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C恐贪指数刷新18个月低点,大底信号显现?缩略图

BTC恐贪指数刷新18个月低点,大底信号显现?

原文作者:比推 BitPush

周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对通胀前景改善的积极论调缓和了市场紧张情绪,鲍威尔发表讲话后,交易员押注 9 月份降息的概率从上周的 68% 上升至 73% ,但在本周消费者物价指数 (CPI) 和生产者物价指数 (PPI) 报告公布前仍保持谨慎。

比推数据显示,加密货币总市值上涨 2.5% ,比特币多空力量展开角逐,多头力量将 BTC 从 56, 700 美元一路推送至 58, 312 美元的日内高点,截至发稿时比特币交易价格为 57, 804 美元, 24 小时涨幅 2.19% 。

山寨币市场大部分反弹,市值排名前 200 位的代币中约有 90% 实现上涨。

BTC恐贪指数刷新18个月低点,大底信号显现?

Mog Coin(MOG)涨幅居前,约合 18.1% ,其次是 Sei(SEI)上涨 17% ,Celestia(TIA)上涨 16.8% 。aelf(ELF)跌幅最大,下跌 6% ,Pepe(PEPE)下跌 4.4% ,Axelar(AXL)下跌 3.5% 。

目前加密货币整体市值为 2.12 万亿美元,比特币的市场占有率为 53.7% 。

美股收盘时,标普 500 指数和纳斯达克 500 指数分别上涨 0.07% 和 0.14% ,道琼斯指数则下跌 0.13% 。

比特币恐惧与贪婪指数跌至 2023 年 1 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根据 Glassnode 的数据,BTC 恐惧与贪婪指数(一种跟踪相对市场情绪的指标)已跌至 2023 年 1 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于 7 月 9 日跌至 27 。

BTC恐贪指数刷新18个月低点,大底信号显现?

指数的较低水平表明投资者情绪消极,而较高水平则表明市场火热,投资者害怕错失盈利机会。

2023 年 1 月是加密货币交易所 FTX 崩盘后仅两个月的时间。当月初,加密货币恐惧与贪婪指数为 26 ,比特币的交易价格约为 16, 500 美元。然后到月底反弹至大约 22, 000 美元。

BTC恐贪指数刷新18个月低点,大底信号显现?

一些分析师认为,最近的调整可能归因于德国政府出售之前扣押的价值超过 30 亿美元的比特币以及 Mt.Gox 债权返还所引起的恐慌。Mt. Gox 的比特币还款额接近 80 亿美元,尽管时间仍不确定,债权人可能会选择持有而不是在市场上出售。与此同时,截至 7 月 9 日,德国政府钱包中的 50, 000 比特币中超过 50% 已经转移到交易所。

10x Research 创始人 Markus Thielen 在周二的市场更新中表示,BTC 的上涨势头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可能达到 60, 000 美元,但这种上涨将是短暂的,预计短期内不会出现战术性看涨逆势反弹。

他补充道:“我们预计比特币可能回升至近 60, 000 美元,然后再次下跌至 50, 000 美元的低位,从而形成复杂的交易环境。”

K 33 Research 高级分析师 Vetle Lunde 周二指出,季节性趋势也无助于比特币,从历史上看,第三季度的回报率往往最低。

BTC恐贪指数刷新18个月低点,大底信号显现?

他补充说,季节性疲软叠加德国政府出售扣押资产以及 Mt. Gox 退款的持续分发,这对价格造成了压力。根据 K 33 Research 的估计,预计这些抛压将对未来几个月的走势造成影响,而且市场波动状况将持续到十月份。

转机迹象

市场下行之际,技术和基本面分析师为下一步走势提供了一些思路。

根据 CryptoQuant 分析师 Crypto Dan 的说法,比特币 Puell 倍数“通常适合寻找熊市的底部,但也可以预测牛市中调整期的结束。”

BTC恐贪指数刷新18个月低点,大底信号显现?

他解释称,上图红色圈出的区域是牛市周期中矿工盈利能力迅速下降、Puell 倍数指标暴跌的情况,该指标在 2016 年和 2020 年的牛市周期中大幅下降,随后比特币开始强劲上涨。

Crypto Dan 表示:“目前,已经发现了类似的动向,虽然很难确定调整期的确切结束时间,但可以预计它不会太远。我们很可能会在 2024 年第三季度内看到牛市恢复。”

BTC恐贪指数刷新18个月低点,大底信号显现?

在比特币最近跌破 55, 000 美元之后,加密市场分析师 Crypto General 在 X 平台指出“双底”模式正在形成,并预测短期内将反弹至 64, 000 美元,他认为,比特币要想延续涨势,就需要在 4 h 50 EMA 保持支撑,该水平目前接近 58, 000 美元。

以太坊ETF将至,哪些生态代币值得关注?缩略图

以太坊ETF将至,哪些生态代币值得关注?

原文作者:James,动区动趋 BlockTempo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 5 月批准了 8 档以太坊现货 ETF 的 19 b-4 交易所规则变更文件后,各大发行人也陆续提交 S-1 注册申请文件的更新版,一旦 SEC 批准,以太坊现货 ETF 就将开放上市交易。

对于最新进度,The ETF Store 总裁 Nate Geraci 今(8)日表示,经修订的 S-1 申请提交已于 8 日截止,目前还不清楚 SEC 多快进行处理,但他看好以太坊现货 ETF 可望在下周或两周内推出。

彭博分析师 James Seyffart 此前也预计,以太坊现货 ETF 可能会在本周晚些时候、或 7 月 15 日当周上市。

Gemini 在最新研究报告中预估,一旦美国批准以太坊现货 ETF,前 6 个月净流入可能高达 50 亿美元,目前 ETH/BTC 比率接近多年低点,强劲资金流入或能触发补涨行情,若 ETH/BTC 比率回归过去 3 年的中位数,ETH 可能上涨近 20% ,如果达到最大值 0.087 ,则可望上涨 55% 。

哪些以太坊生态值得关注?

在以太坊现货 ETF 顺利通过后,若资金持续流入,以太坊生态项目将可望受惠,因此,可以重点关注以太坊生态中最大的几个领域和项目,以下将为读者进行盘点。

Layer 2 

Layer 2 旨在以高 TPS、低 GAS 来承担 ETH 生态的繁荣,重要性不言而喻,主要项目包括 MATIC、MNT、ARB、STX、IMX、OP、STRK、ZK、AEVO、MANTA、BLAST…等,Coingecko 数据显示,Layer 2 生态代币最近 30 日跌幅在 25% 至 50% 不等。

以太坊ETF将至,哪些生态代币值得关注?

Layer 2 代币表现。图源:CoinGecko

LSD

LSD 协议是 ETH 从 POW 转成 POS 之后,出现的节点相关质押服务,主要项目包括 LDO、SSV、RPL、FXS …等,Coingecko 数据显示,LSD 生态代币最近 30 日跌幅在 25% 至 50% 不等。

以太坊ETF将至,哪些生态代币值得关注?

LSD 代币表现。图源:CoinGecko

DeFi

DeFi 应用涵盖 Dex、借贷、稳定币交易、稳定币发行等…多个层面,主要项目包括 Pendle、UNI、AAVE、COMP、CRV、MKR…等,Coingecko 数据显示,DeFi 生态代币最近 30 日跌幅在 15% 至 40% 不等。

以太坊ETF将至,哪些生态代币值得关注?

DeFi 代币表现。图源:CoinGecko

基于 ETH 抵押的稳定币协议

发行稳定币有多种方式,其中一种是抵押资产发行,最大抵押资产包含 ETH,在有了 LSD 和再质押后,项目方将抵押的 ETH 去获得流动性收益,稳定币就有天然的殖利率,主要项目包括 ENA、LBR…等,不过 ENA 最近 30 日跌幅高达 60% 。

以太坊ETF将至,哪些生态代币值得关注?

ENA 代币表现。图源:CoinGecko

再质押

再质押是指在初始质押之后,再次将资产进行质押,再质押已发展成为以太坊上的主流 DeFi 应用之一,主要项目 包括 REZ、ETHFI、ALT、BB…等,Coingecko 数据显示,DeFi 生态代币最近 30 日表现惨烈,跌幅在 40% 至 60% 不等。

以太坊ETF将至,哪些生态代币值得关注?

再质押代币表现。图源:CoinGecko

以太坊 ETF 的通过可能会为以太坊生态系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上述项目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其他有潜力的项目值得关注,请保持关注市场动态,并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做出投资决策。

一手好牌打的稀烂,friend.tech 神坛跌落史

撰文:深潮 TechFlow

市场一起一落,有些山寨币的价格就再也一去不复返。

同样一去不复返的,可能还有产品和业务。

在「今天玩什么」的每日一问中,有谁还会提起 Friend.Tech 这个名字?

然而在一年前你们可不是这么说的:Friend.Tech 是 SocialFi 的新趋势,是 Paradigm 投资的宠儿,是各家研报争相卷着写的热点,是解放 KOL 粉丝经济的财神…

现在怎么就变成了狗都不玩的弃子?

注意力没有永恒。曾经红极一时的加密产品,在不经意间早已跌下神坛。

但加密市场有记忆,不妨做个简短的回顾,看看 Friendtech 是怎么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烂的。

一手好牌打的稀烂,friend.tech 神坛跌落史

顶峰时极致的喧哗,幻灭后安静的可怕

先讲个鬼故事。

数据显示,今天 Friend.Tech 的日活跃用户不到 100 人。

而在上一轮狂热中它的日活跃用户一度突破了 7.7 万人, 算起来活跃用户下降了99.9%。

一手好牌打的稀烂,friend.tech 神坛跌落史

但差不多在一年前,Friend.Tech 异军突起。

去年 8 月中旬 friend.tech 开始冒头,份额(Key) 买卖总交易量超过 100 万,独立买家超 6.6 万,独立卖家 2.5 万,可谓是 StepN 之后又一个几乎全民参与的加密产品。

一手好牌打的稀烂,friend.tech 神坛跌落史

FT 的 V1 版本推出仅两周,该平台吸引了超过 10 万用户,并创造了约 2500 万美元的收入,标志着用户采用和财务表现方面的重要成就。

彼时 FT 的财务表现还算健康,甚至能产生所谓的真实收入分润,将约 600 万美元的收入分配给了用户。

大家当时 FOMO 这款产品的思路开始其实都很简单,早进早买 key 就能赚钱,快速占据名人 KOL 的粉丝区成了财富密码,而 FT 也还有一个积分机制,通过活跃度来判定你的积分等级,制造了博取空投的预期。

在之前沉闷的熊市里,它确实带来了一场久违的流动性的喧哗盛宴。

加密世界公开的数据都很透明,这种火热的趋势自然也会引起行业中机构的注意。同月 FT 也宣布自己获得了顶级 VC Paradigm 的种子轮融资,空投预期的加持和资金注入,更是将 FOMO 情绪推向了高潮。

新的产品模式、扎实的用户数据、顶级 VC 的背书… 在上个周期大家还没有争论高 FDV 低流动、没有把 VC 看成对立面时,具备这些要素,Friend.Tech 确实握着一手好牌。

但你我都知道,FT 卖 Key 模式多少有些缺陷和单调,一旦没有更多人进入,天然的缺陷也会让产品迅速流失人气;

大家看得出来,FT 团队当然也更明白,所以手握好牌,当务之急是做好产品、运营和经济预期管理,延长 FT 的生命周期与活力。

只是这手好牌,却被打的稀烂。

操作猛如虎,产品二百五

如果将时间回放,你会发现 FT 的滑落,在不同时间点的细节中,早已有迹可循。

用一句极端的话或许就可以总结 —- 操作猛如虎,产品二百五。

不要误解,并不是在说 FT 的产品没有任何可取之处,相反他有之前其他产品不具备的流量和流动性吸引能力;只是相较于其他运营操作和方向选择上的用力过猛,产品本身倒显得停滞不前。

这种用力过猛最初的痕迹,我们去年曾在《两级反转,friend.tech 还是同意了你和仿盘做朋友》一文中提到过:

FT 一开始极度抵制用户去玩其他类似仿盘,并公开表示玩了其他仿盘没法获得 FT 积分;这种专断和小格局在遭到社区抵制后,创始人怕失去用户又立马发公开信道歉,两极反转快的猝不及防,堪称公关灾难。

一手好牌打的稀烂,friend.tech 神坛跌落史

很有可能当时 FT 团队自己也没想好应该怎么搞运营和处理竞对的关系。这对于现象级产品来说,打无准备之仗,显得有点草台班子,更能见微知著。

而另一个猛如虎的操作,在于 V2 版本的 PUA 过猛。

当时间来到今年 4 月底,Friend.Tech 在沉寂已久后,约定 29 日发布 FRIEND 代币以及全新的 V2 版本,社区热情被再一次点燃。

但代币和版本的发布被延迟到 5 月 3 日,小小延期还在韭菜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真让人颇为抵触的,则是 FRIEND 空投领取的规则与体验:

用户除了在 FriendTech 上关注至少 10 位用户外,还必须加入 1 个俱乐部才能领取空投代币;显然俱乐部的设计是想让用户多玩玩 V2 版本,通过俱乐部的设计来促进活跃,让用户有新的东西可以玩并延续下去。

只是先加入,再领币的强行绑定本就让人不悦,再加上领币当天多人反应领取环节出现困难,代币迟迟不能领取,同期 FRIEND 因流动性池加的不够,在二级市场中开始急跌,很多人还没领,空投价值就少了一半。

我币都跌没了,哪有心思再听你一次 PUA 呢?

有网友戏言:8 个月后我们得到的唯一更新是‘俱乐部’,而大家只是用它来领取空投。

激励与产品功能的错位,让大家对 FT 的信心,开始下降。

一手好牌打的稀烂,friend.tech 神坛跌落史

但屋漏偏逢连夜雨,FT 团队随后又自己整活,联创 Racer 公开表示「希望将产品从 Base 网络中迁出」,并指出产品在 Base 生态中受到排挤和孤立。

和自己背靠的公链划清界限并公开吐槽,这种做法显然是一种危险的玩火;市场也用脚投票,FT 再一次遭遇用户和价格的双跌。

更让人感慨的是,到了 6 月,FT 则公布自己即将推出专有链 Friendchain,摇身一变从应用层到了基建层。

但市场会为这种转变买单吗?

和用力过猛的运营操作和方向选择相比,FT 产品似乎和 1 年前看起来没太大变化,简洁甚至简陋的页面,没有单独的 APP,旁氏游戏老套路…

产品二百五,堆叠其他内忧外患,现象级产品跌下神坛,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反观其他社交产品如 Farcaster,里面还搞出了很多其他的 Meme 币,FRAME, FAR, POINTS,火热浪潮一波接一波,FT 相比起来,真的有些掉队了。

旁氏是旁氏者的通行证?

或许,FT 本就不该坐在神坛上。

靠改良版的旁氏模型驱动,是可以飞的更高,但飞机本身的缺陷不容忽视。

旁氏确实是旁氏者的通行证,但未必保证能一直走下去。FT 去年引爆市场,有各种因素放在一起的作用,偶然中有必然,但这种必然无法全盘复制。

一手好牌打的稀烂,friend.tech 神坛跌落史

逐利一哄而上,无利一泻千里,道理很简单,只是 FT 的过程被拉的很长。

归根结底,FT 这类 SocialFi 产品没有找到真正的产品市场契合度,本身更像是短期投机产品而非存在真实需求,加上运营上的骚操作,结局在情理之中。

但如果所有现象级加密产品只是历史现象,最好的加密产品就仍然还是投机。

Bitwise首席运营官:以太坊ETF即将获批,SEC对新基金持开放态度

Bitwise首席运营官Katherine Dowling表示,现货以太坊ETF已经“接近终点”,同时指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相当欢迎”其他的相关产品。

7月9日,Dowling告诉彭博社,SEC和ETF发行商在本次S-1修订中存在的问题较少,这表明ETF的推出已接近尾声。

Dowling肯定了SEC主席Gary Gensler的表态,即该机构将在夏季全面批准发行人的注册声明。

值得注意的是,她描述了一个开放的时间框架。Dowling表示:“每个人对夏天都有不同的定义。对于等待的发行商来说,这个夏天有点太过漫长。”

Dowling补充道:“Bitwise计划与贝莱德、富达等申请者区分开来,将自己定位为‘Crypto资产专家’,并且在未来持续专注于该行业。”

Bitwise首席运营官:以太坊ETF即将获批,SEC对新基金持开放态度

Bitwise于7月3日提交了最新修正案,其他部分申请者也于7月8日截止前提交了更新文件。

Dowling还表示,Bitwise已就“即将推出”的潜在新产品与SEC进行了沟通。她提到,“我认为,我们与SEC就这些产品的前景进行的沟通会非常受欢迎。”

不过,Dowling也对彭博ETF分析师Eric Balchunas的观点表示赞同,即有些产品可能只有在SEC新任主席的领导下才能获得批准。

她补充道:“否则,基于以前产品获批的历史以及潜在产品缺乏未来市场基础,将这些产品推向市场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Dowling没有透露相关产品的名称。目前,其他待批的现货Crypto ETF只有VanEck和21Shares的现货Solana(SOL)ETF。

截至目前,Bitwise尚未申请类似产品。

从架构机制等角度,浅析 Eigenlayer、Symbiotic 和 Karak 异同缩略图

从架构机制等角度,浅析 Eigenlayer、Symbiotic 和 Karak 异同

撰文:

编译:Yangz,Techub News

 

译者按:本文从 AVS 和 再质押的定义,EigenLayer、Karak 和 Symbiotic 的关键架构和指标对目前再质押赛道的三大协议进行了简要的对比分析。

 

首先,何为 AVS,何为再质押?

 

AVS 即主动验证服务,指的是任何需要自身验证系统的网络,如预言机、跨链桥等。在本文中,AVS 可理解为使用再质押服务的项目。

 

从架构机制等角度,浅析 Eigenlayer、Symbiotic 和 Karak 异同

 

从用户角度来说,再质押是「再利用」已质押 ETH 的一种方式,可在不取消质押的情况下用于其他验证/服务,以获得更多奖励。从协议及开发者角度出发,再质押者和验证者可通过再质押确保数千种新服务的安全。再质押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启动新信任网络所需的安全保障。

 

再质押通常有两种形式,包括原生再质押和 LST / ERC-20 / LP 再质押。

 

从架构机制等角度,浅析 Eigenlayer、Symbiotic 和 Karak 异同

 

EigenLayer

 

提到再质押,就不得不提 EigenLayer 。

 

架构

 

EigenLayer 主要由 4 个部分组成,包括质押者、运营者(Operator)、AVS 合约(如代币池、指定罚没者)和 Eigenlayer 核心合约(例如,委托管理器、罚没管理器)。4 个部分相互配合,使质押者能够成功委托资产,而验证者可在 Eigenlayer 中注册为运营者。EigenLayer 上的 AVS 可以自定义系统的「法定」人数和罚没条件。

 

从架构机制等角度,浅析 Eigenlayer、Symbiotic 和 Karak 异同

 

抵押品

 

EigenLayer 支持原生再质押及流动性再质押。在其约 150 亿美元的 TVL 中,约 68% 的资产为原生 ETH,剩余的 32% 为 LST。此外,EigenLayer 大约有 16.1 万个再质押者,但只有 67.6%(约 103 亿美元)的资产委托给了 1500 位运营者。

 

从架构机制等角度,浅析 Eigenlayer、Symbiotic 和 Karak 异同

 

EigenLayer 上的 AVS

 

EigenLayer 为 AVS 的设计提供了高度的灵活性,以下机制均可自行设计:

 

  • 质押者法定人数(例如,70% ETH 再质押者 + 30% AVS 质押者)

  • 罚没条件

  • 费用模型(以 AVS / ETH 等支付)

  • 运营者要求

 

从架构机制等角度,浅析 Eigenlayer、Symbiotic 和 Karak 异同

 

Eigenlayer 的角色

 

Eigenlayer 控制委托管理者、策略管理者及罚没管理者。希望成为 Eigenlayer 运营者的验证者必须通过 Eigenlayer 进行注册。策略管理者负责核算再质押者的余额,并与委托管理者合作执行。

 

从架构机制等角度,浅析 Eigenlayer、Symbiotic 和 Karak 异同

 

罚没

 

每个 AVS 都有自己的罚没条件。如果运营者行为不良或违背对 EigenLayer 的承诺,将依据不同罚没逻辑对其进行惩罚。如果运营者选择加入两个 AVS,则必须同意这两个 AVS 的罚没条件。

 

从架构机制等角度,浅析 Eigenlayer、Symbiotic 和 Karak 异同

 

罚没否决委员会(VSC)

 

在出现「错误罚没」的情况下,EigenLayer 可以通过罚没否决委员会,扭转罚没结果。EigenLayer 并不设立标准委员会,而是允许 AVS 和质押者根据自己的喜好设立 VSC,为不同解决方案的 VSC 打开了市场。

 

Symbiotic

 

Symbiotic 允许通过 ENA 和 sUSDe 进行质押,将自己定位为再质押的「DeFi 中心」。目前,Symbiotic 74.3% 的 TVL 为 wstETH,5.45% 为 sUSDe,其余是各种 LST。此外,Symbiotic 暂未推出原生再质押机制,但应该不会太远。

 

从架构机制等角度,浅析 Eigenlayer、Symbiotic 和 Karak 异同

 

与 EigenLayer 不同、 Symbiotic 会为用户质押的资产铸造相应的 ERC20 代币。用户一旦存入抵押品,资产就会被发送到「财库」中,然后由「财库」委托给相应的「运营者」。

 

从架构机制等角度,浅析 Eigenlayer、Symbiotic 和 Karak 异同

 

Symbiotic 上的 AVS

 

在 Symbiotic 中,AVS 合约/代币池被称为「财库」,可进行会计核算、委托设计等。AVS 可插入外部合约,也可像 EigenLayer 一样自定义质押者的「法定」人数及运营者奖励流程。不过,与 EigenLayer 明显不同的一个区别是,Symbiotic 可设置不可变的预配置财库,这些财库在部署时采用了预配置规则,以「锁定」某些设置,并通过可升级合约避免风险。

 

从架构机制等角度,浅析 Eigenlayer、Symbiotic 和 Karak 异同

 

调解者(Resolver)

 

Symbiotic 的调解者相当于 EigenLayer 中的罚没否决委员会。当发生错误罚没时,调解中可否决罚没。在 Symbiotic 中,财库可以聘用多个调解者来覆盖所有可能的抵押品罚没事件,或与争议解决方案集成,如 UMA 协议。

 

从架构机制等角度,浅析 Eigenlayer、Symbiotic 和 Karak 异同

 

Karak

 

Karak 使用的是一种名为 DSS 的系统,类似于 AVS。

 

与上述两种再质押协议相比,Karak 接受的抵押品最为多样化,用户可以 LST、稳定币、ERC20 甚至 LP 代币进行质押。此外,抵押品可通过 ARB、Mantle、BSC 等多条链存入。

 

抵押品

 

在 Karak 约 8 亿美元的 TVL 中,大多数资产为 LST,且大部分在以太坊上。同时,约 7% 的资产通过 K2 存入。K2 是 Karak 团队开发的 L2,由 DSS 保证安全性。

 

从架构机制等角度,浅析 Eigenlayer、Symbiotic 和 Karak 异同

 

Karak 上的 DSS

 

Karak V1 为财库 + 监察者(supervisor)及委托监察者提供了一个平台。在架构方面,Karak 提供了类似于 Turnkey 的 SDK + K2 沙盒,使开发更为简单。

 

从架构机制等角度,浅析 Eigenlayer、Symbiotic 和 Karak 异同

 

比较 EigenLayer、Symbiotic 及 Karak

 

抵押品

 

三个协议最为直观的差异是接受的抵押品的不同。

 

Eigenlayer 提供原生 ETH 质押和 EigenPods,抵押品中的 ETH 占其 TVL 的 68%,且已成功吸引近 1500 名运营者。此外,其还计划接受 LST 和 ERC20 代币。Symbiotic 通过与 Ethena 合作,将自己定位为 「DeFi 中心」,接受 sUSDe 和 ENA 进行质押。而 Karak 的特别之处在于其对多链抵押存款的支持,允许在不同链上进行「再质押」,并在此基础上创建 LRT 经济。

 

从架构机制等角度,浅析 Eigenlayer、Symbiotic 和 Karak 异同

 

架构

 

从架构角度出发,三者十分相似。三个协议的运作机制基本都是:质押者——核心合约 ——委托——运营者这一流程。略有不同的是,Symbiotic 允许出现多位「法定」调解者。对于这一点, Eigenlayer 没有明确规定,因此也有可能出现。

 

从架构机制等角度,浅析 Eigenlayer、Symbiotic 和 Karak 异同

 

奖励机制

 

在 EigenLayer 中,选择加入的运营者可从 AVS 服务中获取 10%的佣金,其余部分转化为委托资产。相比之下,Symbiotic 和 Karak 提供的选择更为灵活,允许 AVS 设计自己的奖励结构。

 

罚没机制

 

AVS/DSS 具有高度灵活性,可以定制罚没条件、运营者要求、质押者「法定」人数等。此外,EigenLayer 与Symbiotic 设有调解者及罚没否决委员会以纠正错误的罚没行为。关于罚没的机制,Karak 尚未公布。

 

代币

 

到目前为止,只有 EigenLayer 推出了代币 EIGEN 并支持原生代币质押。EIGEN 持有者可将代币委托给与相同的运营者(但质押中的 EIGEN 是不可转让的,LMAO)。用户对 SYM 和 KARAK 的期待是推动 Symbiotic 及 Karak TVL 增长的关键激励因素。

 

结论

 

很明显,在三者之中,EigenLayer 提供的解决方案更加成熟,且拥有最强大的经济保障和生态。想要提供安全保障的 AVS 会选择在 EigenLayer 上进行构建,后者拥有 150 亿美元的资金池,且已有 1500 名运营者准备加入其 GOATED 团队。

 

另一方面,Symbiotic 和 Karak 仍处于早期阶段,因此,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寻求 ETH 资产/多链之外的收益机会的散户或投资者可能会选择 Karak 和 Symbiotic。

 

总的来说,AVS 和再质押技术为项目方消除了构建底层信任网络的负担,他们可专注于开发新功能并更好地实施去中心化。对我来说,再质押不仅仅是一种创新,还为 ETH 开创了新时代。

交易员需要克服的十大心理问题缩略图

交易员需要克服的十大心理问题

撰文:Koroush AK

编译:Chris,Techub News

 

一个交易者在交易上所犯下的最大的错误可能更多来自于心态的失衡而并非技术上的失误,类似的情况已经发生在了无数交易者身上。作为交易者,你应该避免犯下这些错误:

 

  1. 锚定偏差(Anchoring Bias)

 

交易者往往会非常主观的将自己固定在某个价格(锚点)上,这会影响他们的决策。

 

  • 如果交易者A在比特币价格为52,000美元时进入加密货币市场,那么61,000美元的比特币看起来就很贵。

 

  • 如果交易者B在比特币价格为71,000美元时进入加密货币市场,那么61,000美元的比特币就显得便宜。

交易员需要克服的十大心理问题

 

  1. 近期偏差(Recency Bias)

 

这是指人们倾向于记住最新的信息并将其看得很重要。

 

交易者可能会将最近交易中的信息带入下一次交易中,这会导致交易过程中出现失误。

交易员需要克服的十大心理问题

 

  1. 厌恶损失(Loss Aversion)

 

交易员在面对亏损时往往会比面对盈利时的情绪波动更大,比如在做交易时损失100美元带来的痛苦往往比赚取100美元带来的快乐更大。这种错误可能导致交易员过早锁定利润,因为他们害怕这些收益减少或者变成亏损。

交易员需要克服的十大心理问题

  1. 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

 

当交易者持有某项资产时,他们往往会高估其价值。这种主观的情感使他们难以在亏损时卖出,或者难以止盈,因为他们更多地依赖自己内心的期望,而不是市场的实际情况来判断资产的未来价格。

交易员需要克服的十大心理问题

 

  1. 从众心理(Herd Mentality)

 

无论是盲目跟随大众还是刻意反其道而行,都存在风险。应坚持自己的交易计划,避免因从众心理而冲动行事。只有在进行客观的市场情绪分析时,才应考虑大众的行为。

交易员需要克服的十大心理问题

 

  1. 可得性启发(Availability Heuristic)

 

交易者往往会过于关注近期的市场情绪以及市场上发生的一些事情。例如,近期的市场崩盘仍可能导致交易者过于谨慎。

交易员需要克服的十大心理问题

  1. 幸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

 

因为我们常听到的都是成功的故事,很少有失败的故事,所以交易者往往会主观的认为自己成功的概率很高。

交易员需要克服的十大心理问题

 

  1. 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

 

交易者的情绪和自信心在交易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积极情绪往往会让人低估风险,而消极情绪则可能导致高估风险。

交易员需要克服的十大心理问题

 

  1. 确认偏差(Confirmation Bias)

 

交易者往往倾向于寻找符合自己看法的数据。比如你看好某项资产,你会搜寻所有支持该资产上涨的信息,而忽略看跌的信息。

交易员需要克服的十大心理问题

  1. 事后诸葛亮(Captain Hindsight)

 

交易者经常会在事件发生后,觉得自己早已预见了结果。

 

这种错误会导致对未来预测的过度自信,并对自己的交易能力产生错误的判断。

交易员需要克服的十大心理问题

 

 

 

 

OKX Ventures 2024年5-6月投资双月报:多领域稳中向好 对市场前景保持乐观缩略图

OKX Ventures 2024年5-6月投资双月报:多领域稳中向好 对市场前景保持乐观

美国经济增长依然表现出韧性,但其高利率环境继续对经济产生影响,不少国家和地区则面临经济停滞或轻度衰退的迹象。尽管通胀按照美联储的计划显示出降温迹象,但不明朗的宏观经济环境,仍进一步促进了加密货币市场波动加剧。

然而,以太坊现货ETF、链上数据、各大公链生态的原生应用创新以及TON生态的创新等因素,均为行业提供持续的增长动力,OKX Ventures对市场前景保持乐观。

OKX Ventures 2024年5-6月投资双月报:多领域稳中向好 对市场前景保持乐观

多领域持续发力

据OKX Ventures观察以及调研发展,当前加密行业多领域正展现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政策层面,行业终于迎来以太坊ETF的重大进展,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 5 月 23 日批准所有 19b-4 文件。如果以太坊现货 ETF于 2024 年 7 月开始交易,考虑到比特币 ETF 的资产管理规模已达到 500 亿美元,按照市值类比 ETH 现货 ETF 的规模和买入量将会是百亿美金量级。

链上数据层面,稳定中略有下跌,Meme 成为链上热点。五六月以太坊和比特币链上交易额分别为3900亿美元和3380亿美元,相比三月和四月仍然处在下降通道。稳定币供给提升到1426亿美金,以太坊在五六月销毁 26.7k 和 26.3k 枚,以太坊Gas费用最低触及 1gwei。Meme 类型资产在五六月保持较高热度,总市值一度超过600亿美金,尤其在 Solana 链上,Meme 交易量占到总交易量50% 以上。链上数据显示行业已经阶段性触底,我们对于下半年的链上创新仍然保持乐观。

行业基础设施完善,生态项目更加丰富。比特币生态 Layer2 数量和TVL 总量增长,推动了比特币生态的模块化发展,如 Nubit 继承比特币安全性的DA,Solv 承接流动性收益聚合。OKX Ventures 认为丰富的原生基础设施将会是未来一段时间市场的重要关注点,如各种 AI 、GameFi和 社交等生态应用。

TON 生态持续增长,应用和数据爆发。背靠 Telegram 9 亿活跃用户,TON 快速发展 TVL 突破 7亿美金,有多个用户超过千万的用户应用。由此,我们看到了行业进一步 Mass Adoption 的一个新入口,OKX Ventures 会持续支持有创新的 TON 应用。

安全领域长期值得关注,2024 年Q2链上安全事件损失金额达到 6.88 亿美元,相比Q1 损失金额增加了 37%。DeFi 和 公链是黑客攻击的主要目标,链上安全在C端用户侧仍然有很多工作需要做,以 GoPlus 为代表的安全工具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OKX Ventures最新投资动态

作为行业长期价值投资者,OKX Ventures持续寻找并投资多个赛道创新性项目,为其从资金、技术、生态等多方面注入更多活力。

Bedrock

根据项目官网,Bedrock是首个支持多资产流动性再抵押的协议,与长期从事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的RockX合作,提供非托管解决方案,确保用户资产的安全。Bedrock支持多种资产的质押和再质押,如uniBTC、uniETH和uniIOTX,分别与Babylon、EigenLayer和IoTeX区块链合作,利用这些合作增强被质押资产的安全和收益。

其中,uniBTC是通过Babylon链支持的再质押协议,接受包装的BTC代币(如wBTC),使BTC代币持有者在享受以太网网络的安全性的同时,还能获得质押BTC代币的收益。uniETH是设计用于本地再质押并获取EigenLayer额外奖励的Liquid Restaking Token(LRT),结合了机构级的安全性和增加的收益。uniIOTX是在IoTeX区块链上的流动性质押解决方案,解决了现有的委托权益证明(DPoS)存在的问题。Bedrock致力于通过其通用(uni)标准释放PoS代币的流动性和价值,提供安全的流动性质押令牌和增强的收益机会。

在技术创新与安全性方面,Bedrock采用了end-to-end合约与节点管理集成,提供了无Oracle的技术架构,避免了中心化和安全风险。Bedrock的非托管智能合约确保了用户资产的最高级别保护,允许用户随时进行质押和提现操作,资金没有任何限制。

在多资产支持与收益策略方面,Bedrock通过iniToken如uniETH和uniBTC提供高质押收益,同时用户还可以期待获得多种空投奖励。如uniETH用户可期待ETH质押收益、EIGEN奖励、AVS空投和$ARB等,而uniBTC用户则可获得基于Babylon的BTC质押收益及其他BTC L2奖励。

在跨链部署与兼容性方面,Bedrock的uni系资产已部署在多个生态系统,包括Arbitrum、Linea、Scroll、zklink、manta等,进一步拓宽了其兼容性和市场覆盖范围。这为用户提供了在多个区块链平台上进行质押和再质押的灵活性。

Codatta

根据项目官网,Codatta 是首个为开发者、协议和人工智能构建基础设施的去中心化数据协议,其特色在于采用科学方法生成数据的置信度。该平台通过提供区块链地址的元数据标注功能,增强了加密生态系统中的数据透明度和完整性。Codatta 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和经济激励机制,集成社区力量的参与,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信赖度,从而为开发者和各类应用提供稳固可靠的数据服务基础。

在灵活的扩展性方面,Codatta 通过集成和管理来自各种来源的数据,确保通过协作和自动化机制达到高质量和高信赖度。协议的基础设施具有高度灵活性,可以适应新的数据类别。

在数据可靠与安全方面,Codatta 采用去中心化的方法对元数据进行注释,依赖社区贡献来验证和确认元数据标签。它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和经济机制来确保数据的高置信度和精确性,并通过区块链技术保证数据的不变性和完整性,从而提高平台的安全性。

在公开可访问和隐私保护方面,Codatta 是一个无需许可的平台,允许开发者、个人和协议自由访问数据。同时,为防止恶意使用,对某些风险数据集设置了最低条件的访问限制,保护用户信息和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GoPlus

根据项目官网,GoPlus 是一个开放的、无需许可且由用户驱动的 Web3 模块化用户安全层。它设计用于与任何区块链平台无缝集成,通过提供全面的保护,覆盖用户交易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从而大大增强用户的安全性。GoPlus 通过利用去中心化的用户安全网络和最先端的 AI 驱动安全解决方案,进行彻底的风险分析,并为用户提供智能、高效的安全服务。GoPlus 的目标是通过填补现有区块链架构中的用户安全层空白,为用户提供更有效、体验更佳的链上安全保护,从而创造一个更安全、更用户友好的 Web3 链上交互环境。

在综合安全生命周期保护方面,GoPlus 提供从交易初始到最终结算的全方位保护,为用户在区块链环境中的每一步交互和交易提供安全保护。

在多链安全中心方面,面对当前安全服务的碎片化,GoPlus 创建了一个统一的安全中心,提供跨链的安全策略管理,使用户可以在一个平台上管理和监控多个区块链的安全。目前交互钱包量高达1100万,付费用户数超过60k,日活高达200万。

在无缝链上防火墙方面,GoPlus 引入了创新的链上防火墙,该防火墙直接集成到区块链中,能实时阻止风险交易,确保用户的交易安全无间断。

在去中心化安全服务方面,GoPlus 提供的安全服务完全去中心化,确保服务的开放性、无需许可性和由用户驱动的特性,与 Web3 的核心价值观一致。

Nubit

根据项目官网,Nubit 是一个基于安全和可拓展的比特币数据可用性层,旨在扩展比特币的数据容量,从而支持诸如序数、第二层方案和价格预言机等应用,增强比特币生态系统的范围和效率。Nubit 有望解决比特币生态系统中因数据通量限制而产生的瓶颈问题。Nubit 的四个核心组件:验证节点、全存储节点、轻客户端和节点间的共识机制。Nubit 实现了一个既安全又高效的数据验证和存储机制,使得参与者无需下载完整数据即可验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用性。

在继承比特币的安全性方面,Nubit 的安全性直接继承自比特币,其共识机制并通过比特币本身的担保方法来加强经济安全、抗篡改和抗审查能力。

在数据可用性采样(DAS)方面,Nubit 通过数据可用性采样技术(DAS)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这种技术允许节点通过对数据块的随机抽样来验证数据的存在,从而无需下载整个数据块。

在效率的提升方面,与传统的Merkle证明相比,利用KZG承诺和Reed-Solomon纠错编码的结合,大幅提高了数据检索的速度,特别是在复杂或数据量大的场景中,检索速度最高可提升100倍。

在测试网络和社区参与方面,Nubit 已经启动了 Alpha 测试网,并鼓励社区成员参与和测试不同的功能,以此来推动技术的完善和优化。

在适应比特币的原生环境和扩展性方面,Nubit 项目和构建在 Cosmos SDK 上的Nubit DA链条特别针对比特币生态进行了优化,支持比特币的原生质押,增强了经济安全性,并有潜力推广至更广泛的比特币应用和服务。

市场前景依然乐观

基于技术创新、机构投资增加、宏观经济环境影响、用户和采用率增长以及监管环境的改善,这些因素正在共同推动加密行业持续向好。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开始采用区块链技术,开发去中心化应用(DApps)、智能合约、去中心化金融(DeFi)等,这些技术不仅提升了效率和透明度,还提供了新的商业模式和机会。例如,以太坊的升级和扩展计划(如“Dencun”升级)大幅减少了数据费用,提升了网络性能,吸引了更多开发者和用户。

尤其是,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安全性和透明性特性使其成为解决传统金融系统中存在的问题的有力工具,例如信任问题、高额交易费用和慢速交易处理。此外,还有助于提高金融包容性,使得全球范围内的人们能够更轻松地访问金融服务,尤其是那些无法访问传统银行系统的人群,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系统的创新和改革。

总的来看,加密行业的不断壮大既得益于技术创新和金融包容性的推动,也受到投资机会和去中心化潜力的驱动。随着技术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加密行业可能会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影响着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的演变。穿越多轮牛熊,OKX Ventures更加坚定地的支持创新、投资创新、以及扶持创新,并看好加密市场未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们对加密市场前景保持乐观。”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本文章仅供参考。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 OKX 立场。本文无意提供 (i) 投资建议或投资推荐; (ii) 购买、出售或持有数字资产的要约或招揽; (iii) 财务、会计、法律或税务建议。持有的数字资产(包括稳定币和 NFTs)涉及高风险,可能会大幅波动。您应该根据您的财务状况仔细考虑交易或持有数字资产是否适合您。有关您的具体情况,请咨询您的法律/税务/投资专业人士。请您自行负责了解和遵守当地的有关适用法律和法规。

万字解析 Web3 支付赛道:全球化支付的未来缩略图

万字解析 Web3 支付赛道:全球化支付的未来

来源:Gryphsis Academy

支付是加密货币生态系统中的关键场景,每天链上链下都有数万笔加密货币支付在发生。一个新的加密货币通常会因其实际的支付用途而增值,支付也成为连接 Web2 世界和 Web3 世界的重要桥梁。

在 Web3 支付这门生意中,有人靠提供支付通道赚得盆满钵满,另一些人则专注于打造更安全的钱包技术。那么,在 Web3 世界中,资金究竟是如何转移的呢?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 Web3 支付行业中的各种业务场景和项目。

1. 传统支付行业布局 Web3 

去年 8 月,Paypal 宣布推出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 Paypal USD ”,用于转账、支付等业务;今年四月,金融基础设施平台 Stripe 表示,稳定币支付将在几周内集成至其支付套件中,并将于今年夏季开始支持 USDC 支付;六月,万事达卡宣布首次推出点对点交易的基础设施功能 Mastercard Crypto Credential,以便拉美和欧洲用户在区块链上实现跨币种的跨境支付。传统支付行业巨头在这两年纷纷高调入局 Web3 支付行业,原因到底是为什么呢?

1.1 传统支付流程是什么

在揭开原因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支付是什么。支付的本质是资金的流动和转移。在传统支付行业中,用户通过现金支付、卡/银行转账支付、以及第三方支付完成资金的流转。一笔跨境支付的完成,通常需要多个参与者的支持,我们以银行卡的支付链路为例,对参与者和跨境支付过程进行简单介绍。    

万字解析 Web3 支付赛道:全球化支付的未来

  • 卡主(用户/买家):用户在商户处选择商品/服务并发起支付。

  • 商户:商户需要接入支付服务提供商的支付网关,通过集成的支付网关接收和处理支付。

  • 支付服务提供商:提供支付网关和支付处理等服务。用户输入的支付信息通过支付网关发送支付请求。有些支付服务提供商也会提供收单服务。

  • 收单机构:与商户合作的银行或金融机构。收单机构接收支付请求,并将其转发给卡组织,还负责处理交易授权后的清算和结算。

  • 卡组织( 如 MasterCard, VISA ):处理支付卡交易的全球网络。卡组织接收来自收单机构的支付请求,向发卡行发送授权请求,并将授权响应转发回收单机构,确保交易请求得到发卡行批准。

  • 发卡行:发卡行接收来自卡组织的授权和请款请求,先验证用户身份和账户状态,授权或拒绝交易,并在授权成功后拨付资金。

  • 结算:支付过程的最后阶段,涉及资金从用户账户转移到商户账户。结算通常由收单机构和发卡行协调完成,资金的实际转移可能会通过银行间的清算网络进行。

以上支付流程显示了传统跨境支付的职权分明以及高成熟度,较高的接受度、相对的安全性以及大规模交易的优势。然而,传统跨境支付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 支付处理时间较长:由于涉及多个参与方,通过国际卡组织处理的跨境支付通常需要至少 T+1 日才能完成,即至少需要 T+1 日才能到达商户账户,交付的即时性相对较弱

  • 多层次的费用结构:由于一笔交易涉及的相关方很多,存在多层费用结构。比如一笔信用卡支付收单机构、银行、卡组织会收取不同的费用

  • 有限的透明度和追溯的耗时性:如果发生银行卡盗刷,通常需要几个工作日才能溯源和查询该笔交易。

  • 对传统银行的依赖:技术发展缓慢,传统银行体系在应对新兴支付需求上表现不足

  • 正是这些局限性促使了技术创新,引领我们进入了 Web3 支付链路的新纪元。

1.2 传统行业为何纷纷布局 Web 3 支付

在传统支付发展较为完善的今天,为什么巨头都逐渐开始把发展目光放到 Web3 呢?

1.2.1 可观的行业的利润

Mastercard 2023 年的净利润为 112 亿美元( 33,400 人左右),而加密行业发行稳定币 USDT 的 Tether,该公司 2023 年的净利润为 62 亿美元,该公司截至去年也只有员工 100 人左右。相比之下,员工人均创造的财富远高于传统支付行业,回报亦是如此。

1.2.2 传统支付业务的激烈竞争与高运营成本带动新业务的发掘

万字解析 Web3 支付赛道:全球化支付的未来

我们可以从图中了解到,从 2018 至 2023,加密货币占有水平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了 99%,远远超过传统支付方式的增长率 8%。在同一时期,加密货币占有水平的增长率超过了美国几家支付巨头。

2022 年, Paypal 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和相对高的运营成本( 2022 年营运成本占据了毛利的 70.8% ),也开始发力加密货币业务。加密货币业务在 PayPal 整体收入中的重要性正在逐步提高。

一年之间,加密货币相关运营费用从 8 亿美元增加到 12 亿美元,增幅达 50%,加密货币相关净利润从 7 亿美元增长到 11 亿美元,增幅为 57%。加密货币相关的新业务运营费用增加反映了 PayPal 在这一领域的持续投入以及其信心,包括技术升级、安全措施以及市场拓展等方面。

其净利润增长显著不仅显示了加密货币的盈利能力,还证明了 PayPal 在加密货币市场的有效运营策略,以及看好加密货币未来的增长潜力。因此 Paypal 有动机继续去挖掘新的行业机会。

1.2.3 BTC 减半、BTC ETF 的合规为加密行业带来了更多的认可和支付需求

BTC 减半和 BTC ETF 的合规性为加密行业带来了更多的认可和支付需求。比特币减半事件通过减少新比特币的生成速度,提高了其稀缺性和价值增长预期,吸引了广泛的市场关注。比特币交易所交易基金的推出,为传统投资者提供了低门槛、便捷的投资渠道,增强了市场信心。以太坊交易所交易基金的预期落地,进一步引发了对以太坊生态系统和创新应用的兴趣。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更多人了解和参与 Web3 支付。

此外,出入金需求的增加也推动了法定货币与加密货币之间的转换服务需求(出入金是法定货币与加密货币之间转换)。提供这些服务的途径包括中心化交易所、独立出入金支付机构、加密货币 ATM 和支持加密货币支付的 POS 机。通过这些途径,用户可以方便地在法定货币和加密货币之间进行转换,从而促进了加密货币的广泛应用和普及。

1.2.4 基于区块链的支付优势和对于支付多样性的需求

Microsoft于 2014 年开始接受比特币作为其在线Xbox商店的付款;Twitch 是亚马逊拥有的领先游戏流媒体平台,接受比特币和比特币现金作为其服务的付款;Shopify作为海外的头部电商平台通过与  BitPay  等支付处理器集成支持比特币支付。不同行业的头部公司支持加密货币的付款说明了 Web3 支付正在带来更多可能性。

  • 降低汇率风险

    跨境电商经常涉及多种货币之间的交易,有一定汇率波动风险。使用加密货币为单位的购物可以减少这种风险,因为加密货币不涉及不同货币之间兑换的汇损。

  • 降低交易成本

    传统的跨境支付通常伴随着高额的交易费用和层层机构的介入。相比之下,加密货币交易的手续费通常更便宜,因为它们省去了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中间环节,如果是链上支付只需要付一笔网络费,通常比较低。如果该笔交易通过支付服务提供商(如Coinbase、BitPay)获取则有一笔手续费。相对于传统支付机构的层层加码,这意味着对于交易量大的跨境电商可以有效的减少手续费。例如,使用传统方法进行的跨境支付可能会产生 3 – 5% 的手续费,而通过加密货币支付,这个比例可以降到 1% 以下。由于以太主网的交易费比较贵,因此也激发出更多公链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更便宜的网络费用。如下图,由于交易的网络费用跟金额大小无关,和网络拥堵程度有关,因此对于一些大额跨境链上支付,只需要付不到 0.5 美元的手续费,极大的降低了手续费的支付成本。

万字解析 Web3 支付赛道:全球化支付的未来

Source:dune @bnbchain

  • 加强支付安全性

    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和分布式账本特性使得每笔交易都公开透明,并且一旦记录便不可更改。这减少了欺诈和黑客攻击的可能性。由于区块链的透明性,商家和消费者对交易的信任度提高。消费者知道他们的支付信息是安全的,而商家则减少了因欺诈和拒付的可能性。

  • 打通全球市场

    使用加密货币进行支付,不受国际银行系统的限制,交易就可以快速完成;同时,加密货币的交易( 7 * 24 )不受节假日和工作时间的影响。对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可能无法从跨境电商平台使用传统的支付方式,但他们可以用加密货币替代。

1.2.5 避税需求

不管是加密货币行业的企业和个人投资者,都会被税收优惠所吸引。例如,葡萄牙不对个人加密货币收益征税;新加坡对加密货币不征收资本利得税;百慕大凭借其安全透明的监管环境和《数字资产商业法案》,吸引了代币发行公司、加密货币托管服务提供商和区块链研发企业,成为数字资产和创新技术的重要枢纽。

并且,自 2019 年起,百慕大政府宣布可以接受以 USDC 形式支付税金、公共事业和其他行政性服务费用。此外,基于去中心化的网络系统, Web3 的交易本身会绕过许多中心化的机构和银行,避开常规的税收流程。因此,一些数字资产的企业内部的奖金也会以稳定币的形式发放。

1.2.6 本地货币贬值引发的资金避险需求

万字解析 Web3 支付赛道:全球化支付的未来

几十年来,阿根廷一直面临经济困境,货币极端贬值的周期性损害了居民的储蓄能力,使日常金融活动变得困难,因此阿根廷也是拉丁美洲加密货币最为活跃的地方。2023 年,阿根廷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 211.4%,根据 Chainalysis 数据显示,阿根廷大约有  10.9%,大概500 万人(总人口为 4580 万)使用加密货币进行日常生活的支付。

为了防止比索的贬值,阿根廷人拿到比索计价的薪水后会立即将其兑换成  USDT  或  USDC ,每个人几乎都知道美元和比索的汇率。类似的,土耳其也是加密货币发展迅猛的地点之一。因此,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情况下,存在贬值需求的地方会是加密货币成为“硬通货”的地方,也更容易展开加密货币相关的支付业务。

万字解析 Web3 支付赛道:全球化支付的未来

1.2.7 政治需求的实现途径

万字解析 Web3 支付赛道:全球化支付的未来

对美国来说,加密货币是大选的拉票利器。特朗普在这次的美国大选中,高调宣扬对加密货币的友好态度以及抨击拜登政府对加密货币的敌对态度。特朗普鼓励他的支持者通过 Coinbase Commerce 进行加密货币的捐款,一些列特朗普概念的 meme 币也因此一度炙手可热,六月底的大选辩论前,相关概念 meme 币也有明显的异动。

而对委内瑞拉来说,加密货币是反对独裁主义的武器。在 2020 年的新冠疫情期间,瓜伊多领导的临时政府决定使用加密货币向该国的医生和护士提供直接援助。原因是,马杜罗政权的腐败以及对银行的控制使得国际援助很难通过正常方式提供。该计划直接帮助了 65,000 名医生和护士,当时,医生的平均工资为每月 5 美元。使用加密货币支付进行援助每人可获得 100 美元。由此,去中心化的加密支付方式有效的支持了当地的民主运动。

2. Web 3 支付是什么

万字解析 Web3 支付赛道:全球化支付的未来

Web3 支付基于区块链技术,只要有了对方的“钱包地址”,加密货币便可在区块网络上进行转移,并可以即时的查看和追溯,实现去中心化的点对点支付。这一实现路径解决了传统支付中透明度低、交易到账时间长、多层机构介入成本高等问题。

2.1 市场规模

万字解析 Web3 支付赛道:全球化支付的未来

随着 BTC ETF 的通过、BTC 减半以及 ETH ETF 的落地预期,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加密货币支付纳入监管范畴,更多的个人和机构资金正在涌入加密市。截至 6.23 日,BTC 市场规模已经达到 $1.27 T ,而以太坊达到了 $15.2 B。

万字解析 Web3 支付赛道:全球化支付的未来

根据 Tripple A 的报告,截至 2024 年,加密货币的全球渗透率为 6.9%,全球范围内约有 5.6 亿人拥有加密货币,相比去年的 4.2 亿人增长了 33%。其中,亚洲是加密货币拥有最多的大洲,南美和大洋洲为占有比增长最快的地方(116.5%),迪拜的人口渗透率占比为 25.3%,为加密货币拥有人口占比最高的国家,配合着当地的金融自由区、个人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减免优势,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迪拜会成为近两年很多交易所和加密公司的总部。

因此,不管是人口占有比最高的地域、还是拥有人口占有比增长最快的地域,本质上是政策的宽松和现实交易的需要,都会给予加密支付探索和发展的良机。

  • 企业角度来看,早在传统领域,星巴克、可口可乐、特斯拉和亚马逊等实体经济中的知名品牌纷纷拥抱加密货币,加密货币在主流市场的市场采纳率和消费者熟悉度逐步上升。今年,已经有更多的传统企业开始接受加密货币,拓展自己的支付方式。法拉利现已和 Bitpay 合作在美国接受比特币、以太坊和 USDC 的支付,并计划在 2024 年初将这一选项扩展到欧洲和其他地区。在新加坡,Grab 用户现在可以使用比特币、以太坊、新加坡元稳定币、USDC 和 USDT 在日常生活中订购车程和外卖。所以,当B端的行业巨头开始采用加密支付,这不仅是对加密行业本身的认可,凭借B端企业本身的信用背书,也为 C 端用户打开了加密货币支付的一道大门。

  • 用户角度来看, 2021 年,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的注册用户数量仅为 300 万。然而,到 2024 年 6 月,币安的注册用户人数已经激增至两亿,日交易量达到了 1890 亿美元。这一显著增长证明了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加入加密货币的使用行列,加密支付正逐渐成为一片广阔的蓝海。

万字解析 Web3 支付赛道:全球化支付的未来

  • 链上数据来看,从 2020 年 1 月到 2024 年 3 月,链上交易量和交易活跃度持续增长。在一系列利好事件的推动下,这些指标屡次突破历史新高,即将突破 1,500 亿美元大关。

在 Web3 领域,许多项目方和交易所看到了行业的上升趋势及加密支付的巨大机会,纷纷加快各地区支付牌照的申请,拓展发卡业务及其他将 Web3 支付与实体经济相链接的业务,同时加快交易所以及链上钱包设置的建设。

近期,Coinbase 宣布推出自托管钱包平台,该平台集成了资产和身份管理、购买、发送、交换、NFT 以及交易历史等功能,为其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链上交易途径。这不仅为 Coinbase 的用户群体提供了更多便利,也成为 Onchain Summer 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推动了 Web3 支付的发展。

3. Web 3 支付场景的分类

万字解析 Web3 支付赛道:全球化支付的未来

3.1 第一类:出入金

万字解析 Web3 支付赛道:全球化支付的未来

3.1.1 入金

定义:

指的是将法定货币(如美元、欧元等)转换成加密货币的过程。这一过程相当于进入加密货币经济的入口。付款人通过中心化交易所或第三方的去中心化出入金平台转入法定货币,中心化交易所可以直接将其兑换成加密货币并转入链上钱包;第三方去中心化的出入金平台通过做市商兑换加密货币,做市商收到法币后,会将等值的加密货币打到付款人的链上钱包。

这里的做市商通常是加密友好的银行(例如已经倒闭的 Silvergate Bank, Silicon Valley Bank, 和 Signature Bank ),银行倒闭后,更多的稳定币发行商(Tether、Circle)、支付服务提供商(BCB Group)承担起流动性提供者的角色。

入金的方式:

  • 中心化交易所:用户可以在中心化交易所完成 KYC 后创建账户,通过银行账户、信用卡或是电子钱包,用法定货币购买加密货币

  • 点对点平台:这些平台直接连接买家和卖家,实现法定货币与加密货币的兑换。交易通常由第三方保管资金,直到买卖双方完成双方同意的操作

  • 场外交易柜台:OTC 柜台可促进买卖双方直接进行大额加密货币交易。这通常由机构投资者或高净值个人使用

  • 去中心化的加密货币钱包:最常见的加密货币钱包类型是自托管钱包,由于不涉及第三方,因此用户可以完全控制其加密货币

入金涉及的主体:

中心化交易所、第三方去中心化出入金平台、银行、流动性提供商(加密友好银行、稳定币发行机构、支付服务提供商)

收费结构:

  • 支付渠道费用: 例如信用卡发卡机构、Paypal、Apple Pay 等收取的费用

  • 法定货币对加密货币的汇率费用: USD 和USDT 通常不是 1(通常兑换的中间商会去赚这个差价)

  • 网络费(从自托管钱包转到其他钱包地址需要Gas费)

3.1.2 出金

定义:

与入金相反,出金是指将加密货币转换回法定货币的过程。用户可以通过出售持有的加密货币,将其兑换成传统货币,然后提取到他们的银行账户或其他支付方式中。这一过程相当于退出加密货币经济的出口。

出金涉及的主体:

中心化交易所、第三方出入金平台、银行/卡商、流动性提供商(加密友好银行、稳定币发行机构、支付服务提供商)

出金的方式:

  • 中心化交易所、点对点平台、OTC、加密钱包

  • 加密借记卡(虚拟卡、实体卡):与加密货币钱包或平台关联的借记卡能够将加密货币转换为法定货币,并用来正常消费

费用结构:

  • 交易费:进行出金操作时,服务提供商(交易所或第三方出入金平台)可能会收取一定的交易费用

  • 加密货币对法定货币的汇率费用:如果出金涉及货币转换(如将美元兑换成欧元),可能会产生汇损

  • 银行手续费:接收资金的银行可能会对存入的资金收取手续费。

3.2 第二类:用加密货币在实体经济中购买商品或服务(独立卡支付、第三方支付平台)

3.2.1 独立卡支付(虚拟卡/实体卡)

传统支付卡商或者 Web3 原生的支付卡商支持加密货币在实体经济的消费,这里有 4 个主体,帮助发卡商的技术服务商、发行商(传统卡商、 Web3 原生发卡方)、卡组织。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实际上较为流行的大多是加密预付费借记卡:无需绑定已有的银行账户,只需要预先将加密货币转换成法币充入卡中。

主体 1 :虚拟卡/实体卡技术服务商

发行信用卡和借记卡在 Web2 世界中是银行的专利,开展这门业务拥有较高的技术和资质门槛;但在加密支付卡这个赛道中,并不是如此。

发卡技术服务提供商提供着“发行即服务”的解决方案。当用户看到一张带有某个 VISA  标志的加密卡片时,背后实际上是发卡方与技术提供商的合作模式。发卡技术提供商的 API 已经与 Visa 和 MasterCard 等支付网络集成,同时也与发卡行等行业上下游建立了合作关系,为用户提供实时的交易授权和资金转换服务等。

发卡需求方仅需在合规监管或者持有牌照的条件下,调用技术提供商的 API 或 SaaS 解决方案,即可发行和管理加密信用卡/借记卡。

* 技术提供商经常要持有多种地区的持牌牌照,提供服务包括:必要的安全技术、支付处理系统和用户接口等,以支持加密卡发行、货币转换和支付、交易监控和风控等。

万字解析 Web3 支付赛道:全球化支付的未来

主体 2:传统支付卡商

Visa 已与 Web3 基础设施提供商 Transak 合作,通过 Visa Direct 解决方案推出加密货币提款和支付。用户可以直接从 MetaMask 等钱包将加密货币提取到 Visa 借记卡中,并将加密货币兑换成法定货币,在接受 Visa 的 1.3 亿家商户支付。因此传统支付卡商做加密货币支付卡的绝对优势是历史沉淀下来的支付牌照、品牌信用背书、大流量的用户和商家入口、以及绝对的资金实力。

主体 3:Web3 支付卡商

做硬件钱包的 Onekey 和 Dupay 在去年就已推出虚拟卡和实体卡,为大陆用户提供了购买 OpenAI ChatGPT 的可能,商业模式是主要是赚取开卡费和交易手续费,且不同等级的卡片有不同的限额和手续费标准。除了 Web3 原生支付卡商,各大交易所也结合自己的业务形式推出了赚取手续费、开卡费外的商业模式。

比如,币安的加密支付卡消费可以获得一定 BNB 返现,类似于现实中的”cash back”,Crypto.com 的加密支付卡通过质押不同数量的平台代币 CRO 可以获得一定的免开卡费以及其他支付权益。交易所基于本身的用户流量和品牌背书,以及交易后出金的天然消费场景,试图用发卡业务扩展更多 C 端支付场景。

这个业务逻辑是交易所本身就有交易后出金的支付场景,且相对于传统支付卡商,交易所用户使用加密支付卡有更低的教育成本;从使用角度来说,用户的交易所app借用原有的交易产品矩阵,可以直接和卡进行交互,大大提高了用户切换不同平台转账、充值等使用体验。

主体 4:卡组织

VISA 和 Mastercard 将网络授权给技术服务商,通过和技术服务商合作获得更多的利润。加密支付卡交易笔数以及海外交易越多,他们收到的手续费就越多,金额越大,营收也越高;因此他们并不需要自己发卡,凭借自己的支付网络和信用卡品牌背书就可以赚取这笔”授权费用”。  

评价:

虽然发卡生意链的角色不同,但是每个参与者都有着自己做发卡生意的逻辑和优势。比如虚拟卡/实体卡发行技术服务商看准的生意是 SaaS,一旦打通了牌照和技术,聚合了 Web3 生态的交易渠道,那么这种生意模式就是可以复制的,不费力的生意,且他的受众非常的广,不仅可以为 Web3 原生发卡方提供服务,同时也能以合规和技术优势扩展其到其他的支付业务范围;原生 Web3 发卡方则可以通过外包技术的模式,赚取买卖加密货币或是卡支付的手续费,容易触达更多 Web3 的原生社区,也有着更低的有加密货币使用习惯的用户获客成本;传统卡商或是传统支付巨头更是有着资金沉淀、最广泛的用户群体和有力的品牌背书,如果发卡更容易获得虚拟卡支付用户的认可、非加密用户的认可、以及赚取支付服务商的 B 端授权费等。

3.2.2 第三方支付平台

传统 / Web3 相关第三方支付平台拓展出入金和加密支付业务,实现加密货币在实体经济中的使用和消费。以下两个平台有各自的使用优势: Revolut app 在传统支付中支持法币兑换、卡支付等,顺理成章也可以是加密货币与法币的兑换平台,而 Binance Pay 背靠最大的加密交易所 Binance,也自然有消费的需求,形成加密货币入金、交易、提币、消费的闭环。

Revolut:金融科技公司和全球新银行 Revolut  于 2015 年在英国成立,提供转账、支付等服务,在全球拥有超过 4,000 万用户。该公司于 2024 年 3 月推出了 Revolut Ramp,该服务允许 Revolut 的用户通过与 MetaMask 开发商 Consensys 合作,可以在自己的钱包中购买加密货币,并在平台和Revolut 账户之间进行交易,无需支付额外费用或受到限制。同时,传统支付应用内将 Revolut 卡链接到用户的加密货币账户,在支付时,Revolut 会自动将的加密货币兑换成购买货币进行支付。

Binance Pay:购物平台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多种加密加密货币购买不同零售品牌、游戏的礼品卡(几十到几百不等),从而在实体经济中的消费。例如 Coinbee:

万字解析 Web3 支付赛道:全球化支付的未来

Source: @Coinbee

3.3 第三类:区块链原生支付的支付场景(链上支付场景)

链上支付也是基于 Web3 世界的某个支付场景下的需求,通常是在参与项目方活动、交易时衍生出的支付需求。

  • 支付和转账:Web3 钱包( 以币安 Web3 钱包为例 )提供了点对点的支付和转账功能,只要有了对方的钱包地址,就可以进行跨空间转账,通常需要一笔网络费用( Network Fee /  Gas Fee )的成本便可在几分钟内收到。用户可以方便地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低成本地转移资产。

万字解析 Web3 支付赛道:全球化支付的未来

Source: @binance

  • DeFi / NFT:用户可以通过 Web3 钱包与去DeFi应用交互,进行加密货币的存贷款、借贷、流动性挖矿等操作。用户也购买、交易 NFT 等数字资产。

  • DEX:Web3钱包支持用户在 DEX 上进行加密货币的交易,这些交易所不依赖中心化的订单簿,而是通过智能合约来撮合交易。

  • 跨链交互:多链钱包支持用户在不同的区块链之间转移资产,实现不同区块链生态的互通。

  • GameFi:在 GameFi 中, Web3 钱包可以用于购买虚拟商品、土地或其他游戏内虚拟资产。

  • 社交网络和内容创作:Web3 钱包支持用户在去中心化社交平台上进行内容创作和货币化,以及接收打赏和支付。

4. 支付相关的项目

4.1 项目一:稳定币项目 Paypal PYUSD

2023 年 8 月,PayPal 推出了首个稳定币 PYUSD,发行方为 Paxos,Paxos 定期会定期提供储备资产证明。该稳定币 PYUSD 在以太坊上发行(目前已上线 Solana )。PYUSD 与美元保持1:1的价值,可通过 PayPal 生态系统进行兑换。稳定币 PYUSD 由美元存款、短期美国国债和类似的现金等价物提供支持,以确保其稳定性,而不受其他加密货币波动的影响。

使用场景:主要用于游戏、汇款,以及作为 Web3平台和去中心化交易所中的支付媒介;目前 PYUSD 只面向美国本土用户, Coinbase 上提供PYUSD的交易对。由于支持的公链和地域有限,该稳定币的使用范围还待拓展。

  • 转账:用戶可以使用 PYUSD 进行零手续费转账

  • 支付:商品结算时采用 PYUSD 进行支付

  • 转换加密货币:PYUSD 可以与 Paypal 支持的其他加密货币进行转换,手续费根据转化的数量有所不同,从 1.45% ~ 4.9%不等,手续费较高;且由于目前只支持以太链,所以稳定币转出的网络费用会非常贵。

万字解析 Web3 支付赛道:全球化支付的未来

Source: @Paypal

市值:目前 Paypal 发行的稳定币市值为 $270.37 M, 在稳定币市值中排名 13。稳定币的总市值为 $170.2 B, Paypal 发行的稳定币占比为 0.15%,市占率最高的是 Tether 为 65.9%。由此可以了解到,即使是支付巨头进入加密行业,由于进入时间较晚、涉及公链较少、地域限制、使用的场景有限的情况下,也很难在加密市场中迅速拔得头筹。但 Paypal 也在努力扩大其应用范围,目前已上线  Solana,PYUSD 的发展目标是登录各大交易所, 形成更高的流通,旨在 Web3 和 Web2 生态的系统兼容。

万字解析 Web3 支付赛道:全球化支付的未来

 source: @Defilama

4.2 项目二:点对点支付的基础设施 Mastercard

万事达卡推出了万事达卡加密凭证,是与交易所合作的首次点对点试点交易。其特点是转账时使用别名而不是冗长的区块链地址。这个新系统旨在为交易所用户简化加密货币交易,提供更人性化的点对点转账方法。

试点范围:主要是欧洲和拉丁美洲,具体包括是阿根廷、巴西、智利、法国、危地马拉、墨西哥、巴拿马、巴拉圭、秘鲁、葡萄牙、西班牙、瑞士和乌拉圭的用户将能够跨多种货币和区块链进行跨境和国内转账。选择这些地点进行试点主要是这些国家的加密货币的环境相对宽松,以及拉美地区由于货币贬值对加密货币有着极大的需求。

合作交易所:Bit2Me、Lirium 和 Mercado 等交易所均已启用实时交易功能

万字解析 Web3 支付赛道:全球化支付的未来

Source: @Mastercard

使用步骤:交易所首先根据万事达卡加密凭证标准进行 KYC。此时,用户将获得一个别名,以便在所有支持的交易所之间发送和接收资金。当用户发起转账时,万事达卡加密凭证会验证收款人的别名是否有效,以及收款人的钱包是否支持数字资产和相关的区块链。如果接收钱包不支持该资产或区块链,则会通知发送者并且交易不会继续,从而保护各方免受潜在的资金损失。  最后输入金额进行转账,需要输入手机验证码完成。                                                   

4.3 项目三:出入金支付基础设施 Moonpay

MoonPay 于 2019 年创立,公司定位是 PayPal for Web3。MoonPay 现在是少数几家通过 MTL 许可证在美国所有州获得许可和合规的公司,简单来说,是个主营业务为出入金的加密货币服务商。

MoonPay 通过提供 API 和 SDK,使开发人员可以将其服务集成到  Web3 相关的应用程序中,与中心化交易所和钱包建立联系,提供出入金服务。

用户还可以在 MoonPay 应用程序上或通过 Coinbase、OpenSea、MetaMask 和 Bitcoin.com 等各种 Web3 交易所购买 NFT 等数字资产。目前服务过超过 1,500 万个人用户。

最新消息显示,Moonpay 目前已被集成到 PayPal 中,美国的用户可以使用现有的 PayPal 余额、银行卡购买 110 多种加密货币。

  • 融资历史:首轮融资筹集了 5.55 亿美元 ,由Tiger Global Management和Coatue Management领投。估值 34 亿美元的估值。其中还包括贾斯汀·比伯、玛利亚·莎拉波娃和布鲁斯·威利斯,共计 60 位投资者。

  • 登录渠道:Moonpay 平台(KYC)、合作的中心化交易所和钱包服务商(包括 Metamask、 Bitcoin.com、OpenSea、Uniswap、Sorare等)

万字解析 Web3 支付赛道:全球化支付的未来

source: @Moonpay

  • 业务范围

○   出入金:MoonPay 为个人用户提供以法定货币购买或出售加密货币的功能。在100+国家提供34种法定货币对于126种加密货币的入金服务和22种加密货币的出金服务。支持信用卡和借记卡、欧元/英镑/美元银行转账、PIX 和 Yellow Card 等本地支付方式

○   加密货币交易平台:MoonPay 提供了一个安全的非托管加密货币交易平台,使用户能够交换不同的加密货币,无需支付手续费。用户可以连接加密钱包到 MoonPay 进行跨链交换;截至 2024 年 4 月,MoonPay支持的钱包,例如 Trust Wallet、Ledger、MetaMask、Rainbow、Uniswap和 Exodus。在出入金方面,MoonPay更侧重于与大型项目(如交易所和钱包)建立联系,通过在这些平台上建立流量门户来获取用户流量,而 Alchemy Pay 的出入金服务则更侧重于扩展不同的本地支付渠道,强化产品本身本地化的能力。

○   企业级加密货币支付:MoonPay 支持企业级加密货币的多种支付方式。用户可以将API嵌套到企业的应用程序中,支付方式从 Visa 和 Mastercard 等信用卡到电汇、银行转账到 Apple Pay。MoonPay 有50多人组成的反洗钱监控系统、欺诈引擎和反欺诈堆栈,为企业客户处理信用卡退款、欺诈或纠纷的业务问题。

○   NFT产品相关服务: 

     MoonPay 礼宾服务:在为高净值客户提供 NFT购买和托管的高级服务。MoonPay 与 Yuga Labs 等合作伙伴关系密切,通过礼宾服务帮助推广 BAYC 和 CryptoPunks 等蓝筹 NFT,并将其出售给名人客户。

     NFT Checkout:Moonpay 通过和 OpenSea、Magic Eden、ENS 和 Sweet.io 等平台合作,提供购买和出售 NFT 服务。用户可以使用信用卡或借记卡,以及 Apple Pay、Google Pay 等支付方式购买 NFT,无需先购买加密货币。

     HyperMint:自助服务基础设施平台和通过无代码平台提供的  Web3 API,主要用户是创作者和品牌。用户能够:

  i.   编写、设计和部署智能合约

  ii.  创建、管理、铸造并向最终用户出售代币

  iii. 引导资金、版税并大规模分发 NFT

  • Moonpay 的商业模式:

○   手续费、服务费、 NFT 铸造/礼宾费用: MoonPay 通过从总交易中抽取一定比例来赚钱。主要交易类型是买卖加密货币以及买卖 NFT,对于礼宾服务收取服务费和交易佣金、NFT 铸造费用。该公司对通过信用卡买卖加密货币收取 4.5% 的手续费,对银行转账收取 1% 的手续费(最低 3.99 美元),因此对于小额和频繁的出入金用户并不友好。对于 NFT,它收取 4.5% 的费用,最低 0.50 美元;NFT 的高净值用户也会有高额的服务费等。

○  汇率差价:MoonPay  通过在用户出入金、以及购买或出售加密货币时汇率差价来赚取收入。

○  API 集成费用:MoonPay 提供 API,使第三方平台和开发人员能够将加密货币购买功能集成到他们的应用程序中。MoonPay 可能会向这些合作伙伴收取集成费或订阅费,以访问其 API 并利用其服务。

4.4 项目四:支付解决方案提供商 Alchemy Pay

Alchemy Pay 于 2017 年在新加坡成立,是一个为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服务的加密支付网关。它支持 173 个国家/地区的付款,主要服务地区为东南亚,这也是他跟 Moonpay 的服务范围不同的地方。由于东南亚的国家经济水平不同,每个国家支持的主流支付方式不同,对其在不同国家聚合支付方式的种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Alchemy Pay 提供支付相关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最近, Alchemy Pay 投资了 LaPay UK Ltd,获得了受 FCA 监管的授权支付机构许可证。该公司还与香港胜利证券合作,提供虚拟资产交易和咨询服务,特别是针对新的比特币和以太币现货 ETF。由此可见,Alchemy Pay 比较能够相应市场的热点以给予拓展相应的服务。

  • 融资背景:Alchemy Pay 以4 亿美元估值完成1000 万美元融资,由DWF Labs参投。

  • Alchemy Pay 的业务:

a. 法币和加密货币的出入金:

提供出入金和购买加密货币的渠道,目前出售的加密货币可汇入 50 多种法定货币的银行账户。相对于在欧美市场更加流行的 Moonpay,Alchemy Pay 在电子钱包支付更流行的东南亚和拉丁美洲需要集成更多的支付渠道,以更加积极的探索发展中国家的业务,改善用户体验。B 客户业务主要是为 Dapp 集成 API,实现出入金。

b. 支付网关:

企业级支付网关: Alchempy Pay 在监管框架内提供在线支付和银行解决方案,使得传统企业和 Web3 企业也可以在该平台管理多法定货币账户,并促进法定货币和加密货币之间的转换。支付方和接收方的用户可以选择使用加密货币/法币作为支付手段。同时,Alchemy Pay 还为大型企业提供定制化的加密货币收款服务。

万字解析 Web3 支付赛道:全球化支付的未来

万字解析 Web3 支付赛道:全球化支付的未来

Source: @Alchemy Pay

个人支付:支付所有流行的全球和本地支付方式。包括借记卡、信用卡、银行转账、移动钱包等

万字解析 Web3 支付赛道:全球化支付的未来

Source: @Alchemy Pay

c. 加密卡发行技术解决方案:

Alchemy Pay 虚拟卡是万事达卡预存卡,用户可使用多种加密货币直接充值美元到发卡商的虚拟卡内

  • 目前支持的货币:USDT、USDC、ETH、BTC、以及商户平台代币

  • 支持的网络:Trc20, Bep20, Erc20, Sol, Bitcoin, Polygon

  • 当前支持的卡 BIN:558068(万事达卡)、531847(万事达卡)、404038(Visa卡)

万字解析 Web3 支付赛道:全球化支付的未来

Source: @Alchemy Pay

合作模式:发卡商与 Alchemy Pay 合作,Alchemy Pay 为商户生成定制品牌信用卡。支持用户使用 USDT 及平台币直接充值美元金额进行消费,并可即时将剩余金额兑换至加密货币钱包。

使用场景:可在全球所有支持万事达卡消费的线上平台消费( 如亚马逊、eBay 等 ),并可与 Apple Pay 联动满足线下门店支付场景。

  • Alchemy Pay 的商业模式

○ 个人及企业出入金的交易手续费、法币和加密货币兑换的汇率差额

○ 为实体、 Web3 企业提供的 API 的集成服务费

○ 发卡技术服务费

○ 平台代币的盈利:$ACH

  • 项目评价

2024 年,在业务方面, Alchemy Pay 主要会加强推进出入金服务、加密卡服务、推出创新的 Web3 银行账户以及获得必要的监管许可方面。

在牌照获取方面,Alchemy Pay 预计将今年在全球内提交并获得 20 多个许可证,以此展开业务地理上的横向拓展的和业务深度的拓展。Alchemy Pay从最初始的东南亚地区逐渐扩展到欧洲。目前在新加坡、香港、美国、英国、韩国、印尼、澳大利亚等地申请了牌照,以及正在通过收购或申请的方式寻求更多地区的合规认证。

因此,对于支付服务商来说,全球监管的放松、 BTC 逐渐走向合规化、以及项目方自身对不同地域的不同业务牌照的积极获取是非常利好且重要的一环。一旦支付服务商在早期获取了牌照,便是打开了一个地区的用户入口,更容易获得该地区最原始、最广泛的 B 端资源(不仅可以做企业,也可以为银行提供服务)和 C 端的用户认知的积累,有了更多的资源和积累便更容易跟更多传统行业、 Web3 需要有链上交易需求的项目方合作,在资源和用户积累的基础上展开更多形式的支付衍生服务。

  • 代币经济学

万字解析 Web3 支付赛道:全球化支付的未来

万字解析 Web3 支付赛道:全球化支付的未来

万字解析 Web3 支付赛道:全球化支付的未来

Source: @Alchemy Pay

代币用途:

Alchemy Pay 的代币 $ACH 是实用型代币,有支付手续费、企业网络费用、参与 Defi 服务、治理等相关用途

  • 支付费用:用户可以使用 $ACH 支付交易时享受费用折扣,通过支付网络用   户也可以获得返利、折扣或其他形式的奖励。

  • 企业支付网络:企业可以获得基于其网络规模和交易量的企业交易奖励。

  • DeFi 奖励:DeFi 参与者可以通过质押和其他DeFi 服务中获得奖励

  • 治理:ACH 持有者可以根据其持有量获得对关键业务决策和协议变更的投票权;ACH 代币持有量可以用于促进非治理投票场景,如民意调查和促销活动

代币经济学评价:

我们可以从经济代币学的图中看到,目前代币已经释放了总量的 77.7% 左右,虽然没有代币释放速度图,但是根据代币分配图,我们发现种子轮、 Backers 和 IEO 部分已经全部释放完毕,这说明私募轮的机构( 18% )中可能集中地拿着非常低价的筹码;同时早期的参与者 40% 的代币是通过支付挖矿的方式进行分配的,这是一把双刃剑,高比例会鼓励参与者的加入,也有可能在未来造成一定的抛压。

4.5 项目五:发卡商Bit.Store

万字解析 Web3 支付赛道:全球化支付的未来

Bit.Store 是一套加密支付卡基建设施方案。早期, Bit.Store 主要是做东南亚市场的加密货币兑换平台,可以理解为他们对接了很多大型的中心化交易所可以在平台买卖代币。在前不久,Bit.Store 推出了加密支付卡,包括虚拟卡(美元本位计价)与实体卡(欧元本位计价),这些卡由 Mastercard 或 Visa 提供支持,支付技术服务商为 Alchemy。

  • 牌照:目前持有Hong Kong MSO license; US MSB license; European EMI license; Canadian MSB license; Indonesian trade license / South American trade license等多地牌照。其支付技术服务商 Alchemy Pay 也持有多个地方的业务牌照,可帮助其在多地开展支付业务。再者,Alchemy Pay 收购了 Bit.Store 15% 的股权,其主要目标是”查缺补漏”,借收购”共享牌照”,扩展原始积累在东南亚地区的 Alchemy Pay 在北美、欧洲、南美等地区的支付业务。

  • Bit.Store 实体卡&虚拟卡:许多卡商更多推出的是虚拟卡,他的亮点是实体卡可以在线下 ATM 取现。

    万字解析 Web3 支付赛道:全球化支付的未来

    万字解析 Web3 支付赛道:全球化支付的未来

    Source: @Bit.Store

    在 Bit.Store 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通过赚取交易手续费、卡费、汇率差额等方式开展自己的业务模式,其优势在于,在 Web2 支付渠道方向,他凭着多种类、多地域的牌照,他的实体卡连接了最广泛的传统线上支付渠道( Apple Pay、Paypal等),其线下支付又做到了很多卡商不能做到的实体卡取现服务;在 Web3 方向,他不仅背靠着大型交易所和托管平台,为其提供充足的加密货币流动性,也积极和项目方进行创新合作,借热点叙事推出不同项目的联名卡。

    4.6 项目六:支付网络技术提供商 Ripple

    Rippl 是一家金融科技企业,其创新的区块链协议 Ripple,旨在通过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的账本—— Ripple Net,允许银行和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低成本地交易各种资产,解决传统银行系统在处理全球交易时面临的挑战。Ripple Net一个分布式账本,提供了交易的透明性、不可篡改性和即时结算。其代币为 $XRP。

    • 为什么需要 Ripple Net:传统银行处理跨境交易的问题

    在传统银行系统中,每家银行都有自己的内部账本,记录着与客户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同一家银行内的客户之间转账相对简单快捷,但不同银行之间的转账就变得复杂,需要通过信任关系或第三方中介来完成,这导致交易速度慢、成本高,并容易出错。

    例子:假设客户甲在美国的 A 银行存 100 美元,想转账 50 美元给印尼 B 银行的客户乙。在传统银行系统中,这笔交易可能需要通过多个中间银行来完成,涉及高昂的手续费和几天的结算时间。而通过 Ripple 账本,美国A银行可以直接在 Ripple 网络上发行代表 50 美元的借据,通过 Ripple 账本式网络快速、低成本、及时地将这笔资金转移到印尼B银行。

    • 基于 Ripple Net 账本创新技术,提供的解决方案

    a. xCurrent :  xCurrent 允许银行之间实时发送消息,确认付款细节,并跟踪付款进度,从而实现端到端的即时结算。

    b. xRapid : xRapid 像是银行和支付提供商的“流动性助手”。当需要快速地在不同货币间转换资金时,xRapid 帮助他们以较低成本和极快的速度获取目标货币。它通过利用 XRP 的流动性,减少了预先在各地设立货币账户的需要。

    c. xVia :  xVia 会处理其余的复杂流程。

    简而言之, xCurrent 是银行间沟通的桥梁, xRapid 是流动性的加速器,而 xVia是简化支付流程的界面。这三个产品共同构成了Ripple的支付生态系统,旨在使全球支付中间商更少、支付速度更快、支付成本更低、依托于的去中心化网络更安全、更透明。目前已有全球 100 多家银行、支付提供商、交易所和企业加入了 Ripple Net,使用着实时汇款和国际 P2P 支付、电子发票、全球货币账户 、实时现金池等服务。

    • 代币经济学:

    万字解析 Web3 支付赛道:全球化支付的未来

    XRP 的供应量固定为 1,000 亿个代币,20% 为代币创始人所有,80% 为 Ripple 本身所有,即 800 亿代币。Ripple 最初分配的 250 亿 XRP 被分发、出售,另外 550 亿 XRP 被存入 55 个智能合约托管账户,每个合约包含 10 亿个 XRP 代币。

    这些合约每月系统性地向市场发放 10 亿个代币,总周期为 55 个月。在下一次解锁开始时,未使用的 XRP 将被放回托管账户,在 XRPL 上进行每笔交易时,都会有一些 XRP 被用作交易费并被销毁,从而产生通货紧缩压力,但是由于费用本身很低,所以造成通货紧缩的压力很小。

    万字解析 Web3 支付赛道:全球化支付的未来

     Source: TokenInsight 

    代币用途:

    a. 钱包储备:

    在 Ripple 网络中,每个账户都需要持有一定数量的 XRP 作为”钱包储备”。这是为了防止网络拥堵和垃圾交易,确保网络的顺畅运行。钱包储备的金额是根据账户的活跃程度计算的,例如,账户持有的  IOU (即代表其他货币的债务凭证)越多,所需的钱包储备就越多。

    b. 信任线:

    信任线是 Ripple 网络中账户之间建立的一种债务关系,允许一个账户向另一个账户借入资产(如美元、欧元等)。这种借入的资产在 Ripple 网络中以 IOU 的形式存在。信任线的设置需要双方都同意,并且通常与 XRP 无关,但 XRP 可以作为信任线中的一种资产。

    c. 交易费用:

    在 Ripple 网络中交易时,需要支付交易费用,这些费用以 XRP 的形式支付。交易费用用于维护网络的运行,包括交易的验证和记录。Ripple 网络的交易费用相对较低,通常每笔交易的费用不到 1 美分,而且交易速度非常快,平均交易时间约为 3 到 5 秒。交易费用的一部分会等值销毁代币。 

    评价:

    该项目的经济代币分配模型和释放速度图都不是很健康。首先,代币释放图中创始人占非常大一部分,大约 20% 左右。其次,总供应量的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前 100 个钱包中,集中度非常的高。

    根据经济代币释放图来看,该代币释放速度非常快,变动浮动大,且其燃烧交易费的通缩机制效果并不明显。影响 XRP 价格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其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持续法律纠纷。该诉讼指控 Ripple Labs 进行未经注册的证券发行,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尽管有一些有利于 Ripple 的裁决,但该案的悬而未决状态继续影响投资者情绪和市场 FUD;当其法律风险被解决,代币的实际用途被运转起来,且有更好的办法解决其不太有效的代币通缩机制,才能更好的实现其代币价值。

    5. 监管与合规

    5.1 美国

    美国的加密货币监管由联邦层面的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以及各州的规定共同构成。美国对 AML、KYC 和投资者保护的要求非常严格,近年来频繁对加密货币企业采取法律行动,虽然面临联邦和州级监管的复杂性,但随着 ETF 的获批,加密货币正逐步明确监管路径,走向叙事的中心。

    万字解析 Web3 支付赛道:全球化支付的未来

    5.2 欧洲

    欧盟通过市场上的加密资产监管法案(MiCA)实现了 27 个成员国的统一监管,所有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CASPs)需获得 MiCA 规定的牌照,并可以通过”护照机制”在整个欧盟范围内运营,直接形成了辐射到 27 个国家以及 4.5 亿的欧盟人口的加密资产大市场。

    由于在一个欧盟成员国注册 VASP 牌照即可在全欧盟地区开展业务,因此立陶宛这种全欧盟最宽松的加密币监管政策的地区,获得了诸多中心化交易所、支付机构的落地注册。

    万字解析 Web3 支付赛道:全球化支付的未来

    5.3 香港

    香港的加密货币监管由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共同负责,香港的主要牌照类型包括:

    a. 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 VASP )牌照:

    VASP牌照主要适用于虚拟资产交易平台。

    案例:2024 年 5 月 26 日,OKX撤回了在香港的VASP牌照申请,将停止为香港用户提供中心化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b. 虚拟资产交易平台 ( VATP ) 牌照:

    这些平台通常允许用户买卖、交换虚拟资产等交易服务,相对于 VASP 牌照,该牌照的功能更集中在交易本身的功能(交易撮合与市场制造、订单类型、高级交易工具等)。

    案例: Gate.HK、OKX 在今年撤回了该牌照的申请, 这些交易所的申请撤回反映了交易所在应对香港严格的监管环境和调整其业务战略上的决定。

    c. 稳定币发行牌照:

    由香港金融管理局监管,稳定币发行人必须持有与面值等值的储备资产,并定期提供储备报告。

    5.4 迪拜

    迪拜过其金融自由区和免税政策,吸引了国际交易所、区块链技术公司和提供支付服务的企业。当地的加密货币监管由虚拟资产监管局和迪拜金融服务局分别管理,牌照主要包括VASP牌照、投资代币和加密代币牌照、支付服务牌照等。

    a. 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VASP)牌照:

    适用于提供虚拟资产相关服务的公司,业务主要涉及交易、托管、支付、借贷等,包括客户资产的安全托管、内部控制、AML和KYC合规、定期报告等。

    案例:Binance 获得VASP牌照,可在迪拜提供包括现货交易、保证金交易和质押产品在内的多种服务。

    b. 投资代币和加密代币牌照:

    由DFSA监管,涵盖投资代币和加密代币的发行和交易,确保合规和透明。

    案例:Ripple 的 $XRP 被批准用于迪拜国际金融中心的加密货币服务。

    c. 支付和汇款服务牌照:

    主要用于虚拟资产的接收、传输或转移服务。

    6. 行业壁垒与创新趋势

    在加密支付行业的不同赛道上,优势企业的竞争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出入金服务:

    在加密货币的出入金服务领域,尤其是随着出金合规的严格性与反洗钱标准的提升,使得地区性加密货币牌照的获取变得尤为关键。对于出入金服务商而言,不仅要寻找加密友好的合作银行和稳定的流动性提供商,尤其在 Silvergate Bank 等银行倒闭后更为困难,还需构建强大的合规体系。

    鉴于牌照获取的地域性特点,那些通过战略合作更快地获得本地运营资格的企业、已经拥有支付牌照基础的企业,以及与加密友好银行建立深度合作关系的企业,往往能够展现出更强的竞争优势。此外,早期进入市场的服务商也有机会享受到市场先发优势带来的红利。

    b. 用加密货币在实体经济中购买商品或服务:

    在实体经济中使用加密货币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业务,其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企业是否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广泛的支付合作伙伴网络,以及与商家和支付平台的深度集成能力。拥有广泛用户基础的企业,尤其是那些在传统支付领域已经建立起品牌的企业,如 Visa 和 Mastercard,它们凭借有力的品牌背书、技术处理能力和大批量交易处理能力,更容易赢得非加密货币用户的信任。

    然而,在加密货币支付的初期阶段,使用这一支付手段的更多是 Web3原生的加密用户。因此,通过教育和市场活动提高这些用户的认知和信任,对于利用庞大的非加密用户基础至关重要。这也为原生加密支付企业的先机。

    c. 链上支付

    链上支付的竞争力则主要源自于创新的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例如,链上身份聚合技术通过提高用户隐私保护和安全性,使用户能够在不同平台间自由验证和使用身份。资金流技术实现了资金的实时流动,为需求驱动和时间敏感的服务提供了创新的支付模式。

    NFT Checkout 服务通过简化的支付流程,降低了用户进入 NFT 市场的门槛,进一步推动了加密支付的普及。因此,原生链上支付企业更专注于提高支付效率、降低链上交易成本、增强用户友好的功能创新。

    7. 风险与挑战

    a. 复杂的全球监管环境

    各国的加密货币法规差异显著,企业需要遵守不同地区的法律要求。加密货币领域的法规仍在快速演变,这包括新的税收政策、反洗钱规定和市场行为规则、牌照申请的难度高、速度慢等,增加了企业合规的难度和成本。例如,欧盟的MiCA法规和美国的联邦及州级法规对企业的合规要求各不相同,需要大量的合规资源。

    b. 宏观经济影响风险、系统风险、流动性风险

    ○  宏观经济影响

    在一些新兴市场和低收入的地区,加密货币的广泛采用可能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这可能导致本地银行体系的资本外流和货币波动,进而影响金融系统的稳定。

    ○  网络安全和技术创新

    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和钱包面临着网络攻击风险。区块链技术的复杂性和交易处理的不可逆性增加了技术管理的难度。一旦发生错误或黑客攻击,恢复损失的难度很大。区块网络的数据安全仍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和先进技术。

    ○  市场波动和流动性风险

    FTX等交易所倒闭后,加密友好银行Silvergate Bank遭遇了严重的资金外流,原因是银行过度依赖加密货币存款,而这些存款大多数未投保且不计息。这种过度集中和快速扩张的业务模式带来了多层次的资金风险。而FTX交易所的倒闭引发了市场对整个加密货币的信任危机,大量资金从加密货币相关的金融机构撤出。但是随着BTC减半和ETF现货的通过,更多的监管机构、资金涌入市场,这将有助于缓和市场的波动性。

    c. 激烈的行业竞争和融资

    对于传统支付企业来说,用户教育将是一大问题,许多用户对加密货币的认知不足,缺乏必要的知识来安全使用加密货币支付服务。对于 Web3原生企业来说,需要利用好自己的社区基础和低教育成本的原生加密用户,不断地用创新的技术、有意思的叙事、和良好的服务,以保持市场竞争力,如果能争取到知名投资机构的投资,也会自然的带来更多的关注度和流量。

     8. 总结

    近年来,传统支付纷纷布局 Web3 支付,推出稳定币和点对点交易基础设施等产品。这个趋势背后的驱动力包括加密货币行业的高利润潜力、传统支付业务的激烈竞争与高运营成本,以及新技术带来的支付优势。

    Web3 支付场景多样化,个人可以通过 MoonPay 和 Alchemy Pay 实现的法币与加密货币的出入金服务,到金融机构可以在 RippleNet 上进行的全球快速低成本交易,再到人人皆可参与的低成本、多样式的链上支付。这些创新不仅提高了支付的透明度和效率,还满足了用户对支付多样性和跨境交易的需求。

    展望未来,随着更多国家开始对加密货币支付进行监管和合法化,加密支付的普及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区块链技术和应用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 Web3支付服务的便捷性、高效性和安全性。

    随着用户和企业对加密支付的接受度提升,我们可以预见 Web3 支付将随着加密行业的发展内成为日常支付方式的一部分,驱动全球金融体系向更加去中心化、透明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Solv x Babylon AMA实录:比特币流动性质押时代来袭

    原文作者: Chase Blue

    上周五,Solv Protocol 和 babylon 联合推出的比特币流动性质押代币 SolvBTC.BBN 首轮额度开售 14 小时就被抢购一空。用户的热情丝毫没有被近日惨淡的行情影响,为什么用户对 Solv.BBN 如此 FOMO,为什么选择 Solv 来参与 Babylon 比特币质押?

    Solv Protocol 作为比特币流动性统一层协议,产品已上线以太坊、BNB Chain、Arbitrum、Merlin,这意味着各公链比特币资产都可以通过 Solv 参与到 Babylon。此外,通过 Solv 投资获得的流动性质押代币 SolvBTC.BBN 有丰富的应用场景比如 DeFi 借贷、交易等,让用户的资产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

    昨日, Solv 创始人 Ryan Chow 与 Babylon 联合创始人兼 CTO Fisher 在线上讨论中分享了各自对比特币生态发展以及比特币流动性质押的看法。并透露 SolvBTC.BBN 二期将在四五天内开启,并将提供更丰富的功能和更优厚的激励方案。

    一、Babylon 的设计目标和初衷

    Fisher: 2021 年,我们团队在做去中心化系统安全性研究时发现,很多新兴的小公链安全性不足,容易受到攻击,而未来趋势是大链为小链提供保护。因此,我们提出了安全性共享的概念,让安全性高的大链为安全性低的小链提供保护并获取收益。我们的好友 Eigenlayer 团队 选择了 ETH 作为安全性提供者,而我们选择了 Bitcoin,我们相信 Bitcoin 作为市值最大、安全性最高的加密货币,能够为其他公链提供强大的安全保障。

    二、为什么选择比特币作为安全性提供者

    Fisher:我们选择技术选型时,更看重安全性,而不是市场热度。BTC 采用 PoW 共识机制,与 ETH 等 POS 公链不同,我们希望结合 BTC 的 PoW 安全性优势和 POS 系统,打造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去中心化世界。

    三、比特币 DeFi 爆发面临的困难及 Solv 的应对措施

    Ryan:BTCFi 爆发面临几大挑战:

    1.大部分比特币持有者习惯于长期持有,不愿意参与链上操作,导致比特币 DeFi 的参与资金有限。

    2.过去比特币生息产品曾出现安全事故,比如一些中心化借贷平台暴雷,导致用户对比特币 DeFi 的信心不足。

    3.比特币 L2 作为扩展比特币功能的重要基础设施,虽然承载了部分比特币资产,但其安全性、去中心化程度等方面仍存在争议,市场对其价值存在质疑。

    4.目前比特币 DeFi 缺乏可持续的收益来源,导致收益率和容量问题难以解决,限制了比特币 DeFi 的发展。

    5.用户参与比特币 DeFi 的门槛高,缺乏便捷入口,很多用户不知道如何参与,也无法方便地进行操作。

    Solv 为行业提出的解决方案

    1.推出 Solv BTC 作为蓄水池,聚合不同链上的比特币流动性,提高资金利用率。

    2.与 Babylon 合作,探索新的可持续的收益来源,比如将比特币用于 POS 链的安全性 Staking,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收益。

    3.降低用户参与门槛,打造便捷入口,连接不同公链和产品,让用户可以一键参与比特币 DeFi,并轻松管理自己的资产。

    四、比特币 Staking 的市场空间和发展路径

    Fisher:短期内我们希望市场规模缓慢增长,先不要一下子涌入太多资金,让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对 Babylon 协议进行测试和迭代,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长期目标是激活所有比特币的质押角色,让所有比特币持有者都能参与 Staking 并获得收益。 因为 Bitcoin Staking 是一个全新的技术,与传统的比特币持有方式不同,需要在稳固的基础上才能获得长久发展。同时,我们也要兼顾市场供需平衡,避免过度增长导致收益率过低,损害用户的利益。我们会逐步扩大市场规模,让比特币 Staking 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五、 介绍比特币流动性质押代币  SolvBTC.BBN 

    Ryan:Solv BTC 是一款 1: 1 锚定 BTC 的资产,类似支付宝的余额宝,可以将用户分散在不同平台的比特币资产集中起来,解决比特币资产分散性问题,并为用户提供更多玩法,比如参与 DeFi 借贷、交易等。SolvBTC.BBN 是 Solv BTC 持有者参与 Babylon 合作项目,将 Solv BTC 转化而来的 LSD (流动性质押衍生品),用户可以通过持有 SolvBTC.BBN 既能获得 Babylon 提供的 Staking 收益,又能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可以随时在市场上交易。产品受欢迎程度超出预期,说明市场对安全、便捷的比特币 Staking 产品需求旺盛。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我们将在本周内开启 SolvBTC.BBN 的第二期,敬请期待。

    六、Babylon 对 SolvBTC.BBN 流动性资产的看法

    Fisher:我们非常高兴看到 Solv 推出 SolvBTC.BBN,我们认为 Solv 是 Babylon BTC Staking 的很好补充,它能够为比特币持有者提供更好的入口和用户体验,简化参与流程,让更多用户可以轻松参与 Staking。同时,SolvBTC.BBN 作为 LSD,在 Native Staking 之外为用户提供 Liquid Staking 选择,增加了用户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七、如何激活闲置的比特币

    Ryan:我们观察到大部分比特币都在冷钱包中,用户不愿意参与链上操作,导致大量的比特币资产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目前 BTC L2 作为扩展比特币功能的重要基础设施,已经吸引了 30-50 亿美元资金,但这距离我们预期的千亿目标还有很大距离。我们相信 Babylon 的上线和其他 BTC DeFi 产品的推出,能够为市场带来更多创新和机会,有望将比特币 DeFi 的规模推至百亿甚至几百亿美金。未来合规资金的引入将是推动比特币 DeFi 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如何将传统金融和比特币 DeFi 结合起来。

    Fisher:比特币缺乏智能合约功能,限制了其应用场景,很多用户担心资产安全,不愿意参与链上操作,导致大量的比特币资产处于闲置状态。Babylon BTC Staking 提供无需信任、自托管的方式,用户无需将比特币转给第三方或依赖 Oracle 就可以参与 Staking,打破了用户的顾虑,让他们可以放心地将自己的比特币用于 Staking 并获得收益,从而激活闲置的比特币资产。

    八、Babylon 如何让比特币持有者无需信任

    Fisher:Babylon BTC Staking 的核心创新在于,我们将比特币转化为可在 POS 系统中质押的资产,通过巧妙的协议设计,实现了比特币的可罚没性。用户无需将比特币转给第三方机构或依赖 Oracle 就可以参与 Staking,整个过程完全透明,用户可以掌控自己的私钥,确保资产安全。只有在用户主动攻击 POS 链时,才会被罚没,其他情况下资产绝对安全,这能够满足巨鲸对安全性的高要求。

    九、对比特币金融生态系统的规划、预测和未来支柱

    Ryan:我认为比特币金融生态系统未来将围绕三个核心刚需发展:铭文资产炒作、BTC L2  和比特币资产生息。铭文资产炒作带来了新的投资机会,BTC L2 扩展了比特币的功能,而比特币资产生息则让比特币持有者能够获得被动收益。Babylon 解决了比特币生息的收益来源问题,为用户提供了可持续的收益,而 Solv 则致力于聚合流动性,降低用户参与门槛,让更多用户可以轻松参与比特币 DeFi。未来比特币借贷、交易和杠杆等金融应用也将是重要的发展方向,我们相信比特币 DeFi 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Fisher:Babylon 作为一个协议,我们更关注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认为只有真正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才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因此,我们将重点发展 POS 链对 BTC Staking 的需求,我们相信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并能为整个生态系统带来多赢的局面。这将为比特币持有者带来更多生息机会,为 POS 链带来更高的安全性、更强的流动性和更优质的用户,推动整个加密世界的繁荣发展。

    十、对当前市场环境的看法和未来研判

    Fisher:我们认为短期的价格波动不足为虑,市场总是充满周期性的波动,重要的是要坚持长期主义,专注于建设真正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熊市是沉淀和积累的好时机,Babylon 会继续打磨产品,开发新技术,为下一个牛市做好准备。

    Ryan:我个人认为当前市场处于阶段性底部,是抄底的好机会。市场情绪比较悲观,但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七八月份市场流动性会比较紧张,很多投资者会选择观望,但九、十月份后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市场可能会迎来新的转机。未来几个月比特币 Staking 会成为市场的重要话题,我们相信这将为比特币 DeFi 带来新的增长动力,建议大家积极关注和参与。

    十一、给予对比特币 DeFi 感兴趣但尚未参与的用户建议

    Ryan:建议大家参与 Solv BTC,Solv  作为比特币流动性层,降低了用户参与门槛,提供便捷入口和多种收益玩法,让用户可以轻松参与比特币 DeFi。Solv BTC 二期即将开启,建议大家尽早关注,抓住机会参与进来。

    如何理解Goat Network提供的比特币原生扩展白皮书?缩略图

    如何理解Goat Network提供的比特币原生扩展白皮书?

    作者:Htaotian 来源:X,@tmel0211

    如何理解@GOATRollup 最新发布的比特币Native扩展白皮书?简单而言,GOAT网络将基于乐观挑战证明(OCP)提供的BTC脚本锁定原生安全机制和 @ProjectZKM Entangled Rollup提供的可交互操作统一流动性结算层,提出了一种去中心化且安全的比特币layer2解决方案。具体如何做呢?

    如何理解Goat Network提供的比特币原生扩展白皮书?

    由于BTC主网脚本语言存在天然限制,无法通过常规ZK Proof of Validity来保证资产跨链存提的交易即时最终性确认,这使得常见的比特币二层扩展方案都需要一个“第三方可信主体”。

    针对此问题 @babylon_chain  提供了一种组合时间锁、一次性签名(EOTS)、多签共识等多种技术构建的独特跨链安全模型。

    不过,Babylon的设计依赖主网提供安全性,更像是一个共享安全层。和传统意义上把交易放在二层执行的layer2扩展方案相比,这类安全共识缺乏二层账本以及二层账本在一层的验证机制,若Layer2过度依赖Babylon的方案相当于会失去对自身链的安全控制,因此Babylon更偏好一些资产管理类的扩展方案,而并非常见通用型的安全解决方案。

    而Goat Network就定位为一种具有Native安全跨链特性的,更通用的去中心化二层扩展方案。

    它的Native原生跨链机制是基于BitVM2思路实现了一种乐观挑战协议(Optimistic Challenge Protocol),所有的计算和交互都在二层离线执行,当“挑战”出现时会在比特币主网执行链上协议,比特币layer1会充当仲裁者来确保安全性。

    具体而言:

    1)用户在layer2存入(Peg-in)的资产会先由GOAT网络资金池来管理,并锁定在一个n-of-n的比特币多重签名脚本中;

    2)用户在layer2发起提现(Peg-out),GOAT网络节点Operator会立即将资产转移给用户,相当于“预支”;

    3)完成代付后,Operator会向GOAT网络资金池发起一个包含挑战脚本和资产脚本的交易,要求将自己代付的资产以及相应奖励和手续费等划入节点账户;

    4)为防止节点Operator作恶,在此引入了挑战机制,任何用户都可以支付一定BTC资产来调用挑战脚本,若挑战成功,节点Operator的行为被证实不诚实,节点的提款请求会失效,其质押的相应资产会划转到挑战者账户,若挑战不成功,则一定时间后,节点Operator会收到包含预支费用在内的全部资产;

    通俗理解,GOAT Network相当于基于Entangled Rollup构建了中间件网络协议,用户每存取一份资产都由Entangled Rollup网络上的节点做“预支”,用户端得到了绝对的安全保障,而节点端则通过挑战者机制(OCP)来排除潜在作恶的可能性,比如,节点Operator构造一个虚假的提款用户,从真实用户的资金池里提取合法资金。

    和BitVM2提供的挑战思路有所区别,BitVM2是基于NAND电路解决方案,并通过逻辑门Commitment追踪交易以及Bisection协议来进行挑战,这个过程受比特币主网脚本大小限制,若构造的交易比较复杂效率会较低。

    而GOAT Network则基于ZKM实现了SNARK证明,且使用Winternitz签名来优化,因此可以达成最小的Taproot存储单位来达成比特币主网的脚本有效性验证。

    有了OCP挑战者证明机制可以保证用户的资产池安全受到比特币主网的“仲裁”保护,但大多数情况下,用户在BTC layer2上执行交易,二层Sequencer负责验证和排序交易,依然存在MEV以及宕机等各种潜在安全隐患。因此GOAT网络同样基于BTC脚本锁定和一次性签名机制实现了Sequencer的去中心化,以此进一步巩固安全信任机制。

    之前,我专门写文章分析过Entangled Rollup协议,它是一种统一的可交互操作性层,可以实现节点Operator之间的资产和消息传递,同时用一套去中心化的安全治理机制来保证安全性。

    综上,GOAT Network通过OCP挑战者机制和Entangled Rollup统一可交互层为其作为通用型Native跨链比特币二层解决方案提供了基础。

    Note:以上解读只为基本的技术逻辑和框架,更多细节内容请详细阅读白皮书内容,可进一步了解:1)OCP挑战者机制如何应用并优化BitVM2的实现效果;2)Entangled Rollup如何实现跨链统一流动性;3)ZKM在比特币脚本功能实现上性能优化细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