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 Eigenlayer 设计并构建 AVS

作者:GoPlus

背景

从去年到今天,EigenLayer作为以太坊生态里很大的一个核心叙事已经积累了超过100亿美金的TVL,然而,大多数人可能只是简单地将其视为一个金融基础设施,主要是因为EigenLayer最广为人知的特性是其”Restaking”(再质押)概念。这种初步印象容易让人认为EigenLayer仅仅是一个帮助用户获得额外质押收益的平台。实际上,当我们深入思考时,一个关键问题浮现出来:为什么再质押的ETH或LST(流动性质押代币)能够产生额外的收益?这个问题的答案揭示了EigenLayer的真正本质。我认为EigenLayer其实是一个革命性的金融驱动的云计算基础设施。这种定义可能乍一听有些矛盾,但它恰恰体现了EigenLayer的创新之处。传统的云计算服务,如AWS或GCP,主要依靠中心化的资源调配和管理来提供计算能力。而EigenLayer则通过巧妙地结合金融激励机制和分布式计算资源,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云计算的基础设施模型。这篇文章,会按照我们的理解,来深入EigenLayer的原理机制,并且经过了数月的开发实践,我们也会分享关于如何基于EigenLayer打造自己的去中心化网络、如何设计AVS的一些经验和想法。

Eigenlayer是什么?

首先,EigenLayer是一个革命性的以太坊生态系统的基础设施。对于用户而言,它能够让持有以太坊资产的用户不仅能够通过质押获得利息,还能用这些存款凭证去支持其他有潜力的项目,赚取额外的奖励。这就是 EigenLayer 的核心理念——Restaking。它就像是一个神奇的桥梁,连接了以太坊的强大安全性和所有对网络共识安全有需求的项目。对于开发者来说,它就像一个提供安全保障的云计算平台,让他们可以专注于构建去中心化服务本身,而不必从零开始构建复杂的共识以及安全系统。

深入 Eigenlayer 设计并构建 AVS

AVS是什么,如何运作?

基于Eigenlayer,开发者可以构建自己的Actively Validated Service(AVS),这也是Eigenlayer生态里最重要的概念,AVS简单地说就是一个需要抵押以验证”任务”的协议、服务或系统。举个比方,如果你想构建一个去中心化的价格预言机网络,为了防止该预言机网络的参与节点作恶,需要让这些节点抵押一定的资产,并且设定好每个节点在广播上报价格时的共识机制,那么这种场景就很适合用AVS来完成,AVS服务本身承担了获取价格、上报价格的工作,同时AVS还对应着它的服务管理合约——Service Manager,该合约与Eigenlayer合约通信,其中包含与服务功能相关的状态,例如运行服务的操作者以及用于保护服务的押金数量。按照Vyas Krishnan的说法,Eigenlayer承担了“Convert crypto to cloud”的角色,那么AVS就是我们在Web2所熟知的cloud service,并且将Crypto纯链上计算的能力扩展到了链下的云计算中。那么AVS具体是如何在Eigenlayer网络上运作的呢。

深入 Eigenlayer 设计并构建 AVS

  1. 首先,作为想要使用Eigenlayer网络的项目方,需要通过开发自己的AVS客户端以及ServiceManager合约,客户端本身就是网络所要验证的服务或系统,该客户端将会被未来大量参与网络的节点所运行,而ServiceManager合约本身则是规定了节点参与网络的条件以及对于节点本身奖惩的机制。如:需要抵押哪些代币、需要抵押的最小代币数量等。并且同时也要遵循AVS ServiceManager合约的一些规范,保留一些基本的接口以便被Eigenlayer主合约索引以及通信等。

  2. 网络的参与节点本身在Eigenlayer中被称作为**「Operator」**,Operator是专业的节点运营商,主要负责实际运行和维护网络节点,当他们想要参与到某个网络中时,他们需要满足ServiceManager中所规定的准入条件。作为Operator,他们同时也可以是Staker去质押给自己的节点。那么,普通用户是如何参与到整个workflow的过程中呢,Eigenlayer设计了一个delegate的功能,它允许普通的用户将自己的代币delegate给选择的Operator节点,委托该节点通过运行AVS来获得额外的网络收益。

  3. 在完成了AVS的搭建以及节点的招募后,该网络的服务就可以开放去被消费和使用了,下图是官方给出的一个整个AVS服务的调用流程的示意图

深入 Eigenlayer 设计并构建 AVS

可以看到,Service Manager通过event事件触发了Operator的节点去执行链下的计算,operator将计算结果通过私钥签名后在返回给合约,从而完成一次调用。但实际上,AVS的用法可以更加的灵活,首先,触发AVS并不一定要通过Service Manager来进行,由于Operator节点在注册时就已经公开了他们的IP等网关信息,因此可以直接去调用网关暴露的服务接口(需要鉴权,防止大量的Spam)获得结果,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去上报结果以及通过aggregator来对结果完成共识,因为同一次调用可能会由多个节点去运行对应的服务来提高服务的可用性。最终Service Manager再根据上报的结果与Eigenlayer合约交互完成对节点的奖惩行为。

EigenLayer的核心定位

讲完了AVS以及EigenLayer的介绍,我想总结下EigenLayer的主要三点核心定位,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它以及判断是否要使用它。

链接抵押者和开发者的平台

EigenLayer的核心定位之一是作为连接质押者和开发者的平台。这一创新模式彻底改变了去中心化网络的构建和参与方式,为双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便利。在EigenLayer出现之前,新的去中心化网络面临着巨大的冷启动挑战:

  1. 高昂的启动成本: 项目方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来吸引节点加入网络。

  2. 运营压力: 维护一个活跃的节点网络需要持续的运营和激励措施。

  3. 节点参与门槛高: 潜在节点运营商需要购买特定网络的代币才能参与,增加了他们的风险和成本。

  4. 网络效应缓慢: 由于参与者少,新网络很难快速建立安全性和可靠性。

EigenLayer通过其创新的设计巧妙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它允许质押者使用ETH或LST同时为多个网络提供节点服务,大大降低了参与门槛。项目方可以快速接入一个已经存在的庞大的质押者网络,加速冷启动过程。对于节点运营商来说,他们不再需要为每个参与的网络购买特定代币,这降低了风险敞口。通过允许质押者从多个网络获得奖励,EigenLayer创造了一个多方共赢的生态系统,实现了激励的有效对齐。这种创新模式不仅简化了去中心化网络的构建和参与过程,也为大部分的代币持有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生息的场景。

从目前的EigenLayer生态中,我们可以发现,已经有大量的有非常好的背书的operator节点,其中不乏Coinbase Cloud, Figment, Google Cloud, Galaxy, Hashkey等。这些机构的加入不仅为生态系统带来了专业性和可靠性,也大大增强了普通用户的信心。delegator可以选择这些背景强大的operator来委托自己的资产,既获得了专业的节点运营服务,又降低了风险。对于开发者而言,这样的便利性是不言而喻的,他们可以快速从零开始构建自己的验证者网络,降低了开发共识网络和维护的成本,利用已经成熟的大规模的质押池从而获得比较高水平的安全保障,将重心更多的放在自己自身的产品和服务创新上,而不是重复造共识基础设施的轮子。

共享安全池

上面提到EigenLayer的第一大特点是能够连接质押者和开发者,帮助项目快速找到服务的验证者节点,那么对于开发者和项目方而言,如何保证这些节点的稳定进而实现自身网络的安全性呢?这就是EigenLayer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也可以说是EigenLayer最大的卖点。

这里首先要定义一下什么是所谓的网络安全性,我们都知道在传统的区块链以及去中心化网络架构中,每个网络都需要独立构建和维护自己的安全与共识体系。因为在一个分布式系统中,每一个节点都有作恶的可能性,因此网络必须建立在一种零信任的基础之上,并且需要去构建缜密的共识机制来防止节点作恶,以保持网络的稳定和安全。通常来说,大多数网络会选择让节点通过质押自己的网络代币作为抵押物来让节点参与到网络的工作中获取收益,通过**「Slash」**这种方式让节点产生高昂的作恶成本,从而实现目的。但是这里的成本本身可能并不是稳定的,也就是说抵押物本身如果是这些网络的原生代币的话,那么随着价格的波动,节点作恶的成本也在不断波动,当满足”作恶收益大于抵押物成本“这个条件时,这个网络也就会陷入安全危机,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上也曾经发生过多次,且大部分的网络原生代币的价格确实十分容易被操控且不稳定。

EigenLayer给出的解决方案中,重点突出了共享安全的概念,实际上是把以太坊的安全性以收益的形式出租给了这些去中心化网络。通过让撮合抵押者、节点以及各种项目,让决定作恶成本的抵押物变成ETH/LST,由于ETH以及再质押Token价格的稳定,这样的网络安全性其实是更值得信赖的。这也能够帮助一个网络在早期快速的建立稳定、安全的去中心化服务网络,以自己的代币作为收益来支付整个网络的“安全服务费用“。同样,也能够帮助原本中心化的服务以这种方式向去中心化过渡,从而提升原有服务的质量和透明度,再从因服务提升而获得的增益中拿出一部分收益来向这些共享安全的质押者们奖励,进入到一个正循环中。

目前,EigenLayer拥有接近12B美金价值的TVL资产,这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共享安全池,足以提供给各类的DA、Sequencer、预言机以及各类去中心化网络安全服务。

可编程共识

EigenLayer的第三个核心优势是其可编程共识的能力。这里首先需要介绍一下AVS的概念,AVS全称Actively Validated Services,AVS指任何需要自己的分布式系统进行验证的服务,例如Sequencer、DA、预言机网络以及各类去中心化网络服务,AVS由参与网络对应的Operator来运作,最终由AVS对应的合约(ServiceManager)来进行管理并且维持共识。Operator需要通过该合约入口来进行注册,同时奖惩也将由该合约来进行触发,因此可以说,该合约就作为了AVS的共识网关。在开发者去编写合约的时候,可以灵活的定义自己的AVS验证规则以及要求、节点的准入规则、Slash的规则等等,甚至对于质押的代币也可以进行灵活的配置。EigenLayer 的可编程共识能力为开发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和创新空间。通过这一特性,开发者可以根据网络的发展阶段和需求,动态调整共识参数,确保网络在不同场景下都能保持最佳性能和安全性。这种适应性使得项目可以随时优化其运行机制,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用户需求。

AVS的设计思路以及原则

在设计自己的AVS之前,我觉得大部分的开发者需要去想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1.项目本身所提供的服务需求和类型

理解项目提供的服务类型是设计AVS的基础,因为它直接影响:

必要性:计算本身是否是链上的VM无法执行的或是成本太高的,如果是链上合约就可以完成验证的,那可以考虑使用AVS的必要性

验证逻辑:不同服务需要不同的验证方式。例如:

性能需求:服务类型决定了对速度、吞吐量的要求。如:

安全模型:不同服务面临不同的安全威胁,影响惩罚机制设计。例如:

节点要求:服务类型决定了对节点的硬件和软件要求。如:

    • 计算密集型服务需要高性能服务器

    • 存储密集型服务需要大容量存储

    • 金融服务可能需要更严格的安全措施和更高的惩罚

    • 内容分发服务可能更关注防篡改和可用性

    • 实时的链上风控服务需要极低的延迟

    • AI的服务需要大量的GPU算力性能

    • 预言机服务可能需要验证多个数据源的一致性

    • DA服务需要验证数据的存储和检索

    • 链上风控需要对交易进行模拟和审查,需要实时的效率和准确性

2.如何惩罚作恶的节点

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AVS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开发者需要设计一个有效的惩罚机制来维护网络的安全和稳定。这包括:

合理的惩罚机制可以有效降低节点作恶的动机,保障网络的长期健康运行。

    • 定义什么行为被视为”作恶”

    • 设置适当的惩罚力度,既要足够威慑,又不至于过于严厉导致节点参与度下降

    • 设计公平、透明的判定和执行机制

3.服务本身盈利能力以及能支付给“共享安全”的预算

这个问题涉及AVS的经济可持续性。开发者需要评估:

合理的经济模型可以确保AVS能够吸引并留住足够的节点和质押者,同时保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 服务的盈利模式和预期收入,或是在项目初期如何与自己的Tokenomics结合通过代币通胀来给到足够的奖励预期

    • 运营成本,包括基础设施、维护等

    • 可分配给节点和质押者的奖励预算

4.需要多大的网络规模

网络规模直接影响AVS的性能、去中心化程度和安全性:

开发者需要根据服务需求和资源约束,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 较小的网络可能更易管理,但可能牺牲一些去中心化程度

    • 较大的网络可能提供更高的安全性,但可能增加复杂性和成本

只有清晰的考虑好了这些问题,我认为才可能设计出一个好的并且参与度高的AVS,也避免后期可能因思考不足而出现的重大问题。

AVS目前生态以及新机会

尽管EigenLayer仍处于早期阶段,但我们认为该生态存在大量的机会以及潜力。首先,据我们观察,

目前生态中的AVS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

  1. DA

  2. 去中心化Sequencer

  3. 随机数生成

  4. ZK-Prover

  5. 预言机服务

深入 Eigenlayer 设计并构建 AVS

这些服务主要面向开发者,为区块链基础设施提供关键支持。然而,我们注意到目前生态中存在一些显著的空白:

  • 缺乏传统的通用性去中心化计算网络

  • 几乎没有直接面向终端用户提供服务的AVS

我们认为,大量的应用型AVS能够为生态带来更多可能性。这些应用型AVS可以直接服务于终端用户,从而扩大EigenLayer的影响力和实用性。GoPlus作为用户安全服务的提供者,正在利用EigenLayer的基础设施,构建一个专注于用户安全的AVS。这个AVS将为加密货币用户提供全面的安全保护服务,包括但不限于:

  1. 钱包地址风险评估

  2. 反钓鱼和反欺诈保护

  3. 代币风险评估

  4. 去中心化实时链上防火墙

GoPlus通过在EigenLayer上构建AVS,将提供去中心化、透明和可靠的安全服务。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服务的可信度,还能通过激励机制吸引更多参与者。GoPlus的AVS将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保护,同时帮助EigenLayer拓展到面向终端用户的新应用领域,目前GoPlus的安全服务平均日调用量高达2100万次,因此在完成AVS升级后,GoPlus AVS有望成为生态内最大的应用型用例。且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提供安全服务,这也是Web3发展过程中全新的一种安全范式。

1kx:以太坊,一个超现实的线上世界

原文作者:Peter pet 3 rpan

原文编译:Luffy,Foresight News

每个人都在抱怨加密货币没有产生任何实际效用。但我要说的是,它构建了一个有趣的超现实在线世界。

区块链作为娱乐的新媒介

区块链在娱乐领域的巨大潜力还未开发出来。这是一种已经自然而然地展开的文化现象。

以太坊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并不是因为它的技术,而是因为围绕它而产生的社区,随之而来的文化,它赋予人们的目标感,人们在这个过程中结交的朋友,服务他人的机会和吸引受众的能力;更不用说它还充满了无尽的戏剧、八卦、混乱和乐趣。有些人想早日实现财务上丰收,有些人想要改变世界,还有许多人介于两者之间,但所有人都珍视代表这个世界所有权的货币:ETH。

以太坊为人们提供了一款身临其境、社交性强且意义重大的游戏。

虽然如今的以太坊已经高度进化,成为加密货币用例(例如支付、交易、收藏品)的通用基础设施,但它最大的成功并不是作为应用程序的后端,而是作为人们在其中生活、创造、归属和培育的完整世界。

以太坊的体验很难定义,它既奇怪又新颖。我们还没有为属于它的体验起一个严肃的名字。为了理解它,我们可能过度合理化了它,认为它是加密货币的暂时状态。这是一个混乱、怪异和探索的时期,是集体理解区块链作为一种新技术的尝试。然而,随着 2021 年大部分炒作周期势头的熄灭,加密货币的真正本质可能才刚刚开始显露出来:参与区块链的体验本身就是产品。

区块链就像一块空白画布,打破了我们对娱乐、金融和计算系统的所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加密货币模糊了所有传统的体验界限,提供了介于这三个领域之间的体验。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区块链的任何单一属性在被孤立时要么一直难以被采用,要么通常导致系统变得更糟。

游戏会因为使用区块链作为数据库而逐渐改善;金融系统没有原生的消费者保护;计算机使用起来成本高昂,而且难以构建。尽管每个领域都有各自的权衡,但区块链为构建前所未有的深度沉浸式在线体验提供了机会。

区块链天然是游戏

人们经常开玩笑说,参与加密货币就像参与一场游戏,这种说法并没有错。虽然以太坊最初并不是作为游戏设计的,但人们自然而然地将其视为玩具和实现各自目标的画布。

我们可以将游戏点数视为 ETH,每个人都直观地认识到这是以太坊的宝贵所有权。每个人玩游戏的方式都不同,类似于 MMORPG 的不同类别,乐趣在于以自己的方式做事并选择自己的命运。有些人关心为世界创造积极的外部性,有些人希望以创造性的方式做到这一点,有些人希望以企业家精神做到这一点。当然,有些人只通过胡乱点击按钮(空投农民)来玩游戏。虽然每个人都选择自己的参与方式,但他们都通过一个共享世界联系在一起。

以太坊的物理限制因素是 EVM,它需要 ETH 作为 Gas 才能写入共享区块空间。ETH 充当共享画布,任何人都可以无限制地写入、使用和读取。以太坊的经济模型旨在确保世界物理的安全性和持续运行:ETH 水龙头是换取经济安全的质押奖励,而水槽则是用于写入共享区块空间的 Gas。

所有玩家的目标都是在 EVM 的数字物理和其他系统属性约束下积累 ETH,以太坊的世界通过集体意义有机地实例化,从而产生了乐趣和戏剧性。

下一个即将出现的伟大世界

如今,以太坊就像是一场内容枯竭的游戏。我们也可以在 Solana 上看到类似的状况。虽然 Solana 成功地创造了一种差异化的文化,但这两个应用生态系统还是彼此的衍生品。

只要区块链的设计没有考虑到世界的基本物理原理以及我们如何参与其中的经济激励,这种模式就可能持续下去。

通过将区块链视为一种新的内容媒介和现有的游戏,两个空白领域已经具备了创新的条件:

  • 民主化参与

  • 创造沉浸感

民主化参与

我们不只是依赖 EVM 的核心约束作为参与者相互交互的核心状态机,还可以将他们的交互集中到一组更具主观性和参与性的物理集合上,其中包含技巧和运气的元素。

这些物理集合充当了 EVM 的人性化操作状态机的扩展,已被证明是用户生成内容的强大画布。

这些物理规则可以实现为类似于游戏的智能合约:玩家和资源的地理位置、资源经济、资源生成和消失、用户写入世界机制、战斗机制等。虽然这些传统上都是作为链上游戏和独立产品发布的,但这里,我们可以将它们视为更广泛的体验的物理法则,即整个区块链。这些「物理法则」也可以理解为存在于区块链上的与客户端无关的游戏机制,并且可以无限制地进行修改,这与 EVM 不同。

实现物理法则的另一种方法是修改区块链的底层架构。例如,改变区块链的绝对所有权模型,允许其他用户无需许可地从他人的钱包中窃取资产,或者将区块空间生产时间限制在周末。

区块链的经济模型并非为区块链提供经济保障,而是通过定义世界的物理法则来激励参与。而参与其中的玩家提供了更为关键的东西:社会认可和用户生成内容。

创造沉浸感

加密货币就像是「单独出售」的游戏。与其单独推销,不如将上述所有内容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体验,即世界本身。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毫无顾忌地讲述一个充满乐趣、怪异和混乱的全新奇幻世界的故事。

通过在世界构建一个叙事和魔法圈,我们可以暂停现实,让人们进行角色扮演并沉浸其中。与大规模采用等典型的叙事不同,我们释放了创作自由,我们能够以纯粹传说的方式传播这个世界的存在。

除了传说之外,我们还有机会重新设计参与者接触区块链的整个用户旅程,从钱包体验到交易和区块浏览器。

这样,你就可以制作不同的设备叙述来影响和发展每个界面与用户的关系。一个例子是将区块链的跨链体验本身视为一种体验:通往新世界的门户。

只有创造一个身临其境、差异化的世界,你才能创造一个让人们感到有必要去构建、去创造内容并去参与的世界。

我们可以赋予人们所要扮演的角色和要实现的目标。

未来充满乐趣

以太坊是关于世界创造的一项创新,而不仅仅是技术的创新。 我们已经耗尽了这个游戏的内容,需要寻找下一个伟大的沉浸式世界。 他们会很有趣、好玩、而且很奇怪。那是人们希望的世界,也许你会成为建造它的人。

Bitget研究院:市场充满消极情绪,加速下跌为主升浪做铺垫

过去 24 小时,市场出现了不少新的热门币种和话题,很可能它们就是下一个造富机会。其中:

  • 造富效应强的板块是:高年化低风险的 U 本位理财池、RWA 板块(ONDO、Pendle)

  • 用户热搜代币&话题为 :Penpie、Flux、AAVE

  • 潜在的空投机会有:Major、Soneium

数据统计时间: 2024 年 9 月 4 日 4: 00(UTC+ 0)

一、市场环境

过去 24 小时,加密货币市场突然暴跌,恐慌指数跌至 8 月初市场恐慌以来的最低水平。比特币跌至 55600 美元,美国现货比特币 ETF 昨日净流出超 2.87 亿美元。主要原因受昨日日本央行行长重申若经济和物价表现符合预期则会继续加息的消息影响。近期可关注暂未发币的一级市场项目,比如以太坊 L2 网络 Scroll 于社交平台释出 12 秒动画视频,结尾附文「Scroll.Soon.」,或暗示即将公布重大消息。

宏观方面,美国 ISM 8 月制造业 PMI 报告显示,美国经济继续萎缩,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美联储惯出数据,受疲软数据影响,交易员将美联储 9 月份降息 50 个基点的几率从一天前的 30% 提高至 39% 。美国宏观新闻的主要事件仍是周五的 8 月份就业报告,也可能是美联储加息 25 或 50 的最终决定因素。

二、造富板块

1)推荐关注:高年化低风险的 U 本位理财池

主要原因:

  • 市场情绪恐慌,短期内难有大反弹,主升浪来临之前建议保存大量稳定币观望,等待市场企稳再做右侧交易。

推荐项目:

  • Kamino:目前 Solana 上 TVL 最高的 Lending 协议,目前平台上 Supply USDC 的 APY = 13% ,Supply PYSUD 的 APY = 19% ;

  • Aries Markets:目前 Aptos 上 TVL 最高的协议,目前平台上 Supply USDC 的 APY = 10% ,Supply USDT 的 APY = 10.5% ,借入和借出均有 APT 作为补贴奖励,收益率较为稳定;

2)后续需要重点关注板块:RWA 板块(ONDO、Pendle)

主要原因:

  • RWA 板块依然是当前加密货币行业中较为受到关注,且被认为市场规模能够有较大成长的板块。ONDO 和 Pendle 分别占据了 RWA 的国债代币化赛道与加密资产利率互换市场赛道。这两个赛道资产量天花板极高,协议能够创造的协议收入随着资产量的增长而增长,每一轮行情反弹当中,投资者应该格外重视。

影响后市因素:

  • 协议总资产规模:该类协议的现金流产出主要取决于协议的资产规模。随着协议容纳的资产规模逐步上涨,协议能够产生的收益也会逐步提升,对应币价也会有较强的表现。

  • 政策影响:随着加密货币行业逐步通过各项立法,以及社会层面的认可度逐步提升,有利于该赛道的政策也会是该赛道项目代币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更多的资管巨头进入该领域,相信该领域后续的发展将会稳步提升。

三、用户热搜

1)热门 Dapp

Penpie:

Penpie 是基于 Pendle 构建的生息资产收益聚合器,由于其奖励协议遭受攻击,损失约 2700 万美元,目前项目宣布因安全漏洞已暂停所有存款和取款操作。Penpie 团队正在全力以赴解决此问题。据行情数据,Penpie(PNP)跌破 1 美元,现报价 0.96 美元, 24 小时跌幅 35.4% 。

2)Twitter

Bitget研究院:市场充满消极情绪,加速下跌为主升浪做铺垫

Flux:

Flux 是一套去中心化的云计算服务和 Web3 解决方案,为 Dapps 提供一个快捷部署的,易管理的,去中心化的类 AWS、Google 云服务。Binance 合约平台于 2024 年 09 月 03 日 15: 00 (东八区时间)上线 FLUXUSDT 永续合约,受到币安上线合约影响,FLUX 价格一度上涨超过 40% ,目前代币价格回落,建议谨慎参与。

3)Google Search 地区

Bitget研究院:市场充满消极情绪,加速下跌为主升浪做铺垫

从全球范围来看:

AAVE:

Aave Labs 发文宣布引入 Sky Aave Force,这是由 MakerDAO 联创 Rune 和 Aave 创始人 Stani 发起的一项倡议,旨在推动大规模采用并缩小 DeFi 和 TradFi 之间的差距。Sky Aave Force 将提议在 Aave V3 上整合 USDS 和储蓄 USDS(sUSDS)并提供原生代币奖励。创建一个新的 Spark/Aave 市场,实现无缝互动和独家奖励。AAVE 近期业务量和数据稳步提升,币价上涨趋势良好,可以适当参与。

从各区域热搜来看:

(1)欧美、英文区对于 TON mini APP 的热情明显提升:在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和波兰的热词中出现了 Ton 公链,在英国的热搜词汇中出现了 hamster kombat;

(2)亚洲、拉美等地区无明显热点,热搜词分散,少数国家提及了 tron 公链。

四、潜在空投机会

Major

Major 是一款基于 Telegram 的极简风游戏,玩家的唯一目标就是获得更多的星星,拥有的星星数量越多,排名就越高,可获得的奖励就越丰厚。玩家可以通过日常任务、拉人头、完善资料等标准模式获取星星。Bitget 上线了盘前市场,可以根据情况挂一些盘前的卖单,直接锁定收益。

在游戏中,Major 玩家的唯一目标就是获得更多的星星,拥有的星星数量越多,排名就越高,可获得的奖励就越丰厚。目前,Major 为周榜排名前一百的用户提供 TON 代币奖励:第 1 名 150 枚;第 2 名 100 枚;第 3 名 70 枚;4 ~ 4 名每人 50 枚;6 ~ 10 名每人 20 枚;11 ~ 100 名每人 5 枚。

具体操作方式: 1)进入游戏后可以获得初始星星;2)通过任务栏中的日常任务、拉人头、完善资料等可以进一步获得更多星星;

Soneium

Soneium 是由索尼推出的以太坊 Layer 2 ,将把区块链技术 (Web3) 与日常互联网服务 (Web2) 连接起来,将利用 Optimism Rollup 技术,使用 Optimism 区块链生态系统的 OP Stack 构建。

具体参与方式:Soneium 将于 2024 年 8 月 28 日推出测试网,届时可进行测试网交互。目前能做的只有了解项目信息和先获取 Discord 角色;

Solana吹响「扩展」号角,Layer2之困何解?

原文作者:Haotian

最近, @solana 基金会也吹响了「网络扩展」的号角,有意思的事,其取缔了「layer 2 」的叫法,以 Network Extention 命名其网络扩展方案。不禁要问,以太坊 layer 2 真的成了众矢之的了吗?按照 Solana 的意思,让通用 layer 2 全面转型成 Specific-Purpose 链就能解 layer 2 之困吗? 接下来,我来谈谈看法:

1)layer 2 作为过去两年的最热门叙事,没有之一。按理说应该承接这一轮牛市的预期,成为 DeFi Summer 之外的以太坊又一夏,然而,现实惨淡的币价无法支撑起该预期,导致整个赛道正遭遇情绪反噬,唱衰情绪浓烈。

但撇开情绪裹挟,我一直认为 layer 2 是相对成功的,成功之处表象看是 layer 2 已经分流了一部分主网流量,让主网不再承受高 Gas 拥堵压力,这和 layer 2 最初的目标愿景一致(虽然被诟病吸血、寄生云云….);

但本质上,我觉得 layer 2 最大的成功是消灭了以太坊 Killer 的 Alt-layer 1 叙事。至少到目前,以太坊依然是区块链世界比特币之外的不二选择,其他高性能 layer 1、并行 EVM、模块化、链抽象都种种叙事都以预设以太坊为「中心」地位补充成立。撇开币价,这就是 Rollup-Centric 战略的成功之处。

2)layer 2 也好, Network Extention 也好,都是基于主网的向外能力扩展。以太坊的 layer 2 是构建了一个更密集计算、高低 Gas、更快交易速率的链下状态网络,主打「功能性」延展;Solana 的网络扩展则强调更 Specific 的特定问题解决方案,比如,包括新执行环境以及专业化处理能力在内的多种方案:State Compression 状态压缩,兼容 EVM 环境的 Neon ,大规模处理的 cNFT,隐私交易等等。

我不认为二者有何不同,非要说差异化可以勉强总结二点:

1、以太坊自身性能先天局限,而无奈“被动”寻求扩展,而 Solana 本身链就主打高性能,扩展其实是“主动”拥抱其他试图兼容的解决方案以扩大辐射战线。

2、以太坊 layer 2 赛道基础 infra 已然很成熟,甚至已经到了 infra 发展远超前于应用市场,最近被诟病的 Blobs 空间未被充分利用就说明了此点。相比之下,Solana 的扩展方案还属于一片蓝海,最近 Solana 推类 OP Stack 商业堆叠范式 SOON,以及 Network Extention 的提出都是为了推进这一 B 端商业叙事繁荣。

归根结底,只是先来后到之分,不能厚此薄彼。毕竟如果你不认为以太坊的 layer 2 战略成功,又该如何看待 Solana 正在极力复刻的以太坊商业佳话呢?

3)至于 General- Purpose 通用链和 Specific-Purpose 特定链的争议。听到一种说法称以太坊的通用链像吸血鬼一样从主网吸取流动性,而一些能弥补主网缺陷不足针对性更强的 Specefic 链才值得提倡。乍一听,很有道理,让人感觉,以太坊的「通用链」成了原罪,好像 layer 2 战略路径走错了似的。

但事实上,以太坊最初的 layer 2 解决方案包括: @loopringorg、 StarkEX、 @DeGateDex 等等早期 layer 2 系项目等都是 Specific 特定用例范畴。以太坊 layer 2 从来都是 General 和 Specific 两条腿发展,此外还有 Validium、Plasma、Parallel 等多种 layer 2 类别。

所以,问题不是通用链成了原罪,本质上还是 Specific 链也没得到有效的发展。

而且,Specific 链和 General 链并没有明显的界限,比如:Starknet 一开始可以被视为特定链,它的 Cario 编程语言,它的并行执行能力,它的 STARKs 算法密集型计算等等都是独树一帜的存在。

然而,后期进一步发展,Starknet 坐上四大天王的宝座后就不自觉成为期待中的通用链了。因此究竟是特定链还是通用链,完全是市场预期和应用场景落地问题,并不是区分 layer 2 战略优劣的关键。

防狙击Meme首秀翻车,想挑战Pump.fun的SICK引争议

原文作者:Joyce、Jack

预热数天、有新颖 Stake-to-meme 概念、防开盘狙击功能的 meme 币 SICK 昨晚上线,先是迟迟不开盘,开盘后社区发现宣称的防狙击机制「完全没用」,赚到钱的大都是开盘后即刻入场的狙击者。

SICK 开盘 2 分钟后市值就被狙击者冲到了 500 万美元左右, 20 分钟,SICK 交易量为 330 万美元,市值到达 680 万美元峰值,然后迅速崩盘下跌,目前距高点跌去 60% 。事后,Sick 官推 Sick On Sol 解释称由于技术问题,防狙击功能没能触发。

SICK 是什么?

前两日,Sick on SOL 在 meme 社区中的关注度快速上升,其 NFT 在 8 月 23 日以 blinks 的形式完成 mint,地板价在 9 月 1 日上涨了三倍。原本定于 9 月 3 日晚 11 时上线的代币 SICK 成为了 meme 玩家的关注焦点。

防狙击Meme首秀翻车,想挑战Pump.fun的SICK引争议

$SICK 是通过一个名为 Moonkebiz 平台发射的代币,所代表的项目为 Sick on SOL。$SICK 通过铸造 NFT(Sick of rug)筹集初始流动性,将所筹金额作为 meme 币的初始流动性池。Moonkebiz 采用了「stake-to-meme」的机制,质押者即 NFT 的持有者,当 meme 币的流动性池增加时,质押者份额将会解锁,NFT 持有者将受到相应金额的 SOL 和对应价值的 meme 币。

同时,Moonkebiz 还设有反狙击措施来防止代币被大量抢购。在开盘的 90 秒内,如果超过 10% 的流通量被购买,那么存放在智能合约中的一部分代币会加入到流动性池中,防止狙击手持有过多份额的代币,这种机制所带来的额外收入也会分配给 NFT 持有者。

体验教程

在 Moonkebiz 的官推中,介绍其使命为革新 Pump.fun 上泛滥的 meme rug 现象。进入 Moonkebiz 主页,首先看到其 slogan 为「Solana 上没有 rug 的 meme 发射平台」。

防狙击Meme首秀翻车,想挑战Pump.fun的SICK引争议

在玩法介绍中,Moonkebiz 用「众筹」代替了 meme 发布前需要经历的 bounding curve 阶段。现在还不能自由在 Moonkebiz 上创建代币,需要私信官推获得创建权限,SICK 是 Moonkebiz 上的第一个代币。

防狙击Meme首秀翻车,想挑战Pump.fun的SICK引争议

战况凄惨

昨夜,BlockBeats 小编也蹲守了 SICK 的开盘时刻。SICK 宣布的上线时间为 23 时,但根据 Dexcreener 和 GMGN 看,合约真正发射时间为 23 时 13 分 59 秒,Dexcreener 数据显示,开盘两分钟后 SICK 的市值就冲到了 550 万美元左右。之后,SICK 在 4 分钟里急速下跌 37% ,然后转而持续上涨 13 分钟,币价翻倍。此时距开盘仅过去了 20 分钟。

防狙击Meme首秀翻车,想挑战Pump.fun的SICK引争议

左图:SICK 开盘 8 分钟内的走势;右图:SICK 开盘三小时内的走势

市值达到 680 万美元后,SICK 开始倾泻式下跌,目前市值为 249 万美元,距高点跌去超 60% 。根据 meme 社群玩家反应,大部分能够在 SICK 中获得盈利的都是在开盘之初一分钟内快速买入的交易者。比如这个 CZaHE 开头的狙击者钱包地址,Dexcreener 数据显示,其在开盘瞬间买入了 4.4 万美元的 SICK,在之后的一分钟里分 7 笔卖出所有筹码,获利 10 万美元离场。

防狙击Meme首秀翻车,想挑战Pump.fun的SICK引争议

meme 玩家米空在推特上了自己的交易经历,在开盘时间过了但代币合约迟迟未公布后,他的团队发现了一个交易频繁的地址 2 hbRbjgYXYFtDCPKDZngY 1 Vzy 3 RdoajwaQziZHByp 7 mk 与 Sick 的官方 tg 群有关联。于是在该合约地址发射的十几秒后手动买入,翻倍出本。

防狙击Meme首秀翻车,想挑战Pump.fun的SICK引争议

左图 @mekongeth,在 22: 53 看到的 SICK 合约;右图为 SICK 官方在 23: 14 发布了代币合约

「预定的发射时间延误后,开始有许多 fud 的信息,我们也因此取消了提前开的狙击 bot。事后发现,sick 的反狙击几乎没有发挥作用。挺后悔没开狙击 bot。」米空写道。

面对社区质疑,SICK 官方解释为由于与速率限制相关的交易失败导致的技术问题,反狙击功能没有触发。

SICK 官方还在推特上指出 meme 看板工具 GMGN 把狙击者标记为开发者小号,希望他们修改标记,并吐槽狙击者的交易记录太多了,翻了 250 页还没有尽头。「不幸的是,反狙击模式的启动速度不够快,但老实说,这仍然是有史以来最公平代币启动(尽管没有反狙击)。」

防狙击Meme首秀翻车,想挑战Pump.fun的SICK引争议

GMGN 向 BlockBeats 表示,对 dev 小号的判定依据为开盘时前几个块的交易者。记录显示,有四个狙击者地址被判定为 dev 小号,他们在 SICK 上的盈利倍率在 100%-300% 之间。如果说普通交易者能够学到什么,就是不仅要对项目方描绘的愿景保持警惕,还要分辨项目方划定的玩法规则。

如何看待Solana推出Network Extention计划?

作者:haotian

最近, @solana 基金会也吹响了“网络扩展”的号角,有意思的事,其取缔了“layer2”的叫法,以Network Extention命名其网络扩展方案。不禁要问,以太坊layer2真的成了众矢之的了吗?按照Solana的意思,让通用layer2全面转型成Specific-Purpose链就能解layer2之困吗? 接下来,我来谈谈看法:

1)layer2作为过去两年的最热门叙事,没有之一。按理说应该承接这一轮牛市的预期,成为DeFi Summer之外的以太坊又一夏,然而,现实惨淡的币价无法支撑起该预期,导致整个赛道正遭遇情绪反噬,唱衰情绪浓烈。

但撇开情绪裹挟,我一直认为layer2是相对成功的,成功之处表象看是layer2已经分流了一部分主网流量,让主网不再承受高Gas拥堵压力,这和layer2最初的目标愿景一致(虽然被诟病吸血、寄生云云….);

但本质上,我觉得layer2最大的成功是消灭了以太坊Killer的Alt-layer1叙事。至少到目前,以太坊依然是区块链世界比特币之外的不二选择,其他高性能layer1、并行EVM、模块化、链抽象都种种叙事都以预设以太坊为“中心”地位补充成立。撇开币价,这就是Rollup-Centric战略的成功之处。

2)layer2也好, Network Extention 也好,都是基于主网的向外能力扩展。以太坊的layer2是构建了一个更密集计算、高低Gas、更快交易速率的链下状态网络,主打“功能性”延展;Solana的网络扩展则强调更Specific的特定问题解决方案,比如,包括新执行环境以及专业化处理能力在内的多种方案:State Compression状态压缩,兼容EVM环境的Neon ,大规模处理的cNFT,隐私交易等等。

我不认为二者有何不同,非要说差异化可以勉强总结二点:

1、以太坊自身性能先天局限,而无奈“被动”寻求扩展,而Solana本身链就主打高性能,扩展其实是“主动”拥抱其他试图兼容的解决方案以扩大辐射战线。

2、以太坊layer2赛道基础infra已然很成熟,甚至已经到了infra发展远超前于应用市场,最近被诟病的Blobs空间未被充分利用就说明了此点。相比之下,Solana的扩展方案还属于一片蓝海,最近Solana推类OP Stack商业堆叠范式SOON,以及Network Extention的提出都是为了推进这一B端商业叙事繁荣。

归根结底,只是先来后到之分,不能厚此薄彼。毕竟如果你不认为以太坊的layer2战略成功,又该如何看待Solana正在极力复刻的以太坊商业佳话呢?

3)至于General- Purpose通用链和Specific-Purpose特定链的争议。听到一种说法称以太坊的通用链像吸血鬼一样从主网吸取流动性,而一些能弥补主网缺陷不足针对性更强的Specefic链才值得提倡。乍一听,很有道理,让人感觉,以太坊的“通用链”成了原罪,好像layer2战略路径走错了似的。

但事实上,以太坊最初的layer2解决方案包括: @loopringorg  、 StarkEX 、 @DeGateDex 等等早期layer2系项目等都是Specific特定用例范畴。以太坊layer2从来都是General和Specific两条腿发展,此外还有Validium、Plasma、Parallel等多种layer2类别。

所以,问题不是通用链成了原罪,本质上还是Specific链也没得到有效的发展。

而且,Specific链和General链并没有明显的界限,比如:Starknet一开始可以被视为特定链,它的Cario编程语言,它的并行执行能力,它的STARKs算法密集型计算等等都是独树一帜的存在。

然而,后期进一步发展,Starknet坐上四大天王的宝座后就不自觉成为期待中的通用链了。因此究竟是特定链还是通用链,完全是市场预期和应用场景落地问题,并不是区分layer2战略优劣的关键。

浅谈MATIC代币升级影响:POL代币未来价值如何?

原文作者:hitesh.eth,加密 KOL

原文翻译:金色财经 xiaozou

MATIC 升级为 POL 之后,代币经济学会发生什么变化,对 POL 代币的未来价值有何影响?本文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

Polygon 在去年的路线图中宣布了两个主要计划。第一个计划是将 Polygon PoS 链升级为 ZkEVM Validum 链,以获得更高的可扩展性、更快的最终确定性,同时可连接 AggLayer。另一个计划是通过 1: 1 的 MATIC-POL 代币迁移来启动 POL 代币。

浅谈MATIC代币升级影响:POL代币未来价值如何?

从 2024 年 9 月 4 日开始,持有者就可以将他们的 MATIC 1: 1 迁移为新的 POL 代币。币安、OKX 等 CEX(中心化交易所)将代表用户处理迁移。

你只需遵循他们的公告,取消所有未结订单,如果你持有 MATIC 的话,那么你将收到的是 POL 代币。

浅谈MATIC代币升级影响:POL代币未来价值如何?

一些 DEX(去中心化交易所)和 DEX 聚合平台将使用自己的 UI 进行 MATIC 到 POL 的迁移,你也可以使用 Polygon 迁移门户或智能合约地址来自己完成此迁移。

有趣的是,代币升级还给代币经济学带来了重大改变,其设计考量还涵盖了未来路线图和价值捕获。

浅谈MATIC代币升级影响:POL代币未来价值如何?

带来了哪些改变?

Polygon 验证者的 Matic 代币通胀奖励在 Polygon 完成通胀周期后于去年结束。

我们都知道,在没有代币奖励的情况下维持网络增长有多么困难,因此他们需要解决这个问题,来保持网络的有序运行以及维持验证者的热情。

每年将有 2 亿枚新代币 POL 投入流通中,用于未来 10 年对验证者的奖励,如果 1 POL = 0.5 美元,那么这 2 亿枚代币的价值就相当于 1 亿美元。

这是他们将获得的标准报酬,但 Polygon 也提供了一些额外奖励,鼓励他们扮演更多角色支持其他链。

Polygon 已经建立了一个 L2 创建技术栈,他们还建立了一个统一的流动性层,称为 AggLayer,这将帮助 L2 通过 Polygon 网络为自己的生态系统提供充足的流动性。

浅谈MATIC代币升级影响:POL代币未来价值如何?

这里的想法非常直接,作为一个质押者,你将把你的权益委托给验证者,验证者将通过通胀周期铸币,他们将从聚合者那里收取费用收入,他们还将从作为 Polygon 网络一部分的 CDK 链中获得额外的代币奖励。

浅谈MATIC代币升级影响:POL代币未来价值如何?

奖励分为两种:

  • 为质押者提供 CDK 链代币奖励

  • 与质押者分享 AggLayer 的费用收益

更多奖励形式还在筹备中:

  • 共享排序收益

  • 零知识证明收益,等等……

这就像是一个验证者支付网络,鼓励他们在不同的时间扮演多个角色。

浅谈MATIC代币升级影响:POL代币未来价值如何?

我们已经讨论了新代币经济学的基础。

代币需求端:

我认为这非常简单——这将是一种由质押驱动的需求。MATIC 持币者只有不到 3.3 万人参与质押,而且由于缺乏奖励,最近的整体质押率一直很低。

浅谈MATIC代币升级影响:POL代币未来价值如何?

目前的质押收益率在 5.65% 左右,比 ETH 好,但要低于 Solana 和 Avalanche。在 POL 迁移及新的通胀政策激活之后,收益率应该会上升到 7-8% ,并且随着 AggLayer 和 CDK 获取更多的采用,收益率可能还会继续增加。

浅谈MATIC代币升级影响:POL代币未来价值如何?

最终,最好的情况是那些 POL 质押者开始以空投的形式获得额外的代币奖励,类似于 Celestia……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率也相当高。

AggLayer 上已有十多个资金充足的项目,它们可能会在合适的时候进行一些空投。

浅谈MATIC代币升级影响:POL代币未来价值如何?

这类行为将推动 FOMO 的形成,并可能使质押者数量从 3.3 万增加到至少 10 万。Celestia 拥有 40 万名质押者,从中你可以看到质押需求的上升潜力。

总体而言,我认为这是 MATIC 代币升级的好时机,随着 Polygon 的整体技术部署,他们可以通过在他们的关键基础设施产品(AggLayer)上建立更多的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对该代币的更多需求。

Web3游戏投资回顾:昙花一现的过去,浴火重生的未来

原文作者:

原文编译:深潮 TechFlow

2020 年不仅对游戏行业是关键的一年,对加密货币市场也是如此。比特币的价格从年初的约 7200 美元飙升至年底的 29000 美元,激发了人们对区块链项目的广泛兴趣。随着游戏和加密行业的交汇,Web3 游戏市场应运而生,许多项目在“边玩边赚”的模式下蓬勃发展。

尽管我们自那时起一直关注 Web3 游戏的游戏部分,但尚未深入探讨加密货币动态与该领域投资活动之间的紧密联系。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探讨了几个关键问题:

  • 比特币的价格波动如何影响加密游戏领域的投资活动?

  • 投资者在内容导向和平台导向的加密游戏初创公司中表现出的兴趣有何不同?

  • 哪些初创公司获得了最显著的投资,其退出潜力如何?

比特币价格对加密游戏投资的影响

我们的数据追溯至 2020 年。年初,加密游戏领域的投资活动相对低迷,主要由于市场对加密货币的兴趣普遍不足,加上 COVID-19 大流行引发的市场波动,以及缺乏有效结合游戏与加密的项目。然而,随着 2020 年底牛市周期的启动并在 2021 年初达到高峰,局势发生了显著变化。

比特币价格的飙升不仅重新激发了对加密市场的广泛兴趣,也吸引了新的创作者和投资者,推动了加密游戏领域的新趋势。在 2022 年第一季度,共有 85 笔交易筹集了高达 16 亿美元。我们的分析仅涵盖私人投资,不包括加密公开上市和代币销售。

Web3游戏投资回顾:昙花一现的过去,浴火重生的未来

2022 年是加密市场进入寒冬的开端。3 月,Axie Infinity 所属的区块链服务 Ronin ,约 6.25 亿美元的资产被盗。5 月,LUNA 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困境。年底,又传出一则震惊业界的消息——大型加密货币交易所 FTX 倒闭。尽管这些事件接踵而至,投资活动的减少并未立刻显现,下降趋势在几个季度后才逐渐明显,这与交易公告的时间滞后和市场反应的延迟有关。

到 2023 年,交易活动依然疲软,并在第三季度跌至最低点,这与比特币初现复苏迹象的时间相吻合。值得注意的是,投资活动的增长与比特币价格的波动并不完全同步。尽管新一轮牛市已经开始,比特币在 2024 年上半年超越了此前的高点,但加密游戏领域的投资活动尚未恢复到之前的水平。这部分原因在于许多项目关闭,以及 Web3 游戏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尚在探索其客户群体和业务模式。

加密游戏领域的投资活动

在深入分析交易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背景。加密游戏初创公司大致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类别:

— 内容:包括开发利用区块链技术的游戏和互动体验的公司。

— 平台和技术:包括提供加密游戏所需的基础设施、工具和技术的公司,如游戏的区块链基础设施、开发工具和社区平台。

2020 年,NFT 概念——大多数 Web3 游戏的核心——仍然相对小众。当年共有 9 笔交易宣布,筹集了 4600 万美元(其中 4 笔在内容领域, 5 笔在平台和技术领域)。如此低的活动水平反映了该行业处于早期阶段,且当时主流认知有限。然而,这种情况在 2021 年发生了巨大变化。

随着 NFT 和元宇宙概念逐渐进入主流,并得到越来越多的媒体关注,投资活动显著增加。2021 年,我们看到内容领域有 79 笔交易,平台和技术领域有 46 笔交易,总交易金额达到 29 亿美元,与前一年相比大幅增长。这种增长部分归因于“边玩边赚”游戏的普及,以及像 Axie Infinity 这样的早期先锋的,这些项目迅速成为加密爱好者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Web3游戏投资回顾:昙花一现的过去,浴火重生的未来

注意:为了更清晰地展示,内容与平台混合的项目已被排除。

对内容创作者的投资最初在 2020 年占总融资轮次的 40% ,近年来明显超过了平台和科技初创公司,无论是在融资数量还是总资本投入上,都占据了 Web3 领域总筹资金额和交易数量的 60% 以上。这可能是因为游戏开发工作室相比于游戏生态系统的其他参与者,具有更大的规模潜力和/或更快的回报速度。在 2022 年上半年,投资热潮达到顶峰,内容初创公司完成了 96 轮融资,而平台和科技公司则完成了 62 轮。

在此期间,一些最受关注的风投主导的投资包括 Forte、Sorare、Yugalabs 和 Mysten Labs。这四家初创公司共吸引了近 24 亿美元,占 2020 至 2024 年迄今为止加密游戏总投资额的近 30% 。

在最活跃的投资者中,香港的 (ASX: AB 1)尤为突出,几乎参与了所有重要交易。Animoca Brands 参与了 109 轮融资,总金额达 23 亿美元,已成为该领域的领导者。另一位重要投资者是 (a16z),这家常见于我们的基金,通过 28 笔交易投资了 27 亿美元。 和  同时涉足 Web3 和游戏领域,而 、 和  则主要关注加密领域。如今,市场不再仅由加密公司主导;主流风投公司也愈发热衷于发掘和投资新兴技术,寻求超额回报。

Web3游戏投资回顾:昙花一现的过去,浴火重生的未来

Web3 游戏初创公司的退出

然而,并购市场的情况有所不同。这个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许多初创公司尚未发展到成为收购目标的程度。P2E 和元宇宙趋势虽然吸引了投资者的关注,但这些概念在大多数情况下的实施并不理想。

尽管市场上有一些收购者,但此类交易仍相对少见。例如, 以 1.15 亿美元收购  是该领域最大的一笔。同时,Animoca Brands 至少参与了六笔并购交易,但大多数交易的财务细节并未披露。

Web3游戏投资回顾:昙花一现的过去,浴火重生的未来

相比传统游戏行业更为普遍的并购活动,加密游戏市场的退出案例较少。比如, 以 600 万美元   或  以 400 万美元 Bark Ventures,这些都是该领域常见的小规模并购。我们记录了从 2020 年到 2024 年至今的 33 笔并购交易,总披露金额为 1.46 亿美元。

高额投资与有限退出之间的鲜明对比突显了加密游戏行业仍处于早期阶段。虽然预计并购活动可能会增加,但该行业首先需要展示其成熟度。

关键要点

  • 比特币相关投资激增: 2021 和 2022 年的比特币牛市显著推动了投资活动。然而,目前的牛市未能像以往一样激发投资者的兴趣和信心。

  • 加密市场寒冬效应:尽管比特币价格下跌并未直接影响投资活动,但一系列负面新闻加剧了这一趋势,削弱了加密爱好者和投资者的信任。

  • 内容为主的投资优势:内容创作者持续吸引比平台和科技公司更多的资金,并且在 Web3 领域中实现了最大的退出。

  • 高投资与有限并购的反差:尽管投资额很高,但并购活动仍然较少,这表明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随着加密游戏市场的成熟,我们预计并购活动的频率和规模将增加,逐步接近传统游戏行业。

没有一种通用的成功之路。投资者和开发者都认识到,随着新兴技术融入日常生活,新机会正在不断涌现。然而,目前市场上还没有被广泛接受的商业策略来创造独特的游戏体验,现在的做法大多是投资者的猜测。各大工作室正在尝试不同的商业模式:有些专注于“玩赚”机制,而另一些则主要依靠一次性 NFT 转售或 Token 上市来获取收入。

2024 年上半年,Web3 游戏相关的融资活动开始逐步回暖。这一趋势会持续下去,还是会成为过去?我们是否会看到顶级游戏利用区块链技术来增强玩家的积极参与?这些问题依然悬而未决,它们将影响市场的未来走向以及比特币的价格。

Odaily编辑部投资操作全记录(9月4日)

本新栏目为 Odaily 编辑部成员真实投资经历分享,不接受任何商务广告,不构成投资建议(因为本司同事都很擅长亏钱),旨在为读者扩充视角、丰富信源,欢迎加入 Odaily 社群(微信@Odaily 2018 ,,)交流吐槽。

Odaily编辑部投资操作全记录(9月4日)

推荐人:秦晓峰(X:)

简介:期权疯狗,Meme 接盘侠

分享:“九四魔咒”再次应验,今天比特币短时再次下跌 4% 。实际上,从上周开始,比特币低点不断下移,持续测试 58000、 57000 关口,但数次均未跌破,每次急跌后迅速收回, 58000 美元线重新积累了多头头寸,今天上午成功清算了一部分。目前短期仍然看跌,比特币可能继续测 55000 美元以及 5 万美元大关。如果未来两天能够震荡盘整,并且周五晚上美国劳工部公布的非农数据趋于利好,行情有望再次反弹。

操作方面,市场宽幅震荡加剧,波动率增加,多空双开更加划算,推荐 ETH——数次想要雄起都被再次打回原型,涨跌幅数次都强于比特币,振幅更大。

Odaily编辑部投资操作全记录(9月4日)

推荐人:南枳(X:)

简介:链上玩家,数据分析师,除了 NFT 什么都玩

分享

  1. 已在周一分享的 55800 抄底,当前 90% 购入为现货,认为九月会是右侧更低的 V 字走势,个人选择猜底。

  2. 在昨日的文章里选定了长期做空标的,包括某些还没跌的 Restaking 和 AI。详见《》。

推荐人:Wenser(X:)

简介:交易所心碎玩家、群里只有我没出货

分享

  1. BTC NFT 开始回暖,目前观察中,前两天的 Aneemoos 的画风,以及 CryptoKitties 团队的 Egg 系列以太坊 NFT 地板价表现都不错,特点就是总量少、画风好或者有背景,纯文化消费或者搏高点回报;

  2. CryptoKitties 也把手伸向了 Telegram,出了一个小游戏 All The Zen,可以先进官方频道等后续体验资格开放;

  3. 苹果发布会 10 号开始,iPhone 16 要搭配 apple intelligence,虽然市场整体看跌,但是 AI 板块还是有一定的反弹预期,我个人会比较关注 RENDER、ARKM、WLD,之前也有巨鲸抄底 PEPE、FLOKI、WLD,权当下跌时的一点调剂;

  4. 九月魔咒目前来看无解,结合世界局势来看,动荡还是主基调,可能等 10 月下旬甚至 11 月美国大选结束后会稳定一点。

往期记录

推荐阅读

分形比特币(Fractal Bitcoin)是什么?它为什么值得关注?


摘要:

  • 分形比特币(Fractal Bitcoin)是由 UniSat 团队在比特币网络推出的一种比特币原生拓展解决方案。

  • 分形比特币(Fractal Bitcoin)有效的解决了比特币网络交易速度慢、手续费高、无法大规模拓展应用的难题。

随着比特币日益普及,其交易速度慢、手续费用高、链上拓展难的问题引发无数开发者关注与探索。多年来,许多技术团队都在寻求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随后诞生的各类解决方案都在不同程度上解决了比特币网络的部分问题,例如在比特币网络之外引入侧链技术,虽然提升了交易性能但安全性却无法与比特币主网相比。再比如RGB 协议可以利用比特币的安全模型,支持在比特币网络上创建具有定制属性和智能合约功能的代币。但这些解决方案往往都需要有额外的基础设施或者复杂的操作才能实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开发成本并提升了准入门槛。

在这样复杂的背景下,分形比特币(Fractal Bitcoin)提出了无限递归的解决方案,在不改变比特币核心协议也不进行重大调整的前提下,实现了比特币网络性能的大幅度提升。那么,分形比特币(Fractal Bitcoin)到底是怎样实现这一目标的?接下来让我们进行细致的剖析,帮助大家了解分形比特币的核心本质。

分形比特币(Fractal Bitcoin)是什么?

分形比特币(Fractal Bitcoin)是由 UniSat 团队在比特币网络推出的一种比特币原生拓展解决方案。它的核心本质是比特币的一条侧链,这条侧链与比特币网络并行运行,并通过一个节点(fractald)与比特币链接在一起。基于这一机制,分形比特币不仅保持相对独立性,还享受比特币网络的安全保护,并完全兼容现有的比特币钱包、工具和矿工设备。

分形比特币(Fractal Bitcoin)的目标是在不修改不调整比特币核心协议的基础之上,大幅度提升比特币网络性能,同时将各类 Dapp 无缝集成到比特币生态系统当中,让比特币成为能够与以太坊生态相较高下的繁荣生态之一。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分形比特币(Fractal Bitcoin)提出了“分形”概念。直白的说,分形是一种几何概念,它的意思是复制、模仿出一个和原有图形类似的新图形,这样可以更好的继承之前图形的特性。与之类似,UniSat 团队提出可以将比特币核心代码封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可嵌入的网络拓展层,并将该拓展网络以递归的形式与比特币主网链接在一起。每一个拓展层都可以独立处理交易,并最终反馈到比特币主网之上。

也就是说,采用无限递归机制可以创建无数个独立运行的网络,每个网络可以处理大量的交易之后,最终浓缩成一笔或多笔,反馈到比特币主网确认。这一核心机制是利用了比特币自身的核心代码,创建了一个树杈状的扩展结构,每一层都能进一步扩展,从而大幅提升整个网络的并行处理能力,大大提升了交易速度,并减少了交易成本。

分形比特币(Fractal Bitcoin)都采用了哪些技术?

1、递归扩展结构(分形概念)

分形比特币(Fractal Bitcoin)使用了递归拓展技术,在比特币比特币区块链上创建了多个独立运行的拓展网络。每个拓展网络都锚定在比特币主网上,确保整个网络的安全性和共识机制得以保存。

分形比特币通过创建递归的无限扩展层,形成一种树杈形状的结构,这种结构让每一个拓展网络都可以进一步被拓展,大大提高了交易处理能力和交易速度。官方文档显示,分形比特币的交易确认时间仅需30秒,是比特币主链的20倍。通过不断创建新的拓展网络,分形比特币能够处理更多的交易量与交易数据,还不会造成比特币主网的堵塞,这让它性能的卓越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2、POW 共识机制

分形比特币(Fractal Bitcoin)采用了与比特币相同的工作量证明机制(POW),矿工可以利用现有的 ASIC、GPU 等设备进行挖矿。需要说明的是,分形比特币采用了一种名为 Cadence Mining 的挖矿方式来平衡合并挖矿和无需许可挖矿。

这里的合并挖矿是指除了分形比特币的创世区块之外,其他每三个区块都会有一个区块与比特币主网区块合并挖出,其它两个区块则可以自由挖矿产出。这种挖矿形式可以帮助分形比特币网络平稳的产生区块,并防御网络攻击。而其创世区块则会向 Satoshi Nakamoto 的地址生成 50 枚 BTC,但不能被使用。

3、BRC-20 代币标准

分形比特币(Fractal Bitcoin)并没有增加新的操作码来增强智能合约功能,也没有增加虚拟机,而是通过重新启用 OP_CAT 来增加类似智能合约的功能。此外,分形比特币还允许所有开发者采用BRC-20 代币标准在网络上发行和交易代币。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比特币网络的拓展问题,并为其生态的繁荣奠定基础。

4、多方计算(MPC)签名系统

分形比特币(Fractal Bitcoin)还引入了轮换的多方计算(MPC)签名系统,该系统允许用户在无需封装代币的情况下,安全高效的传输各种数字资产,从而保持资产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5、MPC 跨链桥

分形比特币(Fractal Bitcoin)是基于 MPC 技术进行跨链,它本质上会依赖于多重签名相同的信任假设,大大增强了比特币网络的脚本功能。分形比特币的开发团队表示将资产从比特币主网转移到分形比特币网络的方法正在开发中,大约有3到5种传统方法和创新方法。

分形比特币(Fractal Bitcoin)具有哪些优势?

  • 更卓越的网络性能:分形比特币(Fractal Bitcoin)百分百兼容比特币,其区块确认时间约为 30 秒,交易处理能力是比特币主链的 20 倍,同时它的单个区块存储空间也是比特币区块的 20 倍,这让它能够负担比比特币主网更大的交易负载。

  • 与主网一致的安全性:由于分形比特币(Fractal Bitcoin)网络上的所有交易都可以最终追溯到比特币主链,因此其安全性与可验证性与比特币主网保持一致,使其可以最大程度的抵御网络攻击。

  • 高性能负载:分形比特币(Fractal Bitcoin)可以根据网络的拥堵程度自动调整拓展层的数量,而每个拓展网络都是以独立的实例运行,且都锚定在主比特币网络上,这让其能够处理持续增长的交易量和数据量,而不会造成网络拥堵。

  • 更低的交易成本:交易速度的提升和负载的下降让分形比特币(Fractal Bitcoin)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开发者能够在比特币网络上以更低的成本来创建各类应用,不仅大大丰富了比特币生态,还可能带来新一轮的交易热潮。

分形比特币(Fractal Bitcoin)的代币经济?

分形比特币(Fractal Bitcoin)的本质是比特币的一条侧链,因此与其他分叉币一样,分形比特币也有自己的原生代币 FB,根据官网公式的信息,FB 代币的总发行量为 2.1 亿枚,其中会预挖 1.05 亿枚代币分配给一个可使用的地址,并将这些代币用于开发者激励、生态建设、空投等各类市场活动。其余的 1.05 亿枚代币则通过挖矿产出。但官方目前还未公布具体的经济模型,代币详情还有待后续更新。

FB 代币什么时候发行,怎样获得 FB 代币空投?

截止发稿日止,分形比特币(Fractal Bitcoin)网络还未正式推出其 FB 代币。但其测试网已经上线,且活跃用户已突破 1000 万个。有报道指出,参与测试网的用户可能会获得分形比特币的代币空投,这一消息还有待被证实。

分形比特币(Fractal Bitcoin)的创始人是谁?

分形比特币(Fractal Bitcoin)是UniSat 原生团队的杰作,其创始人是 Lorenzo。

总结

分形比特币(Fractal Bitcoin)是由 UniSat 团队在比特币网络推出的一种比特币原生拓展解决方案。它不仅根植于比特币网络,继承了该网络的安全特性,还以独到的创新技术为比特币生态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但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该项目目前还未上线,其未来前景还有待市场验证,投资者在参与该项目之前,务必要进行审慎的研究,以便于更好的做出投资决策。

免责声明: 本文所提供的内容仅供学习与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请参阅这里了解详情。 在进行任何投资决策之前,请自行研究并咨询专业的财务顾问。 FameEX 对因使用或依赖本文内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