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phi Labs CEO:FDV不是Meme,高额解锁不等于项目归零

原文作者:

原文编译:深潮 TechFlow

FDV 确实不是一个 meme,自这篇文章发表以来,我一直在与场外交易经纪人交谈,试图了解我做空资产的二级市场结构。调查结果很有启发性,所以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总而言之,我不认为这些会是看涨的解锁 (bullish unlocks)。

Delphi Labs CEO:FDV不是Meme,高额解锁不等于项目归零

这些资产中有许多都有活跃的卖家,但很少有出价低于市场价 70% 的(我们说的是标准 SAFT 即简单代币协议,有 1 年的悬崖期和 2/3 年的既得期)。

就交易量而言,我根据与不同经纪人的交谈粗略估计,SAFT 的总交易量约为 1 亿美元。考虑到这些资产在未来几年内将有累计数百亿美元的未实现收益解锁,这基本上就是尘埃落定了。

说白了,「看涨解锁」希望看到的是尽可能低的未实现收益市值比,正如链接文章中所解释的那样。

大多数代币都坐拥来自团队(0 成本基础)和早期投资者的大量未实现收益(您可以使用 cryptorank.io 等工具自行计算)。

再加上极低的浮动率(一般为 5-15% ),大多数项目的交易价格是未实现收益市值的 4-8 倍,也就是说,项目的全部流通 市值有 4-8 倍的未实现收益。

假设从悬崖日(Cliff Day ) 算起, 2 年的时间里,这意味着每 3-6 个月就会有价值整个市值的资产解锁。这就很难吸引买家,尤其是当他们的另类 beta 敞口是 memecoins 和其他没有供应过剩的资产时。

减少这种影响的一种方法(除了增加初始浮动)是高发行前的二级交易量,理想情况下尽可能接近当前的市场价格。

这有助于重置解锁代币的成本基础,并从根本上降低未实现收益市值比率(例如,现在著名的 Multicoin SOL 辅助导致第一次解锁)

不幸的是,我在场外交易市场上没有看到这种情况。

与此相关,我正在努力了解市场结构。我不想挑出具体的资产,但有很多资产具有以下特点

  • 极高的未实现收益市值比率;

  • 即使比市价低 ~ 70% 也没有次级需求;

  • Binance 上的资金费率持续为正,未平仓合约 (Open Interest) 达到 8 位数;

谁会在 CEX 上觊觎这些东西,却对以 70% 以上的折扣购买二级市场不感兴趣?

我的假设只是买卖双方都存在特殊的摩擦。

我对买方没有太多了解,但我认为,如果他们花钱做多这些东西,他们很可能是不了解归属时间表或场外交易平台的不成熟的散户赌徒。

卖家可能包括:

a) 创始人 / 团队,他们 90% 以上的新币都在锁定的代币袋中,因此没有质押品或做空的倾向;

b) 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者,他们无法或没有在 CEX 上做空资产的设置;

这就是为什么做空这些资产并从中获利的机会依然存在的原因。

顺便说一下,与 CT 末日论者告诉你的不同,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加密货币都是骗局,甚至也不意味着所有未实现收益市值高的资产都会归零。

我非常看好加密货币,并且相信会有一些类别的赢家通过他们的解锁而上涨,因为他们确实有实际的应用。

然而,也会有长尾资产出现「归零」的情况。这是很自然的,也是你在一个为早期风险投资提供流动性的资产类别中所预期的现象。

毕竟,大多数风险投资都会失败。在传统风险投资中,只有极少数精英公司上市并具有流动性,而长尾项目则会悄无声息地失败。

在加密货币领域,有更高比例的风险投资项目最终不仅拥有现货流动性,甚至还拥有流动的衍生品市场。这在传统风险投资中闻所未闻,也是加密风险投资成为独特资产类别的原因所在。

这也意味着加密风险投资的长尾失败将是公开和痛苦的,交易双方要么会赚到要么会损失大量的资金,而不是悄无声息地失败。

这也意味着加密货币的结构性做空机会将比其他任何资产类别都多。在某种程度上,你基本上可以拿钱去赌大多数初创企业失败这一经验上不争的事实。

最强「带货」王?盘点Vitalik常「点赞」的项目和赛道缩略图

最强「带货」王?盘点Vitalik常「点赞」的项目和赛道

原文作者:Terry

作为影响力变现最快的领域之一,对深处 Web3 世界的普通散户来说,能否及时关注各个 Alpha 博主、KOL 的带货推文,几乎成了一项追踪财富密码的必备技能。

那在当下的加密世界中,影响力最强的「带货」王究竟是谁?

下面这张 KOL 带货效果图虽然未必严谨,但将 Vitalik Buterin 放在独一档位置却堪称精准——作为泛以太坊生态的绝对话事人,Vitalik 虽然极少直接「带货」,但每次「明牌」、「暗奶」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市场产生莫大的推动作用。

近期因 Vitalik 喊话而暴涨的 ENS 就是典型例证,因此本文旨在盘点一下 Vitalik 历史上曾「带货」过的项目 / 技术方向的发展与现状,并试图总结背后原因及它们如何影响并塑造了我们如今所看到的以太坊。

最强「带货」王?盘点Vitalik常「点赞」的项目和赛道

对 ENS 的明牌「偏爱」

说 Vitalik 是「偏爱」ENS,丝毫不为过。

他曾在接受采访时公开表示:「以太坊域名服务 ENS 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非金融类以太坊应用程序」。

众所周知, 2017 年推出的 ENS 全称,是基于以太坊的分布式域名服务,它通过独有的竞标机制,使得任何用户都可以通过竞价流程为自己的以太坊地址注册一个(或多个)以「.eth」结尾的以太坊域名。

简单来说,ENS 可以把个人长且难以记忆的「0x 开头的以太坊地址」映射到自定义的短地址,譬如 satoshi.eth、vitalik.eth 等等,这样的话,在支持 ENS 的钱包中,用户不必再复制和粘贴长地址,可以直接使用 ENS 域名来绑定各种加密货币地址,并接收加密货币的付款。

而 Vitalik 的 Twitter 账号昵称就一直是「vitalik.eth」,相当于为 ENS 打了一个长期的免费广告,也从侧面表明了他对 ENS 的支持态度。

最强「带货」王?盘点Vitalik常「点赞」的项目和赛道

今年上半年以来,Vitalik 更是直接下场,数次公开「带货」,在二级市场对 ENS 的价格走势产生了肉眼可见的强烈刺激:

首先是 1 月 3 日,Vitalik 转发 ENS 的 layer 2 数据解析方案,并发贴称「所有 L2 都应该在 CCIP 解析器上运行,以便我们可以直接在 L2 上注册、更新和读取 ENS 子域,ENS 非常重要,它需要负担得起」,随后 ENS 一度在 5 分钟涨逾 30% ,突破 12 USDT。

而 5 月 21 日,Vitalik 与 ENS 更是再度上演了一起颇为戏剧性的「力挺」戏码——起因是 Vitalik 在与他人关于排序器意图的探讨中,举例他对跨 L2 标准 / 基础设施的看法,其中着重强调了「Token 转移、ENS、智能合约钱包(个人和组织)的关键变更」这 3 点:

我们需要一个开放的去中心化协议,用于将资产从一个 L2 快速转移至另一个 L2,并将其集成到钱包的默认发送页面,Token 转账、ENS、智能合约钱包的关键变更都是在 L1 上可以简单实现,但在 L2 上却很困难,轻客户端、基本可靠性与证明系统也是在 L1 上更安全 / 去中心化,在 L2 上远远不够。

总的来看,自 1 月 3 日以来,ENS 已从 8 美元上涨至最高 30 美元,涨幅近 300% 。

Vitalik 还「喊」过什么?

除了 ENS 之外,Vitalik 历史上曾「带货」过的项目 / 技术方向也可以列出一份长长的清单。

Plasma

首先自然是 Plasma,作为 Vitalik 曾经最推崇的以太坊扩容方案,如今已经鲜少有人提及,甚至大多数新用户都未曾听闻。

2017 年 8 月,Vitalik 和 Joseph Poon 共同发布 Plasma 的最初设想——一套链下( Off-chain)扩容方案,本质上是把数据和计算(存款、提款和默克尔根除外)从以太坊主链上脱离出来,放到链下来执行,同时主链上定期存放一些关键运行状态数据,以借助以太坊主链来保证最终的安全性。

不过由于 Plasma 无法解决数据扣留问题,也不利于把合约状态迁移到 L1,所以最终被以 Rollup 为代表的以太坊扩容新路线所取代,如今多如过江之鲫的 Rollup 也几乎成了以太坊扩容的唯一主流选项。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 Rollup 极度依赖主链上的数据可用性,而 Plasma 则完全绕过了数据可用性问题并大大降低了交易费用,因此热度开始再度恢复,去年底 Vitalik Buterin 就陆续发表「Exit games for EVM validiums: the return of Plasma」等文章,将 Plasma 视为一种使用 zkSync 和 StarkNet 等有效性证明来提高链可扩展性的方法。

这也让大家开始重新审视 Plasma 在最大限度地减少数据可用性限制方面的能力,预计未来 Plasma 在提升以太坊网络性能方面可能会重新发挥重要作用。

RAI

在稳定币领域,Vitalik 曾专门发文阐述他对稳定币设计的看法,并认为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类别:中心化的稳定币,DAO 治理的现实世界资产支持的稳定币,以及治理最小化的加密货币支持的稳定币。

其中前两者分别以 USDT/USDC、DAI 为代表,而第三类别他则专门详细介绍了 RAI 的模式,认为 RAI 避免了与非加密货币金融系统的所有联系,使其更难被攻击。

此后 Vitalik 在参与公开活动时还表示相信 RAI 的崛起可以解决 Lido 主导 LSD 生态的问题,认为「RAI 的激进治理可能不需要一路走下去,如果 RAI 社区采取更积极的治理来支持质押 ETH,并有意只接受非主导形式的质押 ETH,那就足够了」。

最强「带货」王?盘点Vitalik常「点赞」的项目和赛道

只是截至发文时,链上数据显示,RAI 的总供应量也不过 165 万枚,在稳定币中的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SIWE、POAP、SBT

Web3 世界里的你,该如何证明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Vitalik 曾发文称 ENS 等有助于构建一个围绕身份的生态系统,因为「区块链对身份应用很有价值,因为它们具有独立于机构的性质」,而除了 ENS 之外,SIWE、POAP、SBT 也被 Vitalik 视为构建链上身份系统的关键组件:

Sign In With Ethereum(SIWE)标准允许 Web3 用户基于链上户登录(传统)网站;

POAP 用于发行代表证明的 Token;

尤其是通过《去中心化社会:找寻 Web3 的灵魂》一文,Vitalik 使得逐步进入更多人视野,日渐成为 Web3 数字身份的实际载体——SBT 可以进一步做到结果证明的同时还能推敲链上痕迹、记录参与过程,同时具备永久且不可转让的 Token 属性,这就为搭建一对一的完善 Web3 身份体系奠定了基础。

从这个角度看,灵魂绑定 Token SBT 的内核,其实就是为每个 Web3 用户在 Web3 世界中从无到有建立起一套原生的 Web3 身份体系,从而能够基于该身份体系,在 DeFi、NFT 等应用之外,将 Web3 更广泛地扩展到多元化的新应用场景之中。

不过随着 Web3 社交风潮的平息,SBT 目前也只是作为去中心化身份的一种代表凭证,仍未迎来规模化的链上采用。

DVT

2023 年 12 月 28 日,Vitalik 发文探讨如何在不牺牲去中心化的前提下,处理以太坊网络中巨大数量的签名负载,其中提到了对应的解决方案,即使用 DVT(分布式验证者技术),构建去中心化的质押池。

由于 DVT 允许多个节点充当一个以太坊 PoS 验证器,因此能够显著提高安全性和去中心化,而 2023 年 11 月,Lido 实际上就已经开始试用 DVT 方案,以实现所谓的分布式验证者网络——由 Obol Network 和 SSV Network 提供支持。

Loopring/Taiko

作为 Rollup 方案的早期代表性项目之一,Vitalik 曾多次公开赞许 Loopring 的解决方案,譬如在交易性能的相关讨论中认可路印协议,称和分片(Sharding)相结合,水平扩展解决方案将以太坊网络划分为数千个「岛屿」,该网络交易性能理论上每秒可以达到 16 万笔。

而与 Loopring 渊源颇深且刚刚上线主网的 Taiko,也在前不久受到 Vitalik 的认可—— 5 月 25 日,Vitalik Buterin 作为区块提议者在 Taiko 主网宣传了首个区块,并在该区块附言称:

「我很高兴看到 Taiko 作为一个 Based Rollup 平台而推出,以太坊受益于采用多种不同方法的 L2s,我很欣赏 Taiko 是第一批朝这个方向发展的人」(I’m excited to see that Taiko is launching as a based rollup. Ethereum benefits from L2s taking a plurality of different approaches, and I appreciate them being among the first to go in this direction)。

最强「带货」王?盘点Vitalik常「点赞」的项目和赛道

Farcaster

2023 年 9 月,Vitalik 的 X 账号遭到黑客攻击,发布了一条免费领取 ConsenSys 有关 Proto Danksharding 纪念 NFT 的钓鱼链接,导致用户损失超过 69 万美元。

随后 Vitalik 在去中心化社交媒体 Farcaster 表示自己的推特账户确实遭到了 SIM 卡劫持攻击,原因可能是在注册 Twitter Blue 时暴露了手机号码,同时还称自己已卸载 Twitter,并加入到可通过 Ethereum 地址来控制账户恢复的 Farcaster。

截至发文时的情况来看,Vitalik 确实已经把 Farcaster 当作了自己的社交媒体主阵地——近一周已在 Farcaster 发布超 10 条贴文,但 X 上却无一条,最新一条还是 6 月 11 日的旧贴回复。

最强「带货」王?盘点Vitalik常「点赞」的项目和赛道

带货背后的以太坊「正统性」暗战

回到最核心的议题上,作为一言一行对泛以太坊生态乃至对整个 Web3 世界拥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超级公众人物,Vitalik 的这些公开「带货」背后,究竟是处于什么样的考量?

原因无他,很大程度上就是出于维护以太坊「正统性」或者说是确保以太坊发展不脱轨、不失速的目的,并致力于擘画理想中的未来——以太坊进一步去中心化并实现 Mass Adoption 的蓝图。

仅仅是上文提到的 ENS、Plasma、Taiko,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维护以太坊 DA 正统性的主线:

首先,Vitaik 积极喊话的 ENS L2 数据解析方案背后,正好要求扩展到各条 L2 网络上的 ENS 服务必须采用正统的以太坊 DA,也即必须将 DA 放在以太坊主网上,从而将选择 Celestia 等第三方 DA 平台的 L2 排除在外。

由于是 ENS 是以太坊身份系统构建的关键组件,在未来泛以太坊生态实现 Mass Adoption 流量涌入时,更是 L2 们不可忽视的一个非金融应用与基础设施。

而提前树立「L2 如果想部署 ENS,就必须将 DA 放在以太坊主网」这一标准,就进一步增强了 L2 选择第三方 DA 的机会成本,不得不仔细考量谁的综合成本更高。

Plasma 的意图无疑就更为明显——在 DA 大战的背景下,它完全避开了数据可用性问题,可以大大降低交易费用,尤其是将 Plasma 与 ZK 零知识证明结合,正好在主链上证明 Plasma 区块的有效性,减轻对退出机制的依赖。

最后,Taiko 作为 Based Rollup 的首个落地项目,核心亮点也正是通过 L1 排序来实现 Rollup 扩展——将排序权力(及衍生的排序、MEV 等收入)都委托给 L1,也即所有的排序和安全性均由以太坊 L1 提供,从而进一步增强了以太坊主网的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

一切公开行为背后,都有正当或不正当的(私人或公共)利益关联,以太坊和 Vitalik 也不例外,早在 Celestia 掀起的第三方 DA 大辩论初现端倪之时,就能看出来 Vitalik 斗争经验十分丰富。

《论 Vitalik 及各种路线图对以太坊治理流程的影响》一文中有个很有意思的类比,即 Vitalik 在以太坊生态其实在扮演实质性「CTO」一角,以把控以太坊这艘巨轮不偏离轨道:

负责引导以太坊的开发进程与各「路线图」的规划方向相契合,甚至于对发展方向是否符合以太坊愿景拥有一锤定音的权力(且不论他是否有意愿这样「独断专行」)。

从这个角度看,无论大家平时如何调侃 Vitalik 与中本聪作为头两大加密货币 / 生态创始人的区别,至少 Vitalik 是个很合格的项目创始人——努力维护以太坊的正统性,并始终牢牢把控 Ethereum 这艘巨轮按照他(和部分关键人物)认为的合适方向前进,并且在公链竞争中不脱轨、不失速。

小结

Vitalik 是人,不是神,只要站这个角度看,一切问题的就都能清晰的看到背后的答案。

而对我们普通用户来说,只需要记得 Vitalik 对以太坊的各种研究,往往蕴含着引领新热点的可能,能够敏锐嗅到其中可能隐藏的未来资金角力的主战场,就够了。

交互升级 OKX上线K线交易助手 用户交易效率与体验双提升缩略图

交互升级 OKX上线K线交易助手 用户交易效率与体验双提升

用户指尖在手机屏幕游弋,对交易工具提出的需求也瞬息万变。

比如,量身定制的个性化工具、基于AI和大数据的自动化工具、实时交易的低门槛工具、以及具备透明度的安全性工具等等。在数字化时代,交易工具的演化正深刻影响着加密行业的格局和未来。

如何创造出简洁、美观、安全易用产品的同时,持续满足用户交易多样化需求和丝滑体验,成为领先Web3科技公司OKX重要的产品创新方向丝滑的用户体验,离不开OKX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对产品细节的用心打磨。从CEX到Wallet,OKX关注每一个用户反馈,重视每一次用户体验。通过倾听用户声音,不断改进产品体验,推动产品的持续创新、期望为用户打造卓越的产品和体验。

近期,OKX全新升级K线功能,正式上线「K线交易助手」,支持用户通过K线画图工具和数据指标等进行精准分析的同时,还辅助用户管理订单、仓位等便捷性操作、从而优化交易效率和策略。作为重要且实用的交易工具,OKX「K线交易助手」将帮助用户能够更从容地应对市场波动。

OKX是行业首批在APP动端提供了丝滑K线交易辅助的交易所,本文将深入探讨OKXK线交易助手」的核心亮点、使用攻略、使用场景、背后技术等,帮助用户快速了解并使用该工具。

常见场景&工具亮点 

Alice是一个短线交易者,在一个波动剧烈的交易日,发现了一个买卖佳机,但由于在K线图和交易页面之间切换时出现了延迟,错失了重要买点,导致他在交易中损失了10%的潜在收益。

Bob是一个新手交易者,根据K线图算好了止损位置,但在切换到交易页面设置止损订单时,由于页面切换不顺畅,操作中断,导致他未能及时设定止损,并在市场行情反转时,账户遭受了重大损失。

Charlie是一个合约交易者,在进行日内交易时需要频繁查看K线图、并进行下单操作,长时间的高压力环境使他在一次关键操作中犯错,卖单变成了买单,导致了本可以避免的亏损。

David是一个普通交易者,在观察K线图后认为市场即将反转,于是切换到交易页面准备平仓,但切换过程中K线图没有及时更新,他根据过时的信息做出决策,结果导致了亏损。

Alice短线交易失误、Bob止损设置失败、Charlie关键操作失误、以及David的错误决策……这些案例反映,身处7X24不间断交易的加密市场,K线图能提供清晰的市场价格走势,成为很多用户交易时的重要参考指标,但由于K线图和交易页面切换步骤等问题,导致这些高度依赖K线和技术指标的用户需要更加优化的交易体验。

OKX通过「K线交易助手」功能,直接将交易决策过程无缝嵌入到K线图的操作界面中,允许用户在浏览K线图的同时,实时辅助交易,直接点击K线图上的关键位置,就可以设置订单并管理仓位等等,无需在K线图和下单界面之间不断切换,进一步简化了操作流程,提升了交易效率和体验,帮助用户更快地响应市场变化。

比如,用户基于OKX「K线交易助手」可直接基于K线图进行交易订单修改。另外,OKXK线交易助手」现已独家支持在持仓线上进行平仓和反手开仓、Y轴缩放视图等操作,可根据市场走势快速调整订单仓位。界面简洁,操作丝滑,为用户带来更佳流畅的交易体验。

工具简析&使用攻略 

用户可以在下单之后,点击右上角按钮切换到K线界面,即可在K线上实现多种订单操作。

具体而言,OKX「K线交易助手」主要涵盖2个核心功能:K线分析、和K线交易。

交互升级 OKX上线K线交易助手 用户交易效率与体验双提升

 (一)K线交易

第一,订单线

支持修改订单价格或数量。用户可以通过OKX K线图界面,将订单线拖动到指定的价格水平来修改订单价格或数量。具体而言,拖动订单线后,系统及那个自动弹出一个“修改订单”弹窗,用户可以更改订单中,标的的价格或数量。点击“确认”按钮后,即可完成订单的修改。

交互升级 OKX上线K线交易助手 用户交易效率与体验双提升

支持取消订单。在聚焦模式下,用户点击订单线,可以看到一个「取消」按钮,点击该按钮后,系统会提示用户确认取消订单。一旦确认,取消订单请求将被执行,相应的订单线将从图表中移除。

交互升级 OKX上线K线交易助手 用户交易效率与体验双提升

订单设置或者修改止盈止损。用户可以通过订单线设置订单级别的止盈止损(TPSL)。当拖动止盈(TP)或止损(SL)按钮到所需的价格水平时,将会弹出“修改订单”弹窗,允许用户精确调整止盈/止损的价格或数量。一旦确认,止盈或止损订单将被下达。为了用户的方便,预计的止盈止损盈亏(P&L)将直接显示在TPSL线上。此外,用户还可以修改或取消任何现有的订单级别的止盈止损。

交互升级 OKX上线K线交易助手 用户交易效率与体验双提升

第二,持仓线 

支持反向持仓。合约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持仓线上的[↑↓]反向按钮,快速转变为反向持仓。点击[↑↓]后,系统将弹出一个包含反向持仓详情的确认窗口。一旦用户确认,系统反向请求将被系统执行,持仓线将反映新的持仓,并显示相应的颜色。

交互升级 OKX上线K线交易助手 用户交易效率与体验双提升

实时平仓。在聚焦模式下,用户将看到一个 [x] 平仓按钮,点击 [x] 按钮后,系统将弹出一个确认窗口,用户即可设置平仓价格和数量。一旦确认,平仓请求将被执行。如果是全部平仓,相应的持仓线将从图表中移除。

交互升级 OKX上线K线交易助手 用户交易效率与体验双提升

持仓止盈止损(TPSL)。用户可以直接从持仓线上设置止盈止损(TPSL)。拖动止盈(TP)或止损(SL)按钮至相应价格水平时,用户可以动态查看预计的盈亏(PnL)。一旦设置好止盈或止损,预计的盈亏将直接反映在TP/SL线上,任何影响盈亏的订单修改也将相应地在该线上更新。用户还可以直接修改或取消持仓的止盈止损。

交互升级 OKX上线K线交易助手 用户交易效率与体验双提升

第三,交易历史追踪器

交易历史追踪器。支持使用户能够直接在K线图上查看交易历史。此外,OKX还提供了一键访问订单历史页面的功能,帮助用户获取更详细的历史订单信息。

交互升级 OKX上线K线交易助手 用户交易效率与体验双提升

第四,用户设置与自定义

持仓线始终可见切换。OKX K线图支持持仓线始终可见,比如,即使用户入场价格超出Y轴价格范围,持仓线也会保持在可见图表内。所以,当用户点击持仓线时,会返回到Y轴范围内,方便用户安全地设置止盈止损(TPSL)。

 交互升级 OKX上线K线交易助手 用户交易效率与体验双提升

关闭持仓线。如果用户在设置页面,关闭「显示所有持仓」选项,当用户持仓的入场价格超出Y轴价格范围时,持仓线将不可见。

交互升级 OKX上线K线交易助手 用户交易效率与体验双提升

盈亏值或盈亏比显示。用户可以选择通过盈亏显示设置选项,在订单和持仓线上显示盈亏值或盈亏比。

交互升级 OKX上线K线交易助手 用户交易效率与体验双提升

(二) K 线分析

K线分析层面,OKX通过提供专业的K线画图工具、丰富的数据指标、以及自定义的显示风格三个维度,给用户提供了可以精准分析行情的易用性工具。

在此次升级中,OKXK线分析中新增了诸多实用性功能,比如,新增关键交易数据作为K线图中的指标、全屏模式下使用绘图工具、Y轴缩放助力精准分析等等,全面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第一,新增交易数据指标。用户现在可以将关键交易数据作为K线图中的指标,进行直观地访问。当前OKX将支持持仓量、顶级交易者账户多空比、顶级交易者头寸多空比、多空账户比率、主动买入/卖出订单量 5种不同的交易数据指标类型,并在未来持续迭代和丰富,

交互升级 OKX上线K线交易助手 用户交易效率与体验双提升

第二,全屏模式下的绘图工具。OKX的K线图现已支持全屏模式和手动Y轴缩放,使用户在K线图上进行趋势线、斐波那契回撤等常用绘图变得更加容易。更重要的是,用户所有的绘图都会保存在OKX后台服务器上,并在所有平台上同步,因此不必担心丢失任何绘图、也不必担心在OKX APP和PC端之间的重复操作。

交互升级 OKX上线K线交易助手 用户交易效率与体验双提升

第三,支持Y轴缩放。OKX K线图现已经支持手动调整Y轴比例,从而帮助用户更舒适地浏览和查看K线图。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拖动和缩放K线图,更精确地选择下单点,进一步提升了交易的精准度。这种个性化控制可以让用户能够更轻松、快捷地在不同任务之间切换。

交互升级 OKX上线K线交易助手 用户交易效率与体验双提升

专注用户体验,OKX推动智能交易

细微之处见真章。 

一方面,OKX专注产品细节,用心聆听用户需求,不断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用户体验。OKX通过此次「K线交易助手」,进一步优化整合了K线技术分析工具和交易操作,通过两者的无缝结合,提高了产品的易用性和便捷性,给用户带来更加丝滑和流畅的交易体验。正如亚马逊创始人Jeff Bezos所言,“用户的体验决定了他们是否会再次选择我们。”

另外一方面,OKX在智能交易和未来金融工具领域不断创新和探索,OKX通过优化交互过程、推动智能交互,进一步提高用户使用系统的便利性和效率,让用户的操作更加自然和简单。比如,基于「K线交易助手」功能,用户可以直观地观察市场走势,快速作出交易决策,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交互,帮助用户在快速适应市场复杂性。

加密行业作为金融科技领域的先锋力量,不断推动着数字资产交易的创新与发展。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和用户需求的不断提升,先进交易工具正成为数字资产交易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如何在保持技术和产品领先的同时,平衡好用户需求和体验,成为每一家Web3科技公司需要思考的主题。

用户是最敏感的,总会随时切换到体验最优的产品。

免责声明 

本文及相关服务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也不应被视为 (i) 投资建议、交易建议或投资推荐;(ii) 购买或出售数字资产的要约或邀约;或 (iii) 财务、会计、法律或税务建议。 OKX 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有用性。数字资产(包括稳定币和 NFT)涉及高风险,可能会贬值或变得毫无价值。 数字资产没有保险。过去的表现并不保证未来的结果。 您应根据自己的财务状况、投资目标、经验水平和风险承受能力,仔细考虑交易或持有数字资产是否适合您。 有关您的具体情况,请咨询您的法律、税务及投资专业人士。 请您自行负责了解和遵守当地的有关适用法律和法规。

以太坊创始人V神常“点赞”的项目和赛道大盘点缩略图

以太坊创始人V神常“点赞”的项目和赛道大盘点

作者:Terry,白话区块链

作为影响力变现最快的领域之一,对深处 Web3 世界的普通散户来说,能否及时关注各个 Alpha 博主、KOL 的带货推文,几乎成了一项追踪财富密码的必备技能。

那在当下的加密世界中,影响力最强的“带货”王究竟是谁?

下面这张 KOL 带货效果图虽然未必严谨,但将 Vitalik Buterin 放在独一档位置却堪称精准——作为泛以太坊生态的绝对话事人,Vitalik 虽然极少直接“带货”,但每次“明牌”、“暗奶”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市场产生莫大的推动作用。

近期因 Vitalik 喊话而暴涨的 ENS 就是典型例证,因此本文旨在盘点一下 Vitalik 历史上曾「带货」过的项目/技术方向的发展与现状,并试图总结背后原因及它们如何影响并塑造了我们如今所看到的以太坊。

以太坊创始人V神常“点赞”的项目和赛道大盘点

01 对 ENS 的明牌“偏爱”

说 Vitalik 是「偏爱」ENS,丝毫不为过。

他曾在接受采访时公开表示:「以太坊域名服务 ENS 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非金融类以太坊应用程序」。

众所周知,2017 年推出的 ENS 全称,是基于以太坊的分布式域名服务,它通过独有的竞标机制,使得任何用户都可以通过竞价流程为自己的以太坊地址注册一个(或多个)以「.eth」结尾的以太坊域名。

简单来说,ENS 可以把个人长且难以记忆的「0x 开头的以太坊地址」映射到自定义的短地址,譬如 satoshi.eth、vitalik.eth 等等,这样的话,在支持 ENS 的钱包中,用户不必再复制和粘贴长地址,可以直接使用 ENS 域名来绑定各种加密货币地址,并接收加密货币的付款。

而 Vitalik 的 Twitter 账号昵称就一直是「vitalik.eth」,相当于为 ENS 打了一个长期的免费广告,也从侧面表明了他对 ENS 的支持态度。

以太坊创始人V神常“点赞”的项目和赛道大盘点

今年上半年以来,Vitalik 更是直接下场,数次公开「带货」,在二级市场对 ENS 的价格走势产生了肉眼可见的强烈刺激:

首先是 1 月 3 日,Vitalik 转发 ENS 的 layer2 数据解析方案,并发贴称「所有 L2 都应该在 CCIP 解析器上运行,以便我们可以直接在 L2 上注册、更新和读取 ENS 子域,ENS 非常重要,它需要负担得起」,随后 ENS 一度在 5 分钟涨逾 30%,突破 12 USDT。

而 5 月 21 日,Vitalik 与 ENS 更是再度上演了一起颇为戏剧性的「力挺」戏码——起因是 Vitalik 在与他人关于排序器&意图的探讨中,举例他对跨 L2 标准/基础设施的看法,其中着重强调了「Token转移、ENS、智能合约钱包(个人和组织)的关键变更」这 3 点:

我们需要一个开放的去中心化协议,用于将资产从一个 L2 快速转移至另一个 L2,并将其集成到钱包的默认发送页面,Token转账、ENS、智能合约钱包的关键变更都是在 L1 上可以简单实现,但在 L2 上却很困难,轻客户端、基本可靠性与证明系统也是在 L1 上更安全 / 去中心化,在 L2 上远远不够。

总的来看,自 1 月 3 日以来,ENS 已从 8 美元上涨至最高 30 美元,涨幅近 300%。

02 Vitalik 还“喊”过什么?

除了 ENS 之外,Vitalik 历史上曾「带货」过的项目/技术方向也可以列出一份长长的清单。

  • Plasma

首先自然是 Plasma,作为 Vitalik 曾经最推崇的以太坊扩容方案,如今已经鲜少有人提及,甚至大多数新用户都未曾听闻。

2017 年 8 月,Vitalik 和 Joseph Poon 共同发布 Plasma 的最初设想——一套链下( Off-chain)扩容方案,本质上是把数据和计算(存款、提款和默克尔根除外)从以太坊主链上脱离出来,放到链下来执行,同时主链上定期存放一些关键运行状态数据,以借助以太坊主链来保证最终的安全性。

不过由于 Plasma 无法解决数据扣留问题,也不利于把合约状态迁移到 L1,所以最终被以 Rollup 为代表的以太坊扩容新路线所取代,如今多如过江之鲫的 Rollup 也几乎成了以太坊扩容的唯一主流选项。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 Rollup 极度依赖主链上的数据可用性,而 Plasma 则完全绕过了数据可用性问题并大大降低了交易费用,因此热度开始再度恢复,去年底 Vitalik Buterin 就陆续发表「Exit games for EVM validiums: the return of Plasma」等文章,将 Plasma 视为一种使用 zkSync 和 StarkNet 等有效性证明来提高链可扩展性的方法。

这也让大家开始重新审视 Plasma 在最大限度地减少数据可用性限制方面的能力,预计未来 Plasma 在提升以太坊网络性能方面可能会重新发挥重要作用。

  • RAI

在稳定币领域,Vitalik 曾专门发文阐述他对稳定币设计的看法,并认为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类别:中心化的稳定币,DAO 治理的现实世界资产支持的稳定币,以及治理最小化的加密货币支持的稳定币。

其中前两者分别以 USDT/USDC、DAI 为代表,而第三类别他则专门详细介绍了 RAI 的模式,认为 RAI 避免了与非加密货币金融系统的所有联系,使其更难被攻击。

此后 Vitalik 在参与公开活动时还表示相信 RAI 的崛起可以解决 Lido 主导 LSD 生态的问题,认为「RAI 的激进治理可能不需要一路走下去,如果 RAI 社区采取更积极的治理来支持质押 ETH,并有意只接受非主导形式的质押 ETH,那就足够了」。

以太坊创始人V神常“点赞”的项目和赛道大盘点

只是截至发文时,链上数据显示,RAI 的总供应量也不过 165 万枚,在稳定币中的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SIWE、POAP、SBT

Web3 世界里的你,该如何证明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

Vitalik 曾发文称 ENS 等有助于构建一个围绕身份的生态系统,因为「区块链对身份应用很有价值,因为它们具有独立于机构的性质」,而除了 ENS 之外,SIWE、POAP、SBT 也被 Vitalik 视为构建链上身份系统的关键组件:

Sign In With Ethereum(SIWE)标准允许 Web3 用户基于链上户登录(传统)网站;

POAP用于发行代表证明的Token;

尤其是通过《去中心化社会:找寻 Web3 的灵魂》一文,Vitalik 使得灵魂绑定Token SBT 逐步进入更多人视野,日渐成为 Web3 数字身份的实际载体——SBT 可以进一步做到结果证明的同时还能推敲链上痕迹、记录参与过程,同时具备永久且不可转让的Token属性,这就为搭建一对一的完善 Web3 身份体系奠定了基础。

从这个角度看,灵魂绑定Token SBT 的内核,其实就是为每个 Web3 用户在 Web3 世界中从无到有建立起一套原生的 Web3 身份体系,从而能够基于该身份体系,在 DeFi、NFT 等应用之外,将 Web3 更广泛地扩展到多元化的新应用场景之中。

不过随着 Web3 社交风潮的平息,SBT 目前也只是作为去中心化身份的一种代表凭证,仍未迎来规模化的链上采用。

  • DVT

2023 年 12 月 28 日,Vitalik 发文探讨如何在不牺牲去中心化的前提下,处理以太坊网络中巨大数量的签名负载,其中提到了对应的解决方案,即使用 DVT(分布式验证者技术),构建去中心化的质押池。

由于 DVT 允许多个节点充当一个以太坊 PoS 验证器,因此能够显著提高安全性和去中心化,而 2023 年 11 月,Lido 实际上就已经开始试用 DVT 方案,以实现所谓的分布式验证者网络——由 Obol Network 和  SSV Network 提供支持。

  • Loopring/Taiko

作为 Rollup 方案的早期代表性项目之一,Vitalik 曾多次公开赞许 Loopring 的解决方案,譬如在交易性能的相关讨论中认可路印协议,称和分片(Sharding)相结合,水平扩展解决方案将以太坊网络划分为数千个“岛屿”,该网络交易性能理论上每秒可以达到 16 万笔。

而与 Loopring 渊源颇深且刚刚上线主网的 Taiko,也在前不久受到 Vitalik 的认可——5 月 25 日,Vitalik Buterin 作为区块提议者在 Taiko 主网宣传了首个区块,并在该区块附言称:

「我很高兴看到 Taiko 作为一个 Based Rollup 平台而推出,以太坊受益于采用多种不同方法的 L2s,我很欣赏 Taiko 是第一批朝这个方向发展的人」(I’m excited to see that Taiko is launching as a based rollup. Ethereum benefits from L2s taking a plurality of different approaches, and I appreciate them being among the first to go in this direction)。
以太坊创始人V神常“点赞”的项目和赛道大盘点

  • Farcaster

2023 年 9 月,Vitalik 的 X 账号遭到黑客攻击,发布了一条免费领取 ConsenSys 有关 Proto Danksharding 纪念 NFT 的钓鱼链接,导致用户损失超过 69 万美元。

随后 Vitalik 在去中心化社交媒体 Farcaster 表示自己的推特账户确实遭到了 SIM 卡劫持攻击,原因可能是在注册 Twitter Blue 时暴露了手机号码,同时还称自己已卸载 Twitter,并加入到可通过 Ethereum 地址来控制账户恢复的 Farcaster。

截至发文时的情况来看,Vitalik 确实已经把 Farcaster 当作了自己的社交媒体主阵地——近一周已在 Farcaster 发布超 10 条贴文,但 X 上却无一条,最新一条还是 6 月 11 日的旧贴回复。

以太坊创始人V神常“点赞”的项目和赛道大盘点

03 带货背后的以太坊「正统性」暗战

回到最核心的议题上,作为一言一行对泛以太坊生态乃至对整个 Web3 世界拥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超级公众人物,Vitalik 的这些公开「带货」背后,究竟是处于什么样的考量?

原因无他,很大程度上就是出于维护以太坊「正统性」或者说是确保以太坊发展不脱轨、不失速的目的,并致力于擘画理想中的未来——以太坊进一步去中心化并实现 Mass Adoption 的蓝图。

仅仅是上文提到的 ENS、Plasma、Taiko,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维护以太坊 DA 正统性的主线:

首先,Vitaik 积极喊话的 ENS L2 数据解析方案背后,正好要求扩展到各条 L2 网络上的 ENS 服务必须采用正统的以太坊 DA,也即必须将 DA 放在以太坊主网上,从而将选择 Celestia 等第三方 DA 平台的 L2 排除在外。

由于是 ENS 是以太坊身份系统构建的关键组件,在未来泛以太坊生态实现 Mass Adoption 流量涌入时,更是 L2 们不可忽视的一个非金融应用与基础设施。

而提前树立“L2 如果想部署 ENS,就必须将 DA 放在以太坊主网”这一标准,就进一步增强了 L2 选择第三方 DA 的机会成本,不得不仔细考量谁的综合成本更高。

Plasma 的意图无疑就更为明显——在 DA 大战的背景下,它完全避开了数据可用性问题,可以大大降低交易费用(延伸阅读《》),尤其是将 Plasma 与 ZK 零知识证明结合,正好在主链上证明 Plasma 区块的有效性,减轻对退出机制的依赖。

最后,Taiko 作为 Based Rollup 的首个落地项目,核心亮点也正是通过 L1 排序来实现 Rollup 扩展——将排序权力(及衍生的排序、MEV 等收入)都委托给 L1,也即所有的排序和安全性均由以太坊 L1 提供,从而进一步增强了以太坊主网的经济吸引力和竞争力。

一切公开行为背后,都有正当或不正当的(私人或公共)利益关联,以太坊和 Vitalik 也不例外,早在 Celestia 掀起的第三方 DA 大辩论初现端倪之时,就能看出来 Vitalik 斗争经验十分丰富。

《论 Vitalik 及各种路线图对以太坊治理流程的影响》一文中有个很有意思的类比,即 Vitalik 在以太坊生态其实在扮演实质性“CTO”一角,以把控以太坊这艘巨轮不偏离轨道:

负责引导以太坊的开发进程与各“路线图”的规划方向相契合,甚至于对发展方向是否符合以太坊愿景拥有一锤定音的权力(且不论他是否有意愿这样“独断专行”)。

从这个角度看,无论大家平时如何调侃 Vitalik 与中本聪作为头两大加密货币/生态创始人的区别,至少 Vitalik 是个很合格的项目创始人——努力维护以太坊的正统性,并始终牢牢把控 Ethereum 这艘巨轮按照他(和部分关键人物)认为的合适方向前进,并且在公链竞争中不脱轨、不失速。

04 小结

Vitalik 是人,不是神,只要站这个角度看,一切问题的就都能清晰的看到背后的答案。

而对我们普通用户来说,只需要记得 Vitalik 对以太坊的各种研究,往往蕴含着引领新热点的可能,能够敏锐嗅到其中可能隐藏的未来资金角力的主战场,就够了。

什么是FIT21加密货币法案——为什么它如此重要

来源:TaxDAO

美国众议院于2024年5月22日批准了一项名为《21世纪金融创新和技术法案》(FIT21)的重要加密法案,这标志着美国朝着实现加密行业监管清晰度迈出了重要一步。FIT21 法案旨在明确定义加密货币,对特定加密货币进行分类,以确定其是证券还是商品,并决定由哪个政府机构对其进行监管。该加密法案提案接下来将被送交美国参议院投票。 

FIT21 加密货币法案是什么?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1.关于《21世纪金融创新与技术法案》(FIT21) 

FIT21法案是一项旨在建立数字资产监管框架的消费者保护法案。 

该法案旨在保护消费者,同时确保加密创新者不会因“缺乏明确的规则”而受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等监管机构的错误起诉。 

委员会表示:“FIT21提供了强有力的、久经考验的消费者保护和必要的监管确定性,这对于数字资产创新在美国蓬勃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该法案将引入“去中心化测试”,以确定加密货币是证券还是商品。SEC 将监管数字资产证券,而 CFTC 将监管数字资产商品。 

FIT21法案是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和众议院农业委员会共同努力的结果,该法案于2023年7月首次提交给美国众议院。 

2024年5月21日,美国国会议员French Hill 在众议院出席会议时指出“如果没有明确的规则,我们将继续看到 SEC 推行‘执法监管’议程,这让市场参与者担心,如果他们继续在美国运营,他们将随时面临诉讼。” 

2.FIT21 法案有何作用? 

FIT21法案旨在实现以下四个关键目标: 

  • 消费者保护要求——该法案旨在对加密服务提供商实施严格的消费者保护,包括信息披露、资金隔离、资本规定和更高的托管标准。 

  • 划定 CFTC 和 SEC 的权限范围——该法案将明确定义加密货币是证券还是商品,从而允许 CFTC 监管加密商品,并赋予 SEC 对加密证券的监管权力。 

  • 允许加密项目从中心化发展到去中心化——该法案将允许加密代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去中心化,成为一种商品。 

  • 支持美国的加密货币创新——该法案将为数字资产生态系统提供清晰的监管规定,使加密货币公司和初创企业能够在不必担心诉讼的情况下进行创新。 

    3.FIT21 的去中心化测试——加密证券还是加密商品?

    以下是FIT21 法案将如何认定加密货币已经足够去中心化,从而可以被归类为商品:“除其他要求外,如果没有人拥有单方面控制或使用区块链的权力,并且没有发行人或关联人控制20%或以上的数字资产的投票权,则该法案将区块链归类为去中心化的。” 

    Bankless Podcast在接受采访时表示,FIT21 法案的“去中心化测试”已经“通过大量反馈不断完善”。众议员McHenry补充说,去中心化测试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测试”,它允许加密项目确定他们发行的代币是否被归类为证券或商品。 

    此外,McHenry表示,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概念是一个“广泛的范围”,而比特币(BTC)的去中心化程度处于范围的一端。关于以太坊(ETH),麦克亨利则示,以太坊“显然”通过了FIT21的去中心化测试,使其成为一种加密商品。 

    4.SEC 对FIT21的回应 

    尽管你可能认为这是加密货币领域最安全的预测,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 Gary Gensler 并不喜欢FIT21法案。 

    2024年5月22日,Gensler在一篇博客中猛烈抨击了这项提议,称FIT21法案可能会造成新的监管漏洞,从而使投资者和资本市场面临风险。Gensler 补充说,FIT21法案的去中心化测试放弃了“最高法院长期以来的Howey测试”,并允许加密项目自我认证为“去中心化”,以逃避 SEC 的监督。 

    他还表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将没有足够的人手来处理目前存在的16000多种加密资产的数字商品认证请求。 

    “如果拉高出货计划的肇事者和低价股推销者通过给自己贴上加密投资合同的标签或自我证明他们是去中心化的系统,以争辩说他们不受证券法约束怎么办?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只有60天的时间来质疑他们的自我认证,”Gensler指出。 

    5.结语 

    FIT21法案距离成为法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美国参议院接下来将对该法案进行投票表决。如果获得通过,加密法案将返回众议院和参议院进行最终批准。 

    一旦获得批准,总统将有十天的时间签署或否决该法案。拜登政府发表声明称,反对FIT21法案的“当前形式”,但“渴望努力”确保加密货币的平衡监管框架。但拜登政府没有对该法案做出任何否决声明。

    拨云终见日 这是最好的一个加密周期缩略图

    拨云终见日 这是最好的一个加密周期

    撰文:Luyao

    李阳请我写篇文章,聊聊我对这个周期的看法。

    因为我是他所认识的人里,为数不多看好这个周期的人。

    这让我觉得很奇怪,有什么理由不看好呢?

    这很像是种了果树,根在长,枝在长,叶在长,只是还没结果实而已。

    如果你只盯着果实,那将会是漫长的痛苦。

    币圈大多是投资者,很容易陷入这种没有果实的悲伤里。

    我觉得大可不必,生长是需要时间的,连农民都知道果树不是一天长成的,更何况我们今天种下的是一些从未有过的新物种,更需要我们的耐心和爱。

    17/18 年我们经历了一场 ICO 的浪潮,诞生了无数的山寨币、空气币、骗局。

    当时许多人认为 crypto 走上了歧路,羞于提起这段历史。

    人们心想,crypto 是一个伟大的、改造社会、拯救人类的东西,居然被用来发行这些没有意义的代币,甚至是骗局,太失望了。

    有些人直到今天也是这么认为的。

    然而站在今天回头看,我们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正是这场投机浪潮带来的大量用户,直接推动了以太坊基础设施的发展,我们获得了更好的钱包、更好的 RPC 节点、更好的开发者工具、更多对于扩容的探索;

    正是这场浪潮中创造的大量长尾资产,它们的交易借贷等金融需求,催生出了我们今天繁荣的 DeFi 生态。

    甚至于我们可以说,17/18 年是以太坊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时期。

    我们应当从中学到,每一个阶段都有它自身的意义,不要着急用当下的眼光去判断它。

    前天 Arweave 发布了一个有趣的东西。

    传统的 crypto – AI 交互有点像预言机模式,比如 Autonolas,AI 会在链下进行计算,然后将结果写入区块链。

    而 Arweave 由于它特殊的合约机制,你可以将整个大模型存储在合约内并执行,实现链上原生 AI 与资产的交互。这不仅消除了中心化的风险,还增强了可组合性。

    官方给出的示例很有意思。它们做了一个游戏,游戏里发行了一种「羊驼币」,你可以找到羊驼国王,用你真实的资产($AR)来换这个羊驼币,但至于他给不给你这个币,完全取决于他的意愿。这个国王就是 AI 控制的。

    完全由 NPC 控制的资产发行,这是过去无法想象的。但显然,它并不仅限于此,未来还有更多可能性。

    拨云终见日 这是最好的一个加密周期

    聊这些并不是要聊 Arweave,这不过是我们这个周期许多进展中的一个。

    在游戏上,过去一年我们获得了更多真正可玩的全链游戏,和许多更好的工具;

    在社交上,我们经历了将人代币化的 Friend.Tech,和完全去中心化的社交网络 Farcaster 等一系列项目;

    在内容上,我们看到 Bodhi 试图将一切内容资产化,来构建一个基础 layer;

    在 AI 上,我们获得了 Autonolas 等各种 AI agent,再到 AO 的 AI 模块;

    在 Meme 上,我们见到了大量的新代币,甚至大量的用户自己创建的 Meme coin,以及降低 Meme coin 发行门槛的工具(如 pump.fun)。

    上述这一切,过去一年发生的所有这一切,本质都是相似的。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crypto 在逐渐延伸到外围其他事物上。这些事物本身也是虚的东西:游戏 / 人 / 关系 / 内容 /AI/Meme,只是对于 crypto 该如何与它们交互,人们还在探索中。

    不要问「这有什么意义」,万物的生长都有其意义,当下的我们还无法领悟,但最终我们都会明白。

    不要问「什么时候有 mass adoption」,唯一可以肯定的一件事是,当真的有了 mass adoption,你会怀念那个尚未 mass adoption、万物萌发的时代。

    这就是最好的周期,拥抱这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