不是吃第一波的人。吃第一波的人,你要对于客观环境有更加敏锐的判断,第二波是什么?是他已经出来了,且它(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比如 Friend.tech,或者比如 Farcaster,这是本周期新出来的一些新东西,可能是因为一些特殊的变化,生态的变化或者是资金流向变化,导致这东西可能更加 work 了,是哪个说不好,但我要做的事情可能是,在这个事情出来之后,尽可能的尽快的去改变我对赛道原有的成见的部分,让自己比较快能够拥抱这个东西,以一个新的心灵的心态去看它,这样会比较容易抓到第二波。

FC:我的视角是这样,我一般从“人”去看这个事情,我发现最早拥抱新东西的人是两种人,一种是“欠债”的人,第二种就是你身边那些关系很好,但你看不上的人,我觉得这两种是最容易找到 Alpha 也最容易 miss 掉的人。比如说回到 2017 年我从 36 氪出来的时候,那个时候其实我就是“欠债”的人,我对于改变所谓的阶级或者改变生活现状是最敏感的一帮人而且我创业的时候也欠过钱,那个时候我比任何人都渴望新的机会,所以(一旦有新机会)我都会冲进去,当这些人开始挣到钱的时候,我会经常盯着,比如我身边我感觉好像谁又欠着钱怎么突然就开始有钱了,我就马上去找这些人聊,你到底做了什么,尤其咱们行业里,我觉得这是一种,比如你看铭文很典型,包括大学生刚来的时候。第二种我们身边,我跟朋友也聊,有一种人经常容易 miss 掉,就是身边的兄弟,不是有一句话邻里无圣贤,耶稣也是木匠的儿子,类似于这种。所以当我身边的人开始创业,我的本能觉得他不行的时候,我都会去看一看,我觉得也许我的惯性会让我错失掉这个类型的 Alpha。我觉得这两个是我现在通过人来去判断,这个变化出现的时候,我应该去不去抓,就单纯的分享一下。

Raymond:我觉得你这个说得很好,其实你的心态已经非常开放了,我就举铭文这个例子,当时特别的打脸。因为去年铭文出来的时候,当时我下面的一个小朋友,就开始跟我讲这种的事情,我一直都是不接受,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他差不多可能隔两周跟我讲一次,叫我去打 SATS,我就没理他,之后这个小朋友拿到了,应该可能有 0.5% 的筹码,SATS,所以你算一下,我不知道他高点卖没卖,就很夸张的回报。

FC:所以他离职了吗?

Raymond:现在我们是朋友关系,没有雇佣关系。但是我觉得我在这个事情之后,马上就想这东西我 miss 掉了,我后来在 20 多块钱的时候又重新买了 ORDI,今年符文的时候我就打了非常多符文,我觉得还行,所以当第一波出现的时候,如果你还有第二波上车的机会的时候,以一个比较清零的心态重新去上车。

再讲讲 Pendle 的例子,Pendle 是在 2 毛钱买的,应该是在 7 毛到 8 毛之间卖掉的,就是他的上币安那一天卖掉的,我就觉得这个公司也就差不多了,上币安已经很厉害。但是没想到后来他又自己做很多事情,所以我自己其实后来是有一点心魔,就是我很迟都没有买 Pendle,这时候遇到这种情况,新的事情发生了,LRT 出来了,你要 embrace 新的信息,把心魔戒掉,重新去买它,要不然你后面 miss 更多,我觉得还是人要及时改。

FC:还有最后两个关于交易策略的问题,比如说像我们这种敏感型的人,你自己现在的 stop doing list 里边都有什么内容?我相信你应该会想过,你怎么避免你的策略有最坏的情况发生?你做什么事情?以及我不知道你现在的交易风格或者交易策略会不会有一天失效?

Raymond:我先说下性格,我这个人性格可能波动比较大,我觉得我们两个性格可能都比较类似,不是那么完全冷静型的性格,我的 partner 就是一个情绪非常稳定,像机器人一样的人,所以我们两个配合的就非常好,我经常会说,不行我们一定要买了,一涨我就要去买,一跌我就要去卖,很多时候会有这种情绪表达,他就会帮我我平衡一下,把我拉回去一个点上,等于是二次确认,你真的要买吗?你真的要卖吗?我的 partner 对我很大的帮助。但性格其实是很难改的,我给自己定的规矩是,因为我这种比较冲动型的性格,所以我做很多交易之前,买任何东西会有比较明确的一个止损,尤其在基金层面,就个人层面可能 risk tolerance 稍微大一些,但是基金层面 risk tolerance 会更小,止损是个比较明确的一个事情。就是我认为今天跌了很多了,我去买它,结果它又跌 20% ,那就表示我的判断是错的,我就先停,我可以等,等到它跌到更低的时候再去买它。但一开始从单个交易的层面来说,还是要比较明确的止损。止损或者止盈其实都是有说法的,不要去赌博。赌博是啥意思?赌博是没有说法,我买个东西,接下来祈祷,观音菩萨保佑我的币会涨,这叫赌博。但如果我买一个币是有一个预期,它往上是多少往下是多少,这种会让你在长期的博弈当中,你的轮次会更多,你有更多机会去博弈,假设你整体的赢面是高于 50 ,越长时间就赚越多钱,所以这个止损,可能对我的性格是一个比较明确的个人的指标去保证。

还有一个事情我觉得我做得非常不好,但是我也在努力的,不要跟你的仓位发生感情。币圈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很多时候大家会就是哭闹喊,一定要去买这个币,好像这个币没了世界就会崩塌一样,这就是币圈情绪面的一种反应,尤其是 Memecoin,极其夸张。很多时候感觉 Memecoin 是你的祖坟一样的,别人不能说了。情绪极其上头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还是尽量不要跟你的仓位发生感情,跌了就跌了,那就止损卖掉,它涨了那就止盈也卖掉,不要因为我相信 Solana 它一定到 500 一定到 800 ,那我就一直拿着,你的情绪远远大过你做的理智的判断,其实就很糟糕,尤其在币圈这种波动性的情况之下,真的就两把下桌。

FC:你一般有感情怎么抽离,你用什么方法?

Raymond:这个没办法,就提醒自己不要跟他产生感情。具体的做法可以是这样子,比如说你看你们家小孩肯定是最好看的,但是你去问一个别的亲人朋友,你问我小孩好看吗?他可能就犹豫一下,你可以多带他遛一遛,问问别人,我这个币好吗?他就说,I’m not sure,这些是冷水,冷水泼一泼,可能比较不容易上头。

FC:我觉得我有一个方法,就是我看到我很多朋友公司做到最后怎么去看到真相。他们做法是,永远左右都有两列人,他习惯性的把对这个事情支持那一方和反对那一方的人的观点都收集出来,自己是一个裁判,尤其是交易所老板们,就经常会这么做,问问 A 也问问 B,他一定要找到同意和反对的,他就踏实了。我觉得其实这种他永远把自己当裁判,永远不当运动员,是一个挺好的方法。

Raymond:对,但能够执行这个方法的人,说实话他其实已经跟这件事情没什么感情,他本来就是一个不容易产生情感连接的人,所以他才能做这件事情。但凡是容易产生情感连接的人,你会发现同意他的人会逐渐增多,不同意他的人逐渐减少,这个团队就结构发生变化了,我觉得可能还是性格,我是那种比较容易上头的人,所以我会提醒自己不要做这件事情,但有些人可能天生很冷血,比如说我 Partner,就不是容易上头的,可能他就不会有这个问题。

FC:明白。所以我觉得我们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身边有这么一个 partner 很重要,我们有一个合伙人也是这样的。我觉得还有一个我也关心的问题,就是下半场你觉得应该关注什么?我现在定义牛市上半场现在中场休息,你说下半场,你觉得应该关注什么?是什么逻辑?

Raymond:我们牛市已经中场休息了吗?

FC: 你认为现在什么阶段呢?你认为是牛前。

Raymond:我觉得还是偏早期,因为大家还是在整个非常混乱混沌的状态,包括降息的延迟,包括大选,包括现在 ETF 的流入,这些事情其实都是在酝酿和筹备更大的牛市,他越往后推,我对于牛市的期待越高,我是这么看这个事情的,但在中间尽量不要在这路上死了,这是比较重要的。所以我觉得可能暑假的期间, 6、 7、 8 月还是比较谨慎一些。第二我觉得从整体赛道上来看,我最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对不对,可以讨论一下,因为我们上个周期当中,其实就是L1和 DeFi 是明显的赛道,赛道的意思是说有好几十匹马同时跑出来,且都跑得不错,叫赛道。像当时的 GameFi 说实话可能就一两个奇迹,就是 GMT 跟 Axie 是奇迹,它并不是赛道,并不是很多游戏跑出来,所以我觉得这个赛道和奇迹不一样的地方。我觉得这个周期,一个是 Meme,一个是 AI,这是比较明显的赛道级机会,赛道是啥意思?不管你在赛道里面做啥,你都是对的,大家都喜欢,容错率高,有外部输入,别人容易接盘,这些是赛道机会。但 Pendle 在这个周期其实是奇迹机会,因为 DeFi 已经好像不是一个好的赛道了,可能已经没有什么赛道性机会了。

FC:我觉得这个定义挺有意思的,赛道和奇迹。因为我发现其实本质最终就是周期大于赛道大于单个项目,你选择单个项目其实就是找赛道的 Alpha。这个事虽然我认知到了,但我发现,比如 AI 我上次也说过,是因为就太看基本面了,你发现啥都投不了,但实际上你随便买,AI 那个赛道。其实我的标题里写,你认为可能接下来三个月是一个比较危险的,你为什么这么觉得?从宏观上来讲。还有一个就是你认为,其实你看过去降息,咱们不看具体的指标,大部分降息其实决定那一刻或者开始降的时候都是跌的,回撤而且是很严重的,当然有很多,比如就业率的问题,我不知道你这次怎么看。

Raymond:我先说真正开始降息的时候都是回撤的这个事情。你从历史数据上看,可能可以总结出这样的规律,但实际情况就是,我们这次不太一样。不太一样是因为,以前的利息可能是涨了两个点,降半个点这种,比如说你参考 2007 年、 2015 年、 2018 年这些降息其实都属于是比较小的降息,所以它也降不了多久时间,可能就降个半年就结束了。但是这一次的降息,我们是从 5.5 开始降,一路降到 neutral rate 最后是 2 的话,假设平均开一次会降 25 个点或者是 50 个点,它需要降接近两年多才能降完这些利息。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长的时间去降息,我不认为说我们会因此跌两年多,我觉得至少在降息的前半部分,比如说从 5 到 4 到 3 的过程之中,肯定还是相对来说流动性宽松,整体利好风险资产的一个环境,这个是我比较相信的一件事情。

第一个事情就是为什么会说未来三个月可能是比较有风险的?可能我跟市场上很多人的看法不太一样,因为我们现在预期是说,今年有两次降息,我觉得我可能没那么乐观,我认为今年可能就是一次降息,可能 12 月是第一次降,为什么?你从鲍威尔的角度来讲,鲍威尔一个 70 多岁的老人希望自己青史留名,他最担心的事情是什么?我们降息了,结果美国各种经济数据太好,导致 CPI 回来,重新进入通胀环境,我们再加息,这个是最可怕的事情,他会直接让我们变成是 1982 年左右那种情况,那时候美国当时的政府是在里根前期的时候,那个时候先降息,后来发现控制不住再加息,这个会让整个经济环境出现巨大的错乱,接下来两三年时间经济会出现重大的动荡,就是不知道该涨不知道该跌的这种状况,其实很危险的。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如果我是鲍威尔,我当然是希望找到非常强有力的证据支持我们,一定要降息我才去降。这个强有力的证据有可能是非常长时间的 CPI 数据极好,可能不止三个月。第二个是美国出现了重大的一些 recession 或者是经济一些危机,但你看美国经济现在看起来像有问题的样子吗?完全不像,所以他没有一定要降息的紧迫性,他为什么 7、 8、 9、 10、 11 要降呢?这是第一点。我觉得从整个大局来看,我们未来三五年的大布局来说,它对于第一次降息的要求其实很高。

第二个, 11 月份要进入大选了,这两个总统最大的差别是什么?是一个总统会印钱,一个总统会印非常多的钱,请问如果我们今年 9 月份降息或 10 月、 11 月、 12 月降息,新总统上任了,如果是特朗普上台,可能开始减税,可能开始做很多事情,财政政策这边有非常大的促进。那个时候它的政府是变成通胀型政府,政府在印钱,这时候联储应该做什么事情?不同的政府,不同的总统,会召唤出不同的货币政策。如果我是鲍威尔,我为啥要急着降?因为联储是一个反应的机构,社会上发生了变化,数据发生了变化,经济发生变化,我做相应的操作去对抗这个变化,他现在最难预测的反应就是,到底谁是总统?印多少钱?不同总统的降息的路径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觉得这两个都是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因此 7、 8、 9 月就不用想了,这个过程当中会伴随着什么?其实大家会想本来要 7 月的,怎么没有了,又 8 月 9 月,就上上下下,我觉得会宽幅震荡,在大震荡的过程当中,可能就是 7 月初,因为 ETF 又开始交易,涨一波, 8 月跌一波,然后越接近大选,我觉得这个牛市会更加确定。

FC:我觉得这段很精彩,这个真的是只有你有这个背景,才有这种感受。还有一个就是我想问,很多人判断 ETF 这个事情,为什么我一直没有卖以太坊?我的逻辑是,首先以太坊基本面没有变,我觉得去年大家买以太坊的逻辑跟今年卖以太坊的逻辑都是情绪,所以如果我是主力,这个太不符合逻辑了,基本面没变,价格这么低,说实话是一个流动性非常差的状态,就是它很容易做操作,所以一个我认为反常识的一个想法,我就不想卖,因为我觉得大概率,即使 ETF 不会过,以太坊也不会这么趴着。我不知道你怎么看以太坊的 ETF,你认为它未来就是会跟比特币一样,还是说它有自己的风格?包括有些我的 LP 其实是会算,比如说像贝莱德它做 ETF,他至少要达到一个什么规模对他来说才划算,他再去推算大概比特币会有一个什么规模,我不知道你怎么去看待这些事情?

Raymond:对,但是有什么规模和他自己能做到是两件事情,但确实 ETF 不是特别赚钱的生意,因为他那个点太小了,像木头姐他就退出了好几个 ETF,就是因为这个生意其实不太好做。以太坊 ETF 现在已经批了,他只是等 S1 批完之后交易。我觉得之后应该整体流入还是比较 ok 的,一个部分的流入是来自于本身的,正常的大家去作为资产配置,另外一部分包括像很多期权做空套利,要买现货的各种基金量化基金,这些也是非常大量的,我觉得相比各自的 marketcap 的比例来说,可能相较于比特币会少一些,但不会少特别多。我觉得这个应该还是 7 月份比较 Bullish 的一个事情。它可能带来的情况是,因为是改变了市场情绪,大家说以太坊好好,以太坊是人类未来的文明,接下来可能过了一个月发现 ETF 又开始 out low 了,这时候大家又垮下去,有可能出现这个情况,但是在前期应该是偏涨为多。

FC:挺好,我觉得今天关于交易策略这一块我们就聊到这,最后我觉得聊聊个人成长的一个问题。我还挺想了解,比如说你自己现在的交易风格,就是哪一个人对你影响比较大,或者说哪个知识内容或者哪本书,如果大家想成为你一样,他应该怎么样一个学习路径?

Raymond:我刷推特刷比较多,其实没有谁是我特别喜欢,或者是觉得都对的。你要说可能是 GCR,可能大家都觉得像神一样的人物。我觉得我可能是学的比较杂,可能就不同门派的武功我都会学一学,技术面的,情绪的,基本面的,每个门派有不同的人,我可能都会看一看,不会给自己设特别明确的限制。给自己设特别明确的框架,或者是给自己打标签,不一定是特别对的事情,因为币圈的东西换的太快了,这个门派有可能三个月之后就被淘汰了,所以尽可能去学新武功,我觉得是比较重要的。

FC:新武功一般你都从哪发现的?最近看到的新武功有什么呢?

Raymond:我在推特上,我在推特上经常就是刷 timeline,收藏,我收藏了起码可能大几千条东西,谁写的很厉害的文章了,我读一读了,没读,就先码起来,这种特别多。其实很难说,比如说我最近就一直在看 meme coins,因为这不是我特别擅长的赛道。我是 2023 年,比较负责任的说是在链上做 PEPE 的 LP,可能是最大的人之一,可能都没有之一,当时在 Uniswap 一半的池子是我的,很夸张的说,那不仅仅是我的钱了,还有那些朋友的钱。我们当时做 PEPE LP 的策略核心是,Delta Neutral 策略,就是我们是要对冲掉的,所以整个策略是中性的,我对 PEPE 是零敞口的,但 PEPE 今年涨成这样子,那天我还看我们的钱包,现在有非常多钱了,那个 0 都快数不清楚。

所以可能每个人在不同的时间性格不一样。PEPE 那个时候,我是把它当作一个 Delta Neutral 的工具来用,今天我就把它当作是一个 Meme coin,我不了解他不太合适,所以我会尽可能去把所有的 PEPE 上的 KOL 也好,OG 也好,所有讨论他的人,所有东西都看一遍,我觉得基本工作要去做掉。在这过程当中会发现,比如说一些 Meme 的 trader,他的心得会比较多,技术面分析比我更加成熟,感觉看得更懂,会跟一些币安上前 10 名的 trader(交流),我觉得还都挺有帮助的。每个人说都不太一样,反正你是能大概听到就市场上的声音,听到不同门派的一些推论的方法,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这些会整体形成一个大的非结构化的信息,帮助我形成一个个人的主观判断,它可能并不是一个单点信息给我影响。

FC:我觉得这个挺有意思,就是关于学习方法,假设一个新的赛道出现,你有什么快速的方法,能够让自己对赛道了解且能够做一个交易决策,学习路径是什么?我觉得你肯定有一套方法论。刚才你说到去找到最好的人,还有吗?

Raymond:我举个例子,如果今天有个人跟我讲说 AI 赛道是新赛道,我啥也不知道,我可能做的事情,我会先去 coingecko 上把 AI 赛道的币拉出来,可能前 30 名都看一遍,该关注的关注,该学习的白皮书要读的读,基础的功课都会做完,累计可能花个一两百个小时,应该对于这个赛道就会有比较粗浅的认知了。这时候你眼睛闭上把书扔掉,你想一想你还记得住什么东西,哪些东西可能比较关键,谁是谁的爸爸,谁是谁的儿子,这个地图怎么画,你就想象把这书扔掉之后,重新给你一张白纸,你写出来是什么东西,那些可能是比较重要的。在这过程中遇到问题再解决问题,再研究再看,我觉得基本上一两百个小时,应该都是能够对一个赛道比较清楚的基础认知。

FC:其实我觉得刚才你说闭眼这个过程特别重要,有本书叫《 10 倍比 2 倍更容易》,这本书其实我没怎么看内容,但我觉得这个标题本身就很牛逼,我自己跟团队复盘的时候,你回头看,一年其实基本上你做一两个重要决策够了,比如说选什么赛道,比如说什么时候买,基本上就这两个事儿。包括你说看完这个事儿,其实最重要的不是你去看,我相信咱俩这种,经常会收藏一堆,但实际上我有时候回头想,我今天就记住哪个是我必须要看的,比如说一会我就要去看 0xscope 创始人的分享,我觉得太赞了,下一期我会邀请他,因为我工具这块确实不行,所以我觉得本身这个动作可能就决定了你,真正能够记住什么和什么对你最重要,我觉得这个是非常有用的。下面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你推荐一本书或者推荐一个人,大家可以去看看,对你有帮助的。

Raymond:我觉得可能我会推荐一本,其实我自己还没有完全看完的书,这本书是 Michael Lewis 写的,Going Infinite,讲 SBF 自传性的那本书,我觉得还挺有意思的,里面讲的事情是 SBF 从小到大长大的过程,以及他的创立 FTX 的过程,在这过程当中,其实你是去感受另外一个人的性格,因为那个人的性格导致了他在童年的时候做了选择,又在中学的时候做了选择,一个个选择通往另外一个选择。其实你每一个选择是让自己的人生很多时候是变窄的,并不是变宽,比如说你选了学数学和选了学语文,就可能让你的人生减了一半,在不断的选择当中,你是细化到自己计划要做这件事情,但他的选择其实是一以贯之的,所以我觉得性格还是挺有意思的,我觉得在这个过程当中看一个币圈上个周期的大佬的性格发展过程,还挺好玩的,而且我觉得对我自己的一些交易方法论,包括看事情的一些角度也会不太一样,这本书还蛮推荐的。

FC:感谢。我上次见到 Sam 其实还是在 2018、 2019 年是在深圳,这太魔幻了,当时他们还在深圳办一个 after party,这个挺有意思。我最后推荐大家听一下 Raymond 的有一个博客,叫火星移民指南,最新一期是 Raymond 跟我另外一个合伙人 Eraser 聊他以前在非洲做投资,挺有意思。我们今天就到这里。

Aethir Edge:引领社交媒体和去中心化计算的未来

Aethir Edge:引领社交媒体和去中心化计算的未来

Aethir 宣布推出一项专注于企业社交媒体和 AI 的新业务,由 Aethir Edge 计算网络提供支持。借助这一最新发展,Aethir 基金会宣布从 2024 年 11 月到 2025 年中期,将为所有符合条件的在线边缘设备提供每日约 100 枚 ATH 的计算奖励。这项举措将使用户有机会积极参与到这一去中心化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中。

在当今数据驱动的世界,快速且高效的计算需求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 AI 和 Cloud Phone 等资源密集型应用。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通过将计算和存储更靠近数据源,从而降低延迟并提高性能。Aethir Edge 提供了一个去中心化平台,将计算资源分散在网络中的各个设备上,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比传统集中式云计算更高效、更具成本效益的替代方案。

AI、Cloud Phone 和社交媒体的融合

AI、Cloud Phone 和社交媒体管理的融合正在改变我们在线联系和互动的方式。AI 通过自动化执行任务、个性化内容和提供有价值的见解,正在彻底改变社交媒体的管理方式。Cloud Phone 则提供便利和灵活性,允许用户管理多个帐户并从任何设备轻松访问社交媒体。

这种融合使用户能够提高社交媒体管理体验的效率和控制力。想象一下,AI 助手可以帮助生成优质的内容、安排最佳发布时间,甚至分析用户情绪以帮助品牌更好地了解受众。Cloud Phone 进一步提升了这一体验,使用户能够无论在何地或使用何种设备,都能无缝访问社交媒体平台。

Cloud Phone 是 Aethir 正在开发的一个重点领域,利用其去中心化边缘网络来增强连接性和性能。这些手机为用户提供安全、独立于平台的互联网访问,无需依赖传统硬件即可无缝使用应用程序和服务。Cloud Phone 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例如提高可扩展性、降低成本和增强隐私性。

是 Edge 的用例之一 ,由 Aethir 的去中心化基础设施提供支持,是一款与设备无关的 Web3 Cloud Phone,能够以低延迟、安全、高性能地访问社交媒体平台和 DApp。

Aethir Edge:赋能下一代社交媒体

Aethir Edge 提供去中心化的,满足 AI 和 Cloud Phone 社交媒体管理应用的需求。通过利用边缘设备网络,Aethir Edge 降低延迟,确保用户的社交媒体互动流畅且响应迅速。无论用户是在发布更新、回复评论,还是进行直播,Aethir Edge 都能为用户的社交媒体管理任务提供顺畅无延迟的体验。

Aethir Edge 还通过以下几个关键方式提升用户的社交媒体管理应用性能:

  • 利用 AI 工具生成高质量内容;

  • 分析用户数据,实现个性化内容投放;

  • 优化广告投放,提高效率;

  • 实时监测品牌出镜和用户情绪;

  • 提供危机管理工具;

  • 自动化执行任务,如安排发布和回复评论;

此外,Aethir Edge 为用户的社交媒体管理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平台。凭借去中心化的架构,用户数据并不会存储在单一的脆弱位置,而是分布在整个网络中,从而大大增强了抵御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的能力。

从本质上讲,Aethir Edge 为下一代社交媒体管理应用提供了可靠、可访问和安全的基础。这个为未来而构建的平台,赋能用户以更具吸引力和意义的方式与受众连接。

增加 ATH 奖励,促进增长的新催化剂

为进一步提升 Aethir Edge 网络的能力,并支持对去中心化边缘计算日益增长的需求,Aethir 基金会宣布增加 ATH 奖励。从 2024 年 11 月 1 日到 2025 年 6 月,用户每天可以通过连接到网络的每台符合条件的 Aethir Edge 设备平均赚取 100 枚 ATH 代币(根据正常运行时间和带宽) 。该举措旨在激励更多用户贡献闲置的计算资源,增强网络的整体容量和性能。

ATH 奖励的增加对于 Aethir Edge 持有者来说是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因素。它直接激励用户积极参与网络,贡献他们未使用的算力来支持 AI 和 Cloud Phone 等社交媒体应用不断增长的需求。用户参与越多,Aethir Edge 网络就会变得越强大、越稳健,从而为每个人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平台。

这一举措还增强了 Aethir Edge 持有者之间的社区意识。通过为网络做出贡献,用户成为了塑造去中心化边缘计算未来的一部分。他们积极参与建设一个更民主、更便捷的数字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受益于 AI 和尖端技术的发展。

从本质上讲,Aethir 基金会的这一决定对于个人用户和 Aethir Edge 网络整体来说都是双赢的。这是一项战略性的举措,不仅增强了平台的功能,还培育了一个蓬勃发展的用户社区,赋能用户共同塑造技术的未来。

Aethir Edge 的社交媒体未来

随着社交媒体演变为更为综合和沉浸式的体验,对设备和网络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Aethir Edge 正通过利用去中心化边缘计算、AI 和云技术,开创一个更个性化、更具吸引力且安全的社交媒体未来。通过民主化获取构建和运行下一代社交媒体应用所需的资源,Aethir Edge 使用户能够更高效、更安全地管理其数字形象。

借助增加 ATH 奖励等举措,Aethir Edge 不仅是一个平台,更是一个推动去中心化和可访问的数字未来发展的用户社区。希望用户立即加入 Aethir Edge 网络,成为塑造社交媒体和去中心化基础设施未来的运动的一部分。

由Degens构成的加密世界,何时才能走出黑暗?

原文作者:, 加密 KOL

原文编译:Felix, PANews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一直在宣扬加密货币将彻底改变世界的梦想,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并欢迎大量Web2用户涌入这个大胆的新世界。但说实话,加密货币并没有完全兑现这一承诺。相反,我们集体变成了寻求刺激的 Degens,像喝了浓缩咖啡的松鼠一样不停的在各种庞氏骗局中穿梭。

这一现状完美呈现在 Token 2049 的 500 多个会外活动。项目资金过剩,以至于营销预算大于实际收入(如果有的话),华丽的展位和五星级场地掩盖了用户采用率最低的现实。曾经向任何有白皮书的东西投入数十亿美元的风投现在沉寂了。好消息是什么?现在只有严肃的项目才能获得资助。坏消息呢?加密行业花了这么长时间才走到这一步。

我们看到了超 100 个L1/L2都在抢夺相同的加密受众——参与度更低,有意义的对话更少。我们从 Solana 转向以太坊 meme,然后是 Base,现在是孙宇晨扮演伊卡洛斯,危险地飞向太阳。(注:伊卡洛斯是希腊神话中代达罗斯的儿子,与代达罗斯使用蜡和羽毛造的翼逃离克里特岛时,他因飞得太高双翼上的蜡遭太阳融化跌落水中丧生,被埋葬在一个海岛上)。这对于短期戏剧来说很棒,但长期愿景在哪里?承诺的大规模采用在哪里?从一个 meme 跳到另一个 meme,从一条链跳到另一条链,这并不是真正的生意。

多年来,我们经历了从IC0炒作到 DeFi 收益农场,从 NFT 狂热到 GameFi 分销庞氏骗局,PoS 质押,再质押计划到现在的比特币再质押(真的吗?),最终到积分和空投金字塔。下一个噱头是什么?和我聊天的人都非常担心这个行业的发展方向。发生了很多事情,但没有什么成果。

风投们很沮丧,因为没有预料到 Memecoin 的狂热,他们无法用受监管的基金触及这个领域。创始人抱怨,因为风投不再为花园里的每一株“杂草”都提供资金,只是希望其中一株能长成“玫瑰”。Degens 已经厌倦了从一个叙事跳到另一个叙事,而 Farmers 则因为空投和积分不能带来免费财富而感到沮丧(Grass、Eigen、Blast 等)。唯一能笑得出来的是那些从事交易(CEX、DEX,也许),赌博(Rollbit、Shuffle、Polymarket、memecoins)以及支持这一切的基础设施的人。这一点在 F 1 赞助、大型展位和数百万营销预算中显而易见。

与此同时,随着英伟达股票提供类似加密货币的回报,人工智能和股票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回报更高,风险更低,监管更严格,通过法定货币接入,用户界面/用户体验更简单。聪明的 TradFi 资金从风险小得多的股票中赚取回报(是的,我知道股票有风险,但看看加密货币的前景吧)。当你可以购买 MSTR 或 COIN 的期权来获得敞口,为什么还要费心去投资加密货币呢?

由Degens构成的加密世界,何时才能走出黑暗?

好吧,事情并非全是悲观和沮丧。隧道尽头仍有一丝曙光。一些才华横溢的创始人继续获得资金,具有实际收入潜力的现实用例也开始出现。谢天谢地,风险投资公司正变得更加挑剔,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者,如索尼、全球银行和金融公司,正悄悄进入这个领域。但这并不是我们所承诺的大规模采用。

那么,机会在哪里呢?下面将进行探索。加密货币中出现了两种类型的游戏:

  • 短期叙事驱动(快速进出)。这没什么错,但主要是 Degens、短期创始人、风险投资家和 KOL 玩的,他们希望快速致富。

由Degens构成的加密世界,何时才能走出黑暗?

  • 大型基金长期参与由大型风险投资公司资助的游戏,这些基金支持顶级开发者和创始人,希望从上市和潜在的 Solana 或未来基础设施中获得巨额回报。

因此,尽管这些活动的气氛可能有点像雨天游行,但仍有一些杰出的创始人、项目和风投公司可能在未来几年让我们眼前一亮。如果比特币达到 10 万美元,我们都会回到庞氏骗局的土地,比你说“去中心化”的速度还快。没有人会关心基本面——直到市场发出警钟,到那时,就太晚了。

永远保持“饥饿”、保持虚心、保持对冲。

加密受众

1. 加密散户 Degens(65% )

这些新来者就像热情的小狗追逐每一个闪亮的物体,主要是为了抓住下一个 Bonk、WIF 或 Poppet,并“希望”带着他们的奖金迅速退出。他们的特点包括:

  • 满怀希望的投机者:相信自己可以一夜暴富,从一种 memecoin 到另一种 memecoin 的短期轮换,就像孩子在嘉年华上从一种糖果跳到另一种糖果。

  • 免费赠品爱好者:这些人主要对展位赠品、派对和无数承诺免费饮料和零食的附带活动感兴趣。

  • 短期思考者:他们专注于眼前利益,往往忽视了更大的图景和幕后复杂的游戏。

  • 项目建设者:有些人甚至试图启动他们的项目,通常由志同道合的短期风投公司资助。然而,大多数创始人都难以获得支持。

2.“聪明”的开发者和风险投资家(25% )

这群人是圆滑的、自诩为精英,旨在效仿 Vitalik、Anatoly 或 Raj 等人,同时向有义务为他们提供资金的风险投资家兜售他们的梦想。他们的策略包括:

  • 资金第一:他们优先考虑确保未来 2-3 年的资金,并制定了详细的计划,通过与 KOL 的合作和引人注目的公告来制造轰动效应。

  • 代币对冲:他们经常资助更多的项目运营,并在上市时对冲他们的代币,计划在套现后逐渐出售,让价格下跌。

  • 让其他人背黑锅:如果熊市来袭,风险投资家和散户投资者将空手而归,而这些创始人则享受着丰厚的薪水和商务舱旅行。

  • 长期愿景的幌子:他们伪装成变革的拥护者,直到代币发行,此时他们的真实意图才显露出来——想想 Blast 和 Friend.tech,然后他们才会跳入下一个庞氏骗局。这样的例子有数百个。

3.真正的建设者(10% )

最后一群体由真正的梦想家组成——真正的“Chads”,致力于建设“法国的未来”(或他们的任何愿景)。他们体现了:

  • 聪明的头脑:不只是出售梦想,这些人专注于创造收入,增加真正的价值。

  • 持久性:虽然他们最初可能难以获得吸引力,但他们仍然坚定不移,拒绝仅为退出流动性而发行代币。

  • 长期承诺:他们在这里是长期的,立足于现实,直言不讳,倡导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简而言之,这三个群体说明了加密领域的态度范围——从冲动的 Degens 到精明的阴谋家,最后到真正的建设者,他们可能正是带领我们走向更光明未来的人。

L1/L2和基础设施

  • ETH 身份危机:以太坊目前正面临身份危机——可以将其视为中年危机,当其他人都选择电动汽车时,以太坊却试图购买跑车。随着大部分注意力(和开发)转向 Solana 和精选 EVM L2,许多用户都在贬低 ETH。归根结底,价格比区块大小更重要。ETH 思想领袖是否太安逸地待在自己的豪宅中,无法与一线开发者社区互动?为什么他们不能成为 Solana?Vitalik 是正确的救世主吗?

  • Solana 是明显的领跑者:Solana 仿佛正在 T 台上昂首阔步,像刚刚赢得了“最佳秀”一样。在 Breakpoint 活动之后,围绕 Solana 生态系统的讨论更加激烈。他们不只是说说而已;他们在游戏之夜运送产品的速度比披萨外卖还快。看看 Firedancer。Solana 社区非常有组织,尤其是与混乱的 ETHGlobal 活动相比。Solana 的单链焦点和统一的社区让他们占了上风——专注才是关键。

  • TON:TADA 和 TON 支付的打车服务在 Token 2049 上大获成功。每个人都在使用它,并传递 TON 和 TADA 的推荐代码。这两家公司的营销活动真是精彩。TON 是下一个L1位置的明显竞争者,其内部用户数达 8 亿,并有潜力真正实现大规模采用。

  • VC 兴趣和资助下一个 SOL 杀手:VC 继续流向下一个潜在的以太坊或 Solana 杀手。从数学上讲,这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如果你能找到一个在未来几年内带来 1000 倍回报的项目,那么支持它就像在你的巧克力棒中找到一张金票一样。有超过 10 个L1几乎没有任何活动,交易额仍在 10 亿至 100 亿美元之间。对于任何 VC 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回报。

  • Z 世代L1的当季热点:Monad 和 Berachain 等项目是最新热门话题,而 SUI 和 Base 也备受关注。相比之下,Aptos、SEI 和 TIA(千禧一代 L1)等老链正在失去动力,而 Polygon、Algorand 和 Cosmos 等婴儿潮一代的链正在快速淡出人们的视线。当然,会看到偶尔由做市商和新叙事推动的价格飙升(如 FTM 和 AVAX),但往往转瞬即逝。

  • 利基链专业化:我们正在见证向特定链利基市场的转变。Solana 用于模因/支付/交易,Ronin 用于 GameFi,Arbitrum 用于 DeFi。这一趋势与链抽象和跨链解决方案相结合,增强了用户体验并使交互更加顺畅。

  • 转向 B2B 基础设施和服务提供商:一些 OG 链正在提供 CDK、SDK、rollups 和应用链。虽然这可能会让他们的代币保持相关性,但感觉就像一个创可贴解决方案——非常适合游艇生活,但对生态系统来说并不完全可持续。

总而言之,当以太坊像一个不确定自己发型的青少年一样努力应对身份危机时,Solana 正在向前冲,促进创新和社区参与。随着继续沿着这条道路前进,看看如何演变以及哪些项目真正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项目和创始人

  • 加密融资的残酷现实:大多数项目在加密荒野中都面临着缓慢而痛苦的死亡。光辉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那时你只需制作一个像迪斯科球一样耀眼的 PPT 演示文稿就能获得现金。现在,这就像试图向爱斯基摩人出售冰块。

  • 融资周期:永无止境的仓鼠轮,获得资助的项目并没有好多少。他们被困在仓鼠轮中,烧光风险投资的钱。一旦资金耗尽或变得非常低,就该筹集更多资金或推出代币了。如果代币成功,他们可能会再存活 2-3 年;如果没有,就得重新开始。没有新用户或实际收入,盈利之路就像荒芜道路上雾蒙蒙的夜晚一样模糊。

  • 新项目的崛起:旧项目就像曾经流行的玩具,现在没人愿意玩了。当 SUI、Aptos、Berachain 和 Monad 等提供补助来吸引活动时,为什么要投资陈旧的东西呢?尽管还是老一套,只是换了新瓶装旧酒——甚至可能不是陈年老酒。

  • 庞氏骗局 2.0 :庞氏骗局似乎像雨后的野草一样不断涌现。这让我想起了 Celsius 和 BlockFi 时代,当时借贷失控,导致了一场惊人的崩盘。现在,我们看到了类似的质押、再质押周期的循环,以及老生常谈的“你的代币产生我的代币,我们一起产生收益”——但这一次,规模是原来的 10 倍,链增加了 10 倍。何时结束?

  • 科技创始人的困境:大多数科技创始人似乎都不知道加密货币是完全不同的野兽。他们往往没有意识到代币经济学、产品市场契合度、社区建设以及所有这些流行语对于成功至关重要。这不仅仅是拥有一款出色的产品;你需要一个庞大的网络和一点运气才能让它发挥作用。如果你没有加入合适的 VC 团伙或“KOL 黑手党”,祝你好运。

简而言之,加密货币是一种策略游戏,如果你想玩,你最好了解规则——否则你可能最终只是狂野加密西部的另一个警示故事。

风险投资基金

风险投资家的一年:在加密沼泽中航行。

  • 大多数风险投资家都度过了艰难的一年:他们要么太早进入,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投资陷入困境,要么今年投资,却发现归属时间表还有 12-18 个月。在加密时代,这就像等待蜗牛跑完马拉松一样。

  • 聪明的少数人:然而,有少数风险投资人玩起游戏来就像象棋大师一样狡猾。他们帮助以高完全摊薄估值 (FDV) 上市代币,对冲风险,然后等待代币跌至谷底,再趁低价买回。这就像在时装秀结束后买一件清仓的漂亮西装——只要知道何时持有,何时放弃就行。

  • 收入竞赛:大多数风险投资家终于意识到,有些项目能够产生真正的收入——比如 Friend Tech、Pump Fun 和 Polymarket。现在,每个人都在竞相赶上下一波浪潮。挑战是什么?在众多竞争对手中挑选出赢家和输家——仅 Pump Fun 就有 100 多种替代品。在社交活动中,每个人都想超越对方,简直太拥挤了。

  • 流动性困境:流动性提供者正在成为加密世界的宠儿,因为项目迫切需要更多的 TVL 和资本来成功推出他们的代币。回顾过去,很难忽视今年大多数流动性基金的表现都不如比特币——除非他们擅长交易 memecoin 或加密股票。

  • Memecoin 无法获得:受监管的基金无法接触 meme 币,不幸的是,今年的一切都与 memecoin 有关。

  • LP 的兴趣开始上升,但他们都在等待戏剧性的事件发生。我一直在与亚洲财富经理和家族办公室交谈。ETF 之后产生了兴趣,但他们需要可信赖的一方来管理他们的资金,而且他们时不时会收到一些可怕的新闻/黑客/骗局,并时不常的打退堂鼓。

总之,虽然前景坎坷,充满挑战,但那些坚定信念的人可能会在这场加密货币混乱中找到一条成功之路。

叙事

  • AI 项目脱颖而出,占据了最大的市场份额。似乎每个人都在构建一个去中心化的计算网络。就像每个人都在构建更好的 TPS L1/L2 一样。

  • 最常问的问题——你认为下一个叙事是什么?每个人都想构建或投资下一个短期叙事。

  • 亚洲在加密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拥有与西方一样多的开发者、创始人和风险投资公司。与西方相比,新加坡/迪拜/香港的监管更为明确,我采访的每个人都想进入亚洲。亚洲人口更年轻、更渴望发展,采用率更高。

  • 在 GMX 之后,除了 HyperLiquid 之外,其他 Perp DEX 都没有受到任何青睐。每个人都在等待他们的推出,有些人声称推出的 FDV 可能达到 1000 亿美元。这可能会为其他创新 Perp 平台的发布和良好表现定下基调。

  • RWA 似乎是整个行业感兴趣的另一个类别。目前,Helium 和 Solana 似乎在这场竞赛中处于领先地位。Helium 凭借其扩展的家庭 wifi 信号,正在与电话公司合作,允许其信号并共享 Helium 的覆盖范围。现在拥有超过 75 万名用户,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现实世界用例。

  • 你无法消灭 Memcoin 狂热——因为我们默认是 Degens。Memecoin 会继续存在。

  • 链抽象作为基础设施非常令人兴奋。但 Token 2049 上的参与者和展位太多了。还没有看到明显的赢家,但用例很清楚——无需知道您在区块链上即可进行多链交易。

  • 比特币生态系统似乎正在放缓。虽然有很多活动和热议,但不如去年那么受关注。整个生态系统仍然存在混乱,真正的用例和用户体验还很遥远。

  • 质押和再质押正在失去动力,因为太多衍生品出现在太多链上,给整个生态系统造成分裂和风险。质押的典型代表 LIDO 似乎受到了诅咒,人们开始继续前进。我对整个质押/重启机制并不抱太大希望,但如果看到任何有趣的事情,会保持开放的心态。

赢家和输家

  • SOL 是明显的赢家,一条链统治所有链。ETH 紧随其后,TON 具有接近的潜力,如上所述。

  • TON 和 SUI 似乎目前在所有 L1 中拥有最高的市场份额,潜在的 8 亿内部受众。SUI 即将达到其 250 亿美元的 FDV 上限,这就是我认为的上限。

  • TAO / Bitrensor 是最受关注的项目,也是我在 AI 中最喜欢的项目之一。在其类别中是明显的赢家。Render 是另一个喜欢的项目。

  • 当 CZ 出来时,币安可能会改头换面。但 BSC 需要像 Justin 一样制作 meme,而不是上线错误的“Neiro”。

  • $Mother 在 memecoin 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相信 Izzy 一直以她的方式推动着这一进程。

  • Hyperliquid 正在流行。流畅的用户体验,迅速成为许多人的首选交易所。有人喜欢它,有人讨厌它。很难预测它最初的表现如何,但值得密切关注。

    由Degens构成的加密世界,何时才能走出黑暗?

  • 新项目的流动性将成为一个问题:第四季度将有 40 多个出色的项目启动,还有 100 多个项目在观望。我们谈论的是超过 200 亿美元的新 FDV。谁会买它们?如果人们要购买 Monad 和 Berachain,必须出售千禧一代和婴儿潮一代的 L1。我认为没有足够的流动性。许多项目及其社区将遭受重创。

  • GameFi 仍未获得发展动力:人们似乎对 GameFi 并不感兴趣。但我认为 GameFi 会在某个时候复苏。

加密货币正处于关键时刻

作者:GWDX01

美国大选加上更宽松的货币环境可能会引发下一轮加密货币牛市。

重大事件通常会引发加密资产市场周期转变。2016-2017 年周期主要是由行业驱动的,将加密的影响力扩大到早期采用者之外。相比之下,2020-2021 年的激增是由前所未有的 COVID 时代降息推动的。

现在,两个强大的催化剂汇聚在一起:迫在眉睫的 2024 年美国大选和新兴的风险资产全球流动性周期。这种强大的组合可能会打破比特币 58,000 美元至 70,000 美元的交易区间,自 3 月底以来它基本保持在这个区间,可能会引发下一次重大市场波动。

随着选举日临近,2024 年美国大选的重要性可能日益凸显。

本次选举周期标志着加密货币的几个首次出现,主要是该行业如何成为政治话语和竞选融资中的相关话题。另一个有趣的趋势是,突破性的加密货币应用程序 Polymarket 现在提供对选举结果共识的实时估计,涉及的金额超过 10 亿美元。

下图显示了 3 天内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Polymarket 上共和党获胜几率的变化和比特币价格的变化,比特币价格是整体加密市场表现的代表。不同的选举阶段用颜色编码:灰色代表初始阶段(6 月 26 日之前),红色代表共和党势头强劲的时期(6 月底至 7 月底),蓝色代表民主党获胜(7 月底至 8 月中旬),黑色代表最后阶段(8 月中旬以来)。

加密货币正处于关键时刻

如果市场将加密货币价格直接与共和党获胜几率挂钩,上图中的点将形成一条向上倾斜的 45 度线。相反,与民主党获胜几率的直接联系将显示一条类似但向下倾斜的线。相反,我们看到的是一团散乱的点云,表明到目前为止,选举结果和加密货币价格之间没有明显、一致的趋势。

这种动态在散点图的各个阶段都很明显,以不同的颜色突出显示。尽管在共和党势头强劲的阶段,这种关系更为密切,但它仍然只能解释不到 20% 的比特币价格变动。

这并不意味着选举对加密货币价格走势不重要。随着选举日的临近(现在距离选举日不到一个月),这种关系可能会(即使不是那么有可能)得到加强。但这种不一致的关系表明,其他关键因素也一直主导着加密货币市场的价格走势。

利率前景暗示加密货币价格将出现新机制

近期全球流动性变化推动了全球市场,包括加密货币市场。美联储在本轮降息周期中的强劲开局,加上中国出人意料的市场提振措施,可能助长了加密货币近期价格的飙升。

与股票不同,加密货币缺乏大量历史数据来衡量不同利率制度下的回报。

尽管如此,根据利率环境研究加密货币价格仍然具有指导意义。下图显示了有效联邦基金利率以及 1 年期至 30 年期美国国债固定到期收益率。为了便于理解,下图显示了比特币的美元价格(以对数刻度显示),并以颜色标记市场周期:绿色代表 2016-2017 年和 2020-2021 年牛市,红色代表 2018 年和 2022 年熊市。

加密货币正处于关键时刻

该图表表明,利率降低的软着陆(目前投资者的共识)将为加密货币创造前所未有的宏观背景。这种情况不同于行业驱动的 2016-2017 年周期和 COVID 时代、降息推动的 2020-2021 年激增。

因此,宏观经济因素预计将在短期内显著影响加密货币价格,加密货币与更广泛的风险资产之间的相关性增强就是明证。

展望未来

目前加密货币流动性低表明市场处于观望模式。虽然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供需失衡等因素仍会影响市场,但最有可能决定 2025 年市场走向的两个主要驱动因素仍然是即将到来的选举和全球流动性状况。未来一到三个月对于揭示这些趋势将如何展开至关重要。

一周融资速递 | 8家项目获投,已披露融资总额约3405万美元(9.30-10.6)

经 Odaily星球日报不完全统计, 9 月 30 日-10 月 6 日公布的海内外区块链融资事件共 8 起,较上周数据(19 起)大幅下降。已披露融资总额约为 3405 万美元,较上周数据(1.8 亿美元)大幅下降。

上周,获投金额最多的项目为 AI 社交平台 SecondLive(1200 万美元); Web3 游戏开发工作室 Moonray Studio 紧随其后(825 万美元)。

以下为具体融资事件(注: 1. 依照已公布金额大小排序;2. 不含基金募资及并购事件;3. *为部分业务涉及区块链的“传统”领域公司):

9 月 30 日,AI 社交平台 SecondLive 宣布完成 1200 万美元私募轮融资,由 Crypto.com 领投,Spark Digital、Cypher Capital、MetaEstate、TAISU Ventures、NewTribe Capital、BitValue Capital、Titans Ventures、Newave Capital 和 CSP DAO 等机构共同参与。本轮融资使 SecondLive 总融资额达 1500 万美元,种子轮由 Binance Labs 领投。

10 月 4 日,Web3 多人战斗竞技场游戏开发工作室 Moonray Studio 宣布已通过两轮融资募集 825 万美元,Animoca Brands、Polygon Ventures 和 Cardano 等参投,同时还与 Digital Void 建立游戏开发合作伙伴关系、与 Reel FX 建立流媒体内容合作伙伴关系以及与 YGG、Snack Club 和 Unix 等游戏公会建立用户获取合作伙伴关系。

9 月 30 日,据官方消息,圆币科技宣布完成 780 万美元 A 1 轮融资,红杉中国、Hivemind Capital、Aptos Labs、Hash Global、SNZ Capital、Solana Foundation、Anagram 和 Upward Capital 等参投。圆币科技表示,这轮融资将该公司连接 Web2 和 Web3 世界,并继续为香港 Web3 生态的建设做出贡献。

10 月 3 日,全栈去中心化开发工具开发商 Layer 宣布完成 6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本轮融资由 1kx 领投,Fabric Ventures、Arrington Capital 和 IOBC,以及包括 EigenLayer 的 Sreeram Kannan、Ether.fi 的 Rok Kopp 和 Mike Silagadze、前贝莱德员工 Paul Taylor 等天使投资人参投。

10 月 1 日,Sundial Mirage 于 X 发文表示,通过 Coinbase Ventures,Base 生态基金(Base
Ecosystem Fund)已经参与其正在进行的 Pre-Seed 轮融资。

10 月 2 日,去中心 AI 训练网络 Nodepay 近日于 X 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Animoca Brands、Jump Crypto、Elevate Ventures、OKX Ventures、Mirana Ventures、NGC Ventures 等参投,具体融资金额和估值信息暂未披露。

10 月 3 日,据市场消息,Binance Labs 宣布投资 ZKsync“弹性链” Sophon,具体金额暂未披露,据悉 Sophon 使用 Matter Labs 的模块化开源框架构建二层网络,主网即将于下个月启动,代币即将部署,据悉截至目前 Sophon 的融资总金额已超过 7000 万美元

10 月 4 日,Wintermute Ventures 在 X 平台发文宣布和 TON Ventures 对去中心化信用评级平台 Synnax 进行战略投资,截至目前 Synnax 的融资总金额已达到 155 万美元,新资金将支持 Synnax 信用情报评级协议及其 Telegram 小程序 SynQuest 的开发,以构建去中心化、透明信贷市场并通过去中心化数据源获取预测分析来优化信用评级行业。

加密货币庞氏骗局——IcomTech创始人大卫·卡尔莫纳被判 10 年监禁

作者:Redazione;来源:decripto

加密货币公司 IcomTech 的创始人戴维-卡莫纳(David Carmona)因在加密货币行业策划庞氏骗局而被判入狱 121 个月(10 年多一点)。据美国纽约南区检察官办公室称,41 岁的卡莫纳和他的公司通过虚假承诺从加密货币挖矿和交易中获得巨大收益来欺骗投资者。

加密货币庞氏骗局——IcomTech创始人大卫·卡尔莫纳被判 10 年监禁

IcomTech 的欺诈性投资承诺

IcomTech 成立于 2018 年,以加密货币挖矿和交易平台自居。卡莫纳和其他高管向投资者承诺,如果他们购买 IcomTech 提供的加密货币相关投资产品,将获得高额回报。然而,检察官认定该公司从未参与挖矿或交易。相反,IcomTech 的运作方式就像一个庞氏骗局,利用新投资者的资金偿还之前的投资者,而大笔资金则被转用于卡莫纳和公司其他发起人的个人用途。IcomTech 吸引投资者的主要手段之一是组织豪华展览。在这些活动中,包括卡尔莫纳在内的发起人炫耀豪车、名牌服装和奢侈的生活方式,以塑造成功的形象。检察官指出,这些活动旨在让人们对 IcomTech 提供的投资机会产生兴趣,欺骗许多工薪阶层投资者。这些活动还有助于进一步增加对该系统的投资。参与者被卡莫纳及其同事的所谓成功所吸引,其中许多人声称他们在 IcomTech 的投资获得了收益。实际上,所产生的资金并不是来自合法的加密货币交易或挖矿活动,而是从新投资者那里拿去支持该计划的。

IcomTech 的倒闭和投资者的投诉

2018 年,投资者从 IcomTech 提取资金时开始遇到困难。他们不但没有收到钱,反而被拖延、推脱和进一步收费。尽管投诉越来越多,但 Carmona 和其他发起人继续实施欺诈计划,接受新的投资。到 2019 年底,IcomTech 倒闭,许多投资者蒙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美国检察官办公室透露,卡莫纳及其同伙利用工薪阶层的优势,向他们提供财务独立的虚假承诺,以换取他们的积蓄。

IcomTech 公司高管的法律后果

大卫-卡莫纳(David Carmona)承认了一项共谋实施电信欺诈的罪名,因此被判处 121 个月的监禁。除监禁外,卡莫纳还必须赔偿受骗的投资者。地区法官珍妮弗-L-罗琼(Jennifer L. Rochon)在宣判时强调了给受害者造成的经济损失的严重性。今年早些时候,前 IcomTech 首席执行官马尔科-鲁伊斯-奥乔亚(Marco Ruiz Ochoa)也因参与该骗局而被定罪。他因在投资者骗局中扮演的角色被判处五年监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