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cle Capital:美国大选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及“Trump Trade”的主要逻辑缩略图

Cycle Capital:美国大选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及“Trump Trade”的主要逻辑

来源:Cycle Capital Research

一、大选概况

北京时间6月28日拜登和特朗普进行了2024年大选首场辩论,特朗普表现显著占上风,拜登则表现不佳引发了民众对其高龄精神状态能否胜任的普遍担忧。辩论后特朗普支持率大幅走高。同时特朗普在摇摆州也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在主要7个摇摆州(北卡罗莱纳、亚利桑那州、佐治亚州、内华达州、威斯康星州、密歇根以及宾夕法尼亚州)均处于领先地位。

Cycle Capital:美国大选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及“Trump Trade”的主要逻辑

来源: https://www.realclearpolling.com/polls/president/general/2024/trump-vs-biden

未来竞选有三个较为关键的时点:

1) 两党全国代表大会:2024年7月15–18日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8月19–22日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将分别选出该党的总统和副总统候选人。

2) 第二轮候选人辩论:2024年9月10日。

3) 总统大选日:2024年11月5日。

二、主要政策差异

特朗普和拜登在基建、贸易、外交、扩大投资支出和鼓励制造业回流等方面主张相对一致,二者在财税、移民和新能源产业上政策分歧较大。

1)财税

特朗普主张继续将企业所得税从21%减至15%,并不主张直接加大财政支出力度;而拜登推行的“平衡法案(Balancing Act)”主张对企业和富人阶级提高税率,将企业税率提高到28%,同时继续减免学生贷款。上一执政周期中特朗普的减税政策提振美股盈利促进海外资金回流,本轮竞选中提出的减税幅度弱于当年(上一轮税改将税率从35%调整至21%),提振效果也相对弱于当年。中金测算2025年标普500指数净利润增速可以从市场一致预期的13.7%提升3.4ppt至17%。

2)移民

2021年拜登宣誓就职以来美国非法移民的大幅增加。相较于拜登温和的移民政策,特朗普主张继续收紧移民政策,但相对放宽对“高水平”人才的要求。移民政策的收紧可能削弱美国经济增长的动能并推动工资增长的再加速。

3)产业政策

两者在能源等领域两者有较大分歧。特朗普主张回归传统能源,加快发放石油、天然气勘探许可,增加传统化石能源开发等以确保美国在能源和电力上的成本领先优势,同时或将取消新能源车和电池的绿色补贴;拜登则主张继续推进清洁能源领域的发展。

4)贸易政策

拜登和特朗普均推行高关税政策,可能推升美国进口原材料成本和商品价格上涨进而对CPI下行形成阻力。两者相比较特朗普的政策更为激进。拜登已于5月宣布加征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拜登的加征范围仅包含180亿美元的商品且部分加征在2026年才执行。而特朗普表示将对进入美国的商品征收10%的基准关税,同时对中国征收60%或更高的额外关税,针对某些地区或行业还会征收“特定税”。

Cycle Capital:美国大选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及“Trump Trade”的主要逻辑

可以发现上图中特朗普的绿色箭头明显更多,其关税政策、对内减税和移民政策都不利于通胀的回落。

三、大选年资产价格的一般特点

首先从全年的角度看,大选全年市场的整体表现和联邦基金利率变化幅度与其他年份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按季度和月份看,在大选前期(主要指大选年3季度),联邦基金利率的变化幅度要明显小于其他季度,而资产价格则在此期间表现出更高的波动率。背后的原因可能是货币政策在大选临近为了避嫌倾向于按兵不动,而资产价格由于大选结果的不确定性产生波动。与非大选年10~12月往往较强的季节性规律相反,大选前的10月份股价表现明显弱于非大选年份。

Cycle Capital:美国大选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及“Trump Trade”的主要逻辑

四、特朗普上轮当选后市场情况回顾

2016年11月9日,美国总统选举初步结果揭晓,‌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赢得总统选举,‌成为美国第45任总统。当时特朗普胜选超出市场预期引发资产价格波动,市场押注“Trump Trade”,2016年11–12月呈现高美债利率、强美元和强美股,预期消化后交易衰减。以下是各类资产当时的价格变化(均为周线图)。

美债收益率走高后回落

Cycle Capital:美国大选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及“Trump Trade”的主要逻辑

对应美债收益率的波动情况黄金先跌再涨

Cycle Capital:美国大选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及“Trump Trade”的主要逻辑

标普上涨

Cycle Capital:美国大选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及“Trump Trade”的主要逻辑

纳指上涨

Cycle Capital:美国大选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及“Trump Trade”的主要逻辑

BTC上涨

Cycle Capital:美国大选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及“Trump Trade”的主要逻辑

本轮“Trump Trade”开启时间大大提前,第一次候选人辩论后市场对特朗普胜选预期明显增强,市场开始提前布局“Trump Trade”。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辩论第二天最高上涨至4.5%附近。

Cycle Capital:美国大选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及“Trump Trade”的主要逻辑

叠加7月14日特朗普遭遇枪击事件可能为其带来的额外选票,最有可能的结果是特朗普当选总统并且共和党掌控参众两院,可以预见周末特朗普遭遇枪击事件将为即将到来的周一美股带来上涨行情。

五、总结

美国大选对市场的影响:

1)大选本身不能作为交易看涨的理由,民主党为了赢得大选所以需要美股保持上涨的朴素逻辑并不成立;

2)常规大选年10月份前后市场因波动性增加而存在下行风险;

3)交易大选结果(Trump Trade)主要的方向为多CPI、多美债利率(这里“多”是相对于市场向下的预期而言,其意义为对CPI和美债利率下行产生阻力而非绝对上涨)、空黄金、多美股但力度没有上次特朗普当选时大;多BTC(认为BTC更多地是跟着美股走,与美股的背离情况在长期不具备持续性&特朗普crypto友好)。

有机增长点or顶级 PUA,积分激励模式的优劣势何解?

撰文:Pzai,Foresight News

在加密货币领域发展的漫漫长河中,基于去中心化共识所构建的经济模型为无数用户带来了加密圣杯的曙光。但随着行业的车轮滚滚,项目方也开始思考如何在加密潮汐中权衡协议长期发展与用户留存率之间的关系。而积分作为介于消息面与代币间相对「中庸」的激励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项目方所采用。并且很多观点认为,通过积分激励所带来的注意力集聚可以形成协议指标的有机增长点,并强势推动项目增长。

但近期,Blast 等项目的 TGE 分配引发了人们的愤怒狂潮,体现在对拉长激励周期的同时带来低回报的不满。有大户疾呼现在类似的空投已经演变为对所有参与者的「顶级 PUA」,故本文从多维度视角出发,探讨积分模式的优劣势,并试图找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早期激励模式

在浪潮的最早期,以太坊 ICO 如火如荼之时,空投可以说是相对简单粗暴的,只需要提交一个简单的 0x 地址,便可收获可观的代币进账。由于 ICO 时代项目的主要特点是以概念炒作为主,对于链上交互的构建几近空白,故对于所有人来说,(持币)地址本身便可以成为激励指标。

而在 DeFi Summer 伊始,Balancer 和 Compound 都采用了流动性挖矿的方式进行激励。不难看出对于当时的 DeFi 项目而言,链上流动性的规模决定协议的发展,并且就当时的市场形势而言流动性的需求也比较紧迫,所以他们都采用了直接的代币激励。虽说对 TVL 的增长贡献颇丰,但也衍生出了「挖卖提」的弊病。

之后 Uniswap 的空投算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真正将交互空投范式带入加密领域,并由此催生出专业的空投猎人群体。随后很多 DeFi 项目进行了跟进,同时伴随许多 L2 和公链的技术落地,有关生态的治理模式构建也提上了日程。由于很多协议的治理本质上是其代币经济的子集,故必然对参与者产生相关空投预期。由此开始,以代币和交互为核心的激励模式开始融合进加密经济之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总结出早期加密货币领域激励模式的特点:

  • 直接的代币激励:对于早期项目而言,还未饱和的竞争环境所带来的增长空间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度,并使他们在实现规模增长的同时通过代币激励让利于用户。
  • 交互门槛低:由于当时链上生态不算成熟,协议的产品模型比较简单,对于用户而言交互流程也很简便。
  • 即时回报(同步性):在 Uniswap 之前,很多项目采用挖矿的方式,对用户的存款实现即时的代币回馈,所做即所得。

积分激励的发源

在积分激励之前,随着生态的蓬勃发展,项目方面临用户留存和激励的两难问题。而 Galxe 等一众任务平台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具体而言,任务平台允许项目将激励过程平摊到用户交互的具体任务上,并采用 NFT 而非代币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激励(标记)。整体来看,这样的激励方式已经开始产生激励上的异步,即发放代币激励与用户实际的交互中间的周期被拉长。而积分激励其实与任务平台一样,是加密领域交互精细化的产物之一。

最早广泛性采用积分模式的项目是 Blur,Pacman 创新性的采用积分进行 NFT 交易的激励计算,且相关措施对 Blur 的协议增长显著,具体表现在流动性和交易量上。从图 1 的数据上分析 Blur 的规模发展,我们可以看出积分主要起到了如下三个作用:

  • 抬高信心:通过积分激励,让用户提前拥有一定的获得感,并提高后续对空投的信心程度,并影响币价的初始启动。
  • 延长周期:积分可以平摊用户对协议空投的预期,延长整体激励周期。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在 Blur 实施代币启动后,其仍然保持积分激励的存在,在减小抛压的同时为用户创造一个可持续的激励环境,体现在交易量和 TVL 的持续性。
  • 实在性:相比于交互任务结束后的 NFT,积分能够给用户带来某种代币对应映射的感受,使用户感觉已经获得了代币而非只获得象征性的徽章,体现在前期挖矿的交易量和代币价格的相关性上。
有机增长点or顶级 PUA,积分激励模式的优劣势何解?

图 1 Blur 相关数据(DefiLlama)

基于以上作用,可以衍生出积分激励的几大优势:

  • 提高留存率:过去在「挖卖提」的大背景下,用户通常对协议的忠诚度不高。而通过积分激励,项目方可以引导用户产生持续性的现金流和链上交互。
  • 规避代币成本:基于积分的激励可以减小项目方在代币做市和相应运营上的成本,有的时候还可降低合规风险。
  • 更高的灵活性:积分激励的有机调节赋予项目方更高的灵活性,并不受相关代币走势的影响,将注意力更多集中在产品构建上。

积分创造的信心

在以积分为主要激励模式的加密项目运营周期中,我们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两个重要节点分别是采用积分激励和 TGE(代币生成事件)。图 2 展现了用户在项目周期内的信心程度变化。

有机增长点or顶级 PUA,积分激励模式的优劣势何解?

图 2 用户在项目全周期中的信心程度变化

在积分激励之前,我们可以看出整体的信心呈现线性增长的态势,因为在项目的早期阶段,用户通常对项目的发展保持乐观态度,并且早期阶段相对应的消息面也有较多利好。而在实施积分激励之后,相比于无积分激励而言用户因为积分本身所产生的获得感,导致信心有短暂增强。但随后积分激励的周期开始平摊用户对项目空投的预期,同时场外开始对项目的激励进行市场化定价,故信心整体回落到无积分激励的水平。在 TGE 后,经历过积分激励的用户信心程度会降低更多,因为积分激励的整体周期较长,导致用户无法在 TGE 后整体收益明晰的情况下继续承受周期产生的成本继而选择抛售,体现为更大的抛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积分所带来的信心程度主要体现在积分激励的初期,对用户而言本质上是提供了一个切入生态的机会。但对于用户留存而言,最核心的部分一定是项目方的作为。而积分激励本身为项目方们提供了多样化的操纵空间。

积分的操纵空间

当今的积分激励模式根本上成为了项目方进行预期管理的一个工具,并且因为积分激励是一个长久的过程,用户会拥有对应的沉没成本,基于这些沉没成本会给项目带来一些被动的留存,所以项目方只要拉长激励周期,并保持周期内的基本激励便可以维持项目基本指标的表现。而在基本激励之上,项目方的分配空间也逐渐增大。

在发放上,积分的操纵空间主要体现在不上链和规则清晰度,相比于代币激励,积分激励通常不会上链,进而对于项目方而言操纵空间更大。而在规则清晰度上,项目方掌握对协议内各部分的激励分配权,并且从 Blast 的激励就可以看出,激励的长周期代表着规则的强灵活性可以在周期内最大程度上中和大部分用户的情绪反应,减少信心损耗。但 Blast 第二阶段的分配事实上对上线前大户的存款积分进行了稀释,并将这一部分利益转移给链上交互者。对于大户而言,这样的平摊导致空投可能不能覆盖前期所产生的资金成本,并增加后期链上的交互成本,但如果提取存款,他们便面临沉没成本的问题。且在空投最终分配时,大户被动性的线性释放已经证明了项目方在发放上选择转移大户的利益到散户手中。

在市场定价上,诸如 Whales Market 等场外积分交易平台也为项目方提供了一个可供衡量的数据源。具体而言,他们为市场上的积分 OTC 交易进行了可观的市场化定价,而项目方可以通过做市商对积分所带来的预期定价进行合适的调整,并且 TGE 前的低流动性环境减少了做市的难度。当然,这样的交易也加剧了潜在项目预期的透支。

综上所述,从积分的操纵空间可以衍生出积分激励的劣势:

  • 操纵空间大:不管是在发放上还是在市场定价上,项目方都可以进行足够的操作。
  • 透支预期:积分激励的长周期和二级市场的过度投机带来对用户空投预期的消耗。
  • 平摊收益:由于积分的释放周期长,早期参与者和后期参与者所产生的价值被平摊,相对应会损害参与者的利益。

如何扬长避短

在分析过积分激励的优劣势后,我们可以探究如何基于积分模式扬长避短,更好的构建加密领域的激励模式。

分配设计

在积分激励的长周期中,积分分配对协议的发展至关重要。与任务平台上的交互不同,大部分项目没有对交互指标与积分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明晰,形成了某种黑匣子,用户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知情权。但完全明牌的规则也会为工作室的针对性打法提供方便,导致抬高链上的反女巫成本。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分散激励流程以控制规则对用户的可见性,例如将积分通过生态内协议进行有机分配,在平摊分配成本的同时可以对用户的链上行为进行进一步的激励细化,且分散的分配权给予特定项目方更大的动态调节空间,也方便用户基于强可组合性进行一鱼多吃。

权衡各方利益

现在很多协议需要面临 TVL 和链上交互数据的权衡,在积分机制上体现为如何分配相对应的权重,对于 Blur 等以交易为主导或 DeFi 以 TVL 为主导的项目而言,二者本质上可以形成互相促进的飞轮效应,所以积分在其中的作用是激励单一指标。但当这套逻辑转移到 Layer 2 上时,参与者便开始分裂,并且项目方的诉求也从单一指标转向多元化增长,继而对积分分配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 Blast 的黄金积分尝试解决这样的分裂,但最后由于分配比例问题,整体的效果仍然不尽人意。在其他项目中,目前还没有类似的机制设计,故未来协议的积分机制设计可以考虑对交互和存款激励进行相对应的细化。

需求空间换激励空间

现今,很多项目使用积分激励的初衷只是想在保持激励活动的同时对 TGE 进行延迟,相比于传统的积分激励用例而言缺少了积分本身的用途,而这一部分需求的空白也是导致积分在用户眼中只作为另一种代币存在的根本原因。所以对于这一部分需求可以进行有效的开发,例如对于跨链桥或链上衍生品而言,使用积分进行相关费用的冲抵既可以使用户即时获得积分所产生的效用,吸引用户持续使用协议的同时,还可以释放积分分配的空间,减小通胀压力的同时控制预期。但在这一部分上需要对用户的实际交互和手续费之间进行有效的精确衡量。

另外无论是对于传统领域还是加密领域,需求永远是需要大于激励的,而需求空间很大一部分由协议本身产生。正如很多 MEME 相关项目没有积分激励,因为他们天然占据需求端的优势,并且用户使用这些项目时更多从协议外获取价值。所以对于项目方而言,需要考虑自己的产品模型构建是否拥有对应的 PMF,让用户参与其中的目的不再是为了缥缈的代币才是正道。

共识化激励

对于用户而言,共识化的激励为他们创造了一个规则清晰的环境,并允许他们以独立的个体参与到共识构建中来。例如在社区中,项目方可以构建一些去中心化的环境,让用户参与自由竞争并按照结果进行类似 PoW 的有机分配。这样的竞争一方面可以在共识中消解空投分配周期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能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和留存率。但共识本身的变化相对缓慢,灵活性较低,可能不太适合快速增长的生态。

链上积分

把积分放到链上与直接发行代币的做法不同,相比于代币去除了流通性,同时又增加了链上的不可篡改和可组合性。Linea LXP 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所有地址和积分都可以进行链上追溯的时候,操作空间就肉眼可见的减小了,且智能合约提供了基于链上的可组合性,大幅提高了积分在生态内的指标性,使生态内协议可以根据相关指标进行激励调节。

TON 链上 DeFi 生态系统的现状与未来展望缩略图

TON 链上 DeFi 生态系统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本周的市场行情依旧不见起色,这期的 CryptoSnap 让我们继续聊聊 Ton 的链上生态发展,Dr.DODO 将带大家了解下 Ton Defi 的发展现状并且未来能够努力的方向,以及作为散户投资者需要关注哪个领域的发展!

Ton Defi 现状

TON 链上 DeFi 生态系统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尽管 Defi 在这一周期中并不是主旋律的叙事,但对于任何一条公链而言 Defi 的发展仍是链上生态是否蓬勃的一大指标,更是基础中的基础,当然对于 Ton 而言也不例外。

如同上一期 Cryptosnap 的介绍中提及的,目前 Ton 链上最基本的 Defi 应用,例如 DEX、借贷、流动性质押等等第一层 Defi 乐高的协议已具备,能满足大多数散户的基本需求,但对于高端的 Defi 玩家或是鲸鱼农夫而言仍有许多不足之处,笔者在这列出 Ton 生态需要继续发展的最重要的五个点:

  • 主流资产 BTC、ETH 的引入

  • 更多跨链桥支援

  • 预言机

  • 二层 Defi 收益协议

  • Memecoin 基础建设

其中第一二点是最基本的跨链桥与其他大宗资产的支持,2024 Q2 Ton 链上的 TVL 爆发性成长从 100M → 700M 的过程中原生 USDT 的支持是最大的引爆点,而笔者认为下一阶段要突破 1B TVL 的关键便是其他主流资产 BTC、ETH 的支持,并且搭配更多的第三桥提供流动性,而这也是目前 Ton 基金会路线图所述下一季度的发展目标。

TON 链上 DeFi 生态系统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Source: https://ton.org/en/roadmap

第三点预言机则是决定更多复杂 Defi 协议能否实作也是许多大户判断能否参与项目的关键,目前 Ton 生态中主流的预言机是由 Redstone 所提供的报价功能,但对于许多鲸鱼玩家而言 Redstone 仍无法得到足够的信任基础,如何引入 Chainlink 或是 Pyth 这类拥有强大资本支持的预言机也是 TVL 能否更上层楼的关键。

第四点写到的二层 Defi 收益协议对应的便是笔者先前说的 Ton 生态中第一层 Defi 乐高的协议已具备,但第二层 Defi 乐高收益项目例如抵押稳定币、包装生息资产、收益策略农场等等,着重于 APR 收益的项目仍较少。

最后一点笔者认为是本周期的大趋势,Memecoin 主流化,笔者认为本周期最成功 SOL 生态其实并不是 Defi 应用所带起,更多的是 Memecoin 的蓬勃发展所带动 DEX 的 TVL 增长,MemeFi 也因此是一个笔者认为可以大力发展的要点,尽管目前有许多的团队已经在此方向上努力例如 TON Raffles、Ton UP、Thunder Finance 等等,但 Memecoin 的推动在笔者看来需要官方结合风投资本来点燃引爆点,如同 Solana 的 $BONK 以及 $WIF,有了财富效应才能够点燃后续 MemeFi 生态的一团火。

Mini APP

要说 Ton 生态的最大特色笔者认为是 Telegram Mini APP,尽管目前大多数的 Ton Mini APP 都是游戏项目但目前 Ton 上主流 Defi 的应用也几乎都是拥有两个前端界面,一个是普通的网页端 Dapp 另一个则是 Telegram Mini APP 的前端,笔者认为 Telegram Mini APP 的开发将有效缩小了 TON 的 DeFi 服务与 Telegram 用户之间的差距,可以捕获更多移动端的新用户加入。

但另一方面复杂的 Defi 应用对于移动端的体验以及安全性来说是不合适的,Mini APP 或是 Telegram Chatbot 更适合的场境是对于时间非常敏感的 Memecoin 领域,也许需要等待 Ton 上的金狗出现才会带动一大批玩家成为 Mini APP 的新用户。

TON 链上 DeFi 生态系统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Source: https://t.me/dedustBot

TON 链上 DeFi 生态系统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Source: https://t.me/StormTradeBot

The Open League Season 5

最后来说说最近开始的 The Open League 第五季的竞赛,老实说笔者对于目前为止 Ton Defi 项目有点失望,参赛的协议不过六个并且与第四季的参赛协议一模一样,完全没有新项目的加入,而对于已发币项目而言也仅有 NFT 借贷协议 DAOLama 代币 $LLAMA 挤进前十。

目前赛况,上一期排名第三的衍生品链上永续合约协议 Storm Trade 目前排名第一 TVL 表现也是大幅增长,而同样是衍生品永续合约赛道的 Tradoor 则是不进反退,第二名则是借贷协议 EVAA,第三名为 NFT 借贷协议 DAOLama,占据第四第五的则是两大 DEX 协议 DeDust 与 Ston.Fi。

TON 链上 DeFi 生态系统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Source: https://ton.org/open-league

TON 链上 DeFi 生态系统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Source: https://ton.org/open-league

笔者观点

本篇文着重的 Ton 的 Defi 发展上,笔者认为在 Defi 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其中的问题之一可能与 Ton 的开发代码是全新的语言有关,增加了许多开发门槛,目前也尚未看到风投资本的大力扶持例如 Multicoin 以及 Jump Crypto 之于 Solana 的关系,也并未出现代表性的开发者出现例如 AC 之于以太坊 Defi 生态,当然目前下结论仍太早,Ton 的 Defi 发展仍然值得持续关注。

SocialFi 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本文 Hash(SHA1): 1553 f 8 e 76 e 646 f 1 af 0 bb 2 efc 1 f 232 aa 86447 3d e 1 

编号:链源 Security Knowledge No.010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进步,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去中心化社交(SocialFi)领域获得了广泛关注。SocialFi 代表了社交网络未来的发展方向,去中心化结构赋予用户更多的权利和自由,消除了传统社交网络中的诸多弊端。尽管目前面临一些技术和操作上的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用户素养的提高,SocialFi 有望成为主流的社交网络模式,改变我们与互联网互动的方式。链源安全团队对 SocialFi 的基础设置和安全防护做了相关的探索和梳理,希望能够为构建一个更公平、更透明的数字社会贡献力量。

SocialFi 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基本概念及分类

SocialFi 结合了“社交”和“金融”的概念,其特点是用户拥有自己的信息和资产的所有权,使用户可以通过发布内容获利,这在传统社交网络中是无法实现的。此外,SocialFi 通常以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的形式运营,用户可以参与运营决策和治理。相比于由公司集中管理的传统社交网络,去中心化的社交网络赋予用户更多的自主权。简单来说,SocialFi 是一种利用区块链技术、专注于获取经济奖励的去中心化社交网络。    

去中心化社交网络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的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社交网络具有防止数据篡改的特点,能够在更安全的环境中进行通信,并通过发行代币实现内容的货币化。

SocialFi 项目根据其技术方法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1. 单一Web3类型应用: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类似于传统的社交网络,如 X、Facebook、Instagram 等,用户可以通过点赞和分享内容直接获得奖励。示例:Tomo、Damus、Mirror、ALIS、TwitFi。

  2. 协议:SocialFi 生态系统的底层技术,为开发人员提供构建新 SocialFi 应用程序所需的工具和元素。示例:Nostr、Lens 协议、CyberConnect、RELATION。

  3. 在现有服务中添加Web3元素的应用程序:利用区块链技术为现有Web2服务增加经济效率,创造新价值。用户可以继续他们的传统活动,同时享受新的奖励系统。示例:Friend.tech。

延申扩展

Social Token

SocialFi 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比其他去中心化的 SNS 更专注于经济活动,平台特定的代币被称为“社交代币”,将个人对项目和社区的贡献可视化。用户可以通过发布优秀内容、与其他用户互动、参与社区项目和活动以及对平台做出贡献来赚取加密货币。社交代币可以分为社区社交代币和个人社交代币,用户赚取的社交代币可以兑换其他加密货币或社区内的特殊权利,并在某些情况下用作社区管理政策的投票权。    

传统 SNS 面临的问题及 SocialFi 的关注背景

SocialFi 受到关注的原因在于其与传统社交网络的显著差异。传统社交网络的数据所有权属于开发者,发布的内容受到监控和审查,变现体系不公平,而去中心化社交网络则赋予用户数据所有权,促进自由透明的沟通,并提供公平的货币化体系。

隐私和言论自由是Web2和Web3服务的核心讨论点。传统的Web2服务需要用户提供个人信息,这些信息有可能被泄露或不当使用,侵犯个人隐私。而 SocialFi 有望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更安全和自主的用户体验。

SocialFi 和 DeSoc(去中心化社会)之间的区别

DeSoc(去中心化社会)是利用区块链技术在网络上实现个人信任和社区决策的概念。Vitalik Buterin 在其论文《去中心化社会:寻找Web3的灵魂》中提出了“SBT(Soul Bound Token)”作为形成个人信任和身份的要素。与 SocialFi 注重经济利益不同,DeSoc 更强调社会联系和信任建立。

SocialFi 面临的挑战

尽管 SocialFi 有很多优点,但也面临挑战,主要是用户需要具备较高的素养。由于区块链技术的使用,私钥一旦丢失,用户将面临资产损失的风险。此外,由于 Social 特殊的交互设计,安全挑战也变得更加突出,包括智能合约漏洞、去中心化身份认证的安全性、数据隐私和安全、钓鱼攻击和社交工程等问题。

案例分析:Friend.Tech 的挑战与教训    

SocialFi 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Friend.Tech 作为 SocialFi 的典型案例,在发展初期取得了显著成功,吸引了大量用户和资金。然而,由于在产品设计、运营策略和安全机制上的不足,导致了用户流失和信任危机。具体表现为:

  1. 初期成功与高期待:Friend.Tech 在推出初期获得了显著的用户增长和交易量上升,但随着用户增加,暴露出了技术和运营上的诸多问题,在处理大量用户数据和交易时遇到技术瓶颈,导致用户体验不佳。

  2. 产品设计缺陷:过度依赖单一的功能模式和简陋的用户体验,使得平台在用户增长停滞后失去了活跃度和吸引力。

  3. 运营策略失误:在处理竞争对手和发布新功能时的公关和运营失误,导致了用户信任的丧失。

  4. 安全机制不足:尽管采取了一些安全措施,但由于整体安全机制的不完善,导致用户数据在交互中意外暴露。

保护 SocialFi 的措施

  1. 智能合约审计:定期进行严格的智能合约审计。

  2. 多重身份验证:实施多因素身份验证(MFA)机制。    

  3. 数据加密: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保护用户数据。

  4. 用户教育: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5. 漏洞赏金计划:设立漏洞赏金计划,鼓励发现和报告系统中的安全漏洞。

结语

总的来说,SocialFi 作为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应用,展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其安全性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信任和平台的稳定运行。通过结合 DeFi 等领域的最佳实践,如智能合约审计、多重身份验证、数据加密、用户教育和漏洞赏金计划,SocialFi 平台可以有效应对安全挑战,保护用户的隐私和资产。只有在安全的基础上,SocialFi 才能真正实现去中心化社交的愿景,推动数字社会的进步。

链源科技是一家专注于区块链安全的公司。我们的核心工作包括区块链安全研究、链上数据分析,以及资产和合约漏洞救援,已成功为个人和机构追回多起被盗数字资产。同时,我们致力于为行业机构提供项目安全分析报告、链上溯源和技术咨询/支撑服务。

感谢各位的阅读,我们会持续专注和分享区块链安全内容。

LayerZero和ZkSync空投之后:是时候暂停、回顾并重新思考空投的未来了

原文作者: , , 

引言

这几天,区块链社区见证了围绕 ZkSync 和 LayerZero 空投的重大争议。这些事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促使我们暂停思考当前和未来加密生态系统中的空投状况。本文将讨论空投的历史演变,重点介绍几个塑造这一领域的重要项目,并详细分析 ZkSync 和 LayerZero 的有争议的空投。最后,我们提出一些对空投未来的关键反思和考虑因素。

区块链中的空投(Airdrop)

LayerZero和ZkSync空投之后:是时候暂停、回顾并重新思考空投的未来了

空投(Airdrop)在区块链领域中,指通过向特定的数字钱包地址发送免费代币或加密货币的一种行为。通俗地说,空投就是项目方白送加密资产给用户的一种行为。项目方并不是喜欢做慈善,而是通过空投实现:

  • 宣传推广:项目方希望通过空投代币,让潜在投资者和用户知晓这个项目,达到宣传推广的目的。

  • 回馈社区:回馈社区用户,希望他们在后期持续支持并推动项目的发展。

  • 获取用户量数据:项目方为了吸引风投(VC),需要展示良好的用户量数据。因此,有时会暗示用户,使用产品可能会获得空投奖励。这已成为行业内的共识:前期体验项目产品可能会有空投。

当普通用户拿到空投代币后,则可以:

  • 参与治理:参与项目方的治理,为项目的未来方向投票。

  • 持有等待升值:前期空投的代币成本非常低,优质项目值得等待价格上涨。

  • 变现:直接在交易所卖掉,积累你的原始资本。

空投的历史发展

空投起源

2014 年:第一个加密空投由名为“Auroracoin”的项目发起。它向冰岛所有公民分发免费代币,以促进新加密代币的采用。然而,该项目和代币最终以失败告终。当时的空投没有任何交互及其他要求,只要确认是社区成员即可。

空投发展

在区块链众筹的早期,代币发行融资(Initial Coin Offering, ICO)占据了中心地位。随着 ICO 热潮,空投也越来越受欢迎,大量web3新项目开始使用空投作为吸引潜在投资者和用户的一种方式。

2017 年:Electroneum 成功使用空投策略,向用户免费空投 5000 多个代币。该活动在前两周内就吸引了超过 12 万名用户下载应用并创建账户。在这场淘金热中,大量初创公司涌现,市场过度饱和,投资者感到厌倦。此外, 2017 年日本、美国、加拿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发布法律条例监管 ICO。同年,中国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公告称,代币发行融资涉嫌违法,应当立即停止。ICO 的退出加速了空投的发展。

2018 年:Ontology 向 NEO 投资者空投其原生加密货币 ONT,并向订阅其新闻通讯的用户空投 1000 个 ONT。同年,Enumivo(ENU)项目方宣布要模仿 EOS,免费空投大量 ENU,进一步促进空投成为增加社群用户数量与粘性的手段。

空投兴盛

DeFi 的兴起带来了一种新型空投形式,即web3项目向流动性提供者或参与流动性挖矿活动的用户分发代币。

2020 年 9 月:Uniswap 推出 UNI 代币并进行空投,只要在 2020 年 9 月 1 日之前使用过 Uniswap 的用户,不管成功兑换与否,都可以领取 400 枚 UNI 空投(约 1400 美元,以上线首日收盘价计算)。这次空投彻底带火了整个 DeFi 空投,成为 DeFi 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事件。同样的,1inch、DYDX、Paraswap 等项目也在 2020-2021 年间进行空投。此外,不同赛道的项目如 Gitcoin(资助平台)、Immutable X(NFT layer 2)、Ethereum Name Service(ENS)(域名赛道)、Terra Name Service(TNS)(域名赛道)、Dappradar(统计网站)等也在同一时期进行空投,普通撸毛玩家的收益从几百美元到几千美元不等。

当今,空投已成为加密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和空投次数都经历了巨大的增长。例如,Arbitrum 的空投在第一个小时内就领取了超过 4200 万 ARB,成为 2023 年最轰动的空投。虽然在空投早期,使用大量地址批量交互的羊毛党被视为投机者,短期好看的用户数据并不利好认真做事的项目方。同时,女巫通过刷量会导致代币囤积,会影响项目代币分发公平性。但 ICO 的消亡和 VC 对于早期项目代币的垄断,似乎赋予了「撸毛党」某种梁山好汉般的正义感及正确性。对早期用户空投已然成为政治正确。撸毛本质上是投资区块链明星初创企业的原始股,并且日趋成为准一级市场投资。从生态角度看,「撸毛党」已经成为 Web3 生态发展的重要部分。小白用户通过空投预期进入 Web3 领域并获取可观收益,项目方通过测试网的交互任务实现了教育用户与项目压力测试的目的。此外,项目方可以通过空投保证代币分布的去中心化,而非高度集中于团队与 VC。如今的「撸毛」生态已经成为项目方、用户与 VC 机构的一场「合谋」,各方各取所需,最终从代币二级市场抽取利益。

空投规则的演变

LayerZero和ZkSync空投之后:是时候暂停、回顾并重新思考空投的未来了

在加密空投不断迭代进化中,空投规则逐渐变得复杂,发展过程大致如下:

  • 确认社区成员:例如, 2013 年的瑞波币(XRP)和 2014 年的恒星币(XLM)采用绑定 Facebook 或验证手机来确认社区成员,调动了粉丝的粘性,吸引了大众的注意力。

  • 简单登记或 0 转:如 2017 年的牛油果(ENU),只需转 0 个 ETH 到合约地址即可获取空投。同年,Ontology 按 5: 1 比例空投给钱包内有 NEO 的持有者。

  • 简单交互阳光普照型:如 2020-2021 年的 Uni、1inch、dYdX 和 ENS 等项目,只要使用过这些平台或持有相关代币即可获得空投。

  • 查女巫和多维度筛选:如 2022 年的 Optimism(OP),通过活跃用户、DAO 治理参与、多签签名参与、Gitcoin 捐赠和跨链桥用户等多维度因素综合评估空投数量,并剔除 1.7 万个女巫地址。同样, 2023 年的 Arbitrum(ARB)规则也非常复杂,涉及跨链桥、交易频次与互动、交易价值筛选和流动性证明等。

根据空投的几个历史阶段和经典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空投的野蛮生长期已过,撸空投工作室的存在,使得项目方通过空投推广项目的效果已有限。2020 年到 2021 年,空投带来的暴富故事吸引了大量场外人员入局体验新产品,同时也吸引了不少专职撸毛的工作室。然而,这些工作室虽然是圈内重度用户,但对项目方通过空投宣传推广项目的目的造成了一定损失。因此,空投的进化史也几乎等同于反女巫史。

AirDrop 项目概览:加密货币领域的里程碑

在本节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在区块链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关键策略和创新的空投。Uniswap 作为第一个对用户阳光普照的空投项目,开创了先例,确保所有用户都能收到代币。ApeCoin 则根据 NFT 所有权定制其分发方式。Arbitrum、ENS 和 Blur 采用基于忠诚度和贡献的分级分发。IO 奖励为其平台提供硬件支持的用户,而 Blast 和 Merlin 通过质押分发代币。这些不同的方法展示了空投机制和考虑因素的不断演变。

Uniswap:DeFi 革命的先锋

Uniswap,作为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基石,以其自动做市商(AMM)模型为核心,开创了一种无需信任、无需许可的加密货币交易模式。这一创新极大地推动了金融自由化的理念,为用户打造了一个开放的交易环境。

于 2020 年 9 月 1 日,Uniswap 通过其空投活动,向世界展示了对早期参与者的深切感激。这一活动不仅是对 DeFi 空投文化的重要贡献,更是对平台早期用户忠诚度和贡献的认可。所有在该日期前与 Uniswap DEX 互动的用户,无论规模大小,均获得了至少 400 枚 UNI 代币的空投奖励。对于流动性提供者(LP),其贡献得到了更为慷慨的回报。

Uniswap 的空投规则以其简洁性和公平性受到社区的高度评价,体现了平台对早期参与者的尊重和回馈,同时为 DeFi 领域的其他项目树立了榜样。

ApeCoin:BAYC 生态系统的心脏

ApeCoin(APE),作为 Bored Ape Yacht Club(BAYC)生态系统的原生代币,承载着治理的重任,是 ApeCoin DAO 的治理代币。2022 年 3 月 17 日,ApeCoin 为 BAYC 和 Mutant Ape Yacht Club(MAYC)NFT 的持有者举办了空投活动,这是对社区成员的一次重要回馈,也是 ApeCoin 生态系统发展的关键一步。

空投活动严格依据 NFT 的独特属性,为各类 NFT 及其组合配置了相应数量的 APE 代币。例如,单一的 Bored Ape NFT 持有者将被授予 10, 094 枚代币作为奖励;若该 NFT 与 Kennel Club NFT 形成组合,其奖励额度将提升至 10, 950 枚代币。此政策的制定,彰显了 ApeCoin 项目方对社区成员个体差异的尊重,以及对其在生态系统中所作出贡献的肯定。

Arbitrum:以太坊扩展的新篇章

Arbitrum,作为以太坊 Layer 2 解决方案的领航者,利用其创新的 Rollup 技术,为用户带来了高效且成本低廉的交易体验,显著缓解了以太坊网络的拥堵,同时确保了交易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本质。

在 2023 年 3 月 16 日,Arbitrum 盛大启动了其空投活动,精心设计的空投规则,细致入微地奖励那些深入参与 Arbitrum 生态的用户:

  • 积分系统:Arbitrum 实施了一个全面的积分系统,根据用户在 Arbitrum One 和 Arbitrum Nova 上的活跃度,如跨链交易、交易频率、交易额、智能合约交互及流动性提供等多维度行为,来定量分配代币奖励。

  • 反女巫规则:为预防女巫攻击,Arbitrum 团队制定了一系列量化规则,确保空投奖励的接收者是符合资格的真实用户。例如,对于在极短时间内进行所有交易或余额较低且交互有限的钱包,会相应减少积分。

  • 数据清洗与聚类分析:Arbitrum 利用链上数据识别同一用户控制的地址,并通过合作伙伴如 Nansen、Hop 和 OffChain Labs 的数据进行清洗,采用 Louvain 社区检测算法等聚类技术,精准识别并排除女巫地址。

这些机制的综合运用,不仅保障了空投的公正性和有效性,也体现了 Arbitrum 对社区建设和去中心化治理的深度承诺,为区块链行业的空投实践树立了新的标杆。

ENS:以太坊域名服务的创新者

Ethereum Name Service (ENS),作为以太坊生态系统的关键基石,开创了去中心化网络中的人类可读域名系统。ENS 使用户能够将复杂的以太坊地址转化为简洁、易记的域名,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增强了区块链技术的普及性。

ENS 在 2021 年 11 月 9 日启动了其备受瞩目的空投活动,其设计巧妙,体现了对长期支持者的深度回馈。空投奖励与用户持有 ENS 域名的时间长度成正比,这种机制有效地提升了对长期伴随 ENS 成长的用户的奖励,而非简单基于域名注册数量。此外,对于设置了反向解析的用户,即那些真正将 ENS 融入日常区块链操作的忠实用户,ENS 提供了双倍奖励,彰显了对实际使用的重视和对深度参与用户的奖励。

Blur:专业级 NFT 交易的领跑者

Blur,专为专业 NFT 交易者量身打造的平台,以其 Bloomberg 风格的专业界面,精准满足专业交易者的需求。Blur 通过引入高级交易特性,如集合竞价和 NFT 保护机制,成功吸引了大量专业交易者和 NFT 市场的快闪交易者。

Blur 的首场空投于 2023 年 2 月 15 日举行,其空投机制设计巧妙,展现了分阶段的奖励模型,并通过赛季制、连续空投的方式进行。主要特点包括:

  • 阶段性激励设计:Blur 的空投策略采用阶段性激励,配合赛季制和连续空投,鼓励用户在不同阶段持续参与和活跃。

  • 递增式激励策略:Blur 的空投奖励在每一轮都呈递增趋势,为后来加入的用户带来了更丰富的回报。

  • 创新的合集出价功能:Blur 独家推出的「合集出价」功能,允许用户对整个 NFT 系列进行统一出价,有效推动了新功能的普及。

  • 流动性激励优于交易量:Blur 的代币激励机制专注于激励市场流动性,促进交易的自然流动和成交。

Blur 的空投机制之所以独树一帜,是因为它综合了多维度的策略,不仅在于代币的分配,还包括了对用户行为的细致引导和激励,以及对产品特性和市场策略的深思熟虑。

IO:Solana 区块链上的去中心化计算先锋

io.net,诞生于 Solana 区块链的创新先锋,致力于释放闲置 GPU 资源的全部潜力,为工程师与开发者提供梦寐以求的计算能力。该项目的宏伟蓝图是构建一个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DePIN),以此作为技术革新的坚实基石。

自 2024 年 6 月 11 日 19 点起,IO 项目揭幕了其备受瞩目的空投盛典,其空投机制的亮点包括:

  • 多维度评分系统:IO 项目采纳了一项创新的评分机制,全方位考量带宽、GPU 型号、正常运行时间等关键维度,确保奖励分配的公正性与精准性。

  • 销毁通缩机制:项目实施了一项销毁通缩策略,将网络收入用于回购并销毁$IO 代币,以此策略提升代币的稀缺性和价值。

  • 质押要求:为确保网络的稳健与安全,每个节点需质押一定量的 IO 代币,这不仅有助于锁定流通中的代币,也促进了代币的稳定性与网络的长远发展。

尽管 IO 项目的空投策略巧妙融合了激励与稳定性,旨在激发社区活力,并通过通缩和质押机制维护代币价值,但其空投活动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主要集中于:

  • 空投积分透明度:部分用户对 IO 项目空投的积分统计和分配提出疑问,认为平台显示的收益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呼吁提高积分面板的透明度。

  • 技术问题与数据准确性:社区成员对 IO 项目前端显示的数据准确性表示担忧,对日均收益、在线集群数量和计算时间总数的疑问亟待解答。

  • 维护成本与防女巫措施:用户反映参与 IO 项目空投的技术门槛和维护成本较高,项目方为筛选女巫账号而设置的严苛措施,增加了用户的操作难度和维护时间。

  • 空投代币分配与管理:有关空投代币的分配和管理,用户对投入的资金成本、云服务费用与项目代币的高预期与实际收益之间的比例表示不满。

Blast:以太坊上的创新第 2 层解决方案

Blast,作为以太坊上的新型第 2 层(L2)解决方案,专注于通过其原生收益机制,为用户开辟增值新径。自 2024 年 5 月启幕的 Blast 空投活动,标志着用户可通过存款与推荐机制,累积 BLAST 积分,进而兑换为 BLAST 通证。Blast 空投机制的亮点凸显于:

  • 均衡的代币分配:Blast 的空投策略,将代币总量的一半公正地分配于早期采纳者,另一半赋予在 Blast 平台上贡献应用的开发者,以此激励生态的繁荣与持续发展。

  • 双重激励体系:Blast 的激励机制全面覆盖资金充裕者与积极参与社区者,确保每一方均能获得相应的 Blast Points 和 Blast Gold 奖励。

  • 自动重新定基机制:Blast 为 ETH 及其原生稳定币 USDB 引入了自动重新定基功能,使用户 ETH 余额自动映射收益,此机制在L2解决方案中独树一帜。

  • L1质押收益的充分利用:Blast 通过 Lido 等协议,充分利用以太坊的L1质押收益,自动分配给用户,确保了收益的持续性。

然而,Blast 空投活动虽推动了创新的步伐,却也面临着社区对其空投机制的深入讨论与反馈,主要集中于:

  • 领取过程的复杂性:用户在领取空投前需观看视频并下载移动应用,这一过程被部分用户视为繁琐。

  • 份额分配的争议:对于大额质押用户,所获空投价值与投入的比例,成为社区讨论的焦点。

  • 公平性的质疑:尽管 Blast 力求通过积分系统平衡资金与时间的投入,社区中仍有对空投估值和分配公平性的担忧。

Merlin:比特币二层网络的革命性创新

Merlin Chain(梅林链),作为比特币二层网络的革命性创新之作,融合了 ZK-Rollup 网络、去中心化预言机网络及比特币链上欺诈证明等关键技术模块。这不仅极大提升了比特币网络的性能和扩展性,更为 BTC Layer 1 上的原生资产、协议和应用生态注入了新活力。

Merlin Chain 的空投活动,向 Merlin’s Seal 活动的参与者敞开大门,其中 20% 的代币被慷慨用于空投。活动机制细分为:

  • BTC 原生资产质押:用户可质押 BTC、BRC-420 资产或 BTC-20 资产,通过这一行动支持 Merlin Chain 的发展,并获取 M 积分。

  • EVM 资产质押:为没有 BTC 原生资产的用户,Merlin Chain 提供了参与机会,用户可通过存入以太坊主网或 Arbitrum 上的资产,获得原生质押收益。

  • 流动性支持:用户为 Merlin Swap 提供流动性,不仅丰富了 Merlin Chain 的生态,也通过增加交易对深度,提高了交易效率,同时获得 M 积分。

Merlin Chain 项目的空投活动,以其独特属性脱颖而出:

  • 高比例空投:代币总量的 20% 被用于空投,这一比例在 Layer 2 项目中显得格外慷慨。

  • 质押与空投相结合:通过质押 BTC 原生资产、EVM 资产或为 Merlin Swap 提供流动性,用户积累的 M 积分可兑换为 MERL 代币。

  • M-Token 创新:质押的一层资产生成 1: 1 映射资产 M-Token,增强了资产的流动性,使用户在二层网络中自由交互。

  • 组队收益提升:组队机制允许用户通过集体质押提升收益,实现积分加成的最大化。

  • 跨链资产的广泛支持:Merlin Chain 支持跨链资产,无论用户持有 BTC 还是 EVM 资产,都能参与到空投活动中来。

近期空投争议

最近,备受关注的 Zk Sync 和 Layer Zero 项目相继发币,并进行空投,同时上线币安。然而,这引发了社区内的广泛争议。用户普遍认为,为了获取这些潜在的大额空投奖励,他们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很多人却没有获得应有的回报,甚至没有资格参与空投。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项目的长时间运营和用户的高期望值导致了大量用户的参与。用户基数的扩大意味着,如果采用“阳光普照”式的空投,每个人分到的金额会非常少,甚至无法覆盖用户的交互成本。因此,以撸空投为目的的用户对这种情况产生了负面情绪。

用户的主要抱怨集中在空投规则的严格性上,很多轻度用户被排除在外。而一些完成了大量操作的真实用户,也仅获得了少量的空投收益。接下来,我们将回顾这两次空投的整个过程,并深入分析其中的深层原因。

LayerZero 空投

LayerZero 作为备受瞩目的全链互操作协议,通过在不同链之间传输任意信息,为各链之间的信息交流架起桥梁,实现全链操作的可能性。与仅将代币在不同链之间跨转的资产跨链不同,LayerZero 通过在不同链部署端点智能合约接受信息、链下预言机验证与中继器传输的方式,可以直接在 A 链发起部署在 B 链的合约交互。自 2021 年成立以来,LayerZero 受到了资本的广泛青睐,获得了包括多个顶级机构在内的多轮超两亿美元投资。然而,直到 2024 年 6 月之前,LayerZero 一直未发币,这吸引了大量用户关注,希望通过早期交互获得未来发币时的代币空投。截止发币前,LayerZero 拥有超过 600 万用户。最终,在近三年的运营后,LayerZero 于 2024 年 5 月宣布发行平台代币与空投,并完成了空投快照。尽管空投预期终于落地,但却引发了激烈的争议。

争议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女巫的自查与举报机制、不透明的空投规则,以及官方设定领取空投需强制捐款的强硬态度。我们将根据时间线来整理此次整个空投的过程。

  • 反女巫机制

在 5 月 2 日宣布空投消息后, 5 月 3 日 LayerZero 官方便宣布将开启为期一个月的女巫审查。在当前环境下,由于大量打金工作室专职撸毛,以及许多用户为了倍增空投收益而多账号交互,项目方进行女巫审查,将撸毛党排除在空投奖励范围内,实属无可厚非。虽然工作室贡献了大量交互数据,一定程度上帮助了项目的发展,但从项目长远发展以及保障忠实用户的角度来看,反女巫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举措。社群并不反对项目方的女巫审查,过往项目中也有项目方利用明确的规则标注并降低女巫行为的空投额度甚至将其排除在外。然而,此次社群诟病的是女巫审查制度的诡异之处。

此次女巫审查分为三个阶段:女巫自我检举、官方审查和用户间相互举报。在第一阶段中,用户拥有 14 天的时间自首。如果用户对自己的账号不自信,认为可能会被标记为女巫,则可以向项目方自首,从而保留 15% 的空投。但如果此阶段没有自我检举,而在下一阶段被项目方判定为女巫,则会丧失全部空投。此时用户需做出决策,若认为自己极有可能为女巫,则最佳策略就是自我举报,落袋为安。因为自我举报仅保留了 15% 的收益,从期望值来说,只要用户认为自己超过 15% 的概率不会被判定为女巫,都值得赌一把获取更高的期望值。因此,当用户怀疑自己是女巫时,往往其确实是女巫。虽然官方表示女巫自我检举针对的是撸毛工作室,而非个人用户,但在我们看来,这更像是针对多账号撸毛用户。因为当前项目空投时基本都会查女巫,而大型工作室知道这一点,往往都会做好指纹浏览器、独立钱包、分时段随机交易等隔离策略,对自己的策略有信心,因此不太会在这个阶段自曝。在此阶段,有超 33.8 万个地址进行自我举报,共超 80.3 万个地址被判定为女巫,获得 15% 的空投,剩余 85% 将分配给其余合规用户。

第二阶段为官方审查阶段。此阶段,官方依据特定规则,对女巫常见行为等方式进行内部审查。此阶段被标记为女巫的用户会丧失获取空投的权利。

第三阶段是最具争议的,即相互举报。在这个阶段,官方鼓励社区内审查,鼓励用户举报女巫账户,若成功举报,则举报者可获得被举报者 10% 的空投奖励,而被举报者则颗粒无收。举报者虽然明确知道这会损害被举报者的利益,但其行为首先有利可图,其次反女巫本就是政治正确的事,这降低了举报者的心理压力和道德谴责。因为这些原因,此阶段社区内积极举报,共提交了几千份报告,涉及地址范围广泛,包括离职的撸毛工作室员工举报内部账号、过往项目空投大户的地址被举报,以及用户对撸毛大户和 KOL 的举报。在此阶段,用户提交的大部分举报都被判定为有效,从而那些被举报者虽然付出了金钱与心血刷交互,但最终却颗粒无收。

最终,这场长达一个月的 LayerZero 猎巫行动落下帷幕,结果显示,LayerZero 在 600 万用户中,仅约 60 万符合最终空投资格,其余地址皆被排除在外。这极大程度地抓出了用户中的撸毛女巫,一定程度地筛选出了平台的真实用户,同时大幅降低了空投范围,从而能空投给每个用户更多代币。然而,饱受争议的一点是,项目方明目张胆地利用人性,将每个用户当成了自己的武器,引起了社群内部的战争。

  • 不透明的空投规则

空投前为期一个月的猎巫行动引发了广泛讨论,第二个争议点在于其空投规则。在排除女巫后,最终约 60 万个钱包符合此次空投资格。空投代币中,首日流通 2023 万枚,其中官方跨链桥 Stargate 生态用户共获得 1000 万枚$ZRO,Pudgy Penguins 和 Kanpai Pandas NFT 持有者各自分配 100 万枚空投,RFP 中的项目各自分发分配的代币。根据公布的空投结果,主要根据交互数量梯度分配代币,超过半数用户将获得 50-100 枚代币空投,而少量一百多名用户可获得最多 5000 枚代币空投。

此次争议主要集中在 NFT 持有者的分配上,因为 Kanpai Pandas 在社区内并不知名,其持有者可获得此次空投,被质疑为项目方的老鼠仓。然而,值得注意的是,Kanpai Pandas 一直在运营,且地板价并不低,空投前也未大幅波动。更何况空投量相对于总量并不高,认定其为老鼠仓缺乏充分依据。这或许只是社群对分配结果宣泄不满的一个出口。归根结底,用户对分配结果不满。从结果看,$ZRO 上线币安首日收盘价约为 3.4 美元,整个空投总共分配到的总额不到 7000 万美元,超过半数用户只拿到不到 340 美元的空投。在项目方与 VC 早期不断制造的空投预期下,用户期望被拉得很高,为此投入了大量精力与金钱,但预期落地后却不符合期待,产生心理落差。归根结底,是项目长期运营预期与上线时市值无法支撑这个期望泡沫,导致用户不满。这种预期在项目运营时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可以利用空气让用户们免费打工,但最终未能兑现时,终将造成项目反噬。

  • 强迫捐款与强硬的态度

最后的争议来自领取阶段,合资格的空投者在领取空投前必须为以太坊开发者的融资机构 Protocol Guild 捐赠至少 0.1 美元乘以代币数量的钱,才能领取空投。虽然 0.1 美元相较于$ZRO 代币价格并不算多,但强制捐款引起了强烈不满。此外,这笔捐款在主网交互时用户还需付一笔不小的 gas fee。抛开捐助不透明不谈,捐款本是自发行为,为了领取空投而强迫捐款令人不爽。在社群反对后,LayerZero 创始人 Bryan Pellegrino 公开回应称从未强迫任何人捐款,不想捐款可不领取空投。然而,这种强硬态度并不被社群接受,因为用户认为空投是他们应得的,不是项目方的施舍,项目的发展有他们的一份功劳。尽管 Bryan Pellegrino 后来解释了自己对项目及空投的看法与愿景,但社群依旧不买账。

  • 我们的评价

回顾整次 LayerZero 空投争议,我们认为其中有必然因素,但项目方的强势态度违背了区块链精神。社区内长期对项目空投的期望催生了撸毛产业,从 Uniswap 的阳光普照空投到 ENS 对忠实用户的高额奖励,社区内部对“项目方会发空投给早期贡献者”已成为共识。明星项目必然会吸引工作室和撸毛党参与。作为项目方,为了让真实用户得到更多代币,反女巫是必然行为。但 LayerZero 项目方此次令人不满的点在于赤裸裸地利用人性弱点。虽然效果良好,但这种不择手段会令社群不齿。另一方面,从项目方角度看,空投预期实际上利用了未来潜在激励作为工具,是对未来的一种透支。作为用户,Web3的去中心化精神意味着用户不仅是用户,还是项目的早期贡献者,是每一位用户的努力推动了项目发展。作为早期贡献者,获得空投是对劳动的奖励与补偿,而非施舍。LayerZero 项目方的强硬态度违背了这种去中心化精神,以高傲态度审视用户,认为项目发展完全是项目方的功劳,不在乎用户的想法与意见,甚至认为空投是施舍。即便是Web2项目,项目方也会聆听用户意见,给出良好解释。而 LayerZero 作为Web3项目,却依旧带有强烈的控制欲,教育用户,将空投视为项目方对用户的施舍。

ZkSync 空投

ZkSync 是一种以太坊二层扩展解决方案,利用零知识证明技术在保持以太坊主网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每秒可执行交易次数,从而解决了以太坊的拥堵问题。自成立以来,ZkSync 的母公司总融资额超过 2.5 亿美元,广受期待。ZkSync 与 Optimism、Arbitrum 和 StarkNet 并称为 Layer 2 的四大天王。在 2024 年 6 月前,其他三个项目都已发币,并且空投相对慷慨,因此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个最后的天王项目上。2024 年 6 月 11 日,ZkSync 宣布已于 2024 年 3 月完成快照,将从 6 月中旬开始发放代币空投,用户们结束了四年的交互长跑。然而,此次空投规则的复杂性和严格性引发了社区内的广泛不满。

ZkSync 上有超过 600 万个独立地址,此次空投将分配全部 36 亿 7500 万个代币,其中 89% 分配给用户, 11% 分配给贡献者。根据其规则,最终合资格的地址约为 69.5 万个,占比约 10% 。相较于其他 Layer 2 的空投规则,ZkSync 的规则显得更加复杂和不常规。此次空投包含三个方面:资格乘数、分配乘数和奖励乘数,同时需要满足最低代币要求,并进行常规的反女巫检查。

  • 资格乘数(Eligibility)

首先是资格乘数,官方列出了七个条件,每达成一个条件可以得到一点分数,这将作为第一个资格乘数。第二个方面是根据用户钱包中的日均资产,这个将给出第二个乘数。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第一个点数和第二个点数任意一个为 0 ,则无法获得任何空投。第三个是奖励乘数,官方列出了五个条件,符合则可以获得额外积分,但这个乘数不会是 0 。最终用户可以得到的空投总量为三个乘数相乘。同时,需要满足最低 450 个代币才能获得空投,而单个账号的上限为 10 万个代币,超出的部分将重新分配给其余用户。最后,项目方对合资格的地址进行了常规的女巫检测。撸毛用户往往根据过去的规则进行操作,但在此次规则面前失效了。项目方设定了更高的门槛,以筛选真实用户,降低撸毛党与工作室的比例,造成了很多撸毛党和浅度用户被排除在外,从而引发了矛盾。

具体来说,资格乘数的七个条件是:

  • 与十个智能合约进行交互。

  • 为 DeFi 增加流动性并进行借贷。

  • 使用 Paymaster 进行五笔转账。

  • 交易 10 种 ERC 20 代币。

  • 持有神灯 NFT。

  • 在 era 上线前,在 lite 网络有三个月的活跃。

  • 在 lite 网络上给 Gitcoin 项目捐款。

完成每个条件可以得到 1 分。这些条件要求较高,将大多数浅层用户排除在外。例如,交互 10 个智能合约要求用户体验超过 10 个 DApp,增加 DeFi 流动性并进行借贷考验了用户对 DeFi 生态的深入参与,使用 Paymaster 进行五笔转账较为偏门,交易 10 种 ERC 20 代币对于普通用户来说难度较大,持有神灯 NFT 和在 lite 网络上活跃三个月则是对忠实用户的奖励。第七个条件捐赠给 Gitcoin 项目更是考验用户对生态的支持。

相比之下,Arbitrum 等 Layer 2 项目的空投规则更直观地反映用户的忠诚度,如跨链资金、交易时长、交易次数、交易价值、提供流动性等。而 ZkSync 的条件虽然筛掉了很多撸毛党,但也显得过于苛刻和复杂,未必能够真正筛选出真实用户。此外,官方文档中提到,即便符合上述资格也不必然能获得空投,最终决策权属于官方,这使得规则更加不透明,引发了更多质疑。

  • 日均余额(Allocation)

第二个是日均余额乘数。这个乘数的计算方式是将主网上线后每天的余额相加,再除以总天数,也就是一年的时间,得出每天平均余额。规则中说明持有 DeFi 余额是双倍计算的,这意味着钱包中余额的多少以及持有时间将大大影响空投总额。一个正常账户余额大多会超过几百美元,如果从 era 上线就开始交互,基本能获得较高的乘数。低余额多账户的撸毛党和大金额转入转出的工作室则容易被拒之门外,这一规则较为合理,既筛选掉了撸毛用户和工作室,又激励了大户。

  • 奖励乘数(Multipliers)

第三个是奖励乘数,有五个条件,即便一个条件也不满足也不会影响空投总额。条件是:

  1. 持有 ZkSync 原生 NFT。

  2. 持有超过 50 美元的 ZkSync 原生代币。

  3. 创建了抽象钱包。

  4. 持有 ARB/OP/ENS 空投,其中 50% 以上代币超过 90 天未卖。

  5. 与 Gas Fee 收入超过 100 ETH 的智能合约交互两次以上,且是前 1000 名交互者。

  6. 前两项扶持自家项目无可厚非,第三项推广 ZK-Rollup 原生功能抽象钱包也合理。后两项规则要求较高,但对最终空投影响不大。这些条件作为支持 ZkSync 生态的额外奖励,尚可接受。

  • 我们的评价

总的来说,在 600 万用户规模下进行空投是件难事。用户根据其他 Layer 2 项目的空投规则进行大量忠诚交互,使得筛选变得更加复杂和严苛。这次空投规则虽然设立了高门槛,筛掉了大多数用户,但也引发了社区的不满和质疑。社区内不满的情绪可能导致不信任与质疑的增加,从而对项目的长期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未来空投何去何从

在 LayerZero 和 ZkSync 相继发布空投后,社群内部除了对这些项目的批评外,还有一种声音认为“空投已死”,普通人再也没有通过空投致富的机会。事实上,随着区块链技术和市场的发展,空投的早期红利逐渐消失是一件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像 Uniswap 那样无女巫审查、无门槛的阳光普照式空投在未来将越来越难以看到。取而代之的是,查女巫已经成为项目方的常规流程,甚至还会出现复杂的规则和 DID 验证。这是因为在发展的过程中,事物往往存在漏洞,当这些漏洞被有心人士利用时,事情往往无法发挥其原有的作用。因此,为了防范滥用行为,规则只会不断完善和严苛。

在这场 VC、项目方和用户的三方博弈中,各方都在不断成长。撸毛工作室的技术日益成熟,撸毛党们也不断优化自己的精品号,使得撸毛赛道越来越卷。为了撸毛,大家投入的成本只会越来越高,而期望的收益却越来越少。像 Uniswap 等早期项目的大额空投将越来越稀有,这个赛道的早期红利也在逐渐消失。那么,站在当前的角度,我们作为用户应该如何应对?我们需要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来审视,分析当下的环境,并将自己带入项目方的视角中。如果我是项目方,在当前的环境下,我会如何最优分配自己的空投代币?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参与下一个项目。同时,我们也要调整心态,接受错过早期红利的现实,以及对付出了精力却没有得到好的结果的项目保持冷静。

回顾这两个大项目的空投,当前主要的矛盾点在于社群对空投的期望与项目方空投策略之间的不平衡。每个项目都会空投给参与者或贡献者已成为社区内的共识。用户认为项目的发展离不开他们的参与,而空投是对他们辛劳付出的一种回报,而非项目方对早期贡献者的奖励。从项目方的角度看,空投只是一种手段。项目方通过空投奖励早期贡献者,作为社群建设、项目发展与代币分散的一种手段。在强势的项目方眼中,空投是一种奖励,而非对用户付出的酬劳。项目方需要平衡代币上线时的价格与市值,从而平衡空投者总共能得到的代币价值与二级市场投资者购买代币的价格与意愿。在空投总价值固定的前提下,项目方需要思考如何合理分配每一位参与者的代币份额。若分配群体过大,每位用户得到的总额将较低;若要保证用户能得到满意的空投,则需要限制符合条件的人数。此外,项目方还需考虑如何合理分配不同贡献程度的参与者的比例。当前主流做法是首先查女巫,将只为了撸空投的虚假用户排除在空投名单之外,然后根据用户的贡献程度,通过积分方式分配不同额度的代币空投。

当过往的方式被大家所知并复制导致失效时,我们不能再简单复制一个项目的规则到新项目上以获取资格,而应跳出大多数人的视野,超前预判多数人的行为和项目方可能的规则。我们回到第一性原理,分析哪些因素会影响空投的份额。首先一定是项目的融资情况。虽然目前社群对 VC 项目抵触情绪明显,更加拥抱 Meme 项目,但如果我们是为了空投出发,一个拥有高额融资的项目更有机会发展到发币阶段,同时也较大概率在发币时有更高的市值。在不考虑项目方格局和空投分配比例的情况下,整体空投的数额会更高。但这类项目往往也伴随更高的关注度,意味着有更多竞争者妄图瓜分这个大蛋糕,导致整体更加内卷。

因此,最好的方式是去埋伏那些虽然融到了大资金,但未被广泛关注的项目。在这类项目中,可以在防止女巫的情况下布局多个账号撸低等级的空投。此类项目往往没有那么内卷,项目方也不需要筛掉很多用户,往往会给低等级账户常数的低保空投。对于融资额巨大且爆火的项目,如 ZkSync 和 LayerZero,并非完全不能参与,而是需要控制成本与预期,做精品号的同时揣摩规则。

对于预期的控制在于,不再接受项目方的 PUA。对于那些长期把代币空投透支到当下作为营销工具,并且各项规则暧昧不明、一直拖延不公布细则和发币的项目方,不应期望他们有多大格局。这样的项目方在发币时又会以怎样的姿态对待社群支持者?判断项目方的行为与动机就显得异常重要。用户不是傻瓜,项目方的每一个行为和发言都会被看到。因此,控制预期与成本,在该放弃时就放弃,大不了换一个项目。而对于合适的项目,如果非常卷,就不得不揣测项目方的意图甚至借助链上数据分析。当下用户量很大的项目,分发模式往往会筛掉大多数低价值用户,再对剩下用户进行分配,设置低保和上限,中间或许较为线性。另一方面,项目方会倾向于用户支持自己的直接收入或流动性,即支持内部生态。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建议用户对待这类项目,根据资金量考虑少量精品号,并真实地支持项目方的相应号召,保障自己能获得空投名额,不至于全军覆没。如果认为项目方不断 PUA,投入与预计产出不成正比时,大胆地放弃这个项目。

Odaily编辑部投资操作全记录(7月15日)

本新栏目为 Odaily 编辑部成员真实投资经历分享,不接受任何商务广告,不构成投资建议(因为本司同事都很擅长亏钱),旨在为读者扩充视角、丰富信源,欢迎加入 Odaily 社群(微信@Odaily 2018 ,,)交流吐槽。

Odaily编辑部投资操作全记录(7月15日)

推荐人:南枳(X:)

简介:链上玩家,数据分析师,除了 NFT 什么都玩

分享Solana Meme 行情显著回暖,特朗普概念和猫狗概念是当前核心概念。但特朗普概念经历昨天充分交易后,基本只剩唯一的核心代币 FIGHT,其余概念均在数十万市值结束,参与价值越来越小。

操作方面持续持有 FIGHT,同时根据 Meme 持续度考虑 SOL 的杠杆多单。

推荐人:Asher(X:)

简介:短线合约、低市值山寨长线埋伏、链游打金、撸毛党

分享

  1. 这波跌主要关注的是 ETH,因为有 ETF 通过的预期,上周不断小仓做多,突破趋势线后确认看涨后又加了仓做多,认为还会继续涨。

  2. Odaily编辑部投资操作全记录(7月15日)山寨:一是买了 INJ,海外社区特别喜欢的公链,日线突破后,在 20 左右买入,看翻倍;二是买了 FLOKI,相对老的 Meme 中,觉得 FLOKI 团队在行情好的时候营销能力挺强的,也看当前价格下翻倍。

推荐人:Azuma(X:)

简介套牢钻石手,卖飞第一人

分享:距离九月的 Solana Breakpoint 还有俩月,现在准备开始慢慢加 SOL 了,今天主要想推荐几个背书较好、流动性相对不错,且有潜在福报的 SOL 生息机会。

第一个是 Sanctum(建议只拿 INF),现在持仓被动 APY 是 8.14% ,项目本身这周 TGE + 空投,但官方已确认会有二期空投活动。

第二个是 Solayer,Solana 上的再质押项目,本来感觉略伪概念,但看在大哥 toly 投了的份上还是放了一些进去,现在直接放 SOL 进去能自动吃 8.12% 的 APY。

第三个是 Jupiter 的 JLP,本质上是一个 SOL+BTC+ETH+USDC+USDT 的指数代币,SOL 的权重基本占一半,会以相对较低的波动跟涨跟跌,但优势是本身有 78.95% 的做市 APY,外加 Jupiter 也提到过多轮空投规划,搏个彩头。

推荐人:Cooper(X:)

简介:过山车乘客,伪钻石手

分享

  1. 错过了特朗普相关 Meme,非常遗憾,择机短线购入。

  2. 进入七月以来,Reddit 数据 DAO r/datadao 的做事节奏还是蛮快的,项目方前段时间终于禁用代币铸造并放弃合约所有权了。今天下午也是正儿八经算攒出来一个白皮书,叠加前段时间的 IMO, r/datadao 的金库余额显著高于现在的 RDAT 全流通市值(1.3 M),所以选择购入。

  3. 在 Polymarket 买了特朗普拿下大选,赔率不高,投入不多,图个乐子。

推荐人:Wenser(X:)

简介:价值投资主义者,低杠杆合约选手

分享

  1. 最近几天市场反弹,再次确认一个事实:强者恒强,所以那些在过往反弹中动都不动甚至还一路向下的垃圾币,真的可以清仓了;

  2. AI 板块还是值得长期关注的板块,GPT 5 如果发布的话会第一时间反哺到这里,建议关注 AI(Sleepless)、ARKM(Arkham)、GPT(QnA3)、NFP(NFPrompt),别管项目是不是做 AI 的,AI 概念能沾边就有关注度;

  3. 仓鼠和 DOGS 为 TON 生态还是吸引了新的流量,所以 NOT 龙头地位目前仍然还在,在等一个突破前高;

  4. 看了下涨幅榜,游戏板块又有了点起色,还有前两天福布斯公布 2024 年上半年表现最佳的十大加密货币,分别为 WIF(年度涨幅 1, 306% ,市值 21 亿美元)、PEPE(年度涨幅 815% ,市值 50 亿美元),ASI(年度涨幅 545 ,市值 36 亿美元)、FLOKI(年度涨幅 392% ,市值 16 亿美元)、JASMY(年度涨幅 343% ,市值 14 亿美元)、AR(年度涨幅 188% ,市值 18 亿美元)、CORE(年度涨幅 152% ,市值 12 亿美元)、TON(年度涨幅 135% ,市值 188 亿美元)、BGB(年度涨幅 100% ,市值 16 亿美元)、BONK(年度涨幅 90% ,市值 15 亿美元),可以重点关注下里面有基本面的项目,Meme 只看 politifi 比较好。

推荐人:golem(X:)

简介:比特币生态捕手、撸毛练习生、永远吃不上热乎选手

分享

  1. 上周 TON 生态又整活,DOGS 因免费空投+社交病毒式传播+TON 第一 Meme 叙事短时间火爆全网,虽然有观点认为项目后续接频道广告和亲自下次卖积分行为将起手好牌打得稀烂,不过市场热情依然外溢到其他 Meme 仿盘中,加上行情回暖,TON 生态后续或许也有 Meme 动物园行情。

  2. Solana 的 Blink 生态也是最近热点之一,相关的 NFT 之前都有不俗的表现,例如 SEND IT、THE HISTORIC QUOTES,但是整体上还是没有起色,相信 Blink 生态的多数用户本质上认为其带来了一个资产发行参与方式的改变,直接通过社交媒体无缝参与,更容易达到冲动消费和上头的效果。

  3. 最后分享一个最近符文的“赚钱全周期”:打一点防身(进度 20% 内)→稍微拉 gas 打一些(进度 30% ~ 50% )→发推宣传 Alpha(进度 60% ~ 80% )→链上 Gas 上升出货赚差价(进度 80% ~ 100% )→归零(进度 100% )。

往期记录

推荐阅读

Bitget研究院:BTC短时突破62000美金,事件驱动美国大选概念meme上涨缩略图

Bitget研究院:BTC短时突破62000美金,事件驱动美国大选概念meme上涨

过去 24 小时,市场出现了不少新的热门币种和话题,很可能它们就是下一个造富机会:

  • 后续需要重点关注板块: ETH 生态

  • 用户热搜代币&话题为 :Fuel Network、VetChain、Blum、RWA;

  • 潜在的空投机会有: Fuel Network、Symbiotic;

数据统计时间: 2024 年 7 月 15 日 4: 00(UTC+ 0)

一、市场环境

BTC 现货 ETF 连续 6 个工作日净流入,德国政府钱包中 BTC 余额清零,BTC 上涨短时突破 62000 美金。目前,贝莱德的 IBIT、灰度的 GBTC 分别持仓了 316, 284 枚和 273, 726 枚 BTC,超过了 MicroStrategy 的 BTC 持有量。

但是,在 BTC 带动大盘反弹的过程中,并没有出现强势反弹的赛道,此前在几次反弹中表现不俗的 AI 板块、Solana 生态等均未在今日表现出很强的反弹动力。从 ETH 链上 gas fee 依然徘徊在 2 gwei 也可以看出,山寨币依然缺乏热点。

周末发生的特朗普遭枪击事件,带动了市场对大选概念 meme 的炒作情绪,链上大量相关主题的新 meme coins 涌现,大量 PoliFi meme coins 在事件发生后从底部反弹。

二、造富板块

1)后续需要重点关注板块:ETH 生态(LDO、UNI 等蓝筹 DeFi 和 ETH 生态高热度 meme 等)

主要原因:

  • 7 月 11 日,The Block 报道,潜在的以太坊 ETF 发行商正急切等待美国 SEC 就即将推出的产品提供最新消息。此前,多家机构于 7 月 9 日提交了修正后的 ETH 现货 ETF S-1 表格,

  • 预测平台 Polymarket 上关于“以太坊 ETF 将在 7 月 26 日前获得美国批准”的押注,概率超过 82% 。

  • 若 ETH 现货 ETF 开始交易,传统资金可以通过 ETH ETF 流入以太坊生态,由于美国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充裕,未来因资金流入造成的财富效应是大概率事件。

影响后市因素:

  • ETH 现货 ETF 开放的时间和消息释放的节奏将对 ETH 币价产生直接影响,LDO、UNI 等 ETH 生态传统 DeFi 项目能否在这个机会下顺势而为、发布利好重大消息拉盘等,将很大程度影响 ETH 生态山寨季能否开启的可能性和炒作上限。同时,PEPE 等 ETH 生态高热 meme 的表现或将决定能否再次开启新一轮的 meme season。

三、用户热搜

1)热门 Dapp

  • Fuel Network

Fuel 是一个基于 UTXO 的模块化执行层,为以太坊带来了全球可访问的规模。作为模块化执行层,Fuel 可以以单片链无法实现的方式实现全局吞吐量,同时继承以太坊的安全性。2022 年 9 月,Fuel Labs 在 Blockchain Capital 和 Stratos Technologies 领投的一轮融资中成功融资 8000 万美元。多个头部投资机构投资,如 CoinFund、Bain Capital Crypto 和 TRGC。近期 Fuel 开放存款获得积分计划,收到用户追捧,目前平台内累计存款金额达到 7802 万美金。

2)Twitter

Bitget研究院:BTC短时突破62000美金,事件驱动美国大选概念meme上涨

  • Aptos

Aptos 自主网上线 19 个月以来,通过链上治理批准了 90 项改进提案,在推动 Web3 技术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AIP-11 :使用 Move Objects 的 Aptos 代币标准、AIP-21 :提出使用 Move Objects 的同质化资产标准、AIP-41 :移动用于公共随机性生成的 API、AIP-26 :Quorum Store、AIP-47 :聚合器 V2、AIP-62 :钱包标准、AIP-66 :密钥帐户。Aptos 开发者社区持续壮大,不断创新突破。

3)Google Search 地区

Bitget研究院:BTC短时突破62000美金,事件驱动美国大选概念meme上涨

从全球范围来看:

  • VetChain

VetChain 近期在物联网方面取得较多进展,近期通过约 UFC 合作,推出了与全套结合的 NFC 应用;另外

VetChain 与 NonFungibleBC 合作推出链上有声书,受到用户关注。通过实际项目进展和迭代,Vet 币价近期表现强势,近 7 日反弹 34.4% ,登上 Google 热搜趋势。

从各区域热搜来看:

(1)亚洲国家的 Google Trends 热搜关注 RWA 较为明显,受到市场消息“MakerDAO 周四表示计划将其储备中的 10 亿美元投资于代币化的美国国债产品。包括贝莱德的 BUIDL、Superstate 和 Ondo Finance 在内的该领域的顶级参与者表态将积极参与该计划”影响,多地区 RWA 搜索明显上升。

(2)欧美国家的热搜对近期较为热门项目关注度较高,例如 Symbiotic;通过 Telegram 一键式购买加密资产的 dex Blum 在多国热搜出现,有较高的热度。

四、潜在空投机会

Fuel Network

Fuel 是一个基于 UTXO 的模块化执行层,为以太坊带来了全球可访问的规模。作为模块化执行层,Fuel 可以以单片链无法实现的方式实现全局吞吐量,同时继承以太坊的安全性。

2022 年 9 月,Fuel Labs 在 Blockchain Capital 和 Stratos Technologies 领投的一轮融资中成功融资 8000 万美元。多个头部投资机构投资,如 CoinFund、Bain Capital Crypto 和 TRGC。

具体参与方式:可以直接将 Fuel 接受的代币存入已获得积分。参与者存入下列资产每 1 美元,每天赚取 1.5 积

分:ETH, WET, eETH, rsETH, rETH, wbETH, USDT, USDC, USDe, sUSDe 和 stETH;从 7 月 8 日至 22 日,存入 ezETH 每天可以获得 3 积分。

Symbiotic

Symbiotic 是一种通用的 restaking 项目,使去中心化网络能够引导强大的、完全主权的生态系统。它为去中心化应用程序提供了一种方法,称为主动验证服务或“AVS”,以共同确保彼此的安全。

Symbiotic 近期项目完成种子轮融资,Paradigm、Cyber Fund 参与投资,融资额度 580 万美金。

具体参与方式:进入项目的官网,链接钱包,存入 ETH 及 ETH LSD 资产。

EthCC见闻录:做市商并非高枕无忧,仍看好未来2-3个季度前景

原文作者:Tommy

原文编译:Ismay,BlockBeats

编者按:本文整理了对当前行业状态的洞察,从基础设施项目的主导地位,到风投对高估值早期轮次投资的兴趣减退,再到市场叙事的变化和做市商竞争的加剧,以及未来的市场催化剂如 ETH ETF、选举和利率变化等,提供了一个全景式的观察和分析。这些见解不仅揭示了行业的现状,也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和预见。

在 @EthCC 期间,我大部分时间都在与开发者、VC 和做市商进行 1 对 1 交流。以下是我对当前行业状况的反思:

责怪游戏,而非玩家

「我们喜欢消费者,但今年我们完成的交易 90% 都是基础设施。」

听到很多开发者和 VC 说我们有太多人在建设基础设施,但很少有真正拥有用户的消费应用。

大多数我交谈过的 VC 都表示对消费 dApp 感兴趣,但最近的融资公告显示,融资市场仍然被基础设施交易主导。

这是一个难以指责任何单一利益相关者的恶性循环:

项目和 VC 希望能在最大的 CEX 上上市并获得良好的流动性

CEX 希望上市能够通过营销活动(高 FDV)和顶级支持者向用户提供良好激励的项目

基础设施项目由于建设所需的资源,估值溢价较高,因此更多的资本流入基础设施项目,形成了这个循环。

VC 对高 FDV 早期轮次投资失去兴趣

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估值显著上升。许多私募/A 轮的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 FDV,AI 相关项目尤为明显。

另一方面,最近的大多数重要发布都令人失望($BLAST 在<20 亿美元;$ZK 和$W 在 30 亿美元;$ZRO 在 40 亿美元)。整体山寨币市场疲软,许多 VC 支持的项目 FDV 已经低于最后一轮私募轮次。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VC 获得 50-100 倍回报的机会几乎不可能。更不用说 VC 还需面对锁定期(约 1 年锁定+ 2-3 年归属)。这些项目可能需要在下一个熊市中生存下来,并与许多新的项目竞争,这些新项目会因行业短暂的关注而夺取市场份额。

因此,更多 VC 在寻找流动性策略(如果他们的委托允许),或者以较上一轮估值(或当前 FDV 如果在交易)显著折扣的 OTC 交易。对于拥有更多资源的 VC,他们在孵化由其前员工创办的项目,确保他们是最早期的投资者,具有更高的潜在收益。

许多 VC 分析师/研究伙伴正在转向成为新兴 L1/L2 生态系统/BD,或创办自己的项目。与投资相比,项目方面的工作似乎具有更高的预期价值。一个优势是利用他们的经验/关系为他们工作的项目筹集资金,因为他们知道 VC 喜欢听什么/关心什么。

此外,山寨币表现不佳导致 LP 基金的分配资本比率(Distributed to Paid-In Capital, DPI)较低,如果无法提供强劲的业绩记录,新基金的募集将变得困难。一些基金已经在去年的交易中花费了大部分资本,即使现在出现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他们也没有资金部署。

旧酒装新瓶

未如预期获得关注的叙事被重新包装成新的,Intent 一度是热门话题,但很快被 DA、再质押等取代。

许多项目现在将自己标榜为「链抽象」,甚至是嵌入某种 LLM 或算法元素的 Intent 基础项目的「AI」。

此外,大多数 DePin 项目在其品牌策略中增加了「AI」,以吸引 VC 的关注。

这些类似于上一个周期的安全代币化项目在这个周期中变成了 RWA。

我认为重新包装没有错,找到市场接受的叙事并不容易。然而,市场仍在等待下一个未从旧叙事中重新包装的新叙事。

并非所有叙事都具有「可投资性」

热门叙事与热门领域之间存在区别。

账户抽象是一个热门叙事,它是一种提供更好用户体验的优秀工具。但这不是一个领域,它是一个将嵌入不同用例(从钱包到游戏,从 DeFi 到 SocialFi)的功能。你仍然需要一个产品来销售,也就是说,不可能有一个项目宣称「我们做账户抽象」,而是「我们创建了一个 AA 钱包」,「具有 AA 功能的游戏」等。

简单地追逐叙事而不分析哪个领域(产品)是危险的,对于 VC 来说,你可能会在错误的领域投资最热门的叙事。

做市商并非高枕无忧

显然,做市商是一项有利可图的业务,但自从一些美国玩家因监管问题退出市场以来,这个行业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新玩家也在进入游戏。

一些做市商为了赢得交易而竞相降价。在期权模式(大多数 MM 偏好的模式)中,MM 从项目团队获得代币贷款用于报价,他们需要投入稳定币用于竞价。这要么资本密集(如果他们使用自己的资产负债表),要么成本高昂(如果他们从其他地方贷款并支付利息)。期权模式对 MM 来说并不是「无成本」的。

要赢得交易,需要:i)关系和声誉,ii)提案的吸引力,iii)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

项目团队也越来越了解不同的做市商,因此做市商在谈判中的透明度优势正在消失,推动了更具竞争性的市场。

市场催化剂(ETF、选举、利率)

大多数人都在等待 ETH ETF 上线,希望看到类似于 BTC ETF 之后的价格走势。

不同于 BTC ETF,有人希望 ETH ETF 会成为以太坊相关(我拒绝使用「对齐」这个词)山寨币的更强催化剂。

还有人期望在 ETH 之后,我们会有更多的山寨币 ETF 获得批准(下一个可能是 SOL ETF?)

如果有更多的山寨币 ETF 获得批准,项目的最终目标将是获得 ETF 批准,而不是登陆一级 CEX 上市,这可以完全改变旧币的情绪,如果他们有可能成为 ETF。

另一个人们期待的催化剂是美国选举,希望能有一个更友好的加密政策制定者。

预计今年降息一次, 2025 年将进一步降息,这将为加密货币带来更多的流动性。

尽管市场当前状况有些黯淡,但大多数人对未来 2-3 个季度的前景持乐观态度,情绪是保持冷静,不要过于激进,但充满乐观。

Vitalik EthCC演讲全文:未来应如何优化以太坊?

编译:0xxz,金色财经

EthCC7 近日在布鲁塞尔举行,主办方邀请到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进行了主题演讲。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正值以太坊IC0 10周年,在Vitalik演讲结束后,曾经的以太坊三位核心创始人Vitalik Buterin、Joseph Lubin和Gavin Wood再度同框合影纪念。

本文为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近日在EthCC7上的主题演讲。

演讲主题

强化L1:优化以太坊,使其成为高度可靠、值得信赖且无需许可的Layer 2基础层

Vitalik EthCC演讲全文:未来应如何优化以太坊?

以太坊愿景光谱

Vitalik EthCC演讲全文:未来应如何优化以太坊?

我认为,关于未来五到十年以太坊基础层在生态系统中可能扮演的角色,有一个可能的不同分工的谱系。你可以将它视为从左到右的一种光谱。

在光谱左边,它基本上尝试成为一个非常简约的基础层,基本上只是作为所有L2的proof验证者。也许还提供在不同L2之间转移ETH的能力。但除此之外,基本上就这么多。

在光谱右边,基本上重新聚焦于主要在L1上运行的dApps,而L2只用于一些非常特定和高性能的事务。

在光谱中间有一些有趣的选项。我把以太坊作为L2的基础层放在左二。最左边我放了一个极端版本,极端版本是我们彻底抛弃整个以太坊的执行客户端部分,只保留共识部分,再添加一些零知识证明验证者,基本上把整个执行层也变成一个Rollup。

我的意思是非常极端的选项在左边,而在右边它可以是一个基础层,但也可以尝试为L2提供更多功能。在这个方向上的一个想法是进一步减少以太坊的swap时间,目前是12秒,可能会降到2-4秒。这样做的目的实际上使基础rollups作为L2运作的主要方式变得可行。所以现在,如果你想要L2有顶级的用户体验,你需要有自己的预确认,这意味着要么是一个中心化的排序器,要么是自己的去中心化排序器。如果它们的共识速度加快了,那么L2将不再需要这样做。如果你真的想要增强L1的可扩展性,那么对L2的需求也会减少。

所以,这是一种光谱。目前我主要关注左二的版本,但我在这里建议的事情也适用于其他愿景,并且这里的建议实际上并不会阻碍其他愿景。这是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

以太坊的鲁棒性优势

以太坊一个大的优势是,有一个庞大且相对去中心化的质押生态系统。

Vitalik EthCC演讲全文:未来应如何优化以太坊?

上图左边是所有比特币矿池算力图表,右边是以太坊质押者图表。

比特币算力分布目前不是很好,两个矿池加起来超过50%算力,四个矿池加起来超过75%。

而以太坊的情况实际上比图表显示的更好,因为第二大部分灰色部分实际上是未识别的,这意味着它可能是很多人的组合,甚至可能有很多独立质押者在里面。而蓝色部分Lido实际上是一个奇怪的、松散协调的结构,由37个不同的验证者组成。所以,以太坊实际上有一个相对去中心化的质押生态系统,表现相当好。

我们可以在这方面做很多改进,但我认为认识到这一点仍然有价值。这是我们真正可以在其基础上构建的独特优势之一。

Vitalik EthCC演讲全文:未来应如何优化以太坊?

以太坊的鲁棒性优势还包括:

拥有一个多客户端的生态系统:有Geth执行客户端,也有非Geth执行客户端,非Geth执行客户端占比甚至超过Geth执行客户端。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共识客户端系统中;

国际化社区:人们在很多不同的国家,包括项目、L2、团队等;

多中心的知识生态系统:有以太坊基金会,有客户端团队,甚至像Paradigm的Reth团队近期在开源方面也在不断增加领导力;

重视这些属性的文化

所以,以太坊生态系统作为基础层已经拥有这些非常强大的优势。我认为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不应轻易放弃。我甚至可以说,有明确的步骤可以采取来进一步推进这些优势,甚至可以弥补我们的弱点。

以太坊 L1 哪里没有达到高标准,如何改进?

这是我在大约半年前在Farcaster上做的一个民意调查:如果你没有进行Solo质押,是什么阻止了你进行Solo质押?

我可以在这个会场重复这个问题,谁在进行Solo质押?如果没有进行Solo质押,你们谁觉得32个ETH的门槛是最大的障碍,谁觉得运行一个节点太难是最大的障碍,谁觉得最大的障碍是不能同时将你的ETH投入DeFi协议中?谁觉得最大的障碍是担心必须将私钥放在运行中的节点上更容易被盗?

可以看到,一致认同的前两大障碍是:32个ETH的最低要求和节点操作的难度。认识到这一点总是很重要的。

很多时候我们在开始深入探讨如何最大限度地让人们可以在DeFi协议中双重使用他们的抵押品的时候,会发现有大量的人甚至根本不使用DeFi协议。所以让我们聚焦于主要问题,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从运行一个验证节点,或者说,从32个ETH的门槛开始。实际上,这两个问题是相关的,因为它们都是以太坊权益证明(Proof of Stake)中验证者数量的函数。

今天我们有大约100万个验证者实体,每个实体都有32个ETH的存款,所以如果最低要求改为4个ETH,那么我们会有800万个或者可能超过800万个,可能是900万或1000万个验证者。如果我们想要减少到10万个验证者,那么最低要求可能要上升到300个ETH左右。

所以,这是一个权衡。以太坊历史上试图处于权衡的中间位置。但是,如果我们能找到任何改进的方法,那么我们就会有额外的统计点,可以选择用于减少最低要求,或者用于使运行节点更容易。

实际上,现在我认为,聚合签名甚至不是运行节点的主要难度。在开始时,我们可能会更多地关注减少最低要求,但最终两者都会涉及。

所以,有两种技术可以改善这两个方面。

一种技术上是在不需要每个验证者都签名的情况下允许质押或者允许最终确定性。基本上,你需要某种随机抽样,随机抽样足够的节点,以达到显著的经济安全性。

现在,我认为我们有远远足够的经济安全性。进行一次51%攻击的成本,以slash的ETH数量计算,是3200万个ETH的三分之一,大约是1100万个ETH。谁会花1100万个ETH破坏以太坊区块链。即使是美国政府,没有人愿意。

这些抽样技术类似于,如果你有一栋房子,如果前门有四层钢板防护,但窗户只是一个劣质玻璃,别人可以用棒球棒轻松打破。我认为以太坊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这样的,如果你想进行51%攻击,你必须损失1100万个ETH。但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攻击协议的方法,我们真的应该更多地加强这些防护。所以相反,如果你有一个子集的验证者进行最终确定性,那么协议仍然足够安全,并且你可以真正提高去中心化的水平。

第二种技术是更好的签名聚合。你可以做一些高级的东西比如Starks,而不是每个插槽支持3万个签名,最终我们可能能够支持更多的签名。这是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是使运行节点更容易。

第一步是历史过期,实际上EIP-4444,这方面已经有很多进展。

第二步是无状态客户端。Verkle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另一种可能的选择是做一个类似Poseidon的二进制哈希树,Stark友好的哈希函数。一旦你有了这个,为了验证以太坊区块,你不再需要硬盘。之后还可以添加一种Type 1 ZKVM,可以Stark验证整个以太坊区块,这样你可以通过下载数据,甚至数据可用性抽样数据来验证任意大的以太坊区块,然后你只需要验证一个证明。

如果这样做,运行节点会变得更加容易。如果有无状态客户端,目前的一个非常烦人的事情是,如果你想更换硬件或软件设置,通常你要么需要从头开始并损失一天,要么需要做一些非常危险的事情,把密钥放在两个地方,这样会被Slah,如果我们有无状态客户端,你不再需要这样做。

你可以简单地启动一个新的独立的客户端,关闭旧的,把密钥移过来,启动新的。你只会损失一个epoch。

一旦有了ZKVM,硬件需求基本上降到几乎为零。

所以,32个ETH的门槛和节点运行的难度,这两个问题在技术上都可以解决。我认为这样做有很多其他好处,这将真正改善我们提高人们单独质押的能力,会给我们一个更好的单独质押生态系统,规避质押中心化风险。

权益证明还有其他挑战,比如流动质押相关的风险,MEV相关的风险。这些也是需要继续考虑的重要问题。我们的研究人员在考虑这些。

从51%攻击中恢复

Vitalik EthCC演讲全文:未来应如何优化以太坊?

我真的开始认真严谨地思考。令人惊讶的是,许多人根本不去思考这个话题,只是把它当作一个黑匣子。

如果真的遭遇了51%的攻击会发生什么呢?

以太坊可能遭遇51%攻击,比特币可能遭遇51%攻击,一个政府也可能遭遇51%攻击,比如收买51%的政客。

一个问题是,你不想仅仅依赖预防,你也希望有一个恢复方案。

一个常见的误解是,人们认为51%攻击是关于逆转最终确定性。人们关注这个是因为,这是中本聪在白皮书中强调的东西。你可以进行双重花费,在我买了私人飞机之后,我进行了51%攻击,拿回我的比特币,还可以保留我的私人飞机,并到处飞行。

实际上更现实的攻击可能涉及在交易所上存款和像破坏DeFi协议之类的事情。

但是,逆转实际上不是最糟糕的事情。我们应该担心的最大风险实际上是审查。51%的节点停止接受来自其他49%节点的区块或者任何尝试包含某种类型交易的节点。

为什么这是最大的风险?因为最终确定性逆转有Slash,有立即链上可验证的证据,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节点做了一些非常非常错误的事情,它们被惩罚。

而在审查攻击中,这不是程序上可归因的,没有立即的程序性证据可以说哪些人做了坏事。现在,如果你是一个在线节点,如果你想看到某个交易在100个区块内没有被包含,但是,我们甚至没有编写软件来进行这种检查,

审查的另一个挑战是,如果有人想攻击,他们可以这样做,他们从延迟不喜欢的交易和区块30秒开始,然后延迟一分钟,然后延迟两分钟,你甚至没有共识何时响应。

所以,我说,实际上审查是更大的风险。

区块链文化中有一个论点是,如果发生攻击,社区会团结起来,他们显然会进行少数软分叉,并削减攻击者。

这可能在今天是真的,但是这依赖于很多关于协调、意识形态、各种其他事情的假设,并且不清楚在10年后这样的事情会有多真实。所以很多其他区块链社区开始做的事情是,他们说,我们有像审查这样的事情,有这些本质上更不可归因的错误。因此,我们必须依赖社会共识。因此,让我们只依靠社会共识,并且自豪地承认我们将使用它来解决我们的问题。

实际上,我主张朝相反的方向前进。我们知道,完全协调自动响应和自动分叉一个正在进行审查的大多数攻击者在数学上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尽量接近这一点。

你可以创建一个分叉,基于一些关于网络条件的假设,实际上带来了至少大多数在线节点。我在这里想要传达的论点是,我们实际上想要的是,尽量使对51%攻击的响应变得尽可能自动化。

如果你是一个验证者,那么你的节点应该运行软件,如果它检测到交易被审查或者某些验证者被审查,它会自动地对大多数链进行反审查,所有诚实的节点将自动由于他们运行的代码而在同一个少数软分叉上协调。

Vitalik EthCC演讲全文:未来应如何优化以太坊?

当然,再次存在数学上的不可能性结果,至少任何在当时离线的人将无法分辨谁是对的,谁是错的。

存在很多限制,但越接近这个目标,社会共识需要做的工作量就越少。

如果你想象一下51%攻击实际发生的情况。它不会像下面一样,突然间在某个时间点,Lido、Coinbase和Kraken会在5:46发布博客文章,基本上说,嘿伙计们,我们现在在进行审查。

会发生的实际情况可能是,你会同时看到一个社交媒体战争,你会同时看到各种其他攻击。如果实际上51%攻击确实发生了,顺便说一句,我的意思是,我们不应该假设Lido、Coinbase和Kraken将在10年内掌权。以太坊生态系统将变得越来越主流,它需要对这一点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我们希望社会层的负担尽可能轻,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技术层,至少提出一个明显的获胜候选人,如果他们想从一个正在进行审查的链上分叉出来,他们应该集结在少数软分叉上。

我倡导我们进行更多研究并提出一个非常具体的建议。

提议:将Quorum门槛提高到75%或80%

Vitalik EthCC演讲全文:未来应如何优化以太坊?

我认为,可以将Quorum(注:Quorum 机制是一种分布式系统中常用的用来保证数据冗余和最终一致性的投票算法)的门槛从今天的三分之二提高到75%或80%左右。

基本论点是,如果恶意链比如审查链进行攻击,恢复会变得非常非常困难。然而,另一方面,如果你增加Quorum的比例,风险是什么呢?如果Quorum是80%,那么不是34%的节点离线就可以停止最终确定性,而是21%的节点离线就可以停止最终确定性。

这有风险。让我们看看实践中会怎样?从我所了解的情况来看,我认为我们只有一次由于超过三分之一的节点离线导致最终确定性停止了大约一个小时。然后,有没有任何事件涉及20%到33%的节点离线?我认为最多一次,最少零次。因为在实践中,很少有验证者离线,我实际上认为,做这件事的风险相当低。收益基本上是,攻击者需要达到的门槛大大提高,并且在客户端出现漏洞的情况下,链进入安全模式的场景范围大大增加,因此人们可以真正合作找出问题所在。

如果Quorum的门槛从67%提高到80%,那么,假设一个客户端需要达到的比例从67%提高到80%,那么少数客户端的价值或者少数客户端可以提供的价值,真正开始增加了。

其他的审查担忧

Vitalik EthCC演讲全文:未来应如何优化以太坊?

其他的审查担忧,要么是包含列表,要么是包含列表的某种替代方案。所以,整个多平行提议者的东西,如果有效,可能甚至会成为包含列表的替代品。你需要,要么账户抽象,你需要某种协议内的账户抽象。

你需要它的原因是,因为现在,智能合约钱包没有真正从包含列表中受益。任何一种协议层的审查抵抗保证,智能合约钱包都没有真正受益。

如果有协议内的账户抽象,那么它们就会受益。所以,有很多事情,实际上很多这些东西在L2中心的愿景和L1中心的愿景中都是有价值的。

我认为,在我谈论的不同想法中,大约一半可能是专门针对以太坊专注于L2,但另一半基本上是,适用于L2作为以太坊基础层的用户和L1,或者,像直接面向用户的应用作为用户。

随处使用轻客户端

Vitalik EthCC演讲全文:未来应如何优化以太坊?

在很多方面,我们与空间互动的方式有点令人难过,我们是去中心化的,我们是无需信任的,这个房间里有谁在他的电脑上运行一个验证共识的轻客户端?很少。谁通过信任Infura的浏览器钱包来使用以太坊?五年内,我希望看到举手的数量反过来。我希望看到不信任Infura的任何事物的钱包。我们需要集成轻客户端。

Infura可以继续提供数据。我的意思是,如果你不需要信任Infura,那实际上对Infura是有好处的,因为这使他们更容易构建和部署基础设施,但是我们有工具可以去除信任要求。

我们可以做的是,我们可以有一个系统,最终用户运行像Helios轻客户端的东西。它实际上应该直接在浏览器中运行,直接验证以太坊共识。如果他想验证链上的东西,像与链交互,那么你只需直接验证默克尔证明。

如果这样做,你实际上在与以太坊的交互中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无需信任性。这是对于L1的。此外,我们还需要L2的等效方案。

在L1链上,有区块头、有状态、有同步委员会、有共识。如果你验证了共识,如果你知道区块头是什么,你可以走过默克尔分支,看看状态是什么。那么我们如何为L2s提供轻客户端安全保证。L2的状态根在那里,如果是基础Rollup,就有一个智能合约,那个智能合约存储L2的区块头。或者,如果你有预确认,那么你有一个智能合约存储预确认者是谁,所以你确定预确认者是谁,然后监听他们签名的三分之二子集。

所以,一旦你有了以太坊区块头,就有一条相当简单的信任链,哈希、默克尔分支和签名,你可以验证,并且你可以获得轻客户端验证。任何L2也是如此。

我过去向人们提起过这个问题,很多时候人们的反应是,天啊,这很有趣,但是意义何在?很多L2都是多重签名。为什么我们不信任多重签名来验证多重签名呢?

幸运的是,截至去年,这实际上已经不再是事实了。Optimism和Arbitrum处于Rollup第一阶段了,这意味着它们实际上有在链上运行的证明系统,有一个安全委员会可以在出现漏洞的情况下覆盖它们,但安全委员会需要通过一个非常高的投票阈值,比如8人的75%,Arbitrum的规模会增加到15人。所以,在Optimism和Arbitrum的情况下,它们不仅仅是多重签名,它们有实际的证明系统,并且这些证明系统实际上有作用,至少在决定哪个链是正确或错误的方面具有大多数权力。

EVM甚至更进一步,我相信它甚至没有安全委员会,所以它完全是无需信任的。我们真的开始在这方面前进,我知道很多其他的L2也在推进。所以L2不仅仅是多重签名,所以对L2的轻客户端概念实际上开始有意义。

今天我们已经可以验证默克尔分支,只需要编写代码。明天,我们还可以验证ZKVM,所以你可以在浏览器钱包中完全验证以太坊和L2。

谁想在浏览器钱包中成为无需信任的以太坊用户?太棒了。谁更愿意在手机上成为无需信任的以太坊用户?从树莓派上呢?从智能手表上呢?从太空站上呢?我们也会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们需要的是一个RPC配置的等价物,不仅包含你在与哪些服务器交谈,还包含实际的轻客户端验证指令。这是我们可以努力实现的目标。

抗量子策略

量子计算到来的时间在减少。Metaculous认为量子计算机将在2030年代初期到来,还有一些人认为时间更早。

Vitalik EthCC演讲全文:未来应如何优化以太坊?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抗量子策略。我们确实有一个抗量子策略。以太坊中有四个对量子计算脆弱的部分,每个部分都有自然的替代品。

Vitalik EthCC演讲全文:未来应如何优化以太坊?

Verkle Tree的量子抗性替代是Starked Poseidon Hash,或者如果我们想更保守,可以使用Blake共识签名,我们目前使用BLS聚合签名,可以替换为Stark聚合签名。Blob使用KZG,可以使用分离编码默克尔树Stark证明。用户账户目前使用ECDSA SECP256K1,可以替换为基于哈希的签名和账户抽象及聚合,智能合约钱包ERC 4337等。

一旦有了这些,用户可以设置自己的签名算法,基本上可以使用基于哈希的签名。我认为我们确实需要开始考虑实际构建基于哈希的签名,使得用户钱包可以很容易地升级为基于哈希签名。

协议简化

Vitalik EthCC演讲全文:未来应如何优化以太坊?

如果你想要一个强健的基础层,协议需要简单。它不应该有73个随机的钩子和一些因为某个叫Vitalik的随机人在2014年提出的随机愚蠢想法而存在的向后兼容性。

所以有价值的是尝试真正简化,开始真正消除技术债务。日志目前基于布隆过滤器,它们不太工作,也不够快,所以需要进行Log改进,增加更强的不可篡改性,我们已经在无状态方面这样做了,基本上限制每个区块的状态访问量。

以太坊目前是一种不可思议的集合,有RLP,有SSZ,有API,理想情况下我们应该只使用SSZ,但至少要去掉RLP,状态和二进制默克尔树,一旦有了二进制默克尔树,那么所有以太坊都在二进制默克尔树上。

快速最终确定性,Single Slot Finality(SSF),清理未使用的预编译器,比如ModX预编译器,经常导致共识错误,如果我们可以删除它并用高性能的solidity代码替换,那就很好。

总结

Vitalik EthCC演讲全文:未来应如何优化以太坊?

以太坊作为一个强健的基础层,有非常独特的优势,包括一些比特币没有的优势,比如共识去中心化,比如对51%攻击恢复的显著研究等。

我认为有必要真正加强这些优势。同时认识和修正我们的不足,确保我们达到非常高的标准。这些想法与积极的L1路线图完全兼容。

我对以太坊特别是核心开发过程感到最满意的事情之一是我们的并行工作能力大大提高了。这是一个强项,我们实际上可以并行工作很多东西。所以关心这些话题实际上并不影响改善L1和L2生态系统的能力。例如,改进L1 EVM,使其更容易进行密码学。目前在EVM中验证Poseidon哈希太贵了。384位密码学也太贵了。

所以在EOF之上有一些想法,比如SIMD操作码,EVM max等。有机会将这种高性能协处理器附加到EVM。这对Layer 2更好,因为它们可以更便宜地验证证明,对Layer 1应用也更好,因为zk SNARKs等隐私协议更便宜。

谁使用过隐私协议?谁希望使用隐私协议支付40费用而不是80费用?更多人。第二组可以在Layer 2上使用,而Layer 1可以获得显著的成本节省。

从诞生到Runes,万字回顾比特币发展史

原文标题:《The Road to Runes》

原文作者:Shlok Khemani

原文编译:Peisen,BlockBeats

编者按:本文深入探讨了比特币生态系统中的创新和发展,特别是在非可互换代币(ordinals)和可互换代币(Runes)的发展上取得的进展。文章详细分析了 ordinals 和 Runes 如何成为比特币区块链上的重要标准,并探讨了它们在市场上的表现和社会认同的影响。文章首先介绍了 ordinals 理论的背景和应用,解释了每个 satoshi 独特编号的方式,并探讨了其对比特币社区和市场的影响。随后,文章转向讨论 Runes 的推出及其在比特币生态系统中的接受程度和市场表现。Runes 不仅通过在 OP_RETURN 字段中存储数据和支持多种代币存储在同一 UTXO 中提高了交易效率,还展示了其与比特币闪电网络兼容的能力,这使得其在市场上得以突出。

在距离最新的比特币减半不远的一周里,Runes 作为比特币上的新型可互换代币标准成为了加密货币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当我试图理解 Runes 及其重要性时,我意识到我对比特币的前期发展及其基本运作原理了解甚少。是的,考虑到我从事加密货币工作,而比特币又是最大的加密货币,这个承认有点意想不到。

然而,我想,如果我自己处于这种状态,很多其他人可能也是如此。因此,我决定深入挖掘并写下相关内容。

我回顾了比特币从诞生到如何发展至 Runes 的过程。沿途我发现了早期的链上 DNS 实现,Vitalik Buterin 的第一个代币项目(不,不是以太坊),永久的 ASCII 艺术,以及 2015 年的一个区块链游戏,还有社区中的分歧,导致一些人称比特币为「失败的实验」,以及改变了万亿美元资产面貌的独行开发者,等等。

这是关于比特币过去和未来的故事。它涉及失败的实验和虚假的开始。它探讨了在一个经常抵制变革的协议中引入创新的挑战。它解释了为什么比特币的一千万分之一可以卖出超过一百万美元。最重要的是,它讨论了社会共识对于数字资产同样至关重要,甚至比代码更重要。

让我们深入了解吧!

UTXOs

我们将从理解比特币协议的一个基本构建块开始:未花费交易输出,即 UTXOs。

UTXOs 是比特币协议用来跟踪货币所有权的方式。把每个 UTXO 想象成一张所有权收据——比特币的不可分割部分,只能由特定地址(所有者)花费。当比特币所有权转移(一个用户将其发送给另一个用户)时,会在区块链上记录为与接收者地址相关联的 UTXO。

在比特币协议中,没有账户余额的固有概念。相反,由某个地址拥有的比特币被捕捉为分散在区块链上的 UTXOs,每个 UTXO 都是一个交易的输出。当一个应用程序(如钱包)向用户显示他们的 BTC 余额时,它通过扫描区块链并汇总属于该用户的 UTXOs 来完成。

从诞生到Runes,万字回顾比特币发展史

如果我的比特币钱包显示我拥有 20 BTC,这意味着与我的公钥关联的 UTXOs 总值为 20 BTC。这可以是一个价值 20 BTC 的 UTXO,也可以是四个分别为 5 BTC 的 UTXO,或者任何其他组合,总额为 20 BTC。

从诞生到Runes,万字回顾比特币发展史

比特币上的交易被构建为一组输入 UTXOs,这些 UTXOs 被消耗(或销毁),以创建输出 UTXOs。想象一下,Joel 拥有以下与其地址关联的 UTXO 值:

  • 10 BTC

  • 5 BTC

  • 1 BTC

现在,如果他想支付 Saurabh 14 BTC,他的钱包应用程序会创建一个交易,具有以下特征:

  • 作为输入的 10 BTC 和 5 BTC 的 UTXOs(1 BTC 的 UTXO 保持不变)

  • 作为一个输出的 14 BTC 发送到 Saurabh 的地址

  • 作为第二个输出的 0.9998 BTC 发送回他的地址

从诞生到Runes,万字回顾比特币发展史

第二个 UTXO 是他从交易中收到的找零。为什么是 0.9998 BTC 而不是 1 BTC?他还需要向比特币矿工支付交易费,作为将其交易包含在区块中的激励。输入 UTXOs 和输出 UTXOs 之和的差额(在这种情况下为 0.0002 BTC)构成了交易的费用。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过设置适当的输入、输出和费用来创建有效交易的繁重工作被用户抽象化,并由钱包应用程序在后台处理。

为了更好地理解 UTXOs,可以将它们视为货币票据,比特币钱包则类似于物理钱包。每张货币票据(如 UTXO)都有固定的不可分割金额,而物理钱包中存储的总价值(如比特币钱包的情况)是其中所有货币票据价值的总和。

比特币交易类似于使用现金购买物品。如果我在纽约市的一家酒吧购买一杯价值 14 美元的鸡尾酒,我可以交出一张 10 美元和一张 5 美元的钞票,并会收到一张 1 美元的找零。这里类比的不同之处在于,尽管货币票据仅存在于固定的面额(如 1 美元、 5 美元、 10 美元等),UTXOs 可以关联任意数量的比特币。

(相比之下,其他像以太坊这样的区块链作为借贷和贷记的总账,并在协议中跟踪用户余额。这类似于银行账户跟踪用户余额的方式。)

比特币选择使用 UTXOs 而不是其他区块链会计模型的设计,为其上构建未来代币协议奠定了基础。

OP_Return

Satoshi Nakamoto 最初创建比特币是为了打造一种抗审查的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无意间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不可变、防伪、透明且带有时间戳的总账。

比特币发布后不久,早期的加密货币爱好者开始意识到,这样的总账不仅对支付有用,还可以扩展到保护任何重要的数字数据,使其存储在一个弹性和分布式的总账上。讨论的应用包括股票证书、数字收藏品、财产所有权记录,以及将域名系统(DNS)引入比特币。

从诞生到Runes,万字回顾比特币发展史

Hal Finney,传奇计算机科学家、著名比特币贡献者、也是接收到 Satoshi 发送的第一笔比特币的人,在 BitcoinTalk 论坛上提出了将 DNS 引入区块链的解决方案。

是否应该使用比特币存储非支付数据的问题引发了比特币社区的首场重大辩论之一。一方认为比特币仅仅是一个支付系统,认为存储其他数据(或「垃圾」)是对其核心目的的滥用。另一方则视之为展示比特币力量的一种方式,并认为构建新应用对区块链的长期重要性和安全补贴逐渐减少至关重要。

这场辩论还具有短期的实际影响。

在比特币协议没有提供专门存储非支付数据的方法的情况下,早期实验者找到了一个解决方法。回顾我们之前的讨论,比特币交易由一系列输入和输出的 UTXOs 组成。每个输出 UTXO 都有金额和目标比特币地址的字段。开发者利用这个 20 字节的目标地址字段来存储任意的非支付数据。

这些任意数据包括什么?正如这篇所记录的,从普通到创意层面都有广泛的内容。从对 Nelson Mandela 的致敬,到当时美联储主席 Ben Bernanke 的 ASCII 肖像,从维基解密的电缆门文件链接到比特币原始白皮书的 PDF,热衷者们保留了他们认为值得在总账上永久数字存在的任何文本。从诞生到Runes,万字回顾比特币发展史

这种做法带来了一个重大的意外后果。通常情况下,目标地址字段中的数据是一个公钥(或目标地址),协议将其映射到可以控制生成的 UTXO 的私钥。当开发者开始使用这个地址字段存储任意数据时,这些交易创建了无法映射到私钥的 UTXO,因此这些 UTXO 永远无法被花费。这样的交易被标记为「假支付」。

例如,包含比特币原始白皮书 PDF 的将数据存储在将近 950 个输出 UTXO 中,但这些 UTXO 均不可花费。

从诞生到Runes,万字回顾比特币发展史

在 UTXO 输出中存储数据的问题。

对于运行完整比特币节点的任何人来说,假支付都是一个问题。完整节点会在区块链历史记录中维护所有有效 UTXO(称为完整 UTXO 集),并在验证新交易时使用这些 UTXO。理想情况下,UTXO 集应该尽可能小,以便快速验证交易。然而,由于假支付创建的 UTXO 永远无法被花费,它们导致了「UTXO 膨胀」,即 UTXO 集大小的增加。因此,节点必须永久性地承担存储区块链原本不设计承载的数据的成本。

尽管支付纯粹主义者不赞同使用比特币存储非支付数据,但他们无法阻止用户将任意数据添加到 UTXO 输出中。作为一种,他们在 2014 年不情愿地包含之前禁止的 OP_RETURN 脚本功能进入比特币交易。

他们的立场(根据我理解的比特币 0.9.0 版本)基本上是:「看,我们不希望你在比特币上存储随机数据。这不是它的用途。但我们无法阻止你使用输出来这样做。所以让我们减少你造成的损害。我们会给你一个有限的空间让你继续你的恶作剧,但同时我们强烈建议你不要这样使用比特币。这不是它的初衷。」

OP_RETURN 接受用户定义的 40 字节数据序列。尽管这些数据存储在区块链上,这些输出是可以证明无法被花费的,可以从 UTXO 集中排除。这意味着完整节点在验证支付时可以忽略标记为 OP_RETURN 的输出,从而部分解决了 UTXO 膨胀的问题。我称这个问题只是部分解决,因为这些交易仍然存在于区块链上并占用磁盘空间。

40 字节并不是很多数据。一个英文字符通常占据一个字节的数据空间,这意味着 OP_RETURN 最多只能容纳 40 个字符的字符串,显然不足以存储图像或完整文档。因此,OP_RETURN 的主要用例是存储更大数据块的哈希值。

任何数字数据经过哈希算法处理后,都会映射到一个唯一的字母数字字符串,称为哈希值。这些哈希值可以存储在 OP_RETURN 字段中,用于在比特币区块链上为外部存储的数据片段添加时间戳。例如,我可以创建一幅艺术作品,并将图像文件的哈希值存储在区块链上。将来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交易来验证图像的真实性。

等服务允许用户上传文档,生成哈希值,并以费用(当前为 0.00025 BTC 或约 18 美元)的形式将其存储在比特币上。

从诞生到Runes,万字回顾比特币发展史

一张如此明显的「曲棍球棒状」图表。(来源)

上面的图表展示了随时间变化的包含 OP_RETURN 输出的交易数量。注意最近这类交易数量的抛物线增长?我们将很快讨论其中的原因。

OP_RETURN 数据限制在 2015 年到了 80 字节。

早期代币实验

随着比特币的成熟,开发者开始梦想构建其他能从区块链技术中受益的应用程序。一个常见的应用是创建具有自定义属性和功能的替代货币或代币。一种方法是从头开始启动一个区块链,这是早期替代币如 Namecoin 和 Dogecoin 所采用的路径。然而,这种方法需要启动一个矿工基础,并且承担代币至少在最初阶段被中心化的风险。

对一些人来说,更有吸引力的提议是在比特币协议本身上创建一个代币,从其安全性和现有的分布中受益。

如今,Vitalik Buterin 因为是以太坊的联合创始人而闻名,以太坊是继比特币之后规模第二大的加密货币。然而,在他创立以太坊之前,Vitalik 在比特币社区中非常活跃。他的加密货币职业生涯始于为《比特币周刊》撰稿。该杂志停刊后,Vitalik 与他人共同创办了《》,被认为是行业内第一本正式的出版物。

从诞生到Runes,万字回顾比特币发展史

《比特币杂志》 2013 年 10 月刊封面。你可以在比特币杂志商店使用 BTC 购买这些原版印刷品。目前这期的售价为 1000 美元!

2013 年,Vitalik 与其他四位作者发布了《彩色币白皮书》,介绍了一种在比特币区块链上存储「替代货币、商品证书、智能资产以及其他金融工具」的方式。这是通过标记或「上色」比特币,并附加指定其预期用途的信息来实现的。

什么是「标记」比特币?回想一下,BTC 作为 UTXOs 存储在区块链上,当 BTC 从一个钱包转移到另一个时,UTXOs 被创建和销毁。这种机制使得可以追溯比特币的起源和所有权历史,因为它在钱包之间移动时留下了交易的踪迹。

假设我从 Saurabh 那里收到一个 5 BTC 的 UTXO。然后,我向 Sid 转账了 7 BTC,由我收到的一个 5 BTC 的 UTXO(从 Saurabh 那里)和我钱包中另一个 2 BTC 的 UTXO 组成。现在,Sid 向 Joel 转账了 10 BTC,由两个 UTXOs 组成——一个是他从我这里收到的,另一个是他之前已有的。Joel 的 BTC 现在可以通过追踪导致他钱包中 UTXOs 的交易路径,追溯到 Saurabh、Sid 和我。

让我们重新审视比特币 UTXOs 和货币纸币的类比。每张货币纸币都有一个唯一的序列号,随着它从一个持有者转移到另一个持有者而得以保留。不同之处在于,虽然我可能不知道在我之前的所有货币纸币持有者的完整历史(因为没有地方记录这些信息),所有比特币交易发生在一个公共账本上,每一聪(sat,比特币的最小单位, 1 BTC = 1 亿 sats)都可以追溯到其原始所有者。如果有一种方法可以记录货币纸币根据其序列号的流动,我们就能够追溯到它们的印刷厂,就像我们可以追溯每个 BTC 到它被创建的区块一样。

由于 BTC 可以在交易中追溯,因此与特定 UTXO 相关的元数据也会随之传播。这是「标记」或「上色」BTC 过程的基础。彩色币协议利用输入、输出和 OP_RETURN 的组合来创建和转移代币从一个地址到另一个地址。

从诞生到Runes,万字回顾比特币发展史

彩色币交易的结构。这是一个彩色币转账交易的示例。OP_RETURN 字段中的数据定义了彩色币的属性,而输入和输出值(以及一些在此图表中未显示的其他字段)则定义了代币在不同钱包之间的流动。

关于在比特币区块链上外部代币的实现,有两个关键点需要注意。

首先,输入和输出字段中的值代表了实际的比特币从一个钱包转移到另一个钱包,同时附加了彩色币的标签。这意味着如果我想发送 x 彩色币,我必须同时发送 x 聪。真正传输的价值是彩色币的价值加上聪的价值。这显然是协议的一个缺点。

如果你正在创建一种新的货币,你几乎肯定希望它能够独立估值,而不是与另一种货币混合在一起。例如,一张法定货币的价值应该是上面标明的,与其印刷的纸张价值无关。我认为,这就是为什么彩色币作为发行新代币的方式从未流行起来的原因之一。对于非货币用途的情况,比如发行所有权份额,彩色币仍然是有意义的。

其次,比特币不承认彩色币及其元数据作为协议的一部分。我们之前看到,节点可以选择忽略 OP_RETURN 字段中的信息,这对解释彩色币的移动至关重要。这意味着要参与彩色币的创建和交易,用户必须使用能够识别协议规则的专用钱包。

如果用户使用普通钱包(设计用于发送和接收 BTC)与先前参与过彩色币交易的 UTXOs 进行交互,他们面临丢失或损坏其 UTXOs 相关元数据的风险。即使在未来实施的比特币标准化代币中,钱包之间的不兼容性仍然是一个难题,我们将很快看到。

另一个允许用户在比特币上创建数字代币的早期项目是。Counterparty 也使用 OP_RETURN 存储与代币相关的元数据,但与彩色币不同,Counterparty 代币并不与地址的 BTC 余额挂钩。这种分离使得这些代币可以独立进行交易和价格发现。

独立的代币价格使得 Counterparty 能够在比特币协议上创建了最早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之一。用户可以通过消息提交他们的订单(例如,「我想用 20 个 B 币购买 10 个 A 币」),协议会在信托托管中保留他们的资金,直到订单被执行或过期。

Counterparty 的原生代币 XCP 最初是通过「」进行公平发行的,用户必须销毁 BTC 来铸造该代币。XCP 充当了一种实用代币,允许开发者支付创建命名的 Counterparty 币所需的费用。Counterparty 还为开发者提供简单的 API 来创建代币,转移资产,发放股利等。

使用 Counterparty 创建的显著项目包括《》,这是第一个基于区块链的 NFT 移动游戏(是的,区块链游戏早在 2015 年就有了!),以及,一个 NFT 收藏,即使在今天仍保持其价值(298 供应集合的截至 2024 年 6 月初接近 100 万美元)。

从诞生到Runes,万字回顾比特币发展史

Segwit

尽管 OP_RETURN、Colored Party 和 Counterparty 使得在比特币上存储代币成为可能,但它们的增长受到协议的一个根本限制的阻碍: 1 MB 的区块大小限制。

1 MB 并不是很大的数据容量。一个典型的比特币交易大约是 300 字节,这意味着单个 1 MB 区块大约可以容纳 3000 笔交易。由于比特币区块每 10 分钟产生一次,网络的每秒交易量(TPS)大约在 5 左右。这个吞吐量对于支付网络来说远远不够。以 Visa 为例,它处理的每秒交易量为 1700 笔,峰值容量超过 24000 笔。

关于增加比特币区块大小的讨论,与之前关于支付和非支付数据的争论一样,也将社区分为两大阵营。

一方面是所谓的大块派,他们主张进行硬分叉(一种需要所有节点和用户升级其软件的协议更改),永久增加区块大小至 2 MB,并随后定期进行硬分叉以继续扩展区块大小。这些人认为,为了使比特币成为数百万用户可用的有效支付系统,它需要更高的 TPS 和低费用。唯一可行的方法是随着需求增长持续增加区块大小。

另一方面是小块派,他们反对硬分叉和其他对协议的剧烈变更。对他们来说,比特币的价值部分在于其稳定性。他们认为增加区块大小将使用户难以运行完整节点,从而降低比特币的去中心化程度,并减弱其作为一个强大、革命性货币的吸引力。

从诞生到Runes,万字回顾比特币发展史

区块战争成为当时的主要话题之一。这是《华尔街日报》的一个标题。

大块派最终创建了比特币现金(Bitcoin Cash),这是比特币区块链的一个分叉,其区块大小限制为 8 MB。另一方面,小块派推动了一个称为隔离见证(Segregated Witness,简称 SegWit)的升级,以增加区块大小,而不需要进行硬分叉。

除了一系列的输入和输出之外,比特币交易还包含另一个我们还没有讨论的结构——见证数据。见证数据包括加密签名和其他验证信息,占据了交易大小的高达 65% 。

隔离见证升级改变了区块的结构。升级后,区块不再将所有数据(输入、输出、签名)都放在单个 1 MB 的区块中,而是将其分成两个部分:基本交易区块,包含所有的输入和输出;扩展区块,存储见证数据。

从诞生到Runes,万字回顾比特币发展史

随着这一变化,隔离见证(SegWit)还将计算区块容量的度量标准从数据大小转变为权重单位。区块的权重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权重 = 基本大小 × 4 + 见证大小

例如,一个基本大小为 100 字节,见证数据大小为 200 字节的交易将占用 600 个权重单位 [( 100 × 4) + 200 ]。新的区块容量上限从 1 MB 增加到了 4 百万个权重单位,有效地使区块容量增加了四倍,而无需进行硬分叉。

重要的是,基础区块大小仍然保持在约 1 MB 左右,保留了最初的区块大小限制。这使得协议能够同时接受传统的和 SegWit 的区块,确保矿工和节点无需立即升级其软件即可适应这一变化。

隔离见证并非一夜之间被矿工们所采用;几乎花了 5 年时间, 90% 的比特币区块才成为了隔离见证区块。表面上看,这种逐步采纳似乎证明了实施软分叉的决定的合理性。然而,我们只能推测如果采用硬分叉的情况下,可能会如何发展并影响矿工的行为。

从诞生到Runes,万字回顾比特币发展史

不过,Segwit 给比特币带来了迫切需要的 TPS 提升,并且是网络扩展和支持除了 BTC 支付之外用例的一个关键里程碑。

未来发展?

2021 年 Taproot 升级是自 Segwit 以来对比特币协议最重要的升级。然而,与争议性的区块大小战争不同,Taproot 提议的变更几乎被比特币社区全体接受。

Taproot 升级结合了三个比特币改进提案(BIP),实施了几项使比特币更安全、更高效的变更。虽然这些变更涵盖了协议的多个方面,我们将专注于那些为未来链上代币协议奠定基础的变更。

Taproot 升级带来的第一个重大变化是用 Schnorr 签名替代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ECDSA)。区块链依赖于数字签名——由用户的私钥进行加密签名,并使用其公钥进行验证的消息——来运作。数字签名有各种形式,每种形式都遵循不同的加密方案,其中一些比其他方法更高效。转向 Schnorr 签名为可扩展性提供了两个关键的提升。

首先,回顾见证数据,其中包括签名,占据了大部分交易空间。与 ECDSA 相比,Schnorr 签名更小,直接导致节省空间,使更多的交易能够适应单个区块。

其次,比特币支持复杂的支付类型,如多重签名交易,多方必须根据特定条件批准才能执行的交易。在 Taproot 之前,多重签名交易要求将每个单独的签名包含在交易输入中。使用 Schnorr 签名,多个签名可以合并为单个签名(因此单个输入),使多重签名交易更高效和私密。

Taproot 升级还扩展了比特币的脚本功能,允许开发人员创建更复杂的交易条件。升级还提供了一种在比特币区块链上存储任意数据的新方法,比起前面讨论的 OP_RETURN 操作码,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

实际上,这意味着开发人员可以在比特币交易中存储的任意数据量现在仅受交易允许的最大大小限制,即 400, 000 字节。这是 OP_RETURN 允许存储的数据量的五千倍。

通过使交易更高效并允许其内容更加灵活,Taproot 升级为在比特币上引入代币的最激动人心的实验铺平了道路。

Ordinal 理论

我最好朋友的父亲 Kanwaljeet 是一位钱币收藏家,也就是一个收藏货币的人。他的收藏不仅以历史悠久和限量版为特色,还有一类独特的货币票据,他专门因它们的流水号而收集。例如,他拥有一张流水号为「 001947 」的 500 印度卢比(INR)纸币,这个流水号对应印度获得独立的那一年。他当时花了 750 印度卢比购买这张纸币,现在因为它的流水号,价值已经升至 1000 印度卢比。从诞生到Runes,万字回顾比特币发展史

货币在社会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既是交换媒介,又是地位、自由和权力的象征。我们为了它而工作,它引发了冲突,某些文化对它怀有敬畏之情,这一切都显示了它的重要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货币成为一种受欢迎的收藏品,并突显了货币学家的工作。

比特币是一种新形式的货币:加密货币的首次实例。现在已经超过十五岁,并且是一个万亿美元的资产类别,比特币已经足够受欢迎,以至于爱好者们给它赋予了来源和历史价值。但是对于一种数字货币,如何确定其历史价值呢?

这时就要提到 Casey Radamor 及其 Ordinals 理论。

当一个中央银行发行货币时,每张货币都会分配一个按其印刷顺序排列的序列号。类似地,Ordinals 理论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编号系统,用于为每个比特币的 satoshi(sat)分配一个序列号,无论它们是已存在的还是将来通过挖矿产生的。让我们看看它是如何工作的。

回想一下,通过 UTXO 模型可以追溯每个 satoshi 的来源。Satoshi 是作为矿工挖掘比特币区块时的奖励而创建的,并按其被挖掘的顺序编号。

例如,第一个挖掘的区块,即创世区块,奖励矿工 50 BTC。由于每个比特币包含 1 亿个 sats,第一个区块的奖励包含编号为 0 到 4, 999, 999, 999 的 sats。第二个区块包含编号为 5, 000, 000, 000 到 9, 999, 999, 999 的 sats,依此类推。因此,最后一个 satoshi 的编号将是 2, 099, 999, 999, 999, 999 。

Ordinals 理论使用先进先出(FIFO)系统来跟踪 sats 在 UTXOs 之间的编号。当比特币交易消耗一个 UTXO 时,sats 将按照它们在输出中出现的顺序分割到新创建的 UTXOs 中。

例如,如果创世区块的矿工收到一个包含编号为 0 到 4, 999, 999, 999 的 sats 的 UTXO,并且他们想要隔离特定的 satoshi,比如编号为 2100 万的 satoshi,他们将构建如下的交易结构:从诞生到Runes,万字回顾比特币发展史

Ordinals 理论为每个聪分配了一个独特的编号,因此使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不可互换性。我说「某种程度上」,因为在进行比特币支付时,商家通常不关心构成支付的具体聪,从而在这种交易场景中保持了可互换性。然而,对于像 Kanwaljeet 那样寻找特定编号聪的收藏家来说,聪则显得非常不可互换。

随着 Ordinals 理论的流行,BTC 收藏家——寻找稀有比特币的人——的出现成为了必然(《连线》杂志曾发表过一篇记录了他们的世界)。稀有比特币的定义是什么?它涵盖了一个范围。Casey Radamor 提供了一个评估稀有性的框架:

从诞生到Runes,万字回顾比特币发展史

实际上,稀有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观的,取决于集体认为具有价值的数字。Kanwaljit 收集编号为 150847 的钞票,因为它代表印度独立的日期。对于来自其他国家的货币收藏家来说,这个编号可能完全无关紧要。同样地,比特币猎人因各种原因珍视聪,从显而易见的像是被中本聪挖掘出来的聪,到更神秘的像是聪编号形成回文数。

稀有聪不仅在像 Magic Eden 和 Magisat 这样的市场上交易,这两者为用户提供图标和指南,帮助他们准确评估他们购买的聪的价值,也在传统拍卖行如苏富比进行交易,那里一枚稀有聪。

最近,比特币矿池 viaBTC了一枚史诗级聪(最近一次减半的第一枚聪),售价为 33.3 个比特币,相当于超过 2 百万美元。这个金额与有史以来最昂贵的法定货币票据销售相比,即 1890 年发行的一张罕见的 1000 美元国库券票据,在 2014 年的拍卖中以售出。

从诞生到Runes,万字回顾比特币发展史

非常显著的是,「大西瓜」票据因其背面的形状和颜色而得名,至今仍然是有效的法定货币!

除了产生了一类数字货币收藏家,Ordinal 理论通过为每个聪分配一个编号的约定,也为 Casey Radamor 的计划开启了下一个步骤:引入「数字文物」到比特币中。

铭文

2021 年发布的 Taproot 升级与加密行业的一个主要浪潮——NFT(非同质化代币)的浪潮同时发生。2021 年,超过 250 亿美元的 NFT 被交易,其中大部分交易发生在以太坊上。像素艺术、猴子图片、体育时刻、照片、音乐、运动鞋、咖啡券,甚至是简单的英文单词——几乎所有东西都有对应的 NFT。这一运动标志着加密货币与主流媒体和品牌的最大交集,并吸引了更多新人加入加密货币,超过任何其他用例至今。

现在,关于 NFT,甚至数字艺术作为一种类别是否本质上有价值的辩论已经被写和讨论了很多,所以我们不会深入讨论。重要的是,至少比特币社区的一部分人,包括 Casey 在内,看到了其他链上发生的事情,特别是以太坊,决定也将其带到比特币中。

如果比特币要有一个 NFT 的标准,Casey 希望它能「不受前任的困扰」。他的解决方案:铭文。从 Casey 关于铭文的博客文章:

铭文是数字文物,数字文物是 NFT,但并非所有 NFT 都是数字文物。数字文物是被要求接近其理想标准的 NFT。要成为数字文物,NFT 必须是去中心化的、不可变的、在链上的、无限制的。绝大多数 NFT 都不是数字文物。它们的内容存储在链外并可能丢失,它们存在于集中化链上,并有后门管理员密钥。更糟糕的是,因为它们是智能合约,必须逐个审核以确定它们的属性。

铭文不受这些缺陷的困扰。铭文是不可变的,在比特币中最古老、最去中心化、最安全的区块链上。它们不是智能合约,不需要逐个审核以确定其属性。它们是真正的数字文物。

它们的运作方式如下。

铭文将数据铭刻到单个聪上,然后由 Ordinal 理论跟踪。为了标记一个特定的聪与某些数据,开发者必须创建一笔交易,将该聪隔离出来,并将其放置在比特币交易的第一个输出中。数据本身存储在交易见证(SegWit 引入的升级)中,并存储在 Taproot 升级引入的脚本路径附加脚本中。

由于铭文刻在聪上,它们可以通过简单的比特币交易移动、交易、购买或出售。然而,与之前的代币标准一样,它们需要一个能识别协议并相应结构化交易的钱包。换句话说,您不希望您的钱包意外地将一个铭文聪作为普通交易的一部分发送出去。

每个铭文还被分配一个按其创建顺序编号的索引号。因此,我们知道到目前为止已经创建了超过 7000 万个铭文。此外,尽管您可以创建铭文的集合(就像您可以在以太坊上做的那样),但集合中的每个铭文都需要单独的交易来创建(因此需要支付费用)。这些属性消除了 Casey 认为存在于以太坊等智能合约区块链上的 NFT 的弱点。

铭文可以存储哪些内容?几乎所有网页支持的内容格式,包括 PNG、JPEG、GIF、MPEG 和 PDF 文件。它还支持可以在沙盒环境中执行的 HTML 和 SVG 文件(它们不能与外部代码互动)。此外,铭文可以彼此链接,因此可以重新混合来自其他铭文的内容。虽然大多数用户选择将聪简单地铭刻为 JPEG,但一些有进取心的人已经尝试了像全视频游戏这样的铭文。

一些开发者意识到这种内容的灵活性可以用来为比特币创建进一步的代币标准。

其中最显著的实验是由 domodata 创建的 BRC-20 协议。虽然铭文最初被构想为将非同质化代币引入比特币的一种方式,但 BRC-20 标准(以太坊的 ERC-20 代币标准的俏皮话)使用它们创建了比特币的可交换代币标准。

机制本身非常简单:使用 JSON 数据块在聪上部署、铸造和转移可交换代币。例如,这是部署 ORDI(第一个 BRC-20 代币)的铭文的样子:从诞生到Runes,万字回顾比特币发展史

这个铭文定义了 ORDI 代币的参数,将其指定为 BRC-20 代币,部署时设定最大供应量为 21 百万单位,并限制每次铸造交易为 1, 000 单位。通过将这样的 JSON 数据铭刻到聪上,开发者可以直接在比特币区块链上创建、管理和转移可交换代币。

类似地,BRC-20 代币可以通过创建新的铭文来进行转移,其中包含如下数据:从诞生到Runes,万字回顾比特币发展史

铭文和建立在其之上的基本 BRC-20 协议共同推动了一股巨大的关注、资本和活动浪潮涌入比特币区块链。多个有意义的链上指标急剧上升,包括矿工费用、满块的百分比(定义为完全填充 4 MB 限制的区块)、内存池的大小、Taproot 升级的采纳率,以及内存池中待处理交易的数量。从诞生到Runes,万字回顾比特币发展史

随着时间的推移铭文数量(来源)

这股活动的激增意味着铭文可以被视为比特币上首个得到有意义采纳的代币标准。顶级序数(另一个称呼为铭文集合)在推出几个月后仍然保持着坚挺的底价。这些包括 NodeMonkes(0.244 BTC)、Bitcoin Puppets(0.169 BTC)和 Quantum Cats(0.306 BTC)。首个 BRC-20 代币 ORDI 市值超过十亿美元,并且在诸如币安等顶级交易所上市。

为什么铭文成功而 Colored Coins、Counterparty 和其他实验失败呢?我认为有两个原因。

首先,铭文是在 Segwit 和 Taproot 升级之后推出的,这意味着铭文受益于更加成熟的比特币协议。更大的区块大小、更低的费用以及更大的数据灵活性使得铭文能够避开前人复杂、绕弯子的实施路线。

其次,时机抓得恰到好处。铭文的创造恰逢 2021 年的循环,几乎任何关注互联网趋势的人都听说过 NFT。加密交易者已经习惯于交易它们。甚至 ORDI,在熊市低谷推出,也因时机恰到好处而受益。就在其推出的几周前,以太坊上的 memecoin PEPE 在一个干涸的市场中掀起了短暂的 memecoin 狂潮,ORDI 正好借此机会实现了市场资本化。

符文

最后,所有这些背景带我们来到我们的目的地:符文。

除了 BRC-20 ,一大堆其他协议也试图利用铭文将可替代代币引入比特币。这造成了一个碎片化的代币格局,每个实施方案都有其利弊。机会就在那里,可以像序数为不可替代代币所做的那样创建一个优秀的可替代标准。

并且它被抓住了!Casey Radamor 再次介入,这次是通过符文协议(简称符文),旨在成为比特币代币的事实上可替代标准。他的动机很简单:「比特币应该有一个体面的代币标准。」

那么,符文与 BRC-20 等其他标准有何不同?几周前,我的同事 Saurabh 写了一篇详细解释了符文及其改进之处。要深入了解,请阅读他的文章。

这里是要点。

回忆一下,BRC-20 代币每次部署、铸币或转移时都会创建一个新的铭文。此外,每个代币都存储在单独的 UTXO 中。该协议并未规定如何在单个 UTXO 中包含多个代币。这导致 UTXO 的膨胀,换句话说,UTXO 的膨胀。从诞生到Runes,万字回顾比特币发展史

UTXO 数量随时间变化(来源)

Runes 简化了这个过程。首先,它不再使用铭文,而是将数据存储在 OP_RETURN 字段中。其次,它允许用户在同一个 UTXO 中持有多种代币,包括比特币,这样可以使转账更加高效,并减少 UTXO 膨胀。第三,它与闪电网络兼容,这是比特币的扩展解决方案。(还记得之前看到的 OP_RETURN 交易激增吗?现在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从诞生到Runes,万字回顾比特币发展史

Runes 的推出计划安排在最新的比特币减半事件之际,伴随着相当大的炒作。尽管 Ordinals 已经被证明是成功的(尽管起步较慢),而且那时正值熊市。Runes 在比特币价格翻了三倍多的情况下推出。

鉴于炒作,许多人(包括我在内!)认为其后续影响并不尽如人意,至少按照加密货币 Twitter(CT)上的舆论来看是如此。听到有人评论说「runes 失败了」或「runes 已经死了」并不罕见。

从诞生到Runes,万字回顾比特币发展史

然而,区块链上的数据描绘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画面。

从诞生到Runes,万字回顾比特币发展史

来源: @cryptokoryos on Dune

从诞生到Runes,万字回顾比特币发展史

来源: @cryptokoryos on Dune

Runes 在非支付的比特币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自推出以来的大多数日子里,它的交易量超过了 ordinals 和 BRC-20 的总和,似乎已经取代后者成为比特币上最受欢迎的可互换代币标准。这也反映在 Runes 的市值上,已经超过了 BRC-20 。尽管如此,它还未被列入任何主要的中心化交易所。

我们在 Runes 的发展旅程中仍处于早期阶段。没有中心化交易所的列席,Runes(以及其他可互换代币)仍然在缓慢的订单簿系统上交易。由于比特币的 10 分钟区块时间限制了高频交易,交易速度较慢。鉴于比特币上缺乏去中心化交易所,目前也无法直接将一种 Rune 交换为另一种 Rune(必须首先结算为 BTC)。此外,用户体验仍然复杂。与以前的代币标准一样,持有和交易 Runes 需要特殊的钱包。

这些挑战阻碍了它更广泛的采用。

一些离别的想法 比特币之所以有价值的原因之一是它是第一个完全由代码支持、不受中心化角色或权力经纪人影响的纯数字货币。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围绕构建在比特币之上的代币标准的创新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共识。

例如,Runes 或 ordinals 并不是比特币协议的一部分。正如 Casey 喜欢称之的那样,它们是「一个选择加入的视角,用来看待比特币」。你可以将它们看作是一个因社会协调而存在的惯例。然而,它们因为足够多的人社会上的共同认可而价值数十亿美元。

是的,与其前身相比,Runes 是一个大幅改进的可互换代币标准。然而,它广泛采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Casey Radamor 的支持及其多年来建立的社会资本。这也解释了人们为什么会欣然接受像 Rune 名称初始限制为 13 个字符这样不正统的规则。

我们也认为比特币的 NFTs 已经找到了产品市场适配度。因为 NFTs 的流动性相对较低且交易频率较低,比特币的 10 分钟区块时间并不会对它们的存在构成障碍。此外,鉴于比特币区块空间是行业中最有价值的区块空间,并且 inscriptions 完全驻留在链上,拥有在这种新媒介上的数字艺术品的吸引力将继续存在。

从诞生到Runes,万字回顾比特币发展史

我查看了以太坊和比特币上排名前十的 NFT 和代币。完整的分析在

另一方面,可互换代币受到比特币慢区块时间和缺乏自动市场制造者的严格限制。尽管如此,它们的市值已经超过了 ordinals。以太坊上排名前十的 ERC 20 代币的市值比前十的 NFT 集合高 64 倍。对于比特币而言,这个比例仍然只有 7.7 倍。一旦我们找到使它们交易更有效的方法,潜在的上行空间可能会很大。这些方法可能是什么样子?也许比特币的 Layer 2 解决方案能够提供答案。

但这是另一个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