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新星Usual能否成功挑战USDT?缩略图

稳定币新星Usual能否成功挑战USDT?

项目介绍

Usual Labs 是一家专注于稳定币技术的初创公司,创始人为 Pierre PERSON 为法国政治家、国会议员,是法国加密资产立法的领导者。

Usual 目前已经拿到了 700 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由 IOSG Ventures 和 Kraken Ventures 领投,知名二层网络项目 Starkware(Starknet 开发公司) 以及 Mantle 也在投资方列表之中。

Usual 协议的核心产品是稳定币 USD0,与传统的稳定币(如USDT和USDC)不同,USD0 是由到期期限极短的 RWA 资产以及国家债券等资产 1:1 支持发行的,这使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降低了资产挤兑情况下被折价清算的概率。

稳定币新星Usual能否成功挑战USDT?

在 Usual 的介绍中,多处以稳定币 USDT 的发行公司 Tether 进行举例和对比,他们认为 Tether 公司在发行了 USDT 之后,并没有将这些稳定币的收益返还给用户。

https://x.com/momir_amidzic/status/1812120424521822369

Tether 每年将近 $10B 的收益只分配给了少数人,其公司员工甚至不到 100 人,因此 Tether 常常被视为全球效益最好的科技公司。

稳定币新星Usual能否成功挑战USDT?

而 Usual 要做的事就是,把代币发行的所有权和由此而产生的利润,交还给用户。

在 Usual Protocol 中,用户可以通过存入资产获得 USD0,这相当于他们在协议中的存款凭证(LDT)。

持有 USD0 的用户可以选择将其锁定以提供流动性,或发行流动性债券代币(LBT),即将 USD0 转换成 USD0++,从而参与 DeFi 生态系统并获取相应的收益。这部分的收益包括项目本身治理代币 $USUAL 的空投,以及潜在的存款收益。

Usual 在其项目设计中,巧妙地将积分凭证设计成紫色药丸,并提到了“Break free from the banking matrix”,这很难不让人联想到 20 年前的科幻巨著《黑客帝国》(The Matrix)。

稳定币新星Usual能否成功挑战USDT?

Matrix 是《黑客帝国》中的一个虚拟现实系统,在人类与机器人大战失败之后,就由它控制和束缚着人类,使人类无法看到真实的世界。

Usual 提出的“Banking Matrix”这一概念,似乎用来比喻当前的银行系统或者中心化的稳定币发行公司,暗示这个系统像《黑客帝国》中的虚拟现实一样,束缚着人们,使他们无法看到或体验到去中心化金融的真正潜力和自由。

稳定币新星Usual能否成功挑战USDT?

而作为积分的紫色药丸也与电影中的红蓝药丸有所呼应,在电影中,主角面临一个抉择:

  • 红色药丸:代表逃离虚拟现实系统,即使现实是痛苦的,也要知道真相。

  • 蓝色药丸:代表选择继续生活在虚拟的舒适假象中,不去打破现状。

而 Usual 设计的紫色药丸,是红色与蓝色的混合,它似乎更为强调平衡的选择,这可能意味着他们将会以一种新的、革命性的方式来打破传统银行系统或者是中心化机构的束缚,但与此同时,Usual 也会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稳定币(USD0)来替代它们。

这种设计既包含了“红色药丸”觉醒和改变的意义,也带有“蓝色药丸”提供安全和稳定的含义,、颇为有趣且新颖。

目前,Usual 已经在 7 月 10 日宣布其主网正式启动,并同步开启了积分活动。用户只要通过提供流动性或持有 USD0++ 就能获得积分凭证 Pills(药丸),未来可转换为 $USUAL 代币空投。

发放的空投数量将占 Usual 总供应量的 7.5%,活动于 2024 年 7 月 10 日 22:30 开始,并持续 4 个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Usual 交互的具体步骤。

项目交互

1、积分活动

https://app.usual.money/#SJYPG

稳定币新星Usual能否成功挑战USDT?

首先,打开上面的项目网址,或者直接在左下角输入邀请码 “SJYPG”。

稳定币新星Usual能否成功挑战USDT?

按照要求,关注官方推特,并连接你的钱包。

稳定币新星Usual能否成功挑战USDT?

按照提示,一直往下操作,会看到存款界面,用户可以选择在这一步就将资产存入,变成 USD0。

这里的存款操作都是在 ETH 主网,如果当前手续费较高,也可以点击右上角的 “skip” 暂时跳过,后续再进行存款操作。

稳定币新星Usual能否成功挑战USDT?

积分奖励规则如上图所示:

  • 直接持有 USD0++:用户可以用 USD0 直接购买 USD0++,每个 USD0++ 可以获得5个药丸(一次性),且随后的每天都可以获得 3 个药丸;

  • 提供流动性:用户可以在 Curve 中添加 USD0/USDC 或者 USD0/USD0++ 的 LP,每1美金的 LP 每天可以获得 1 个或者 3 个药丸。

如果暂时不需要操作,也可以跳过。

稳定币新星Usual能否成功挑战USDT?

全部完成之后,用户就可以在项目首页看到自己当前的药丸数量,以及每天可以获得的药丸数量。

稳定币新星Usual能否成功挑战USDT?

如果在之前步骤中没有存入资产,后续想要操作,在左边侧边栏中点击“Drugstore”,就可以看到持有 USD0++以及添加 LP 的选项。

同时,在页面顶部还可以看到一个增长倍数,即随着用户存款或者提供 LP 时间的增长,获取药丸的速度也会不断加快。

每天可以增加 2%,最快可以增加到 10 倍。当然,用户可以随时提走他们的资产,但是一旦提走,增长系数就会从 1 开始重新计算,即越早存款的用户,获得的药丸会越多,直到活动结束。

稳定币新星Usual能否成功挑战USDT?

除了存款获得药丸,用户还可以参与拉新,邀请好友加入活动。每邀请一个好友,邀请人都可以获得好友药丸总量的10%作为奖励。

稳定币新星Usual能否成功挑战USDT?

2、银河活动

https://app.galxe.com/quest/usual

除了官网的药丸收集活动,Usual 还在银河发布了新的“Pills Campaign”任务。

这部分均为一些常见社交任务,较为简单,感兴趣的用户也可以参与一下

从“混序”肇始到Web3.0世代的“VISA”缩略图

从“混序”肇始到Web3.0世代的“VISA”

与 Linlin @SunLilin 相识是在 X 社交平台,大家都痴迷于对Crypto Payment的探究,看到了Blockchain/Crypto能够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巨大潜在影响,如同我眼前冉冉升起的这片朝阳,正慢慢点亮广阔无垠的塞伦盖蒂草原。

从“混序”肇始到Web3.0世代的“VISA”

Lilin 与我分享了他在2023年4月9日写的这篇文章,在征得同意后转载于此。

在与Lilin 短暂交流和文章的字里行间,能够看到他的深刻和博学。Lilin说这只是拾人牙慧,我说我来继续接力,“总有某一个人点亮某个阶段前面的路。我们的最佳选择就是跟随诸多先贤的脚步,行在高处,审慎的践行理念的力量。”

Blockchain技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对交易的全部构成(支付-清算-结算)进行重新审视和处理,我们由此不会再束缚于传统银行/支付体系,意识应该发生转变,用一种更为根本的方式去思考:什么是Crypto Payment?如何通过Blockchain来构建全球支付,以及支付中的信用?面对全球性的支付体系,又应该用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来进行治理?

这篇文章仿佛是Lilin与Dee Hock前辈在时空交错之间的对话,为那些疑惑指明方向,为这些方向带去信念的力量。

以下,enjoy:

从“混序”肇始到Web3.0世代的“VISA”

2017年底,因为之前参与某中央证券登记机构的区块链业务平台,曾与SWIFT交流过区块链技术,受邀参加SWIFT中国区年会来做一个区块链技术的专题报告。在从东向西的四个小时飞机旅行中,又顺便重读了《One From Many-Visa and Rise of Chaordic Organization》,中文译名为《隐形VISA:面向未来的混序组织》,作者是参与筹建VISA并出任第一任CEO的Dee Ward Hock。

2007年刚进银联战略部,恰好翻译过Visa内部的文档,名为《理念的力量》。当时互联网/移动支付创新战略的布局和思考也都是基于Visa/运通的战略对比起步,深受Dee Hock前辈们的理念影响。时隔十年重读此书,才发现在“去中心化”的Blockchain/Crypto视角下,很多他的思考和表述竟然如此深远的穿越了历史。恰逢此时平流层上的阳光穿越舷窗,照在书页的字里行间,有深刻的感动涌起,只觉得此生若专心做好支付清算这一件事,也就心甘情愿、庶几无愧于己了。

他在后来总结过一段话:

“Visa真正并且持久的成功将会属于两件无可比拟的事情:

a. 与不同伙伴间合作关系的质量;

b. 多大程度上成功地为社区整体提供服务以及提供更大的利益。”

这应该算是当下所谓“社区高于代码”在五十年前的注疏版本。那个年代Visa也还不叫Visa,一个新的全球电子支付网络在筹备多年之后,也逐步带动了数据中心、POS终端、信用卡等多项创新技术与业务的兴起,其历史性的创造与建构从历史的路径积分来看,遥遥领先于中本聪/赛博朋克们创建的电子现金,更不用说后来的Blockchain/Crypto浪潮了。

如同“自由并非代代相传,每一世代的个体都必须不断捍卫并奋力争取”,对于绝大多数基本问题的探求和常识的获取也是如此。世人皆知KK失控/主权个人/网络国家/可编程货币等等时鲜新品,Visa的创始人Dee却被大众遗忘,潜藏在时光的角落里。

Dee这一生以Visa网络成功求索、验证了诸多理念和判断。包括但不限于:

a. 什么是货币? 什么是货币的“价值交换网络”?

b. 什么是“去中心化”?何等的机构可以成为“去中心化组织”?如何治理一个去中心化组织?

这两个问题在今天被表达为Web3世代的核心特征,既Crypto和DAO。

基于《理念的力量》与《混序》两本书略作整理,汲取部分精华,稍加评点。并不存在一个具体的先贤完全奠定了完整的路径,但总有某一个人点亮某个阶段前面的路。我们的最佳选择就是跟随诸多先贤的脚步,行在高处,审慎的践行理念的力量。

注:以下以“DEE”开始的段落代表原书中引述文字;以“Lilin”开始段落代表我的个人评述。

(又:其实何须评点,真理就在字里行间。)

1. 关于货币

DEE:“如果大部分数据开始移动得像电子脉冲 — — 无线电波 — — 甚至光束那么快,那又将如何呢?很明显,所有的事物似乎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并且不断地加快步伐。我们的陈旧观点逐渐消失,传统观念开始转变。这使得我们好像是以不同的眼光,甚至是以不同的心态来看待事物,更甚至于对前二者有所超越:是以不同的意识来观照万物。这简直太让人振奋了。”

DEE:“金钱将会成为以有规律的能量脉冲为表现形式的字母性数据,并将以光速通过整个电磁光谱的无数路径向全球范围移动,而且成本微不足道。任何机构若能移动、操控及保证这种以有规律的能量为表现形式的字母性数据,同时这些由字母性数据作为等价测度与交换中介被大家普遍使用和信赖,那么,这类机构就是银行。我们还可更进一步说,金钱的这些内在属性有可能会导致一种新形式的全球货币的生成。”

Lilin:由此诞生了不同的“字母性数据”的货币,也有不同的“等价测度与交换中介”。在我们曾经欢呼雀跃但又早已习以为常的“网络/手机银行”时代,有银行/支付机构作为代理人来记录、保管、转移货币。但Blockchain改变了一切。

DEE:“如果电子技术继续发展,那么,似乎显然易见的是,200年来银行业对货币的保管、借贷及交换的寡头控制,将会无法挽回地被摧毁掉。国家对货币发行和控制的垄断权也将受到侵蚀。银行或政府在传统上也许是人们最后所凭借的清算者 — — 数量庞大且日益增长的货币价值转移业务的最后处理者。但这并不要紧。在新的系统中,优势将会落到那些组织上,它们最为擅长处理和保证以有规律能量粒子为表现形式的字母价值数据。”

Lilin:尽管Dee并不能预见全部的技术创造,但仍然给出伟大的猜想:以Blockchain为代表的新形态基础设施及其组织确实是“最为擅长处理和保证”价值数据“,而”有规律能量粒子“则以Crypto/Token的形式出现了。

2. 关于信用卡及其业务本质

DEE:“我们所从事的信用卡业务的本性是什么呢?信用是否真的就是我们业务的本性?当顾客递给商家一张塑胶卡付帐时,这种交易的实质是什么呢?很明显,它表示商家愿意把商品卖给那些希望购买其商品的预期的客户。就这一点来说,信用卡取代了驾驶证、社会保障卡、身份证或者其他用于确认身份的手段。这样,信用卡第一项主要的功能就是让卖者认同买者,也让买者认同卖者。”

Lilin:Dee善于第一性的思考业务本质。不管表现为何种交易终端、介质和形态,交易的本质就是交易双方的“信任“和”履约“。信任的背后则存在一系列的”授权“或”委托“,也存在针对交易双方的”验证“。是不是很熟悉?Don‘t Trust, Verify It!

由此又展开了第二个问题,现有的金融系统为什么是“中心化”的?因为能够得到“信任”的机构,作为被“授权”/“委托”的对象,必须符合若干资质或者凭证,即所谓“持牌机构”,所有的金融游戏都是在这些机构之间的“机构间”业务,而各种原因无法获取牌照的机构,当然无法列入其中。回到每一种交易的原初,大家当然会选择自己信任的“代理人”,而不具备资格者则天然会试图颠覆与革新,是为所谓的“金融创新”。

但实际上金融体系又早已是“去中心化”的,范围局限在机构之间,为了避免单一机构完全掌控全部交易,从而篡改/伪造/毁坏交易本身,需要解耦金融机构。去中心化的前提或者本质就是对于“授权”/“委托”双方的本体和agent,认定其风险责任主体,并不断的解耦其交易关联。让“信任”变得更加“简单”和“面向对象”。“因为信任,所以简单”?实际上,“因为简单,所以信任”。

DEE:“显然,信用卡保证了买卖双方都能安全地交换价值:商家提供商品或服务,顾客在销售票据上签字确认,而此票据则被商家储存以作为货币赊欠的凭证。卖者收到的货款是当地的货币,而买方日后也是以自己本国的货币付帐。可见,信用卡的第二项主要的功能就是作为价值数据的保证者。”

DEE:明显地,信用卡系统保证了买卖双方不必了解彼此的语言、法律、货币、习俗或文化,即可启动交换机制。事实上,很多发卡银行允许客户在交易后的一段时间内支付款项(银行界的行话叫做“延期信用”),但这不过是一项辅助性服务,而非信用卡的主要功能。当把信用卡放到读卡机上刷卡时,只是创造了一项以字母性数据为形式的金融信息 — — 取代了纸和笔。由是观之,信用卡的第三项主要的功能就是价值数据的创造和转移。

Lilin:Blockchain技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对交易的全部构成(支付-清算-结算)重新审视和处理,让我们忘掉Layer0/1/2和密码学当中的各种技术噱头和看似层出不穷实则老调重弹的概念们,从业务本身出发,才会有生态的真正繁荣。回头看,不会有人记得3G前夜WCDMA/CDMA2000/TD-SCDMA那些繁复精巧的概念,大家只关注我的外卖几点到。而尽管当年国贸的3G大会之一票难求,远超今日的共识大会和各种Web3峰会。

DEE:当我们抛弃传统的观点并对关于现实的机械性模型提出挑战时,我们就不再受银行业与支付系统既有行话的束缚。届时,我们就会用一种更为根本的方式去思考,而另一次的意识转变也会随之出现。现在看起来这种想法似乎既普通又显而易见,但那时却颇具启示性。我们所从事的并不是信用卡业务。“信用卡”这一称呼来源于银行业的行话,它其实是一个误称。这种卡只不过是负载有作为货币价值交换的符号的一项工具而已。它以一张塑胶卡的形式被采用,也不过是时代和环境因素的巧合罢了。我们真正从事的其实是货币价值交换的业务。

3. 关于支付清算网络

DEE:老猴子思维和我开始急速地将这些零碎的思绪凑合在一起。如果我们的业务是保证和处理买方与卖方之间的价值交换,那么买卖双方会在何时何地进行交易呢?由于现代交通的发达使时间极大地缩减,买方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出现,遍布全球,不分昼夜。随着型录邮购和电子市场的发展,卖方无需亲自现身就可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向顾客提供商品或服务。因此,对以电子形式出现的价值交换的需求将会在一天24小时、一周7天,随时在全球的任何地点产生。”

Lilin:这一点在Bitcoin开创的Crypto世代,以传统想象不到的速度实现了。Crypto的基本变革来自于金融基础设施的改变:清算时间从T+N到了理论上的1秒钟,使得传统需要投行介入的大宗信用交易,可以变成快速灵活流动性充沛的零售类交易;取消了时间的概念代之以块高,则无限的打破了全球时区带来的定价垄断。

Dee设想的7*24小时交易被充分的演进:从模拟世代的全球化交易,进入了真正的数字时代。其意义,类同于从模拟通讯网络到了数字通讯网络,尽管信号还是不太好,但LTE已经给出了前进的方向。人类只需要构想场景,无脑投资基础设施,而不再需要担忧多余的带宽可以用来做什么了。尽管每个时代总有爱操心的人存在。

DEE:”令人兴奋的领悟接连而来。任何组织只要能在一天24小时、一周七天,于遍及全球的任何地点保证、传输及处理以有规律的电子形式出现的交易,就可取得一个超乎我们想象的大市场 — — 世界上所有的价值交换都在其中进行。与之相关的必要技术亦已发明,该技术将在其成本按几何级数递降的情况下,以几何级数递增的速度加快其普及的进度。但这存在一个问题:没有银行能做得到,也没有大型的股份公司能做得到,甚至连国家都做不到。事实上,我们根本就想不出有哪个现行的组织形式能这样做。我凭直觉估算了一下世界上所有银行的金融资源,结果发现大多数国家的金融资源与之相比也显得相形见绌。因此,如果银行联系起来的话,就能做得到,但怎样联系起来呢?这就需要一个超凡的组织,以全新的方式将这些极端复杂多样的机构和个人联系起来。”

Lilin:Dee的技术局限性显然导致了他的过度乐观,如同黄金年代的物理学家宣称已经解决了所有物理问题。但预见性判断只有一个超凡的组织才能驾驭全球的广域交易,而非任何单一国家/机构。从过去将近15年的Crypto演进历史来看,根本在于全球化条件下,没有一个单一实体可以达成这样的“共识”,偏偏在恰当的机缘下,Bitcoin出现了。

4. 组织

DEE:”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全球性的组织,连接一个由人们所共享的理论学习与经验学习所组成的庞大而复杂的体系,以及联合关心制度失败并承诺为改善这种状况而尽一份力的各个阶层的个人与任何类别的团体。这个组织必须遵循所信奉的原则进行自组织,同时使自身成为混序组织的一个成功范例。这个组织的目的应该是发展、传播和贯彻全新的、更具混序性的组织的概念。如果这个全球性的组织能得到精心的构思与适当的筹建,它一定能有机地溶入它的劳动成果之中。”

Lilin:“混序”也许给出了未来DAO的前进方向,绝对的“去中心化”只意味着秩序的消解和不存在。永远需要明确风险责任主体,才是构筑“共识”、达成“共和”式创新的基本路径。

DEE:”Dee绞尽脑汁,他清楚地知道,大多数公司采用的都是:他所厌恶的那种“命令与控制”僵化等级体制。现在他和他那“猴子式想法”将抛开这一切,直接切入公司本质:公司的核心是什么?Dee在回忆录中写道:“商业型公司或其他组织的本质就是理念,所有的机构不外乎就是不同人为了共同的目标将各自的才智集合在一起。一个古老而权威思想将这个概念具体化为“社区”。“社区”, 哈哈,“社区意味着共同目标”。

这还意味着共同的信念,共同的价值观,以及共同的理念和原则,这些是否就是构成公司的理想基因呢?这些能够成为创立新的金融机构所需的象DNA一样的基石吗?

Dee看到前进的方向:如果我们开始研究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理念和原则,这条路会指向哪里呢?几个小时后,Dee带着满脑子的想法去见他的同伴们。他说:今天我们不再讨论银行、金钱和信用卡;我们讨论理念,原则和共同的目标。……找到能将银行联合成自治组织的共同点,这个自治组织将如Dee预想的那样,发展成为数据清算机构。按照Dee描述的场景,在讨论理念和原则时,他和他的同事不像是谈论金钱和合作机构的四个银行家。他们似乎更象Thomas Jefferson、James Madison, James Monroe 和Alexander Hamilton讨论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事实上,Dee日后称他们的小团体为“Visa创建之父”。

“他和他的同伴最终达成什么样的理念和原则呢?”正如Dee在他的回忆录中写的,四个男人一起列出一个大单子:

第一条:这个组织由全体成员共同拥有,成员间完全平等。任何一个成员没有控制权或特权;

第二条:所有成员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条:这个组织对所有合格成员开放;

第四条:权力、职责和资源应当被适当地分割和分享;

第五条:权力由所有独立机构平等享有;

第六条:尽最大可能,确保每一件事情都是自愿的;

第七条:这个组织应该自然变化,而不应当被迫改变;

第八条:管理机构之间是应当是平行、有弹性并且永久的。

Lilin:Visa的组建当然有赖于更加复杂的因素。但类似的创造性建构为何一次次的出现在以美国尤其是硅谷代表的现代性社会?(Visa的总部在SF,这是另外一个故事,可以再写一篇文章了。)

如同为什么Crypto的核心创新都没有出现在东方?原因并不落实在聪明、勤奋、资金等等,甚至不根源于所谓的“制度”,更不是泛泛的“人性”。“innovation”源于拥有足够“正当性”与“合法性”法统的“共识”,也就是所谓的“共和”republic。如果不愿意接受时间尺度上长期的看似没有进展、各种无效甚至愚蠢的争论吵闹、对立分歧,而是拿破仑/高欢式的快刀斩乱麻,就会陷入“僭主式”的“弯道超车”陷阱。以追求“效率”为优先的人群,不论有多么聪慧机敏、执行力过人,一旦决定性的走出了“激进主义”扩张和发展的这一步,就宿命式的失去了innovation源泉的正当性与合法性加持。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本聪的退隐消失恰恰完美了解决了圣马丁/华盛顿问题,才有了之后的“涌现”。东方社会以今生今世甚至五年十年内的成就和财富作为第一优先级,那么就永远失去了到达innovation源头的机遇,遑论全球领导力和定价权了。这一点不仅解释了华人社会在Crypto世界的真实地位与长期定位,同样可以解释过去四十年所有“自主创新”的迷梦,今天风起云涌的国产LLM们又再一次走上了红旗/龙芯前辈们的道路。当然,他们有不同的盈利模式:)

DEE:如果提炼出他们的精髓,他们基本理念和原则是:

“合作”、“合伙”、“程序民主”、“平等”、“权力共享”、“开放”、“信任”,即社团精神。

Dee感到开心,他和他的同事描绘出愿景,以及指引愿景实现的原则:创立一个民主、自治的银行合作组织,银行可以通过这个组织共同管理和清算发生在全球任何地方的信用卡交易。短期内,合作组织可以处理美洲银行卡交易,但长远来说,他可以发展成为Dee所描绘的样子:全球领先的数字交易处理系统。

Dee相信新的合作组织将不会被美洲银行或其他任何某个银行控制。相反,他是在共同信任基础上运作的合作机构,人们以及各自的银行基于共同的利益和收益走到一起 — — 更大的收益是他们的顾客和社区。其他人也基本同意Dee的想法,因此,还有一个原则,尽管没有明确声明,但已印在他们的理念和原则中:“独立”

Dee清楚地知道:关系网络与专家资源的融合(即构建Visa社区,而不是任何硬件或软件,或任何交易量或成员利润的指标)将会对其终极目标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2022年7月16日,Dee在他93岁的年纪与世长辞。

故事则远没有结束。

即便是在故事的开始,也有另外一条隐秘而荣光的伟大线索。那个开创了BOA美国银行的意大利人:传奇A.P.GIANNINI。

2018年的7月21日,我在旧金山开会,偶遇555 California Street。

从“混序”肇始到Web3.0世代的“VISA”

传奇已经离开,传奇永不落幕。

过去十年,认识了很多全球顶尖/或者至少被称为一流的经济学家,还有大量Crypto从业的领导者/专家们,发现绝大多数人从来都没有搞清楚“清算”和“结算”的区别,恰恰又都以“支付”来代称。无数世代的人,都会忘记了“学习”的真意:如同不回到科学史则无以谈科学的演进,不回到支付清算和货币的历史,也同样无法真正了解Crypto变革的伟大意义和征程上的荣耀石碑。

好在我和我的伙伴们没有忘记这一点,“理念的力量”不同于需要充值的“信仰”们,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方可始终。好在过去五年,一个健壮、稳定、可扩展的公共账本基础设施和几乎所有的周边工具/技术中间件都已完成并经过了实际考验。

基于此,面向业务的支付清算迫在眉睫,如同2005–2010年移动互联网的前夜,新的支付清算基础设施就在路上,意味着新的全球化2.0及其商业浪潮昭然若揭。2023年即将全面揭开帷幕,是为全球新一代金融基础设施的序章。

目前,Lilin 正在构建全数字化公共基础设施PlatON,践行他信念的力量,让我们拭目以待。

L3经济困境:除非月交易量超过5000万笔,否则无法盈利缩略图

L3经济困境:除非月交易量超过5000万笔,否则无法盈利

原文作者:Syndicate

原文编译:深潮 TechFlow

L3经济困境:除非月交易量超过5000万笔,否则无法盈利

正如讨论的那样,L3s 面临着经济可持续性的实际挑战。

虽然 Base 在 2024 年第一季度仅通过序列器获得了超过 ,但对于少数几个 L2(如 Base、Arbitrum、OP Mainnet 和 Polygon)有效的方法并不适用于 L3。为什么呢?

L3经济困境:除非月交易量超过5000万笔,否则无法盈利

目前,L3 正因其能够和开发者的费用而越来越受欢迎——这为构建新的完全链上应用、游戏和体验打开了可能性。类似于云计算将构建 Web 应用的成本和时间减少了成千上万倍,L3 也可能对 Web3 实现同样的效果,使得新的世界网络能够以成千上万倍的速度和成本构建。这至少是理论上的。

然而,费用降低成千上万倍也为 L3 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挑战:费用大幅降低意味着它们不能依赖序列器费用作为主要收入来源,除非它们拥有类似 L2 的交易量,这对于几乎所有 L3 来说都是不可行的。此外,要实现成千上万倍的费用降低,L3 的运行成本仍需从今天的水平再降低 10 倍到 100 倍。这将需要对 L3 的基础设施进行彻底的转变,而非渐进的改进。

这为 L3 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困境。L3 如何希望解决这个问题?

L3 的盈亏平衡分析

通过我们与新兴的 L3 生态系统的合作,Syndicate 团队看到 L3 尝试通过增加网络费用来应对这一挑战,以从其序列器中产生利润(或至少尝试实现盈亏平衡)。迄今为止,这些努力尚未带来盈利。

几个月前,我们对 L3 进行了经济情景模拟——在各种链上活动和费用水平下相对于 L2 的分析——以了解它们的盈亏平衡和盈利途径。结果令人警醒。

L3经济困境:除非月交易量超过5000万笔,否则无法盈利

如果 L3 的费用比今天的 L2 便宜 10 倍(或更多),除非其每月交易量超过 5000 万,否则 L3 永远无法盈利。这相当于 Base 活动量的 50% 以上或 Arbitrum 活动量的 75% 。

Base 和 Arbitrum——以太坊最活跃的两个 L2——其网络每月通常有 5000 万到 1 亿次交易。但这些是最大的参与者。在过去的 30 天里,Zora 看到 380 万次交易,Mode 看到 380 万次交易,而 Redstone 看到 110 万次交易。

要实现盈亏平衡,一个每月有 500 万次交易的 L3 需要将其费用设定为 L2 的 3 倍以内。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特别是如果 L3 主要依靠较低的费用进行竞争。仅仅比 L2 便宜 3 倍远远不足以吸引用户和开发者采用新网络。因此,L3 必须在(如可扩展性、可定制性和社区所有权)与 L2 区分开来。

在过去的 30 天里,只有两个 L3 的交易量超过 500 万次,它们都专注于游戏:Xai(2.75 亿次交易)和 Proof of Play Apex(6900 万次交易)。Xai 的网络费用比 L2 低近 200 倍,这意味着它可能在亏损运行。另一方面,Proof of Play Apex 的网络费用比 L2 高 15 倍,这意味着它可能在盈利,具体取决于谁在支付费用。

但考虑到所有这些,那么 L3(以及 L2)实现可持续性和长期价值的途径是什么呢?

当下支持 L3s 的论点

今天,L3 可以被视为一种“运营成本”或“成本中心”,目的是启动一个新网络的发展,使其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有价值。此外,通过运行序列器、设置网络费用和使用自定义 gas 代币,L3 还为运营商提供了新的经济工具,通过有针对性的 gas 补贴和激励措施来动态管理他们的生态系统,包括用户、开发者、应用程序和合作伙伴。

例如,考虑一个在 L2 上的完全链上游戏,并为每个链上操作支付交易费用。为了改善用户体验,游戏开发者可能希望代表用户赞助许多(或全部)交易,随着游戏的发展,这将非常昂贵。即使在今天流行的 L2 上 gas 费用很低,如果一个游戏有 50, 000 名日活跃用户(DAU),玩家平均每天进行 100 次链上操作,总计每天赞助的 gas 费用超过 10, 000 美元(或每年近 500 万美元的 gas 费用)。对于许多 L2 来说,这个数字可能会增长到每年 2500 万到 5000 万美元!因此,构建在自己 L3 上的游戏将这些可变成本降低到接近零,使得许多新的主流社交、游戏和消费者应用——即链上应用——在经济上可行。

L3经济困境:除非月交易量超过5000万笔,否则无法盈利

“完全链上”也是一些游戏和应用程序的主要卖点。例如, 是一个完全链上的游戏,存在于其专注于策略游戏的 L3 Gold 上。Pirates Nation 是另一个完全链上的游戏,存在于 Proof of Play Apex L3 上,它说:“当一个游戏在链上时,这意味着我们没有运行任何服务器。我们无法关闭游戏,它将永远存在… 链上游戏… 保证了永久性、互操作性和可组合性。”在这里,较低的成本不是直接的卖点,但它们是使游戏完全链上的其他好处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

超低费用还解锁了用户可能不会参与的新使用场景。考虑  最近通过显著降低每笔交易的成本,在其 L3 上启用了新的打赏和微交易体验。

因此,L3 的主要经济利益不在于收入生成,而在于它们为构建在其上的应用程序提供的价值。通过大幅降低交易成本,L3 使得在更昂贵的 L1 或 L2 网络上可能在经济上不可行的新应用程序和商业模式成为可能,并且它们允许应用程序以较低的成本保留更多的价值。

L3 的未来经济机会

虽然今天 L3 可能被视为一个成本中心或可忽略的收入来源,但我们的团队对 L3 如何在未来变得越来越可持续和有价值有一个更清晰的愿景。有一些新的模型即将出现,这将深刻重塑 L3 的经济学,无论是对于开发者还是用户。

最明显的例子是优先费用。随着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用户和交易逐渐迁移到 L3,我们可能会看到在游戏、社交和金融领域的流行 L3 中出现优先费用市场。当然,优先费用市场只有在 L3 上的活动增长到区块空间不再像今天的以太坊 L1 和流行的 L2(如 Base)那样丰富时才会开放

然而,我们已经开始看到的一个更具创新性的模型是使用 L3 的本地 gas 或质押代币。例如, 使用 $DEGEN 作为其本地 gas 代币,为 $DEGEN 创造了额外的实用性。正在开发的新 L3 不仅计划使用自己的自定义 gas 代币,还计划使用自定义质押机制来帮助保护或共同运营网络,从而赋予其代币更多的实用性。通过使用本地代币——而不是仅仅关注通过序列器利润创造的价值——许多 L3 正在探索通过其本地代币创造价值的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如 Degen,这比序列器利润更大的价值驱动因素和机会。

未来还有更大的经济突破。我们的团队深入研究了 L3 的开发和问题,以争取增长和长期可持续性,通过这项工作,我们发现了与 L3 的设计和运营方式相关的大问题(和机会),这些最终限制了它们今天的经济自主权和潜力。然而,如果你能从根本上改变 L3 的设计和运营方式——你可以解锁新的收入、新的市场和主要的结构优势。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L3 不仅会便宜 1000 倍,还将能够访问今天不可能的新收入和价值生成机会。我们期待在未来几周内分享我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工作。

未来展望

随着 L3 的不断发展,我们将在价值创造和捕获领域看到许多新的实验,无论是从链运营商的角度,还是从开发者和用户的角度。

印度交易所WazirX被盗2.35亿美元事件分析缩略图

印度交易所WazirX被盗2.35亿美元事件分析

2024年7月18日,据Beosin Alert监控预警发现印度交易所WazirX被攻击,攻击者获取到交易所多签钱包管理员的签名数据,修改钱包的逻辑合约,让钱包执行错误的逻辑,来盗取资产,涉及资金超2.35亿美元。

基于攻击者的攻击行为,推测原因为多签钱包的管理员私钥泄露,Beosin将攻击原因简析如下:

攻击者地址:

0x6eedf92fb92dd68a270c3205e96dccc527728066

被攻击地址:

0x27fd43babfbe83a81d14665b1a6fb8030a60c9b4

首先,攻击者部署攻击合约:

0x27fd43babfbe83a81d14665b1a6fb8030a60c9b4。

该合约的功能是提取本合约指定的代币资产。

第二步,攻击者获取到wazirx多签钱包管理员的签名数据,将钱包的逻辑合约修改为已经部署好的攻击合约。

对应交易为:

https://etherscan.io/tx/0x48164d3adbab78c2cb9876f6e17f88e321097fcd14cadd57556866e4ef3e185d

第三步,攻击者向wazirx多签钱包提交提取代币交易,由于代理模式的机制,钱包合约会利用delegatecall调用攻击合约的相关函数,转走钱包代币。

Beosin Trace对被盗资金进行追踪,被盗资金部分的流线图,目前来看,黑客已经将部分资金转移进入Changenow与Binance交易所,其中0xf92949ab576ac2f8dc9e4650e73db083f1f9cd9f为黑客在Binance的充币地址。

印度交易所WazirX被盗2.35亿美元事件分析

另一方面,黑客在过去两小时向地址0x35fe…745CA转移8010亿枚SHIB,价值高达1402万美元,正在持续分批抛售,目前黑客地址仍持有4.9万亿枚SHIB,总价值8652万美元。

Beosin Trace正在对被盗资金进行持续追踪。

香港稳定币咨询结果出炉 一文看懂监管要求及业内评价缩略图

香港稳定币咨询结果出炉 一文看懂监管要求及业内评价

717日,一则重磅消息引爆香港加密货币市场——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财库局)和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就在香港实施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的立法建议联合发表咨询总结。

笔者了解到,为期两个月的公众咨询在今年二月完成,咨询期香港监管机构内共收到108份意见书,分别来自市场参与者、行业组织、商会和专业团体以及其他持份者。随着虚拟资产日益普及和持续发展,绝大部分回应者认同有需要为法币稳定币发行人引入监管制度,以适当管理潜在的货币与金融稳定风险,并提供具透明度和合适的规限。回应者普遍支持建议的监管要求及实施安排,亦在书面意见中提出优化建议。

香港财库局局长许正宇表示,除了现行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监管制度,建立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发牌制度将加强香港的虚拟资产规管框架,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并有效缓减发行法币稳定币相关活动对金融稳定所构成的风险,而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则认为,一个良好的监管环境有助推动香港稳定币生态系统可持续和负责任的发展。财库局和金管局会因应回应者的意见和建议,敲定立法建议以实施监管制度,并会尽快向立法会提交条例草案。

那么,针对稳定币监管,香港又有哪些具体要求呢?

香港财库局表示,鉴于法币稳定币在Web3 及虚拟资产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角色,以及传统金融体系与虚拟资产市场之间的联系越趋紧密,特区政府有需要就法币稳定币发行人设立监管制度,以风险为本及务实方式进行监管。三项主要要求包括:

1、储备管理及稳定机制(例如要求发行人必须确保法币稳定币获得优质及具有高流动性储备资产的全额支持);

2、赎回要求;

3、管治、知识及经验等监管要求。

香港稳定币咨询结果出炉 一文看懂监管要求及业内评价

接下来,就让笔者从风险管理、监管范围和发牌制度三个方面和大家逐一解读。

风险管理:香港财库局和金管局认为,参考单一货币及多种货币的法币稳定币均与传统金融体系有所关连,两者都有可能对金融稳定构成风险,而其他主要国际金融市场和监管机构亦普遍同意此看法。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将所有法币稳定币纳入拟议的监管制度。就参考多种货币的法币稳定币而言,会制定与法币稳定币发行人业务运作复杂程度相称的要求,以确保发行人能充分应对相关风险。例如该等发行人需考虑是否有相关币种的优质及高流通性资产供应,并证明具备妥善管理以多种货币计价的储备资产的能力,但无意规定在监管制度下法币稳定币的参考货币范围。

监管范围:此外,香港财库局和金管局还称将保留监管法币稳定币的建议,原因是相对于其他种类的稳定币(例如与商品或贵金属维持相对稳定价值的稳定币),法币稳定币较有机会发展为获普遍接受的支付方式,亦因此对货币与金融稳定构成更高及更为迫切的风险。鉴于虚拟资产尚在萌芽阶段,而且市场环境不断演变,也有意赋予监管机构扩大受监管稳定币范围的灵活性,同时会密切留意市场发展并按需要调整稳定币的监管范围。

发牌制度:香港财库局和金管局指出,法币稳定币持牌人有责任就其发行的法币稳定币维持稳健的稳定机制,而储备资产的妥善管理及托管是其中的关键。在牌照申请评估程序中,其中一环是金管局将审视申请人管理储备资产的方式,但目前并不认为有需要为该等活动另行设立牌照制度。从风险管理及用户保障角度出发,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私人密钥的储存及提供钱包服务的重要性,政府与金融监管机构正在探讨对这些活动所采取的监管模式,并将会在过程中与公众及相关持份者保持联系。

实际上,有分析认为,只有获发牌的法币稳定币发行人、银行、持牌法团,以及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才可在香港销售法币稳定币,或向香港公众人士积极推广有关服务,对于现有稳定币发行人拟议的监管制度亦会设有相应过渡安排。香港财库局还期望,适切及符合国际监管建议的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可为用户提供足够保障,应对货币与金融稳定可能遇到的潜在风险,让香港虚拟资产生态系统可持续及负责任地发展。

香港稳定币咨询结果出炉 一文看懂监管要求及业内评价

业界反应如何?

据笔者了解,OSL首席财务官胡振邦表示,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一些美元挂钩的稳定币,包括USDCUSDT等,已经在全球各地,特别是在东南亚、中东及非洲地区,广泛地被应用为一种数字资产支付工具。但市场对其发行商有不少疑问,有不少使用者关注稳定币发行人的资产储备、投资活动、偿付能力,以及能否以高效率方式铸币(Minting)和赎回。

稳定币发行人如果接受香港的监管机构监管,可以有效确保发行人的财务及市场透明度、确保偿付能力和流动性,并且可以连接传统金融机构,这些元素对于投资人提供保障,促进产品在全球应用。

德勤中国数字资产香港主管合伙人吕志宏表示,稳定币的特点是价格稳定,除了投资者会视之为避险资产,稳定币在Web3生态系统中也十分重要,稳定币已经成为全球交易中的一种重要替代工具,因为它们的交易速度快,成本低,并且「24/7」都可用,而且其区块链功能中不存在「中间人」,故此不少机构会以稳定币作支付工具,并视为国际汇款和跨境交易的理想选择。

吕志宏作了一个比喻,正如受监管的赌场,客户可到赌场用资金换取筹码,同时又可确保自己的筹码可以随时兑换成现金,但若有一些未有监管的赌场,客户的筹码未能兑换成现金,那便会令市场出现混乱。特区政府以风险为本及务实方式进行监管是十分正确的做法,因为能提高市场的清晰度和安全性,确保这些数字资产保持与法定货币的挂钩,确保发行人有足够的储备应付投资者赎回,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总结

受监管的稳定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稳定币对香港虚拟资产的发展十分重要,但若过急推行会出现反效果,因为若缺乏清晰的监管便会产生不确定性,并可能阻碍潜在用户。香港特区政府以风险为本及务实方式进行监管是十分正确的做法,因为能提高市场的清晰度和安全性。

文中图片或文章内容均源自网络

免责声明:考拉财经作为区块链新闻资讯平台,所提供的资讯与本平台立场无关,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如需转载请联系考拉财经相关工作人员。

更多资讯请关注考拉财经。

过半Mt.Gox债权人已获赔偿,将如何处置这笔资产?

原文作者:Nancy,PANews

备受期待的 Mt.Gox 门头沟赔偿工作已经开启,部分债权人陆续收到赔款,对于这笔“意外之财”的处理方式成为外界关心的话题。

过半债权人已获赔偿,仍有超 14 万枚比特币待分配

“经过十多年,我都不确定这是否真的会发生,但我们终于做到了!这是一个漫长的旅程,我很高兴看到我们终于接近目标了,只剩一点点路程了……”Mt. Gox 前首席执行官 Mark Karpelès 在本月初发文表示。

进入七月后,Mt. Gox 已开始向债权人以 BTC 和 BCH 的形式进行偿还。但根据托管人文件,不同加密交易所的付款时间有所不同,其中 Kraken 的付款时间可能需要 90 天、Bitstamp 可能需要 60 天、BitGo 则会在 20 天内显示付款,以及 SBI VC Trade 和 Bitbank 将在 14 天内完成付款,因此 Mt. Gox 债权人可能最多需要等待三个月才能收到 BTC 或 BCH。而根据 Reddit 上发起的投票调查,在这些托管交易所中,Kraken 是债权人的主要选择,获得了 64.7% 参与者的投票。

当前,部分托管人已收到债权人的赔偿资金。比如,日本加密交易所 Bitbank 在收到比特币赔款后,于数小时内就将 Mt. Gox 赔付的比特币转给债权人,而无需等待 14 天;Kraken 近期也发布通知称,平台已成功收到来自 Mt. Gox 托管人的债权人资金(BTC 和 BCH)。虽然 Kraken 将尽快分配这些资金,但预期需要 7-14 天才能将资金记入债权人的账户。债权人将收到的金额由托管人确定,Kraken 将根据其指示进行分配。

根据 Mt.Gox 受托人 Nobuaki Kobayashi 近日发布的通知,截至 7 月 16 日,受托人已向超过 13, 000 名债权人偿还了 BTC 和 BCH,该数据超过此前披露约 2.4 万名债权人的一半。而 CryptoQuant 分析师 Maartunn 近日也发文披露,已有 36% 的 Mt. Gox 比特币分配至债权人。截至 7 月 17 日,托管人仍持有 14 万枚 BTC,将在未来逐步分配。

对于其他未收到赔偿的债权人,Nobuaki Kobayashi 近期也提醒道,这部分债权人需要确认账户有效性、交易所接受协议意向、完成托管人与交易所的讨论及确认偿还款可以安全进行。

过半Mt.Gox债权人已获赔偿,将如何处置这笔资产?

某债权人在 Reddit 上反映账户出现未经授权的登录尝试

不过,多位 Mt. Gox 债权人反映其账户近期出现大量未经授权的登录尝试,他们在 Reddit 平台 Mt. Gox 债权人子版块“r/mtgoxinsolvency”中透露在 Mt. Gox 网站上登录时遇到的问题,截图中显示其账户出现了大量未经授权的登录尝试。有部分用户担心这可能是对 Mt. Gox 债权人的“暴力”攻击,但也有人认为这可能只是网站故障。在相关事件发生后,Mt. Gox 网站已进入维护模式。邮件写道:“感谢您的耐心等待。请稍后再回来查看”。

被动锁仓高收益下,债权人们讨论为何处置资产

随着 Mt. Gox 高达 90 亿美元的赔付计划开启,市场也对巨量比特币的流入担忧。不过,CryptoQuant 创始人 Ki Young Ju 发文表示,与德国政府出售不同,Mt.Gox 的债权人并没有被迫出售,因此这不是纯粹的卖方流动性。这种分配不会结束看涨趋势,因为这些比特币预计会像现有供应一样对市场情绪做出反应。而从近期比特币的反弹走势来看,Mt.Gox 赔付事件并未对比特币看涨趋势带来过多影响。

根据 Reddit 发起的“现金支付还是加密支付“投票中,有 69.3% 的参与者选择了加密货币支付。而由于比特币价格已较 Mt. Gox 破产时有着较大的涨幅,债权人被动锁仓的收益可谓是非常可观,如何处理这笔赔偿款是外界非常关心的话题。

“你收到比特币后会告诉你妻子吗?”有人在 Reddit 论坛开玩笑留言道。从不少债权人的回复来看,有仍坚定持有的,也有担心税务问题,还有选择变现改善生活的。

在某位用户发起的“付款后你计划出售多少比例的比特币”投票中,有 52.1% 的参与者选择出售 0% -10% , 10.8% 选择出售 90% -100% ,剩余选择则出售 20% 至 90% 。

过半Mt.Gox债权人已获赔偿,将如何处置这笔资产?

“Mt.Gox 破产案件给了我一些宝贵经验,一是不要轻易出售比特币,二是小心存放在交易所的加密资产。”这部分债权人希望得到更大的回报,有人还直言比特币是一种货币而非投资方式。这一点也在某个投票中有所体现,有过半的用户均选择继续持有比特币。

当然,不少债权人选择“落袋为安”,来购置房子和车子等物品,“随着付款越来越近,我越来越紧张,希望可以尽快买下海边的房子去那里度假。”、“已经开始关注特斯拉和等待几年的房子” …….且有不少债权人纠结出售时机,“特朗普支持加密货币,等他当选美国总统后再出售是不是会更好?”

对于出售资产且需要缴纳加密税的债权人来说,如何缴税是个棘手的问题,且也是笔不小的支出,这也是在 Reddit 上出现频率较高的问题。譬如,“我是德国居民,因此无需为持有一年以上的加密资产缴纳资本利得税,但我可能在不久后搬到一个需要交税的国家,我应该现在卖出我的加密资产还是继续持有?”、“我能否在欧盟出售比特币,时隔这么久我已经没有证据记录我得到这些比特币的时间。”

除此之前,还有债权人因尚未收到赔款焦急留言,“哪些交易所已经收到资金,还有哪些交易所有剩下资金?是否有名单可以公布下?”

“当比特币价格达到 25 万美元、 50 万美元、 100 万美元时,会有人懊悔卖早了吗?”还有人留言问道,届时又会有多少卖飞故事?

一位顶级交易员对Worldcoin的爱恨情仇缩略图

一位顶级交易员对Worldcoin的爱恨情仇

Worldcoin 从上线开始,就以极高的 FDV 让人望而却步,甚至引发了一场关于「FDV 究竟是不是 Meme」的持久讨论。

经过今年上半年各种高 FDV/低流通市值代币的洗礼,现在我们都知道 FDV 不是 Meme 了。高 FDV,它就是大割!

但大割有大割的手段,在内部解锁即将开始之际,Wolrdcoin 在 7 月 16 日晚上 9 点突然将分配给开发公司 Tools for Humanity 团队成员和投资者的代币解锁期限从 3 年延长至 5 年。

一位顶级交易员对Worldcoin的爱恨情仇

就这则简单的公告,让 WLD 在 24 小时内从 2.1 一度拉到最高 3.2,涨幅超过 50%。有的人觉得,这是史诗级利好,WLD 还有的涨;也有人觉得,这就是庄家放个炮方便解锁之后出货。

就在众人莫衷一是的时候,一位顶级交易员 @DefiSquared(下文简称 D 哥)出手了。7 月 17 日下午 5 点半,他发布了迄今为止他对 Worldcoin 最全面的一份研究报告《》。一位顶级交易员对Worldcoin的爱恨情仇

这不是他第一次发布关于 Worldcoin 的研究帖子。从 Wolrdcoin 在 2024 年 7 月 24 日上线开始,他就一直在持续跟进调查这个项目。而他每一次发布调查结果,都是在 WLD 价格发生剧烈动荡的前夕。可以说,他见证了 Wolrdcoin 走向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盛,又预见到这个项目内在的缺陷必将导致其走向覆灭。而他现在打算做的,就是亲手将这个项目推落万丈深渊。

BlockBeats 将在下文中结合他历次的调查报告,为你讲诉这位顶级交易员对 Worldcoin 的爱恨情仇。

第一次调查:扑朔迷离的代币经济学

2023 年 7 月 24 日,Worldcoin 协议在 OP(原 Optimism)主网上正式启动,WLD 第一时间在 Binance、OKX 等顶级 CEX 上线并将价格稳定在 2 美元上方。

而从第一天开始,Worldcoin 扑朔迷离代币的经济学就让作为顶级交易员的 D 哥困惑不已。他在社交媒体上:「Worldcoin 向 90, 000 名参与者每人分发了约 25 枚 WLD 代币,总计向全球社区分发了 225 万枚。那么,究竟是谁在出售规模达 40 万 WLD 的单子,相当于整个全球社区供应量的 20% ?有谁能提供更多关于今天代币分发的信息,或者这些供应来自何处?」

一位顶级交易员对Worldcoin的爱恨情仇

D 哥附的这张图中显示,有人在 2.83 美元设了一个 39.74 万 WLD 的卖单。

在评论区,蓝狐、Wintermute 首席执行官 Evgeny Gaevoy 给出了答案:这些是 Wolrdcoin 借给「金融市场经验丰富的参与者」的代币。上面这个 40 万 WLD 的大单,就是 Wolrdcoin 的做市商在「做市」。而做市商总共有多少代币呢?根据 CoinDesk 当天的,Worldcoin 表示启动时的 WLD 最大流通供应量为 1.43 亿枚。其中 4300 万枚将分配给在启动前完成验证的用户,另外 1 亿枚将以三个月到期的贷款形式提供给非美国市场做市商。

一位顶级交易员对Worldcoin的爱恨情仇

但有意思的是,根据 BlockBeats 当天查看到的 Optimism 浏览器数据,WLD-Optimism 上线之初最大供应量就达到了 175,500,064 枚,比官方说的多出来 3200 万枚。可以说从第一天开始,Worldcoin 的代币经济学就充满了各种疑云。

一位顶级交易员对Worldcoin的爱恨情仇

此外,D 哥特别引用了一位网友关于「做市商协议」的评论,表示这引起了他的兴趣。原来 WLD 代币的做市商协议允许他们在三个月后合同结束时,以略高于 2 美元的价格回购他们卖出的代币,这样他们就可以在 2 美元上方任意地卖出代币锁定利润。这也是为什么 WLD 在 CEX 的价格能始终稳定在 2 美元上方的原因。就是这个发现,让 D 哥准确押中了 WLD 在 2023 年 12 月中旬第一次的价格飙升。

一位顶级交易员对Worldcoin的爱恨情仇

第二次调查: 2023 年第一个高 FDV/低流通的盘子

刚才说到,Worldcoin 的做市商协议引起了 D 哥的兴趣。但后面 10 月底 Worldcoin 发过一个关于做市商协议延长的,没有得到他的关注,我们这里补充一下。

简单来说,Worldcoin 将原本只有 3 个月的做市商协议又往后延长了 2 个月, 5 家做市商在 10 月 24 日只需要偿还 2500 枚 WLD,剩下的 7500 万枚延长到 12 月 15 日再还。

一位顶级交易员对Worldcoin的爱恨情仇

到了 12 月 16 日,上面的协议正式结束。D 哥在社交媒体上兴奋地,有消息称 Worldcoin 正在更新其与做市商的协议,而这份更新后的 Worldcoin 做市商协议是他见过的最利好的消息之一。

他具体分析出哪些利好呢?首先,根据新的做市商协议,WLD 的做市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无风险地卖 WLD 赚钱了,因为他们不能再以每枚约 2 美元的价格从基金会回购卖掉的 WLD。也就是说,WLD 的价格首次有机会在没有做市商压制的情况下上涨。

其次,做市商的贷款规模从 7500 万减少到 1000 万 WLD,有 6500 万 WLD 就这样被基金会移除流通。由于这些变化,Worldcoin 的市值降至仅 1.9 亿美元,考虑到其当前的 AI 叙事和关联来说被严重低估。

总之,WLD 成为了一个典型的高 FDV/低流通的盘子。而这个时候还是 2023 年,韭菜还没有见过这种阵仗,看到市值这么低的 AI 概念币,还和 OpenAI 的 Sam Altman 有关系,如何会不心动?

就在这一天,WLD 一天涨了 54% ,从 2.4 一直拉到 4.6 。但这次上涨并不持续,后面又很快从 4.6 跌回到 2.4 了。很多不知道内情的人,也会错把这次上涨当成消息拉盘,因为 Worldcoin 在 12 月 13 日了 World ID 2.0 的协议更新。

一位顶级交易员对Worldcoin的爱恨情仇

第三次调查:「隐藏」排放吹响做空号角

2024 年 2 月 16 日,OpenAI 发布文生视频大模型 Sora。比起 ChatGPT 从 3.5 更新到 4 ,这个视频大模型更吸引圈内圈外人的眼球。得益于 OpenAI 概念,WLD、LPT 和 ARKM 在 2 月开启了疯狂的上涨。WLD 直接从 2 美元涨到最高触及 12 美元,一个月涨了将近 5 倍。

就在所有人为 WLD 癫狂的时候,D 哥 发来了——WLD 极低的流通量和 Meme 地位正在被打破。他指出,新的「隐藏」排放已开始指数级增加。从 2 月的最后一周开始,Worldcoin 将向散户钱包直接派发超过 1000 万 WLD(按当前价格计算,约合 9200 万美元),并将每两周以更高速率继续发放。

一位顶级交易员对Worldcoin的爱恨情仇

同时,Worldcoin 基金会已完全掌握了解锁的基金会财库的流动性。考虑到 Worldcoin 的联合创始人曾在去年 8 月直言,做市协议的初衷是为了「防止价格暴涨至类似 10 美元」的情况,基金会很有可能在当前高估的价格下进行场外交易(OTC),从而在瞬间形成永久性顶部。

D 哥提醒道,根据以往牛市数据,前 200 名的山寨币中约有 97% 最终跌幅达 90% 甚至更多。WLD 作为估值高于 OpenAI 的 Meme 币,也不会例外。

尽管他说这是一个世代性的做空机会,但也强调这类币种往往会涨到超出预期的价格,大多数人可能没有耐心、保证金或意志力承受做空的压力。确实如他所说,市场的疯狂有的时候会击垮所有人的理智。在他发布这次调查结果后,WLD 依然从 8 美元继续上涨到了 12 美元。

一位顶级交易员对Worldcoin的爱恨情仇

第四次调查:趁你病,要你命

5 月 14 日,距离他发布上一份调查过去了 2 个半月,WLD 的价格也已经距高点跌去了超过 50% 。

一位顶级交易员对Worldcoin的爱恨情仇

不过 D 哥可能对他的做空成果还不太满意,又抓住了 Worldcoin 的又一把柄进行痛击。

在 4 月 24 日,Worldcoin 曾发布过一则,宣布预计在未来 6 个月内出售来自 Worldcoin 基金会子公司财库的 WLD 代币,以满足世界各地对经过 Orb 验证的 World ID 不断增长的需求。

虽然 Worldcoin 强调平均每周出售 50 万至 150 万枚 WLD,不到当前每周交易量的 0.1% 至 0.4% ,但 D 哥算出来这 6 个月 Worldcoin 总共将向交易公司出售的代币价值 2 亿美元,并且相当于现有流通供应量的 18% 。这部分资金明明属于 WLD 代币供应中名为「社区」的部分,却被用于出售给交易对手方,以使基金会受益。

而更重要的是, 70 天后 VC 和团队的代币就开始解锁,WLD 的供应量将每天增加 4% 。按照 600 亿美元的完全摊薄市值计算,相当于每天近 5000 万美元的持续卖压。D 哥 痛诉,WLD 从一开始就被设计成具有掠夺性代币经济学,只为了使团队和早期投资者发财。他还提醒道,如果在未来几个月内看到战略性的公告,这只是为了确保内部人士能够在高估值下获得退出流动性。

一位顶级交易员对Worldcoin的爱恨情仇

第五次调查:Wolrdcoin 讨伐檄文

不出 D 哥所料,在 7 月 24 日早期贡献者代币解锁之际,Worldcoin 果然发布了一则战略性的拉盘公告:将分配给开发公司 Tools for Humanity 团队成员和投资者的代币解锁期限从 3 年延长至 5 年。一切就像是提前写好了剧本一样。

而 D 哥也祭出他有史以来最全面的一份 WLD 做空报告,可谓集大成之作。除了回顾 Worldcoin 如何通过各种手段操纵 WLD 代币的价格,他指出 Wolrdcoin 将以行业有史以来最低的供应流通 2.7% 开始内部解锁。这是唯一能让 WLD 维持在 300 亿美元 FDV 的因素,而这一切不是如团队所说为了实现普遍基本收入(UBI)。

实际上,团队设计的代币经济学导致明年大部分的所有发行量将流向内部人士而非 UBI 受益人。即使有最新的解锁时间表,一年后也有几乎 10 亿枚代币流向团队/VC,而根据当前的 UBI 发放率预测,到那时只有 6 亿代币将分发给 UBI 受益者。这意味着在一年内,内部人士发放的 WLD 预计将占 Worldcoin 总流通量的 60% 以上。

此外,还有多个其他来源增加了流通供应量,包括之前提到的以折扣价卖过交易公司的代币、Orb 运营商获得的奖励。这些「硕鼠」都在从 UBI 受益人手上抢走原本属于他们的权益。

那么问题来了?谁是这场高 FDV 盛宴下庄稼眼里的韭菜?D 哥说是韩国人(他这里还 diss 了一下韩国人的英语水平不高,看不懂英文来了解实际情况)。近 25% 的流通中 WLD 存在 Bithumb 上,而且持有量还在继续增长。

一位顶级交易员对Worldcoin的爱恨情仇

D 哥最后总结道,Worldcoin 选择在解锁前一周发布利好消息实属有意为之,就是为了在关键时刻影响市场。只有散户提供更高的价格和更多的流动性,内部人士才能在解锁时顺利退出。甚至还有老鼠仓利用内部消息在公告发布前提前买入。

一位顶级交易员对Worldcoin的爱恨情仇

D 哥提供的图表显示,公告发布前的 24 小时 WLD 价格出现巧合性飙升。

D 哥说,上述的这一切,都是他未来几个月做空 WLD 的原因。爱过,恨过,现在让我亲手送你归零。

梳理完 D 哥和 WLD 的爱恨情仇,我们可以发现,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高 FDV 永远都不是一个 Meme。跟庄家共舞,你舞得起来吗?

深度解析:BTC的安全模型真的被破坏了吗?

原文作者:DaPengDun(X:@DaPangDunCrypto)

7 月 9 日,Justin Bons 在推特上发了一篇长文,发表了“BTC 的安全模型已经被破坏”的论点,并按照他的逻辑做了论证。

我对这个看法很感兴趣,所以试着对这个观点和论据做分析。

一、Justin Bons 的逻辑

首先,我梳理了 Justin Bons 在这篇推文中的逻辑:

  • 哈希率不等于 BTC 的网络安全,生产哈希的成本(及矿工的成本)才是 BTC 网络安全的保证;当前的网络安全性比三年前还要低;

  • 随着减半造成的区块奖励减少,叠加链上高费率的极端情况不可持续,矿工的收益将会并正在降低;

  • 因此,要维持当前的安全程度,就需要 BTC 价格持续的上涨,这是不可持续的;

  • 届时只有通过取消 2100 万的硬顶或者分叉来解决困境;

最终,他得出的结论是:

BTC 的安全模型已崩溃,为了维持当前的安全水平,它的价格必须每 4 年翻一番,这个过程需要持续一个世纪,否则将维持极高的费用!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样它将需要在几十年内超过全球 GDP 市值!

我们来逐条分析其逻辑中的每个要点及论据。

二、BTC 网络的安全性指标

1、Hashrate 的演变

我们常常用 hashrate 来衡量 POW 网络的安全性,可以通过下图看出,当前的 hashrate 是在上涨的趋势中,因此这被认定为 BTC 的网络安全性在不断增强的证据。

深度解析:BTC的安全模型真的被破坏了吗?

不过,我们也需要意识到:挖矿硬件的变化确实让获得单位算力的成本在降低,下图为 Bitmain 历年的 BTC 挖矿机器型号及功效:

深度解析:BTC的安全模型真的被破坏了吗?

根据上图,我绘制了机器效率的演变图,如下:

深度解析:BTC的安全模型真的被破坏了吗?

可以看到,机器的效率越来越高,现在的设备相对于 10 年前效率提升了 30-40 倍;

我们还需要注意到:随着能源开采技术的发展、能源形式(绿能等)的多样化,能源的成本也在降低,这会进一步降低矿工的挖矿成本。

因此,确实不能完全依照 hashrate 来衡量整体系统的安全度。那么矿工的成本是不是一个好的衡量系统安全度的指标呢?

2、矿工成本

矿工是参与“BTC 分配”中最重要的角色,因此矿工真实并持续投入的总成本确实可以看作是网络的“安全阀”,如果要攻击这个网络,需要花费足够的成本才能达到效果,而这个攻击成本与矿工的投入成本是直接相关的。

矿工成本的计算比较困难,因为要包括“矿机费、维护费、电费等”,所以我们在计算时提前做一些假设来简化这个过程:

矿机费暂和维护费等暂时不考虑,因为前者还涉及到折旧、优惠、保险等,后者与矿场的自动化水平、管理水平有关,所以仅考虑电费(电费很可能是最大的一部分)

每个时期的矿机均按照当时段 Bitmain 最好的矿机来计算

电费是波动的,这里简单的按照 0.12 $/kw 来计算

得到计算结果如下图:

深度解析:BTC的安全模型真的被破坏了吗?

可以看出,估算的矿工消耗的成本在整体上还是呈现上升的趋势的。因此,如果认为矿工的成本是影响网络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当前网络的安全性还是呈现上涨趋势的。

为什么 Justin Bons 会说安全性降低了,因为他用矿工的收益来作为衡量安全性的标准,而收益仅仅只是对于未来的判断,矿工的支出才应该是当下安全性的保证。

3、成本对市值的占比

当然,这里有一个问题,让我们考虑一个情况:

用 1 M 的成本来保护 1 B 的资产安全还是用 10 M 的成本保护 100 B 的资产安全呢?

有人会说 1 M/1 B 的比值比 10 M/100 B 的占比高,因此安全性更高;也有人说 10 M 的资金总量大,因此安全性更高。

二者都有道理,我个人的看法是:

在成本没有达到一个足够量级的水平时,成本会是一个更好的衡量标准,这是门槛问题;如果成本已经高到一个足够的水平,那么成本对于市值的占比将会是一个更好的衡量标准。

三、矿工的收益

如果矿工的成本是影响网络安全最重要的因素,那么矿工的收益就是影响整体矿工维持这种安全性最重要的因素。

矿工的收益主要有两部分组成:【出块奖励】【交易费用补贴】

1、出块奖励

出块奖励比较简单,我们都知道其遵循减半规则,目前已经发生了四次减半,对应如下:

1.2012 年 11 月,第一次减半,奖励从 50 BTC→ 25 BTC

2.2016 年 7 月,第二次减半,奖励从 25 BTC→ 12.5 BTC

3.2020 年 5 月,第三次减半,奖励从 12.5 BTC→ 6.25 BTC

4.2024 年 4 月,第四次减半,奖励从 6.25 BTC→ 3.125 BTC

因为成本我们是按照$计价的,因此收益我们也换算成对应的$来计算,为了简化计算(减少数据量),我做了一个假设:

  • 取一个月 BTC 的平均价格(开盘+收盘价格的均值)作为这一个月每天的 BTC 价格数据

  • 平均出块间隔按照 10 min 来计算

得到下图:

深度解析:BTC的安全模型真的被破坏了吗?

结合这两张图,再与电费支出的图形做对比,可以看到:

  • 在绝大部分时间内,矿工出块的奖励都能够覆盖成本并获利

  • 早期的获利很高,即使是按照当时的价格卖出依然如此,这也是行业发展的红利期

  • 在牛市阶段,矿工的获利也很丰厚,价格是其中关键的因素

  • 在上一轮,BTC 的价格在减半后大约 4 个月开启主升浪

  • 当前阶段,单从出块奖励来看,获利水平已经降低

2、交易费用补贴

矿工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费用是“交易费用的补贴”,这也被认为是未来解决减半产生的区块奖励减少的弥补部分,这很好理解,如果区块奖励降低,那么只要链上的交易更加活跃,那么矿工的收益仍然可以得到保证。

当然,我们也需要考虑另外一个因素,及交易对应的 gas,如果交易过多,那么 gas 自然高,交易费用也会被自然的推高。

让我们用数据来看一下实际情况:

深度解析:BTC的安全模型真的被破坏了吗?

深度解析:BTC的安全模型真的被破坏了吗?

从对比曲线上可以看出:

链上的活动在大趋势上呈现的是上涨态势,但是是否可以持续仍未可知,因为从 2016 年-2023 年的链上活动是差不多的;

交易费用在一些特定时段会很高,但是整体上来说,绝大部分交易的费用都是<10 U 的

如果我们要计算具体的交易费用补贴,需要将这两个数据进行相乘并做处理,因为数据量很大,我这里用另外一个指标来观察:【交易费用补贴在区块奖励中的占比)

深度解析:BTC的安全模型真的被破坏了吗?

我粗略的采样数据并计算了一下,得到图表如下:

深度解析:BTC的安全模型真的被破坏了吗?

结合区块奖励,得到下图:

深度解析:BTC的安全模型真的被破坏了吗?

结合矿工的支出,可知:

  • 按照当前的 BTC 价格水平,交易费用奖励暂时并没有体现出比上一轮要更高的水准

  • 因为矿工的支出水平是在上升的,因此矿工的收益确实在降低

3、BTC 价格

我觉得这个应该不需要讨论,因为“BTC 价格一直上涨”这个论断,理性的人应该很容易判断这是不可能的,总不可能市值超过世界 GDP 吧?!

虽然我们希望 BTC 能在价格上能够一直表现优异,但是其也受“客观规律”的限制,每一轮 BTC 价格的涨幅都在降低,这是很显然的事实

既然价格的上涨是有限度的,矿工的收益确实会逐渐降低,那么维持当前安全度的预期可能就会发生变化,最终影响网络的安全性。

因此,Justin Bons 提到的问题是切实存在的,但是解决方式是否如其所说要么“解除硬顶”,要么“分叉大区块”,我觉得这需要另外的讨论。

四、解决方案的探讨

矿工收益受两方面影响:成本和收入,在这两个方向我们都有一些解决方案。

1、成本方面

在成本上可以做的事情有:

  • 进一步提升挖矿功效,发展硬件、优化算法,进一步降低单位算力的成本;

  • 争取更低价格的能源,当然,也需要考虑到稳定性;

  • 期待世界能源技术的变化,比如如果商用的可控核聚变得到发展,那么能源的获取价格会大大降低,能够降低成本;

当然,我们也需要意识到,矿工从以往“挖必赚时代”必然会慢慢转入“挖矿博弈时代”,投资者需要充分考虑好风险和投入产出的结果再决定是否参与其中。

这与我们当前的形势很像,大家都会觉得赚钱很难,因为行业已经过了早期的红利期,竞争变的很激烈,不是那个随便买就能赚钱的时代,博弈会是主旋律。

2、收入方面

区块奖励

这一部分暂时是不可变更的,完全按照减半规则来,矿工出块的收益也将逐渐减到 0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个解决方法确实是“消除 2100 W 的硬顶”,然后设置比如“长尾奖励”。但对于当下的认知来说,是极其难的,BTC 的 2100 W 共识是极其强大的,如果改变,必将对共识产生巨大影响。

交易费用补贴

所以,自然的思路是在“交易费用补贴”上做文章,提高这部分,从而弥补区块奖励的损失,叠加一定的 BTC 价格上升,让这个体系可以尽可能长的运转下去。

然而,BTC 当前主网的性能并不能支持大规模的交易,gas 和出块时间都是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案有:

  • BTC 区块扩容:搞大区块,提升效率,这就是 Justin Bons 的另外一个方案;但是在当年“大小区块之争”之后,话语权基本上是被“小区块拥护者”把持的,因此当下很难去启动这样的方案。当然,我很难去评价这种方案带来的其他影响,比如对“去中心化程度”的影响等,需要更深入的理解行业的底层。

  • 闪电网络:让闪电网络更好的普及,普及到能够代替一部分世界金融支付的范畴,然后加上技术创新让上链的交易费用被多人平摊。当前每天的主网交易数量大概为 30-50 W 笔,而仅仅支付宝在双十一一天的交易数量就能达到 97 亿比,这里面的数量级差异太大,还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

  • BTC 原生网络的拓展:BTC 网络目前的功能还很弱,基于其拓展上的创新,不论是链上的还是链下的,只要主体上在增加 BTC 上的交易数量,对于交易费用的贡献都是有的。

当然,还有一些思路,比如:对于一些联合挖矿的项目,可以将算力并行运作,在挖 BTC 的同时获得额外奖励…

总体来说,对于 Justin Bons 的观点,我的看法是:

哈希率确实不能作为衡量 BTC 安全的唯一指标,矿工的成本更能反映网络的安全,当下的安全性并没有降低;随着减半造成的区块奖励减少,链上高费率的不可持续,BTC 价格不可能无限上涨,网络安全性问题是切实存在的,也是需要引起讨论的。但是并不是只有“取消硬顶”和“分又”才能解决,至少在目前,有一定的时间和方式来让我们通过其他创新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断言“BTC 的安全模型已经被破坏”为时尚早。

Gracy Chen首场社区AMM:经营公司是一场马拉松,保持节奏很重要缩略图

Gracy Chen首场社区AMM:经营公司是一场马拉松,保持节奏很重要

7 月 17 日下午,Bitget CEO Gracy Chen 与社区用户进行了一场快问快答的 AMA。Gracy 分享了自己在 Bitget 的工作经历、团队管理、个人生活,并回答了用户关心的发展规划、上币审核、BGB 销毁等问题。以下是 AMA 的文字内容整理:

Q1:从 22 年加入 Bitget,到此前被任命为 CEO,在这两年左右的时间,有没有遇到过一些具有挑战且印象深刻的问题?

Gracy:我是 2022 年 4 月加入公司, 6 月份对外做官宣,随后不久遇到 Luna/Terra 崩盘、Celsius、三箭资本的倒闭等一系列事件。可以说,我的入市时机非常不理想。因此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熊市期间,市场普遍下跌,许多知名的加密货币机构,如前面提到的一些,都出现了财务危机、大规模裁员甚至倒闭,这在某种程度上挑战了我的信念。

但在熊市中与 Bitget 团队共同经历这些挑战,也考验并锻炼了我们,回顾过去两年,这段经历大大增强了我们团队的凝聚力。

过去两年,我们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市场对此有目共睹。我们吸引了大量人才,团队规模从我刚加入时的不到 500 人扩大到现在的 1500 人。同时,我们在熊市中以相对低价收购了一些优质资产,将公司的业务从 CEX、去中心化钱包、投资媒体扩展到孵化器等产业链上下游相关行业,实现了很大的扩张。

至于最棘手的问题,要算公司的全球化发展。我们从一个起步于东亚的小团队,扩展到如今服务于超过 100 个国家和地区、 2500 万用户的跨球公司,这些用户在各个区域的需求差异显著,不仅涉及多语言沟通的问题,更关乎每个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产品功能和 Token 选择的不同需求。一个很明显的感受就是,前几天我与各大区负责人召开了一次会议,在两个小时的会议中,有十多位区域经理进行汇报,每个人的英语口音都不同,包括中东、东南亚和欧洲各国的口音,这让我感觉很有意思。回想两年前我刚加入时,参会者几乎都是讲中文的华人,而现在我们开会,各国英文口音汇聚一堂,这也从侧面体现出公司全球化的进程和成就。

Q2:这段时间内陆续有媒体报道 Bitget 在资金流入 / 网站访问量方面数据亮眼,是否可以分享如何管理和激励团队?以及自身的一些管理心得?

Gracy: 对,这个我 Twitter 也分享过,而且多个数据源佐证了我们发展良好。

Gracy Chen首场社区AMM:经营公司是一场马拉松,保持节奏很重要

在团队管理和激励方面,我们属于高效、结果导向的风格。

我们借鉴了一些大公司的经验,比如华为和字节跳动的 OKR 体系,以此加强管理,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我们使用的系统也支持跨时区交流,另外我们不提倡向上管理,不搞形式主义,比如汇报时不需要制作复杂的 PPT,一页纸能说明白就行。

在绩效方面,我们以结果为导向,会根据成绩给予团队成员高水平的激励。另外是充分的信任,我们目前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也归功于我们对各区域团队的高度信任。这些同事尽管有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但他们深入市场、了解市场需求,并与当地的意见领袖和项目方建立了良好关系。因此,在很多区域决策上,我们都下放权力,由当地团队做出决策,包括各种市场营销策划等。同时,这些决策需要他们承担相应的责任。例如,他们可以决定某项目是否值得赞助,但同时也需要考虑投资回报率。

可以说,一方面我们通过数据和 OKR 体系抓取实际结果,另一方面我们大力放权,信任我们的团队。这种文化帮助我们吸引并留住那些与之匹配的人才,从而实现更高效的决策和管理。

还有就是熊市时的一些正确的决策:在其他公司缩减人员时,我们在招兵买马、并购资产。这是因为我们相信这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在这场马拉松中,保持好节奏非常重要,而不仅仅只是盯着眼前的短期利益。

熊市还选择留在这个行业的人,说明是信仰者,是真正的行业 builder,这个也跟我们的文化契合。而且在熊市期间市场低迷,我们能够以较低成本获得顶尖人才、优质资产和先进技术,从而扩大与竞争者的差距。

现在牛市来临,我们看到了相应的成果,感到非常欣慰。这也证明了我们的理念是正确的,熊市是增长和建设的黄金时期。

Q3:你在生活中是个怎样的人?都喜欢干些什么呢?

Gracy:我也希望给大家展示真实的我,我这就是此时此刻我的造型,然后觉得这个兔兔特别可爱,这个也属于我们这次的夏日周边,所以有 5 位幸运观众会得到。我也分享一些小照片吧,就是比较生活化的一面。Gracy Chen首场社区AMM:经营公司是一场马拉松,保持节奏很重要

可能脑子都用在了工作上,其实我生活中是个有点粗线条的人。空闲时间,目前大部分都用来陪儿子,不过因为我的“马虎”,我儿子也老跟着我“遭罪”,比如最近带娃出去野餐,结果在加油站买了个不太卫生的蛋糕,我俩吃了以后拉了好几天肚子。

Gracy Chen首场社区AMM:经营公司是一场马拉松,保持节奏很重要

我也很喜欢跟朋友小聚,我蛮 E 人的,喜欢跟人打交道,我也有很多在其他领域工作的朋友,跟他们沟通,也能帮我扩充我的视野与世界观。但跟朋友一起时,他们经常说我是“搞笑女”,前几天跟朋友小聚,他们又催我谈恋爱,问我有什么要求,我说我要求不高:长得帅、有点钱、对我好就行,然后问我最近有遇到符合要求的吗?这三者的交集大概只有 Gay 蜜。

大家都知道加密行业的工作强度大,但我认为越是这样,越要认真生活,从生活中汲取更多能量,也能反哺到工作。Gracy Chen首场社区AMM:经营公司是一场马拉松,保持节奏很重要

然后我也非常爱旅行,一年平均要跑 10 多个国家出差,在出差的时候可能会找一点点时间,除了工作之外去 city walk 一下。另外我非常期待,可以有一次不是出差,纯粹旅行的状态,但是最近这样的机会都非常少。

Gracy Chen首场社区AMM:经营公司是一场马拉松,保持节奏很重要

Gracy Chen首场社区AMM:经营公司是一场马拉松,保持节奏很重要

我也很喜欢跟朋友们聚会喝酒,这一面请大家就不要给我扩散出去了,这个是我之前离开这个城市搬到另一个城市的时候,请我前面这个城市的朋友在家里告别的 party,所以喝得非常的开心。这个照片我从来没有给他发过来,我在推特上也没有分享过,只有你们这个村里的人知道,所以如果请不要扩散出去,请大家在群里看看就行了。

Q4:如何看待圈内女性领导者比例较低这一现象?

Gracy:无论是 Web3 的创始团队还是普通 Web3 公司,在高管团队中,女性的比例都非常低。在风投行业更是如此,我最近还看到一条评论说我是全球前十交易平台中唯一的女性 CEO,这让我意识到,女性领导者在几乎所有行业中都非常少见。

其实,我对女性的职业发展、特别是在男性主导行业中的女性弱势地位非常关注。我认为我们需要更多的女性领导者。很多时候社会对女性有偏见,比如经常问女性领导者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这本身就是暗示她们应该更多地投入到家庭中。这种偏见不仅来自社会,也可能内化为女性对自己的束缚。尤其在金融科技领域,女性不仅少,还常常缺乏自信。因此,我们首先需要从内部打破这些障碍,增强自信。就像这句话说的: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才是生命。我希望我能够去帮助和倡导,让女性群体自己去打破一些枷锁,更加地有自信,这个前提就是,我们必须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

因此,我一直致力于推动这些改变,比如通过创办公益组织等项目去改善这些现象。我们 Bitget 开展的公益项目“Blockchain for Her”,就是为了支持女性在加密货币行业中的发展。我们设立了一个小型基金,支持女性创始人和团队,并选拔全球顶尖女性领导者作为导师,提供协同支持。此外, 2020 年我还在世界经济论坛旗下创建了一个名为“SheShapes”的组织,这是一个非盈利机构,到现在也还在运作,主要是为女性提供职业咨询服务、社群支持和导师规划等。Gracy Chen首场社区AMM:经营公司是一场马拉松,保持节奏很重要

这是我 2020 年发起公益组织 sheshapes 时的演讲。我很早以前就对女性职场不平等的问题很关注了。

当然,能有这些想法也与我个人经历有关。在我的创业初期,曾遇到一位男性投资人明确表示不愿投资女性创业者,尤其是已婚未育的女性,而我当时处于已婚未育的状态,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社会对女性高管和创始人的偏见。

因此,现在的我有能力真正地去采取一些行动,给社会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我感觉很开心,同时也期待我们行业有更多的优秀女性人才加入进来,给这个行业的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Q 5 :最近有很多爆火的流量币,Bitget 会考虑上架这些币种吗?

Gracy: 会的,我们一直保持关注。上周跟团队的会议我还提到了:在合同里加进去考核限定时长和下币标准,并制定转板规则,把下线变成规则化、制度化、透明化。

Q 6 :后续平台上新的项目审核,会更加关注项目热度还是项目质量?

Gracy: 都会关注,很难说只选其一,因为他们两个是相互关联的。

我有个视频是六月底在好莱坞录制的 Killer Whales 节目,是行业最有影响力的真人秀,第一季在 Apple TV、amazon prime 等播出。第二季我们做了个 vlog,除了记录一下幕后故事,最后两分半钟还详细讲了一下我们上币时看的一些指标(精华主要在这里)。

我来找一找这个视频发到群里给大家,但是是英文版的,我们官方视频号上有一个中文版。

英文:https://youtu.be/dIZlleTOkB8?si=VCKKeo2wWlochgom

中文:微信视频号搜索 Bitget 华语站

Q 7 :Bitget 今年是六周年,会举办大型活动庆祝一下吗?

Gracy: 去年办了一场比较盛大的会议庆祝五周年 。

但是今年说实话有点办不动这种大会了,所以我们倾向于做一些小型的活动,比如华语区的线下见面会,刚才做活动的同学刚 brief 过我:这次应该会有至少五六场 side event,我应该也会去其中的一些逛一逛,然后新加坡 token 2049 期间,我会有主会场的演讲,去年也是跟其他的一些交易所同台分享,蛮有趣的。

Q 8 :Bitget 下半年的重点在哪里?战略目标是啥?

Gracy: 2024 年初,我在公开信中提到了 Bitget 全年三大重点: 1)合规, 2)新兴市场 3)Web3。

六个月过去了,我们在这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以 Web3 为例,我们的非托管 Web3 钱包 Bitget Wallet 刚刚完成了 BWB launchpad 以及上币,用户也在快速增长。

除了这三个战略重点,未来,我们对 Bitget 在加密行业走向主流中发挥的作用,也有更大的梦想和期望,因此在更长的时间维度上,我们将关注:

1. 加强 Bitget 生态建设:在中心化交易所之外,Bitget 正通过投资丰富其生态系统,我们去年推出了 Bitget Web3 基金和 EmpowerX 基金后,通过投资丰富生态将是我们的长期战略。

2. 连接传统金融和加密行业:随着现货加密 ETF 在美国、香港等主要市场获得批准,预计更多机构和零售用户将把加密货币纳入其投资组合中。我们致力于与行业伙伴合作,推动这一趋势,降低进入加密世界的门槛。

3. 让加密资产进入日常生活:我们在 2023 年底推出了 Bitget 卡,一张加密资产信用卡,可在任何接受 Visa 的地方使用。这种创新有助于使加密资产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投资品。我们将开发更多服务来支持这种整合。(但这个目前是小规模邀请制)

还有一点就是在上币策略层面。上币本来就是一个交易所应该做好的事情,所以没有写在战略里。但是我自我反思,觉得我们以前的现货投入还是不够多的,所以从去年开始加强投入以后,现在在上币策略、现货增长以及 MM/ 流动性等方面今年应该都会有比较大的突破。

Q 9 :BGB 是否有销毁机制,何时启动?

Gracy: 这个还在探讨中,目前 BGB 是跟随市场走动的,而且在 launchpad、launchpool 等参与过程中会是重要媒介,(偷偷告诉大家,我们最近也会有个 launchpool 上线)然后我相信 Bitget 业务蒸蒸日上的同时 BGB 也会一样。

用户互动:

你如何计划进一步多样化 Bitget 的服务和产品以满足加密社区日益变化的需求?

Gracy: 产品方面,现在其实已经很丰富了,从 earn 产品到 learn 产品,整个生态布局都比较完整。

我反而觉得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把每一个单项产品做得更精更好,比如说现货方面能够发掘最优质的大家感兴趣的资产,比如说在理财的产品上如何为大家找到收益有竞争力,又有安全保障的合作伙伴。Gracy Chen首场社区AMM:经营公司是一场马拉松,保持节奏很重要

你们的安全策略是什么,如何确保 Bitget 平台上用户资产的安全和保障?

Gracy:关于安全策略,我这儿正好也有一页 PPT 解释的比较完整,大家可以仔细看一下,而且前不久一些友商出事,我们其实在安全角度是做了非常多检查和新增的工序以保障资金安全。Gracy Chen首场社区AMM:经营公司是一场马拉松,保持节奏很重要

Bitget 在 Ton 生态这块有什么看法?

Gracy: Ton 生态确实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我和 Ton Foundation 的 CEO 和 COO 也都有过交流。

在 Ton 生态,我们持续关注:TON 生态 TVL 增长迅速,从四月份的一亿美元上涨到现在的六亿美元,两个月内上涨五倍。主要得益于 Liquid Staking 项目 tonstaker 的发展,新资产例如 NOT 上线 stonfi 和 dedust,尤其是在和 Tether 的合作下 TON-USDT 的上线,都给 TVL 带来了积极的影响。Tether 官方透明度页面显示,TON 链上 USDT 已授权发行量增至约 5.8 亿美元,目前为 USDT 发行量第六的区块链,仅次于 Tron、以太坊、Solana、Avalanche 和 Omni。

Ton 总地址数上涨速度也非常快,在一个月内由 21464799 上涨至 34466137 ,而活跃度也持续上升。Delphi Digital 发文表示,在 Telegram 9 亿用户群的推动下,TON 生态悄然增长,其每日活跃地址数已超越以太坊。其中不乏 NOT、CATIZEN 这样参与用户众多的热门项目。特别是 CATIZEN,游戏推出两个月以来,已收获 1700 万玩家。现在 TON 生态由于用户、TVL 和 TON 币价的增长形成了正向循环,用户增加导致 TVL 上涨,拉动币价,均产生了积极影响。

BGB 和 BWB 哪个是重心?

Gracy: 都重要。我的工作重心还是在 Bitget,它赋能的肯定是 BGB,Bitget Wallet 有它自己独立的 CEO/COO,虽然我们也会经常有一些业务交流,但是你可以理解为这还是两个团队,最后中心化交易所和去中心化钱包的做法还是很不一样的。

Bitget 前一两年不断地遇到 FUD,依然屹立不摇用实际行动答覆,这种格局与风范是公司内部自有的吗?还是后天培养的?

Gracy: FUD 每家交易所都会遇到很多,我觉得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情,那 FUD 就不攻自破了。

Bitget 与 Bitget 钱包,以后还会共同开发项目吗,有没有开发公链的想法?

Gracy: 我们有合作投资的公链。

Klaytn基金会宣布Kaia v1.0.1已发布

7月18日消息,Klaytn 基金会宣布 Kaia v1.0.1 已发布。此版本包含对 v1.0.0 的修复和改进。主网硬分叉区块号将包含在以后的版本中。 请注意,版本 v1.0.0 和 v1.0.1 包含交易费用和 API 接口更改。请彻底审查这些更改,以确保与 Kaia 区块链的顺利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