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暗网毒枭」到加密货币企业家,丝绸之路 2.0 创建者 Blake Benthall 的十年赎罪之路缩略图

从「暗网毒枭」到加密货币企业家,丝绸之路 2.0 创建者 Blake Benthall 的十年赎罪之路

撰文:Ryan Mac 和 Kashmir Hill,纽约时报

编译:Yangz,Techub News

今年 5 月,在奥斯汀举行的一场加密货币大会上,Blake Emerson Benthall 和其他数十名企业家一样,积极地游走在潜在投资者之间,试图从他们手中筹集资金。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中没有一人能像 Benthall 一样展示自己作为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毒品犯罪网络领导者的经历。

 

在大会的「Deal Flow」区,身高仅 1 米 62 的 Benthall 将胡子刮得干净利落,身穿一件印有其初创公司标志的灰 T,在餐桌上转过他的笔记本电脑,开始向一位戴着眼镜的潜在投资者介绍他的情况。

 

「我是一名终身创业者,」Benthall 一边说,一边滑动着 PPT,详细介绍了他是(丝绸之路 2.0 是暗网丝绸之路的第二次迭代,有 170 万匿名注册用户通过比特币购买了甲基苯丙胺、海洛因等毒品)。然后,他又讲述了自己被联邦调查局以及此后数年的经历。演示完后,Benthall 合上电脑,当场与投资者达成了 15 万美元的「合作」。

 

如今,刑期已满且缓刑期也已结束的 36 岁的 Benthal 正在推广其成立两年的新公司 Fathom(x)。该公司旨在为企业和政府机构提供追踪加密货币交易的软件,以确保合法合规。

 

Benthall 知道,让一个有犯罪前科的人向他人传授合规知识是件很诡异的事。但是,在这个满是骗子的行业里,Benthall 认为其经验倒是可以帮助揭穿欺诈行为,避免再出现像 FTX 这样的骗局。

 

虽然 Fathom(x) 还未获得市场关注,但 Benthall 出席 Consensus 大会一事表明,其长达十年的合法之路已接近尾声。这一路上,Benthall 经历了太多坎坷,比如其基督教家庭教育背景下的童年生活,以及经营每月非法毒品销售额达 800 万美元网站。为了赎罪,他花了近 10 年的时间,秘密地帮助政府打击着加密货币滥用。

 

这是一段追溯比特币自身从与暗网犯罪有关的投机性数字货币演变为华尔街认可的投资资产的旅程。就连曾参与丝绸之路案件调查的一些持怀疑态度的政府调查人员也变成了狂热的加密货币布道者。其中,一位名叫 Vincent D’Agostino 的前联邦调查局特工更是投资了 Benthall 的初创公司。

 

从在家接受教育的男孩到网络毒枭

 

从「暗网毒枭」到加密货币企业家,丝绸之路 2.0 创建者 Blake Benthall 的十年赎罪之路

四五岁的 Blake Benthall 正在玩电脑

 

Benthall 在休斯顿长大,是家中独子,并在家中接受教育。他的父母是虔诚的基督徒,母亲 Sharon Benthall 是一名社区学院教师,父亲 Larry 则是一名软件经理。在母亲眼里,Benthall 「矜持、谨慎、非常聪明」,而父亲常常会在工作时把年幼的 Blake 抱在腿上,那台用于工作的电脑最终也成为了儿子与外界联系的纽带。

 

7 岁时,Blake 就开始为 Beanie Babies 系列制作网站。14 岁时,他与另一名在 AOL Instant Messenger 上认识的少年一起创办了一家网络游戏托管公司。他用母亲的 PayPal 账户订购了一台电脑服务器,并承诺用客户的订阅费将服务器的费用还给母亲。

 

「回想起来,有些事情确实不一般,」Sharon Benthall 说。

 

Benthall 夫妇回忆道,他们曾试图把控 Benthall 的上网时间,但年幼的他早已沉迷网络,在网上找到了本应在教堂和童子军中生活中获得的友情和快乐。

 

在坦帕附近的一所小型基督教学校佛罗里达学院短暂就读后,Benthall 于 2009 年搬到旧金山,开始追逐他的技术梦。起初,他在一家初创公司工作,为家长们开发一款可以控制孩子游戏时间的应用。但四个月后,这家公司就倒闭了。

 

接着,Benthall 在湾区和佛罗里达州之间来回奔波,从事各种临时工作,业余时间则沉迷于网络世界中的各种「兔子洞」。其中,最让他着迷的当属比特币,这种当时价值约 130 美元的加密货币,允许人们进行匿名在线交易。Benthall 读到了一篇 2013 年的,采访对象是自称为 Dread Pirate Roberts 的神秘人物。他运营一个名为「丝绸之路(Silk Road)」的网站,是一个贩卖非法毒品的暗网市场,并依靠比特币和 Tor(一种匿名化网络身份的软件)为买卖双方提供隐私保护服务,而当局似乎对此束手无策。

 

作为「网瘾少年」,Benthall 希望在浏览互联网时不留下痕迹,于是下载了 Tor。而 2013 年 10 月的一个下午,Benthall 在旧金山一家健身房电视上看到的一条爆炸性新闻改变了他的生活:执法部门关闭了丝绸之路,并逮捕了 Dread Pirate Roberts,也就是 Ross Ulbricht。而且,现年 29 岁的 Ulbricht 就住在旧金山,是在 Benthall 家附近的一家图书馆中被捕的。

 

Benthall 并不吸毒,也从未访问过丝绸之路,但当他得知当局扣押了 26000 个比特币时,他立马结束了健身,匆匆赶回家中,沉浸在那场「暗网大戏」中。

 

Benthall 发现,在联邦调查局关闭丝绸之路网站后,其论坛仍然活跃。一些用户害怕被指认或被逮捕,但更令 Benthall 惊讶的是,另一些用户已在讨论建立新的毒品市场。Benthall 认为,这些聊天内容随时可能被删除,于是就用电脑程序保存了论坛上的帖子。

 

Benthall 的新事业也因此开启。丝绸之路的一位版主在看到论坛上的数据被复制后,要求知道背后的执行者。而当 Benthall 在匿名聊天服务中透露自己的身份时,版主向他提出了许多技术问题,并最终向 Benthall 提供了价值 5 万美元的比特币,要求其建立一个新网站。

 

从「暗网毒枭」到加密货币企业家,丝绸之路 2.0 创建者 Blake Benthall 的十年赎罪之路

 

Benthall 知道,在当局四处调查的情况下帮助搭建非法毒品市场并不妥当,但在手头拮据,刚面试完 SpaceX 且没获得录用的情况下,他开始说服自己,丝绸之路的工作只是一些临时的编码工作。「25 岁那年,我还不懂所谓的共谋。」Benthall 说,「我以为我只是一个无名的幕后开发人员,基本没有风险。」

 

当然了,那时的 Benthall 也没有考虑过暗网可能带来犯罪,或与自由使用毒品相关的危害。他相信 Dread Pirate Roberts 提出的自由主义论点,即丝绸之路可以通过允许用户对产品和卖家进行评级来降低与毒品有关的危险。

 

Benthall 花了三周时间编写了后来的丝绸之路 2.0,网站也在 Ulbricht 被捕一个月后上线。

 

这时,Benthall 打算离开,但雇用他的版主提出,如果他继续管理网站的服务器,就可以分得 50% 的利润。

 

「我肯定知道这是非法的。」Benthall 说,但网站上线第一天注册用户就达到了 10 万名。「这种感觉太棒了,人们终于开始使用我创建的东西了。」

 

同年 12 月,Benthall 收到了 SpaceX 的 offer,职位是飞行软件工程师。虽然薪水并不高,且每周需在湾区与公司南加州总部往返,但他还是接受了 offer,因为这是他「梦寐以求的工作」。

 

就这样,Benthall 开启了他的「双面生活」。

 

双面生活

 

丝绸之路 2.0 发展迅速,但因合伙人(后被捕并被确认为一名居住在英国的 )的退出,Benthall 不得不在关闭市场和独自经营之间做出选择。

 

「我接管了全部领导权,」Benthall 说,「一夜之间,我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毒品销售网站的负责人。」

 

经营丝绸之路 2.0 耗费了 Benthall 所有精力 ,导致其白天在 SpaceX 工作时也难以集中精神。有一次,他直接爬进了 SpaceX 的 Dragon 太空舱原型眯了一觉。

 

每个晚上都是 Benthall 「积累财富」的时刻。丝绸之路 2.0 从每笔交易中抽取大约 8% 的佣金,因此他每月的收入高达 50 万美元。Benthall 将其中一部分用于雇佣十几名匿名用户,以帮助其提供客户服务。

 

2014 年 1 月,Benthall 用比特币购买了一辆价值 12.7 万美元的特斯拉 Model S,过上了奢靡的生活。他会乘坐私人飞机飞往塔霍湖,参加科切拉音乐节,并在 Instagram 上分享沿途的美景。

 

Benthall 从未把用于「暗网生活」的电脑带进 SpaceX,因为其害怕安保人员会发现他的所作所为。然而,在黑客入侵了丝绸之路 2.0,盗走价值约 270 万美元比特币的 2 月某一天,他在 SpaceX 食堂里听到了一位同事的评论: 「竟然会有傻子重启这种愚蠢的网站,你敢信?」

 

不久之后,SpaceX 以业绩不佳为由解雇了 Benthall,而他也一头扎进了他的犯罪事业。该网站宣布,在客户获得补偿之前,不会获取任何利润。

 

于是,人们继续使用该暗网市场,而 Benthall 也更加依赖于他的匿名客服团队。他说,尽管网络遭受黑客攻击、工作繁忙且有法律制裁风险,但自己仍觉得肩上担负着将网站继续运营下去的责任。

 

然而,法律制裁比 Benthall 想象的来的更快。

 

法律制裁

 

从「暗网毒枭」到加密货币企业家,丝绸之路 2.0 创建者 Blake Benthall 的十年赎罪之路

Jared Der-Yeghiayan 是 Benthall 雇佣的几位匿名用户之一,负责客户服务。他实际上是国土安全部的一名卧底特工。

 

Benthall 雇用的匿名用户中,有一位来自国土安全部的卧底探员 Jared Der-Yeghiayan,负责帮助 Benthall 提供客户服务。Der-Yeghiayan 曾帮助调查过最初的丝绸之路,通过假扮成热心的社区版主,赢得了 Ulbricht 的信任。这一次,Der-Yeghiayan 花了数月时间潜入丝绸之路 2.0,但收获并不多,他仅仅知道了 Benthall 的化名「Defcon」,及其对技术的敏锐性。

 

联邦调查局侦破丝绸之路 2.0 的真正突破靠的是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该研究团队研发了一种,可以揭露 Tor 一直试图掩盖的,用于托管暗网服务器的位置。联邦当局立刻通过该方法,将「Benthall」与丝绸之路 2.0 联系了起来。而在调查人员在谷歌搜索到 Benthall 最近一份工作是在 SpaceX 任职时,大家都认为是有人盗用了身份。负责此案的国税局特工  回忆称,大家开玩笑地说,「一位真正的火箭科学家」在运营这个网站。

 

为了收集更多证据,联邦调查局对 Benthall 进行了长达五个月的监视。然后,在 2014 年 11 月的一个下午,在 Benthall 驾驶特斯拉驶离家门后,特工们开车对他进行了围堵并顺利将其逮捕。

 

Der-Yeghiayan 和 Vincent D’Agostino(一位来自纽约的联邦调查局特工,也曾参与过最初的丝绸之路案件)将他带回家中,并为其戴上了手铐。

 

在几个月的监视中,D’Agostino 读遍了 Benthall 论坛上的帖子,看遍了他的推特,甚至连其 YouTube 上的大学翻唱乐队表演都没放过。D’Agostino 认为自己对 Benthall 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再加上自己此前类似的工作经验,指出 Benthall 并不像是惯犯。

 

在他看来,Benthall 与 Ulbricht 并非一丘之貉。Ulbricht 是对政府权威持怀疑态度的激进自由主义者,被指控委托他人杀害五名可能会揭露其行动的人(但五人均未死亡),最终因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最近表示,如果他当选下一届美国总统,将赦免 Ulbricht)。

 

D’Agostino 表示,Benthall 的目标更多是「让网站变得更好」。「Builders 有时会忽略他们所做之事的潜在影响。」「构建网站的纯粹喜悦就是他们所获得的快感。」他认为,这些技能可能对政府有用。

 

在 Benthall 的公寓里,D’Agostino 和 Der-Yeghiayan 向 Benthall 出示了他以为早已删除的聊天记录,告诉 Benthall,他们知道他就是 Defcon,且已经搜查了他父母在休斯顿的家,敦促其配合调查。

 

那一刻,Benthall 知道自己玩完了。而在回忆当时脑袋里的念头时,Benthall 表示,「我需要做的就是让他们相信我不是激进分子」。Benthall 表示,在祈祷片刻后,他交出了网站的数字密钥和比特币钱包,并在午夜过后向调查人员讲述了丝绸之路 2.0 的运作方式。他没有说出其他人员的名字,因为所有参与者都是匿名的,但他也的确创建了一个工具,可从网站中提取他们想要的数据。

 

对于 Benthall 的反应,Der-Yeghiayan 如是说道:「他立刻就有了悔意,我觉得他是真心悔改的。」

 

与联邦调查局合作

 

在联邦检察官 Katie Haun 反对保释后,Benthall 在奥克兰监狱度过了被捕后的头几个晚上。在一次听证会上,法官告诉他,他将面临至少 10 年的监禁。后来,Benthall 被转移到了纽约皇后区拘留中心,并在那里接受起诉。

 

在 Benthall 抵达拘留中心的几周后,D’Agostino 将他带到了联邦调查局唐人街附近办公室的一间审讯室。特工们将他铐在办公桌上后,将一台笔记本电脑放在他面前,要求他提供技术帮助。就这样,Benthall 与联邦调查局的合作开始了。「那是我人生中压力最大的一次黑客松,」Benthall 说,他意识到那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当局对丝绸之路 2.0 的突袭只是查封的第一步。D’Agostino 说,当时的 F.B.I. 已「被数据淹没」,急需有技术能力的人来帮助处理这些数据。

 

在联邦检察官的支持下,调查人员开始与 Benthall 的律师 Jean-Jacques Cabou 讨论合作协议。如果 Benthall 愿意向政府提供协助,法官可能会在将来对他从轻发落。

 

很快,Benthall 就被单独留在上了锁的联邦调查局审讯室里工作,手铐也被摘掉了,但上厕所时仍有人看管。

 

一天,D’Agostino 递给 Benthall 一件马球衫,让他穿上,然后开车到了皇后区的一家购物中心。D’Agostino 给了 Benthall 一张 5 美元的钞票,让他在美食广场闲逛。而联邦调查局特工则把 Benthall 当成「小孩」一样看着,在他买回一杯温迪咖啡后问他要回了零钱。

 

D’Agostino 说:「我们的目标是慢慢地、逐步地与他建立关系,这样我们才能更信任他,掌握更多的信息。」

 

从「暗网毒枭」到加密货币企业家,丝绸之路 2.0 创建者 Blake Benthall 的十年赎罪之路

2014 年, Vincent D’Agostino 担任 FBI 特工时逮捕了 Benthall。此后,他离开了该机构,最近投资了 Benthall 的初创公司

 

2015 年 7 月,Benthall 承认了四项罪名,包括贩毒和洗钱,并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正式承诺为政府工作。入狱八个月后,Benthall 获准搬到皇后区的一间公寓,成为了一名全职的、戴着脚踝监视器的网络犯罪顾问,以自由和津贴(一美元的披萨、牙膏和地铁乘车费)作为报酬。

 

在此期间,Benthall 帮助调查了大规模的企业黑客攻击,追踪比特币交易以试图识别罪犯,甚至在弗吉尼亚州匡提科的联邦调查局办公室为调查人员开展了培训。他说:「美国政府持有大量加密货币,如何保证它们的安全确实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Benthall 认为自己特别幸运,因为他在正确的时间掌握了政府需要的技能。而以「DoctorClu」为名为其提供服务的 Brian Farrell 则被判处了六年有期徒刑,Benthall 认为「关联度较低的人」被判处更重的刑罚,从根本上是不公平的。

 

Benthall 拒绝谈论他在政府工作的具体细节。不过,他提到了这样一个案例。Benthall 表示,此前有人威胁要炸掉纽约市的一所学校并索要比特币赏金。Benthall 通过追踪加密钱包地址,帮助确认了此人的身份。(F.B.I.拒绝发表评论,发言人写道:「没有公开文件详细说明 Benthall 的行动。」)

 

然而,Benthall 看似自由的生活也让其患上了被害妄想症。他说:「一旦你被一个民族国家监视,你看世界的方式就真的变了。」他觉得自己一直被监视着,也害怕被丝绸之路 2.0 客户认出来。好在 Benthall 接受了治疗(费用由政府承担),恢复了正常生活。他会在露天的开放麦活动中唱歌、弹吉他,也开始去教堂做礼拜,结交朋友。只是,他一直隐藏着自己的过去,大家都以其中间名「Emerson」称呼他。

 

Benthall 常去的教堂 CityLight Church 当时的执行主任 Michael White 说:「身为牧师,人们对我通常都是敞开心扉的。」「但有这么一个人,我除了知道他叫 Emerson 之外,其他事情我一概不知」。

 

新的开始?

 

在接下来的五年里,Benthall 和曾经摧毁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 2.0 的一些特工一起工作。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比特币成为主流并突破 10000 美元后,一些政府雇员离开了政府,进入私营领域,更具体地说,是进入了加密货币行业。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曾经反对 Benthall 保释的联邦检察官 Katie Haun。她于 2018 年了风险投资公司 Andreesen Horowitz,投资加密货币企业,并在四年后筹集了自己的 15 亿美元基金。

 

D’Agostino 最初对比特币持怀疑态度,但后来他也相信比特币将「改变世界」。他在家里安装了比特币挖矿软件,并最终离开联邦调查局,加入了一家私人安全公司,为遭受勒索软件攻击的公司提供帮助。Der-Yeghiayan 目前也就职于区块链分析公司 Chainalysis。

 

随着身边的官员纷纷离去,Benthall 不知道自己还要在政府部门工作多久。从理论上讲,他是被保释出来的,但他还没有被判刑,所谓的忏悔也没有确定的结束日期。

 

前检察官、哥伦比亚大学法学教授 Daniel Richman 表示,对于 Benthall 的这种安排并不常见,但在某人「罪责足以提起公诉,但又不至于在保释期间构成风险」的案件中,确实会发生这种情况。「这听起来像是契约奴役,」Richman 补充说,「但最终对双方都有利。」

 

到了 2020 年,Covid-19 为 Benthall 提供了一条潜在的出路。当所有人都开始居家办公时,Benthall 向法官询问他是否可以住在休斯顿父母的家里工作。

 

第二年春天,Benthall 认为自己已经帮助政府做了很多工作,于是要求法庭正式宣判罪行。3 月,他和父母飞往曼哈顿参加了听证会。穿着西装和不合脚的皮鞋,Benthall 收到了他所希望的判决:服刑期满,缓刑三年,在此期间,他必须根据需要继续为政府无偿工作。由于判决结果未公开,Benthall 也避免谈论此事,因为他担心会危及这项安排。

 

尽管如此,在有犯罪记录的情况下,Benthall 在生活中很难找到工作。他需要偿还父母为其支付的法律费用,也需要抚养自己的孩子。在三份 offer 被收回后,Benthall 决定在 2022 年春天创办 Fathom(x)。他说,其「毕生梦想」就是成为创始人,而这次,是合法的梦想。

 

从「暗网毒枭」到加密货币企业家,丝绸之路 2.0 创建者 Blake Benthall 的十年赎罪之路

Benthall 在监狱里待了八个月,并根据合作协议协助政府多年。2021 年 3 月,他被判处有期徒刑和三年缓刑。

 

Fathom(x) 的口号很简单:核实公司是否拥有其声称的加密货币,以及这些加密货币是否干净。Benthall 认为,其多年的政府工作经历提高了他的可信度。他也为 D’Agostino 成为 Fathom(x) 的投资者而感到高兴。Benthall 说:「我让逮捕我的特工相信了我。」

 

在 D’Agostino 离开联邦调查局后,两人多年来一直保持联系。Benthall 还住在纽约的时候,D’Agostino 曾邀请其一同烧烤,一同卡拉 OK。而在 Benthall 创办这家新公司时,他打通了 D’Agostino 的电话并向其寻求建议。D’Agostino 说:「现在和我说话的人已不是 10 年前我逮捕的那个人了。」

 

D’Agostino 并不是 Benthall 在新生活中遇到的唯一一位前「同事」。Benthall 也曾向政府机构推销过自己的软件,包括丝绸之路调查员 Alford 仍就职的国税局。

 

「生活就是这么离奇,」Alford 回忆起一次视频会议,Benthall 向他和其他 I.R.S. 探员做了演示。虽然重罪犯不会被禁止为联邦政府工作,但圣克拉拉大学的政府道德专家 John Pelissero 说,他对 Benthall 没有被列入 「禁止雇用名单」感到惊讶。Alford 未透露 I.R.S. 是否在使用 Fathom(x)。

 

Benthall 不愿透露目前公司的具体客户,也不愿透露筹资规模。Fathom(x) 规模很小,只有两家承包商,但 Benthall 称,公司是盈利的。

 

除了经营新公司外,Benthall 也认识到了经营贩卖危险品网站可能对人们造成的伤害。住在纽约的那段时间,一位朋友因吸毒过量而死的经历让他确信,鉴于丝绸之路的用户数量之多,一定有人会因购买毒品而受到伤害。

 

在去参加 Consensus 大会的路上,Benthall 在一家咖啡店点餐时使用了自己的中间名,一方面是出于条件反射,另一方面也许是他还在思考如何面对自己的过去。他想象着,当他开始使用自己的全名时,某个丝绸之路受害者可能会愤慨地与他对质。

 

「人们有权这么做,」他说,「所以,我常常在想,我该怎么面对他们。」

TG小游戏的生意经:项目方是如何实现盈利的?缩略图

TG小游戏的生意经:项目方是如何实现盈利的?

原文作者:,BlockBeats

「Ton 生态在起飞前夜这句话,已经吹了三年了。」这是前段时间 Ton 链常被开的一句玩笑话,在不少人看来,作为 Telegram 的公链 Ton 曾在加密融资排行榜里前几,但多年来都始终像一架在机场起飞跑道上绕圈的飞机,永远不起飞。

但今天像是为了出这个玩笑的气,Telegram 上的小游戏进入了一个繁荣的阶段。

「现在至少有一百多个小游戏在 Telegram 上运行,而且这个月底就有 2000 多款游戏在筹备上线。估计 Telegram 自己也没想到这一天,突然之间涌入了这么多小游戏。」宗越(化名)兴奋地说。

在之前的文章《被压箱底的国产中小游戏厂商,正在被 TON 链拯救》中,我们从游戏开发商的角度探讨了 Telegram 小游戏市场的发展。然而,开发游戏代码和技术服务与在 TON 上成功运营并盈利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做 Telegram 小游戏的项目方如何实现盈利?真的会有人为 Telegram 小游戏充钱吗?抱着这些疑问,我与更多的游戏项目方聊了聊。

流量生意,国人的统治区

在讨论 Telegram 小游戏如何通过混合变现模式赚钱时,卖流量广告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式。

除了在币圈自己做项目之外,三十岁的宗越也是一个爱玩游戏的中年男人,自认对游戏行业的理解很深,他指出,Telegram 上的小游戏,大部分收益来自于其他项目方的广告收入,而非玩家充值。

「国内游戏市场大部分都是这样的生意,这对有互联网思维的国人来说,这就是他们的统治区。」事实上,与其说现在的 Telegram 小游戏很繁荣,不如说是现在的 Telegram 流量生意很繁荣。

如果你是一个新成立的项目方,需要一个流量平台,帮助项目方获得更多曝光度和真实流量,你会有哪些方式?找币圈媒体可能是一种方式,比如律动 BlockBeats。

还有一种之前被广泛使用的方式,就是找一些主流的 web3 任务平台。然而,据宗越称,经过他们的流量渠道测试,这些平台现在几乎没有太多真正的用户,「基本上工作室在里面做,很少有个人用户去用这些任务平台了。」

新成立的项目方需要一个流量平台来获得曝光度和真实流量,而 Telegram 小游戏恰好提供了这样的平台。

大多数 Telegram 小游戏和这些 web3 任务平台同一种生意,核心都是通过接项目方的广告来赚钱,做的是流量生意,因此对传统 web3 任务平台造成了不少竞争。

宗越指出:「即使之前流水很好,流量也很好,但 Telegram 小游戏的繁荣确实可能会导致传统 web3 任务平台的淘汰,除非他们也下场做 BOT 把这部分市场给吃了。」

不仅项目方,聪明的 VC 资本也盯上了 TON 的流量金矿,并亲自下场。便是其中之一。给项目投完钱后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了,大多数资本还有投后的业务,包括帮助项目进行孵化和资源扶持。

因此为了活跃旗下不同项目方的用户,特别是旗下的 NFT 项目和元宇宙项目,比如 HAPE 和 Meet 48 。Vertex Capital 正在 Telegram 上开发一款 Mini 游戏 Token hunter。

TG小游戏的生意经:项目方是如何实现盈利的?

Token hunter 游戏内测图

和大多数 VC 一样,Vertex Capital 也很看好 Telegram 小游戏的市场,「目前虽然以羊毛游戏为主,但从技术上看 Telegram 小游戏与微信小游戏非常类似,完全可以支撑一些精美游戏。」

都说 VC 在 TON 生态里插不进手,Vertex Capital 却用了另一种方式切入。他们的需求很明确,游戏功能不需要太深度,以简单有趣为主,方便 web2 的用户进入,开发流程方便迭代,似乎没有什么比 Telegram 小游戏这个渠道更合适了。

「而且 Telegram 拥有更低的审核合规成本,游戏市场很有可能超越微信小游戏市场。意味着这将是一个月活数亿,年市场收入几百亿的市场。」Vertex Capital 相关负责人对 BlockBeats 说道。他们认为背靠 Telegram 的用户体量,不少新项目方都将获得巨大的潜在用户基础。

真的会有人给 TG 小游戏充钱吗?

起初,我对 Telegram 小游戏是否会有玩家充值持怀疑态度,但与 Sleepy 的交流改变了我的看法。

「大家觉得 Telegram 小游戏都是撸羊毛和空投的人,其实这是一个信息茧房和误区。」 是 NFT Weirdo Ghost Gang(小幽灵)的创始人,于 2021 年底创立并运营至今,是华语地区知名的 web3 NFT 品牌之一,最近他们官宣了自己的 Telegram 小游戏「」,预计在 8 月上线。

不同于在 Telegram 小游戏里仅靠卖流量的生意,Sleepy 更想为小幽灵 NFT 的持有者提供一个能更好地承载 IP 的游戏,他也对玩家游戏充值的可能性充满信心。「包括我们之前接触过的其他项目方都说,玩游戏氪金的用户数量远超他们的预期。」

TG小游戏的生意经:项目方是如何实现盈利的?

OUTA 部分游戏官宣画面

例如,Catizen 的发行商 Pluto 的投资人 Scarlett 透露,通过游戏道具付费购买模块,Catizen 已实现了超过 1600 万美元的收入,付费客户超过 50 万 (Atomic Wallet)。这表明,玩家愿意为游戏中的虚拟物品和增值服务付费。

「除了 Catizen,一些头部项目通过广告创收,每月流水达到 180 万美元,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可以帮助他们稳定市场,使游戏寿命更长。」说这话的人是 Jeremy,他手下有两款 Telegram 小游戏正在启动,QGame 和 PalMiner。

「链游行业一直存在抛售压力问题,NFT 市场也几乎已经崩溃,许多游戏因抛售压力而销声匿迹,但游戏中的充值渠道可以部分缓解这种抛售压力。」在做 Telegram 小游戏之前,Jeremy 也有做 NFT 项目的背景。

Jeremy 也指出,为了吸引更多的 Web2 用户进入游戏,做游戏的初衷是让游戏变得更有吸引力和可玩性。用户通过游戏体验来充值,而不是仅仅为了空投而充值,这样可以解决部分抛售压力。

更深层次地聊到游戏玩家充值的话题,Sleepy 认为今天的 Telegram 小游戏能更好地帮助对玩家进行分层管理,但按照传统链游的模式,很难做到这一点。比如,将用户分为纯免费玩家、轻度氪金玩家和重度氪金玩家。「这些玩家之间没有高低之分,他们都是在为游戏做出贡献。但很多项目尝试将轻度氪金用户转化为重度氪金用户,我认为这很难实现,因为这两类用户本质上是不同的。」

传统链游模式限制了轻度氪金玩家的参与,因为许多项目要求购买「铲子」才能玩,而这些「铲子」通常价格不菲。相比之下,Web2 手游的道具价格相对低廉,例如,王者荣耀中一个皮肤差不多是 5 美元,而许多链游道具的价格可能需要几十甚至上百美元,这无疑阻碍了轻度氪金玩家的参与。

相比之下,小型游戏能够更好地吸引这些轻度氪金玩家参与进来,通过 0.99 美元、 1.99 美元这样的小额付费积少成多,也能实现聚沙成塔、薄利多销。

作为一个在 Telegram 小游戏里充值过上千美元的玩家来说,宗越也很看好并认同 Telegram 小游戏的充值前景,「虽然现在可玩性上差一点,说白了现在大家都是为了空投来充值的,但是我们马上就能看到一些上瘾性更强的小游戏了。」

混合变现,将是未来的主流

今天的 Telegram 小游戏,对标的微信小游戏,这一点已经深入人心,因此目前的 Telegram 小游戏,大多也都可以借鉴传统小游戏的变现模式。

可以看见的趋势是,传统小游戏正在尝试混合变现来增加收入来源,也就是意味着将原本的单一收入渠道增加成了多渠道收入。

以前只通过广告变现的休闲游戏,也可能突然爆发成为氪金休闲游戏。Zynga 旗下的《Twisted Tangle》便是一个典型案例,作为一个益智绳结通过小额付费积少成多,没有什么 648 美元,只有 0.99 美元、 1.99 美元去广告买礼包,聚沙成塔、薄利多销,内购收入猛涨,月流水将近 3000 万美元。

不只是轻度休闲,重度游戏其实也尝试走混合变现道路。许多重度游戏也在尝试广告变现的必要性,给非付费玩家加一点广告也是趋势,都是生意,没什么不好意思。

在游戏行业,特别是在 Web3 行业中的链游买量越来越难,混合变现成为将非付费玩家转化为付费用户的重要手段。而 Telegram 小游戏,天生就拥有这样的能力,也能通过广告和内购的结合,来帮助显著提升盈利。

这一点在 Telegram 小游戏上也可以看出来,据统计,Notcoin 的月收入超过 30 万美元,Catizen(目前最火的 TG 小游戏之一)的总收入已超 1600 万美元,这些收入包括广告营收也包括玩家充值。那么另一个问题就来了,营收这么可观,这些项目还会发币吗?

发币,是一门艺术

「会发币的,大部分项目还是会发币的。」宗越坚定地说。

在宗越看来,虽然现在很多 Telegram 小游戏在营收上已经非常优秀,而且流量也很广,但流量生意属于结构性的生意,是有时间窗口的,所以不发币的项目是短视的。

发币,也是一门艺术。「许多 Telegram 小游戏,还迟迟没有上币,一种可能是正在和大交易平台谈条件,谈判,这里面都是门道;还有一种,就是连渠道和资源都没有,也不熟悉上币管理,纯粹就是拖着用户 PUA。」

在最新一期播客和中,Sleepy 也详细讨论了他们对发币的看法和策略。他对发币的态度经历了明显的变化。最初,Sleepy 及其团队对发币持抵触态度,主要原因包括合规问题和对项目发展的长期影响。Sleepy 认为,发币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可以加速项目发展,但如果运用不当,也可能导致项目迅速崩溃。

他们认为只有基础设施类项目适合早期发币,因为这些项目的验证周期长,如果没有代币很难维持长期的开发。然而,对于消费、IP 和应用类项目,Sleepy 认为在项目早期发币可能会成为负担,因为这些项目需要时间来验证市场接受度。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Sleepy 的商业模式逐渐跑通,他们开始考虑如何利用代币来激励社区成员。他们意识到,有许多 Telegram 用户愿意为内容付费,为游戏氪金的用户数量远超预期。这改变了他们对发币的看法,认为在适当的时机发币可以促进项目的进一步发展。

越来越多的项目方和 VC 资本加入这一生态,显示出这个市场的巨大潜力。尽管面临着游戏可玩性和发完币不「崩盘」等诸多挑战,但盈利的收入和巨大的流量,Telegram 小游戏正在逐渐证明其市场价值。

或许在不久后,我们能在 TON 上看到一款真正大规模出圈的 Telegram 小游戏,或许他现在已经出现在视野中,只是大家还没有真正意识到。

本文致谢所有提供信息的采访对象,因隐私保护,部分采访对象信息已做模糊化处理。

专访Sparkle创始人:如何打造新AI浪潮中的优质加密资产?

原创|Odaily星球日报(

作者|Wenser(

专访Sparkle创始人:如何打造新AI浪潮中的优质加密资产?

Mass Adoption(大规模采用)是加密货币行业一直以来绕不开的话题,在 OpenAI 引领的这一波新 AI 浪潮中,AI x Crypto 成为了加密货币大规模采用的另类解法。而作为 Binance Labs 第 6 季 MVB 加速器计划的项目之一, 近期官宣将由 AI 占星应用转向“AI 领域迪士尼”,立志通过加密范式打造一个全新的 AI 互动娱乐平台。

Odaily 星球特此与 Sparkle 创始人 Harry 进行了一场线上深度访谈,了解 AI x Crypto 赛道一线创业者的别样打法,供读者学习参考。

Odaily星球日报: 1.先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以及聊聊 Sparkle 项目的大概缘起?

出身传统互联网公司,因缘际会下踏上“AI 玄学心理创业之路”,信奉“创造价值,传播影响(Create Value and Make Impact)”。

Sparkle 创始人 Harry:我是互联网行业出身,先后在 Meta(Facebook)、腾讯等互联网科技公司负责增长、创作者、创新业务和数据科学等方面业务。2023 年初正式开始创业,创立 Sparkle,后续该项目入选 Binance Labs 第六期加速器计划,并获得亚太地区知名风投机构 Folius Ventures 的投资。个人兴趣爱好广泛,喜欢单板滑雪、ACG 以及 3D 模型,同时也是一名独立开发者。从学生时代就独立开发过一些小项目。这个既是个人兴趣,也是为了让自己时刻保持对最新技术和行业进展的敏感度。

在 2022 年底新冠疫情还没结束的心理高压环境下,我注意到身边许多人求助于命理咨询,网上也有很多类似“更适合中国宝宝的心理咨询”的调侃。这种“玄学热”现象让我意识到,它不仅能够帮助人们进行心理疏导和情绪调整,还具有一定商业价值。我个人也希望做一些“有意思、有价值”的事情,所以,秉持“创造价值,传播影响(Create Value and Make Impact)”的核心理念(和之前在腾讯和 Meta 的从业经历也有一定关系),我们开始从“AI 占星”这个角度去切入做产品,Sparkle 也就顺理成章地诞生了。

Odaily星球日报: 2. AI 占星产品的用户反馈如何?是什么原因推动项目向“ AI 迪士尼”这一愿景进发?

小有波折,但用户反馈远超预期;基于核心理念,向“AI 互娱平台”这一更大愿景进发。

Sparkle 创始人 Harry:其实最开始的产品阶段比我们想象中的要艰难得多,尤其是在应用上架的合规处理方面(如苹果 App Store 的限制)。但在今年 5 月完整版 APP 上架后,用户反馈数据远超预期——我们的次日留存、 3 日留存、 7 日留存等指标已经和行业头部竞品持平。产品付费转化率等商业化表现也给了我们很强的信心,产品市场契合(PMF)已经初步实现。后续的发展重点主要包括用户增长、品牌心智建立和使用场景扩展。

Sparkle 的愿景升级,也是基于我们“创造价值,传播影响(Create Value and Make Impact)”的核心理念做出的决定。AI 占星只是我们的第一个产品,随着第二款 AI 产品已经整装待发,将 Sparkle 从“AI 占星应用”升级为一个“AI 互娱平台”也就顺理成章。类比字节跳动的发展过程,以前今日头条是其主打产品,但在抖音出现后,字节跳动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平台型品牌,Sparkle 的方向也是如此。

Odaily星球日报: 3.如何看待“ AI x Web3 ”的结合?Sparkle 项目发展中最重要的推动因素是什么?

AI x Web3 是互相赋能、结合解决问题的关系;Sparkle 选择了二者结合起来解决更多场景需求的方向;Mindset 是项目发展的重中之重。

Sparkle 创始人 Harry:这个话题非常宏大,从个人角度来说,“AI x Web3”的结合无非三种方式:

一是 AI 赋能 Web3 行业,解决其固有问题。例如 AI 链上数据分析平台 0x Scope;

二是 Web3 赋能 AI,解决其面临的挑战。例如 Render Network 和 io.net 等 DePIN 项目。

三是利用 AI 和 Web3 的双重优势,解决各行业和生活场景中的多样化问题,提高工作中的生产力或创造更具互动性的娱乐体验。

这三个方向又有各自优劣,所以主要考虑的问题就变成了——

  • 市场规模:问题背后的市场有多大?

  • 市场成熟度:该市场是否具有足够的接受度?

  • 问题解决难度:如何寻求更大范围内的共识和认可度?

区别于前两个方向,Sparkle 选择了第三个方向。这一决定是基于我们对市场规模、市场成熟度、社区共识和认可度的综合评估。我们认为,真实需求和可落地的应用场景是最重要的。因此,我们专注于在一个成熟的市场需求下推进项目,而不是选择难以落地或空有概念的方向。况且,泛娱乐和泛生活领域本身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不断革新的机会。

至于项目的关键驱动要素,我认为核心是团队的 Mindset(思维模型)。以我们产品的用户反馈功能为例。从传统角度来看,这需要大量的运营资源来维护。但从 AI 从业者的角度,这只需要一个简单的“Chatbot + 知识库”功能就能实现。如果再加入 Web3 的视角,知识库储备和用户反馈分类可以通过社区激励解决。所以,当我们用新的视角来看待同一个问题时,就有了一个比之前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此外, 相比其他赛道的项目,AI x Web3 项目的产品上线的第一天就需要具备变现能力。因为 AI 项目实现推理能力所需的大模型(无论是 Claude、ChatGPT 还是私有化部署的 Llama)都涉及到 Token(Odaily 注:AI 领域 API 额度消耗的一种计量单位) 消耗(或者显卡算力消耗)。所以每一笔 Token 消耗都需要通过商业化收回成本,这是 AI 项目和传统非 AI 项目最大的区别。就像 Web3 领域,加密货币挖矿的本质是用算力去获取 Token(代币),也存在对应的关机价,这个价格是收入覆盖成本的标准线。

Odaily星球日报 Wenser:这个点提的非常好。简单来说,就是 Web3 领域的 Token(代币)是挖矿挖出来的(严格来说是通过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来验证和添加交易记录到区块链的过程);而在 AI 领域,其实 Token 是一个计量单位,是消耗成本,这个区别就非常直观。

Sparkle 创始人 Harry:是的,所以当 AI x Web3 项目的代币发行之后,其实隐含一个价值锚定,也就是算力消耗,项目发展过程中的 Token 消耗成本价就是价值锚定点,用户成本和项目价值二者围绕价值锚定点上下波动。

Odaily星球日报: 4.Sparkle 目前的发展节奏如何?如何平衡“产品发展 vs 市场预期”?

项目推进一切顺利,第二款 AI 新产品发布在即;Sparkle 在时间、质量和成本中选择了后两者,以此获得长期发展优势。

Sparkle 创始人 Harry:目前我们基本实现了 Roadmap 中制定的目标:上线产品,找到产品市场契合(PMF),并落地商业化实现自然营收。下半年的重点在于用户增长,即通过品牌营销和市场推广来扩大用户基数,同时降低获客成本,提高毛利率。此外,Sparkle 的第二款游戏化 AI DApp 也即将发布,不久后会正式开启公测,与社区成员见面。 的成功发布和盈利能力也证明了我们将 AI 运用于生活场景中可以创造深远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我们认为现在是时候通过 Prompt.Inc 吸引更多人加入,规模化并创造有价值的 AI 应用。在这样的整体规划下,我们距离 TGE 的时间点也越来越近。

专访Sparkle创始人:如何打造新AI浪潮中的优质加密资产?

 Sneakpeek

关于“产品发展 vs 市场预期”的争论,我认为不同阶段的取舍是不可避免的。以我们为例,早期为了避免“撸毛党”带来的失真数据干扰,我们对 用户中的部分“产品蝗虫”采取了冷处理措施。后续随着产品的迭代更新,也得到了众多真实用户的高度认可。所以,通过实际行动满足市场预期,而不是过度拉高预期、营造虚假的 Hype 局面,是更好的发展方式。这对项目的长期发展和行业声誉也都有正面影响。当项目 TGE 后,满足市场预期的最好方式是“可持续的业务发展”。这时,项目自身的健康度、市值管理和更加透明的治理机制将变得尤为重要。更紧密的沟通和更透明的治理机制不仅能增强社区凝聚力,还能更好地管理社区预期,进而促进产品和项目发展。

Odaily星球日报: 5.和同赛道竞品相比,Sparkle 的优势在哪里?

时间、质量、成本三要素是关键。

Sparkle 创始人 Harry:产品优势对比方面,我认为首先需要复盘下 AI 赛道现状。自 2022 年底 ChatGPT 3.5 发布以来,AI 赛道发生了显著变化。2023 年上半年,Agent 的发布和随后的 GPTs 开启了更多场景的可能性,大模型的冠军宝座也在轮番易主。与此同时,Midjourney、Runway、Stable Diffusion、Sora 等多模态领域工具的迅速发展,使得 AI 行业在过去一年多里经历了大量变革,不断被重构。直到今年上半年,AI 底层产品逐渐进入收敛状态,才为中间件层(Middleware)的发展提供了机会。Langchain、RAG 等框架还处于早期阶段,大家都在探索最优解。

在这种背景下,初创公司每个选择都可能面临巨大的沉默成本,需要考虑三个关键要素:时间、质量和成本。

以近期融资 8500 万美元的 Sentient 为例,在这个时间点入局,这个项目可能会在成本上做出了一定牺牲,通过大量资源投入实现快速高质量发展。而在 AI 热刚兴起时,许多套壳应用通过快速开发抢夺短期红利,获得了不菲的收入。但这些低附加值的应用已逐渐消失,因为它们的模式决定了生命周期有限。

回到 Sparkle,我们选择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花时间耐心打磨产品矩阵和底层能力。从我们的视角来看,过去一年 AI 领域过热且不稳定,追逐热点和流量可能导致巨大的资源浪费,并最终反映在过高的估值上,损害市场投资者的利益。随着“高 FDV 低流通”项目越来越不被市场认可,自主盈利、合理估值且具备上升潜力的资产将成为趋势。这一点,从行业头部交易所的近期动作也能管窥一二。

基于这些理解,Sparkle 在市场机遇、产品质量、业务健康度和战略规划方面更具竞争优势,毕竟,我们致力于长期价值创造和业务可持续增长。

Odaily星球日报: 6.作为 Sparkle 投资方的 Folius Ventures 对项目有哪些支持?以及身处最新的市场周期,作为一名创业者,如何看待“优质资产与资产定价”?

得到了资源与认知方面的极大支持;优质资产与定价取决于不同的市场角色,Sparkle 已有准备。

Sparkle 创始人 Harry:Folius Ventures 是一家特点鲜明的投资机构,主要聚焦在亚太市场,并且有明确的投资主题。在Web3应用层赛道上的布局,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同时,Folius 也是一家具有长远视野的投资机构,让我深信下一个Web3的杀手级应用会出自我们这些被投项目当中。他们在 AI x Web3 方向上也有包括 MyShell 这类头部项目的布局。创始人 作为圈内知名投资人,对 Portfolio 的支持也是全方位的。许多从Web2转向Web3的项目对加密资产构建和社区建设理解相对有限,Jason 围绕这些项目的不同问题,提供了大量帮助,帮助创始人提升认知和战略高度。海外资源方面他也出力颇多。

关于优质资产与定价的话题,和做业务一样,最关键的是明确资产的目标受众群体是谁——是用户、机构、交易所还是做市商?理想情况下,一个优质的资产应该能为所有相关方带来价值,尽管实现这一点充满挑战。根据目标受众,我们需要进一步理清两个决定性要素:代币分配和预期持有时长。

以往,散户与 VC 投资机构的利益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双方都希望通过提高 FDV(Fully Diluted Valuation 全流通估值)来实现更高的投资回报。然而,从投资回报周期来看,散户通常倾向于尽快获利;而机构则面临较长的解锁期,因此更注重在一级市场获得更好的筹码价格,并且在合适的时间周期内实现筹码的套现。

在当前流动性收紧的宏观环境下,仅有少部分散户能够盈利;而 VC 在 FDV 拉升之后也很难找到足够的流动性接盘。因此,市场逐渐不再认可这种模式,Meme 币因此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流动性。

而从“生态位最强的玩家”——交易所的角度来看,他们始终遵循筛选优质项目和优质资产的逻辑,即“Meme 币强势就上 Meme 币,VC 币强势就上 VC 币”。而基于对市场和整个行业的判断和认知,目前头部交易所更希望看到创造正外部性收入、为行业带来新鲜血液的项目,上币考虑也赋予项目方和社区更大的权重,这就导致了在本轮周期中,VC 币稍显弱势。

根据一姐(币安联合创始人何一)的观点,目前币安更倾向于寻找中小型市值的项目,将更多的筹码分配给社区,且能够跑通可持续增长的 PMF 模型,实现自给自足。我们认为,新周期下涌现出的优质资产,会是一个像 2017 年至 2018 年 Discord 的业务标的。通过解决游戏玩家的语音通话需求,Discord 营收规模增长的同时创造了不俗的商业价值,并没有过度追捧元宇宙这样短期热门叙事。这个案例也说明了创业者聚焦于解决具体需求、创造真实价值的重要性。优质价值标的离不开真实需求的解决,这也是 Sparkle 团队所秉持的理念。

Odaily星球日报: 7.AI 浪潮中,更看好 UGC 还是 AIGC?Sparkle 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从创业者角度来说,哪些 AI x Web3 项目能“活下来”乃至占据专属生态位?

Idea 无价,AI 是 Concept Development 过程中的提效工具;造血能力以及多产品矩阵更利于占据生态位。

Sparkle 创始人 Harry:关于 UGC 和 AIGC 的对比,短期内形式不明朗,但从长期来看,我认为 UGC 仍将是主流。所有内容创作的本质是将创意和观点表达出来,而 AI 只是提升效率的工具。因为对于优质内容来说,最主要的是你的 Idea(想法)、Concept(概念)。所有的内容本质都是一个 Concept Development(概念发展)的过程,AI 只是提效工具。从整个行业看,目前 AI 应用还处于早期,对于没有接触过 AI 工具的人来说,无论是有效提问,还是 Prompt(提示词),使用门槛都相对较高。Sparkle 的目标就是弥合现实差距,这也是 价值使命所在。

至于什么样的项目能“活下来”,从创业者的角度来看,项目能否生存的关键在于其商业造血能力。而从行业终局和生态位来看,个人认为,AI 浪潮很难产生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巨头型公司。AI 消费者业务依旧需要依赖用户量和规模化的网络效应来构建壁垒。而现有巨头可以通过已有流量和网络效应迅速复制新的功能或产品。所以,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年营收在千万级、亿级或几十亿级的公司,而出现巨头的难度更大。对于 AI 创业者来说,通过多产品矩阵构建竞争壁垒是一种更实际的发展路径。

这也是 Sparkle 从一开始就定位为一个多产品矩阵项目的原因。未来,Sparkle 将成为一个 Holding Company (控股公司),而不是单一项目的业务主体。通过多样化和实际性的商业模式,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长期竞争力。

Odaily星球日报: 8.你认为创业者的个人风格和兴趣爱好在创业过程中会产生哪些影响?请以你为例聊聊看法。

兴趣爱好广泛,ISTJ 人格,对创业助益颇多。

Sparkle 创始人 Harry:当然有。正如一开始提到的,我的兴趣爱好很多,尤其是练习滑雪和制作模型都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专注,所以对于长期目标的实现有比较强的专注度,并且很享受延迟满足带来的成就感。作为一个开发者和创作者,很多时候也需要在细节上投入大量精力,这些爱好也帮助我成为一个 Detail-oriented(细节驱动型)的人。从 MBTI 角度来看,我是非常典型的 ISTJ 人格。

Odaily星球日报 Wenser:了解,兴趣爱好以及人格类型对于创业来说确实也是一个加成因素,已有的商界领袖中,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和苹果 CEO 蒂姆·库克也都是 ISTJ 人格。再次感谢 Harry 带给我们的精彩分享,期待 Sparkle 后续的更多更新。

Web3 安全入门避坑指南|钱包被恶意多签风险缩略图

Web3 安全入门避坑指南|钱包被恶意多签风险

背景

在上一期 Web3 安全入门避坑指南中,我们主要讲解下载/购买钱包时的风险,找到真官网和验证钱包真伪的方法,以及私钥/助记词的泄露风险。我们常说 “Not your keys, not your coins”,但也存在即使你有私钥/助记词,也无法控制自己资产的情况,即钱包被恶意多签了。结合我们收集到的 MistTrack 被盗表单,一些用户的钱包被恶意多签后,不明白为什么自己钱包账户里还有余额,却无法把资金转出。因此,本期我们将以 TRON 钱包为例,讲解多签钓鱼的相关知识,包括多签机制、黑客的常规操作及如何避免钱包被恶意多签等内容。

Web3 安全入门避坑指南|钱包被恶意多签风险

多签机制

我们先简单解释下什么是多签,多签机制的本意是为了使得钱包更安全,允许多个用户共同管理和控制同一个数字资产钱包的访问和使用权限。尽管部分管理者丢失或泄露了私钥/助记词,钱包里的资产也不一定会受损。

TRON 的多重签名权限系统设计了三种不同的权限:Owner、Witness 和 Active,每种权限都有特定的功能和用途。

Owner 权限:

  • 拥有执行所有合约和操作的最高权限;

  • 只有拥有该权限才能修改其他权限,包括添加或移除其他签名者;

  • 创建新账户后,默认为账户本体拥有该权限。

Witness 权限:

这个权限主要与超级代表(Super Representatives) 相关,拥有该权限的账户能够参与超级代表的选举和投票,管理与超级代表相关的操作。

Active 权限:

用于日常操作,例如转账和调用智能合约。这个权限可以由 Owner 权限设定和修改,常用于分配给需要执行特定任务的账户,它是若干授权操作(比如 TRX 转账、质押资产)的一个集合。

上文中提到,新建账户时,该账户的地址会默认拥有 Owner 权限(最高权限),可以调整账户的权限结构,选择将该账户的权限授权给哪些地址,规定这些地址所占权重的大小,以及设置阈值。阈值是指需要签名方权重到达多少才能执行特定操作。在下图中,阈值设置为 2,3 个被授权地址的权重都为 1,那么在执行特定操作时,只要有 2 个签名方的确认,这个操作就可以生效。

Web3 安全入门避坑指南|钱包被恶意多签风险

(https://support.tronscan.org/hc/article_attachments/29939335264665)

恶意多签的过程

黑客获取用户私钥/助记词后,如果用户没有使用多签机制(即该钱包账户仅由用户一人控制),黑客便可以将 Owner/Active 权限也授权给自己的地址或者将用户的 Owner/Active 权限转移给自己,黑客的这两种操作通常都被大家称为恶意多签,但其实这是一个广义的说法,实际上,可以根据用户是否还拥有 Owner/Active 权限来区分:

利用多签机制

下图中,用户的 Owner/Active 权限未被移除,黑客给自己的地址授权了 Owner/Active 权限,此时账户由用户和黑客共同控制(阈值为 2),用户地址和黑客地址的权重都为 1。用户虽然持有私钥/助记词,也有 Owner/Active 权限,但无法转移自己的资产,因为用户发起转出资产请求时,需要用户和黑客的地址都签名,这个操作才能正常执行。

Web3 安全入门避坑指南|钱包被恶意多签风险

虽然被多签的账户执行转出资产的操作需要多方签名的确认才可以实现,但是向钱包账户入账是不需要多方签名的。如果用户没有定期检查账户权限情况的习惯或者近期没有转出操作的话,一般不会发现自己钱包账户的授权被更改,那么便持续受损。如果钱包内的资产不多,黑客可能会放长线钓大鱼,等待该账户积累了一定数字资产后,再一次性盗取所有数字资产。

利用 TRON 的权限管理设计机制

还有一种情况是黑客利用 TRON 的权限管理设计机制,直接将用户的 Owner/Active 权限转移给黑客地址(阈值仍为 1),使得用户失去 Owner/Active 权限,连“投票权”都没有了。需注意,此处黑客并不是利用多签机制使得用户无法转移资产,但大家习惯上称这种情况也为钱包被恶意多签。

Web3 安全入门避坑指南|钱包被恶意多签风险

以上两种情况造成的结果是一样的,无论用户是否还拥有 Owner/Active 权限,都失去了对该账户的实际控制权,黑客地址获得了账户的最高权限,可实现更改账户权限、转移资产等操作。

恶意多签的途径

结合 MistTrack 收集到的被盗表单,我们总结出了几种钱包被恶意多签的常见原因,希望用户遇到以下几种情况时,提高警惕:

1. 在下载钱包时,未能找到正确的途径,点击了电报、推特、网友发送的假官网链接,下载到假钱包,结果私钥/助记词泄露,钱包被恶意多签。

Web3 安全入门避坑指南|钱包被恶意多签风险

2. 用户在一些出售加油卡、礼品卡、VPN 服务的钓鱼充值网站输入了私钥/助记词,结果失去自己钱包账户的控制权。

Web3 安全入门避坑指南|钱包被恶意多签风险

3. OTC 交易时,被有心之人拍到私钥/助记词或以某手段获取账户的授权,随后钱包被恶意多签,资产受损。 

Web3 安全入门避坑指南|钱包被恶意多签风险

4. 一些骗子把私钥/助记词提供给你,称他无法提取钱包账户里的资产,如果你能帮忙的话可以给你酬劳。虽然这个私钥/助记词对应的钱包地址确实存在资金,但无论你给多少手续费、手速多快都提不走,因为提币权限被骗子配置给了另一个地址。

Web3 安全入门避坑指南|钱包被恶意多签风险

5. 还有一种较为少见的情况是用户在 TRON 上点击了钓鱼链接,签名了恶意的数据,随后钱包被恶意多签。

Web3 安全入门避坑指南|钱包被恶意多签风险

总结

在本期指南中,我们主要以 TRON 钱包为例,讲解了多签机制、黑客实施恶意多签的过程和套路,希望帮助大家加深对多签机制的理解和提高防范钱包被恶意多签的能力。当然,除了被恶意多签的情形之外,还存在一些比较特别的案例,有的新手用户可能因操作不慎或缺乏了解,误将钱包设置成了多签,导致需要多个签名才能进行转账。此时,用户仅需满足多签要求或在权限管理处将 Owner/Active 权限只授权给一个地址,恢复单签即可。

Web3 安全入门避坑指南|钱包被恶意多签风险

最后,慢雾安全团队建议广大用户定期检查账户权限,查看是否有异常;从官方途径下载钱包,我们在 Web3 安全入门避坑指南|假钱包与私钥助记词泄露风险里讲过如何找到正确的官网和验证钱包的真伪;不点击不明链接,更不轻易输入私钥/助记词;安装杀毒软件(如卡巴斯基、AVG 等)和钓鱼风险阻断插件(如 Scam Sniffer),提高设备安全性。

Degen生存法则:构建稳健的退出策略,重新布局仓位缩略图

Degen生存法则:构建稳健的退出策略,重新布局仓位

原文作者:DUO NINE⚡YCC

原文编译:深潮 TechFlow

市场大涨,特朗普当选,你在看兰博基尼,但有一件事你没做。

你没有卖出。

我第一次在 X 上写到这个话题,它迅速传播,获得了超过浏览!看来我们需要更深入地探讨这个问题,让我们开始吧。

在加密货币中,最大的错误不是你买了 meme 币或类似的高风险代币。

不是。

最大的错误是从不卖出并退出你的头寸!这就是你如何回到零的原因。就像这个人一样。让我们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

Degen生存法则:构建稳健的退出策略,重新布局仓位

要在这个游戏中获胜,你必须采取五个行动。让我们从最重要的开始。

1. 制定退出计划

那个人没有卖出,他的 400 万美元纸面利润变成了 77, 000 美元。我在这里教你如何避免这个新手错误。

总结:只要是就卖掉!详细解释从下一段开始。

Degen生存法则:构建稳健的退出策略,重新布局仓位

当市场快速上涨时,就像它将再次发生的那样,贪婪会占据上风!你在几周内赚了 400 万美元,等几周再卖也没什么,对吧?

错!

不要让贪婪变成遗憾。如果你已经赚了五到六个零的利润。卖掉。

接下来是何时卖出。

Degen生存法则:构建稳健的退出策略,重新布局仓位

退出窗口可能是在 2024 年底或 2025 年初。当 BTC 创下新高时,FOMO 和狂喜将开始。顶部将在或刚好在美国大选之后到来,最有可能在今年 12 月。

特朗普 100% 支持加密货币,所以这个叙述非常合适。为什么?

Degen生存法则:构建稳健的退出策略,重新布局仓位

傻钱(你)会买入 FOMO,而聪明钱(风投)会卖出。没有比市场狂喜时更好的卖出时机了!

拥有一个退出计划有帮助,它让你脚踏实地。否则,幻想会占据上风,你会忘记卖出。

研究。如果你在底部,那么你的胜算很低,大多数你接收到的信息都是假的。了解游戏的玩法,当你的口袋装满现金时,退出。

接下来是重要的!

Degen生存法则:构建稳健的退出策略,重新布局仓位

2. 通过坐拥丰厚利润为即将到来的熊市做准备

新闻快讯:熊市!

相信我,它会来的。很猛烈。可能在 2025 年。没有多少时间卖出了。如果我慷慨一点,我们还有 6 到 12 个月的时间。当市场再次开始上涨时,最大化这一点。

我预计还有一次大规模的上涨,然后市场会转向。你有最后一次卖出的机会。不要错过它。一些人认为顶部会在 2025 年晚些时候到来。然而,到目前为止,价格走势表明这个周期更快,BTC 在 2024 年 3 月创下新高。这是在 4 月之前!

Degen生存法则:构建稳健的退出策略,重新布局仓位

图片内容:

  • 嘿,朋友,我真的很喜欢你的帖子!我看到你说市场顶部会很快到来。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只是好奇,因为很多人都在谈论 2025 年底。

  • 谢谢!大多数人对市场周期没有概念,他们只是把自己的偏见映射到图表上。当前的周期更快,BTC 提前在减半之前就达到了新的历史高点。所以我们也可能会更早见顶。当然,我也可能会错,但除了价格走势,不要轻信任何人。我们可以在 2024 年底再评估一下。;)

如果这种趋势继续,市场也可能更早见顶。不管怎样,跟随价格走势,别无其他。不要相信网红会为你的最佳利益着想,回到上面的加密货币金字塔并研究它,了解为什么。

当你退出这个市场时,你是通过卖出 BTC、黄金或美元来退出的。如果你打算持有山寨币,你一定是新手。接下来是为什么。

3. 计划在下一轮上涨时清仓所有山寨币

全部卖掉,然后等待市场调整。山寨币在熊市中会下跌 90% 到 99% 。一年或两年后再以折扣价买回(稍后会详细讨论)。不要着急!

现在每个人都喜欢 Solana,但看看上一个熊市对其价格的影响! 99% 的山寨币在下一个熊市来临时都会像这样。不要指望情况会有所不同。相反,要为这种情况做好计划。

Degen生存法则:构建稳健的退出策略,重新布局仓位

明智地使用这些利润并买入恐慌时的资产——恐慌一定会来的!千万不要在市场进一步上涨时买回。

4. 你已经退出,坚持下去!不要赌博

重新进入市场的一个快速亏损方式是在随机上涨期间买入。相反,你可能会在崩盘前买入最后一波上涨。

我建议在市场见顶后等待一到两年再考虑重新进入。等待一年是最低限度!这意味着在此期间你不要触摸甚至不要考虑按下购买按钮。只需在这段时间内忘记加密货币。

唯一的例外是以某种方式创新的新项目。但即使在这里,风险也很高。然而,早期进入可能是决定性的。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你决定什么,永远不要全押在一个山寨币上。永远不要。唯一的例外是比特币。

在你卖出并坐拥丰厚利润后,是时候计划重新进入市场了。

5. 与其在高点重新买入,不如计划在低点就开始买入

看看你的利润并为制定分配计划。买多少 BTC?山寨币?新的高风险代币?

接下来是规则。

一个好的通用规则是仅在山寨币下跌 90% 或更多时买入!在上面的 Solana 图表中,价格下跌了 97% !在比特币的情况下,仅在其从历史高点下跌超过 60% 时买入。对于 ETH 则是 70% 或更多。

请注意,ETF 可能会改变即将到来的熊市中 BTC 和 ETH 的价格动态。根据新数据更新你的退出计划,特别是在 2024 年底。到那时,我们将更清楚地知道我上面的假设是否准确。无论如何,我会在今年晚些时候更新你,只需关注这个新闻通讯。

如果你不认真对待这个市场,市场也不会认真对待你。

它会拿走你所有的利润并带着它们跑掉,但你下次会做得更好。

如果你坚持下去。

Degen生存法则:构建稳健的退出策略,重新布局仓位

  • 规则 1 :永远不要亏钱。

  • 规则 2 :永远不要忘记第一个规则。

我已经看过足够多的周期并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大多数人不知道。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们仍然处于这个新兴市场的早期阶段!加密货币刚刚获得了第一个 ETF,总统们现在谈论它。花了很长时间才到这里。

但这只是开始!

还有更多的事情即将到来,你可以在这个领域赚取巨大的财富,前提是你认真对待它!

这都是乐趣和游戏,直到你在钱包里看到五到六个零。那些可以对生活产生改变性的影响。

不要让它溜走。

那将是你从财富创造财富保值的信号。

Degen生存法则:构建稳健的退出策略,重新布局仓位

大多数人在这个转变中失败,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这意味着你要确保你新获得的财富。不要把它赌在 meme 币上。只有极端投机者才能凭空赚到数百万。但同样,只有极端投机者才能失去它。

那么你该怎么办?

你要成长,你要变得成熟。

这通常意味着你要专注于比特币。大多数人最终会自然而然地选择比特币,因为它所代表的意义。它是保护你财富的终极工具!

但你首先得拥有它。所以你要去做个极端投机者,但要学会!

这是基于我的故事,你的可能会不同,但教训总是一样的。

无论如何,市场会让我们所有人谦卑。

但你拥有最终的力量:

你决定何时进入和退出这个市场!

dumpy.fun:做空Meme币,开启反向冲Meme时代缩略图

dumpy.fun:做空Meme币,开启反向冲Meme时代

dumpy.fun:做空Meme币,开启反向冲Meme时代

项目更名是币圈常见现象,不过一般是品牌和传播上的调整。

但更名并做了个新产品,这种事并不常见。

昨天,Solana 上知名借贷协议 Solend 更名为 ,字面上即更加安全的意思。但其带来的新产品,却让人嗅到了一丝危险又兴奋的气息。

除了新带来的 SUSD 和 SaveSOL 等资产外,Solend 还做了个允许做空 Meme 币的平台 — dumpy.fun(X:@dumpydotfun)。

这个名字的意思不言而喻。前有 Pump.fun,开启一场随意发 Meme 的多头狂欢;而这个 dumpy.fun,显然是要形成对比,针对 Meme 币进行做空来开启空投狂欢。

dumpy.fun:做空Meme币,开启反向冲Meme时代

Solend(现 Save)在关于 dumpy.fun 的博客介绍中写道:

“Memecoin 已经达到狂热的程度,但抢钱和套利行为正在伤害社区。dumpy.fun 是一个做空 memecoin 的平台,用户可以使用它从修正中获利。它利用最深的链上流动性,是永续合约的更好替代品。dumpy.fun 由 Save 提供支持”。

鉴于该产品目前还未正式上线,我们也翻了翻产品设计白皮书,提前看看做空 Meme 币到底是怎么个事。

dumpy.fun 用链上合约 DEX 的模式设计做空

“上升的东西,必然会下降” — 牛顿

Dumpy.fun 的白皮书开头,用了这一经典的重力理论来讽刺 Meme 币最终会归零,于是顺势而为搞了个可以做空 Meme 币的平台 dumpy.fun。

dumpy.fun:做空Meme币,开启反向冲Meme时代

平台性质: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 DEX(去中心化交易所)。它更像是一个专门用于做空操作的金融工具平台,结合了借贷和交易功能。

运行原理:

dumpy.fun 利用其他平台(如 Solend,下称 Save)进行借贷操作。借贷业务本身也是 Save 的老本行。

然后通过 Jupiter 进行代币 swap。

这种组合设计,允许用户在不直接持有资产的情况下进行做空操作。

不过,既然是全链上的行为,那么支持做空的资金从哪里来?

dumpy.fun 给出的答案是,利用 Save 上存款人的资金,以及在自己新平台上提高存款利率,吸引用户来存款。

而说服他们进行存款的利率收益来自:

  • 借款人支付的利息:做空者需要支付利息来借入资产。

  • 交易费用:平台可能会从交易中抽取一定比例的费用。

  • 清算费用:当做空者被清算时,部分清算费用可能会分配给存款人。

或许下面这个例子可以帮你更快地理解 dumpy.fun 的设计:

假设我们要做空 WIF。

步骤 1 :存入抵押品

你存入 100 USDC 作为抵押品。

步骤 2 :借入 WIF

平台帮你借入价值 100 USDC 的 WIF 代币(从 Save 上来,或者从 dumpy.fun 自己的资金池里来)。假设当前 WIF 价格是 1 USDC,那么你借到了 100 个 WIF。

步骤 3 :卖出借来的 WIF

平台立即将这 100 个 WIF 在市场上卖出,得到 100 USDC。

现在的情况是:

你欠平台 100 个 WIF;

平台手里有你的 100 USDC 抵押品,以及卖出 WIF 得到的 100 USDC。

步骤 4 :等待价格变化

假设 WIF 的价格下跌了 50% ,现在 1 个 WIF 只值 0.5 USDC 了。

步骤 5 :平仓(关闭头寸)

你决定平仓。平台用手里的 100 USDC 中的 50 USDC 去市场上购买 100 个 WIF(因为现在 1 个 WIF 只值 0.5 USDC)。

步骤 6 :还款和结算

平台用买到的 100 个 WIF 偿还你之前借的 100 个 WIF;

剩下 50 USDC 是你的利润;

平台返还你最初存入的 100 USDC 抵押品。

最终结果:

你赚到了 50 USDC 的利润;

你的原始 100 USDC 抵押品安全返还;

dumpy.fun 的好处在于,它自动化了这个过程,你不需要手动执行每一步;并结合了多个平台(如 Save 借贷和 Jupiter 交易)来实现这个功能。。

PVP 白热化,开单一笑生死难料

如果多数土狗注定归零,那你一直做空不是血赚?

dumpy.fun 显然不支持这种想法,它想要的或许是更加激烈的 PVP 博弈。

与此相对,平台还提供了一个扎空浏览器(Squeeze Explorer)的界面,能够显示做空头寸的清算阈值。

dumpy.fun:做空Meme币,开启反向冲Meme时代

考虑到不熟悉合约的朋友,扎空是指当一个被大量做空的资产价格突然上涨,导致做空者不得不快速买入资产以平仓,从而进一步推高价格的现象。

这个设计等于把当前空头的持仓情况和打爆空头需要的资金,明牌给了所有人看。

那么如果你是一个多头或强庄,看好某个 Meme 币,但发现市场上有一定数量的资金在做空。你显然可以计算一下,反其道而行之进行买入,将 Meme 的价格拉升以打爆空头。

在 dumpy.fun 的情境中:

  • 如果大量用户做空了某个 Meme 币(如 WIF)。

  • 而其他用户(可能是通过查看轧空浏览器)决定集体买入这个币。

  • 可能会导致类似的空头挤压情况,使得代币价格快速上涨。

  • 做空者可能面临巨大损失,而推动挤压的买家可能获得可观收益。

显然你无脑开空是行不通的,dumpy 的这个浏览器就是希望多空双方进行更加激烈的博弈。

开单一笑,生死难料。

有了做空机制加持,Meme 币的 PVP 将会更加激烈甚至是残酷。

Dumpy 自己的推文也印证了这一点:

dumpy.fun:做空Meme币,开启反向冲Meme时代

下次有人说你的币不好,告诉他们用钱投票。

这显然有点拱火大师意味— 如果你不看好 meme ,别打嘴炮,来开个空单。潜台词就是我来做个局,看看是你们空头厉害,还是多头厉害。

但有一点你我都知道:

台上划拳的输赢难猜,搭台收台子费的稳赚不赔。

DUMP,dumpy.fun 平台币

随着平台的推出, 它也会有自己的代币 DUMP。

主要功能:

a) 治理权:持有者可以参与平台的决策过程。

b) 费用分享:平台产生的交易费用和清算费用的一部分会分配给 DUMP 持有者。这创造了一个被动收入流,激励长期持有。

c) 抵押品:DUMP 可以作为在平台上进行交易或借贷的抵押品。这增加了代币的实用性和需求。

d) 流动性挖矿:可以通过提供流动性来赚取额外的 DUMP 代币。这有助于增加平台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平台可能实施代币回购和销毁机制。一部分交易费用可能用于回购和销毁 DUMP,创造通缩压力。

不过目前产品仍未上线,DUMP 也尚未 TGE。

dumpy 的官网上目前也仅有填邮箱加入等待队列的功能,同时感兴趣的玩家可以访问该项目的 tg 获得更多信息。

目前在官方电报社区里,平台已经发起了 meme 币投票,以让大家决定哪些币会上线并允许被做空。

dumpy.fun:做空Meme币,开启反向冲Meme时代

再次提醒,买 Meme 很快乐, 做空 Meme 同样也可以很快乐。

希望你不是别人快乐的来源。

CZ即将回归,一览值得关注的「概念币」

原文作者:0x Nobler,DeFi 研究员

原文编译: 1912212.eth,Foresight News

几周前,美国一名法官驳回了对 CZ 的指控。预计 CZ 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回归,此外,自 6 月以来,BNB Chian 的交易量和占比一直在稳步增长。

SEC 的决定是加密行业尤其是币安的重要节点。可以肯定地说,CZ 回归后币安和整个 BNB Chain 生态将会快速增长。

你仍有时间在这些潜力币暴涨 100 倍之前了解它们。

CZ即将回归,一览值得关注的「概念币」

HOOK(现价 0.57 美元,市值 9600 万美元)

Hooked Protocol 是 Web3 社交学习平台。

ASI(FET、AGIX 与 OCEAN 代币合并后总称,现价 1.27 美元,市值 32 亿美元)

Fetch.ai 是一家 AI 实验室,正在构建一个开放、无许可、去中心化的机器学习网络。

ID(现价 0.46 美元,市值 3.06 亿美元)

SpaceID 是基于 BNB Chain 的域名协议,相当于以太坊上的 ENS。

EDU(现价 0.71 美元,市值 2.36 亿美元)

Open Campus 是一个由币安支持的去中心化教育平台,旨在解决当今教育行业面临的关键挑战。

AI(现价 0.56 美元,市值 1.1 亿美元)

SleeplessAI 是一个 Web3 的 AI 游戏平台,旨在变革游戏行业。

TRB(现价 73.55 美元,市值 1.9 亿美元)

Tellor 是透明且无需许可的预言机协议,让智能合约在需要时可以轻松获取任何数据。

ALI(现价 0.01 美元,市值 6700 万美元)

Alethea AI 促进社区驱动、安全且适应性强的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DePIN)的开发,用于代币化的 AI 系统。

THETA(现价 1.5 美元,市值 15 亿美元)

THETA Network 是一个用于视频、AI 和娱乐用例的 L1 DePIN 区块链和去中心化基础设施。

GRT(现价 0.2 美元,市值 19 亿美元)

The Graph 是一个索引协议,用于查询以太坊和 IPFS 等网络的数据,为 DeFi 和更广泛的 Web3 生态系统中的许多应用程序提供支持。

POND(现价 0.0017 美元,市值 1.37 亿美元)

Marlin 为去 DeFi 和 Web3 提供高性能的可编程网络基础设施。

PHA(现价 0.12 美元,市值 9400 万美元)

Phala 是 Web3 AI 的执行层,支持构建防篡改的 AI 代理。

FMG INDEX解析:WEB 3 AI有何机遇与挑战?缩略图

FMG INDEX解析:WEB 3 AI有何机遇与挑战?

AI作为超越Web3的叙事,其商业规模远不止于此,行情引发的剧烈震荡正是重新布局的最佳时机。

今年1月5日,我们FMG推出了DePIN和AI的指数观察名单。在过去的六个月中,该指数已扩展至包括RWA、DeFi、GameFi和Memecoin。在AI指数中,经过精心追踪与考察,选出了23个项目进行实盘买入和趋势追踪。同时,通过几轮市场周期与震荡行情,我们筛选出了三个表现优异的项目。

FMG INDEX解析:WEB 3 AI有何机遇与挑战?

AI 指数表现分析

AI指数采用NAV(净资产价值)方法来追踪盈利,起始值设为10。当实际仓位增加时,NAV值上升,反之则下降。

FMG INDEX解析:WEB 3 AI有何机遇与挑战?

过去六个月的AI指数盈利可分为三个阶段:

筑底阶段(1月至3月):指数处于筑底阶段。

高位横盘阶段(3月至5月中旬):指数在高位横盘。

下行阶段(5月中旬至今):指数经历下行。

从初始NAV值10开始,AI指数在3月15日达到了最高点22.38,意味着138%的利润。此后约十周内,NAV值稳定在20左右,反映出100%的持续利润。然而,从5月17日开始,NAV值显著下滑,截至7月24日,回落至11.22,浮盈约12%,未亏损本金。

值得注意的是,AI指数的23个代币中,有7种代币收益率超过50%,其中AGI和AIOZ收益率最高,均超过200%;而OLAS、COMAI、ASTO、HEART代币表现不佳,半年跌幅超过50%。整个AI指数的平均涨幅为37.6%。

AI 指数中的亮点项目

1. BitTensor (TAO)

FMG INDEX解析:WEB 3 AI有何机遇与挑战?

概述:BitTensor是AI指数中的特殊项目,它不直接贡献数据或算力,而是通过区块链网络和激励机制,管理和选择各种AI算法,形成一个竞争和知识共享的AI模型市场。

表现:加入指数时价格为256美元,3月8日涨至728美元,回报率184%。目前价格为350美元,回报率25%。

市场地位:BitTensor的FDV为71亿美元,全球排名46,位居Web3 AI板块之首。

发展:计划扩展至1024个插槽,增强生态系统。近期个人数据网络Masa在BitTensor上推出了基于LLM的AI数据子网,强化了生态系统和合作。

2. AIOZ Network

FMG INDEX解析:WEB 3 AI有何机遇与挑战?

概述:AIOZ Network是一个全球AI+DePIN基础设施,集成去中心化存储、AI计算和流媒体服务。由180,000个全球边缘节点支持,提供高效的分布式计算和数据处理。

表现:初始价格为0.15美元,3月27日涨至1.03美元,涨幅近600%,目前价格0.5美元,涨幅250%。

代币经济学:AIOZ采用通胀模型,初始通胀率9%,每年下降1%至5%。代币用于交易费用、节点奖励和基础设施收入,促进节点参与和用户增长。

市场地位:在Bybit、Crypto.com和Bithumb上市,市值5.7亿美元,Coinmarketcap排名117。目标进入Binance和OKX,并跻身前100。

认可:5月22日,AIOZ成为首个列入Nvidia加速应用目录的Web3解决方案,缩小与领先Web3 AI项目RNDR和Akash Network的差距。

3. FET

FMG INDEX解析:WEB 3 AI有何机遇与挑战?

概述:最初来自Fetch.ai机器学习平台,今年6月28日与Ocean Protocol和SingularityNET合并,成立人工智能超级联盟(ASI)。

表现:建仓时价格为0.66美元,最高涨至3.27美元,涨幅400%,目前价格1.5美元,涨幅100%。

市场地位:合并后FDV为40亿美元,Coinmarketcap排名26。

意义:这是Web3 AI板块首次不同AI产品的合并案例,整合流动性和用户,业务互补,或将成为未来Web3 AI赛道的重要竞争方式。

展望与预期

整体而言,AI Index比较具象化的反映出当前Web3+AI赛道的走势:

1. 应用类AI项目遇到行情波动抗压性较弱,很容易出现剧烈波动;

2. 带有算力场景和数据场景以及算法场景的AI项目表现更为坚挺;

3. BitTensor正在展现出头部AI的统治力,此前能与之对标的OLAS和COMAI在牛熊转换的过程中,成绩表现均不如TAO稳健;

4. AI作为超越Web3的叙事,其商业规模远不止于此,当前行情引发的剧烈震荡正好是重新抄底布局的最佳时机。

从Polymarket的出圈发掘预测市场的更多财富密码


预测市场的爆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交易者最真实的情绪、和把预期事件转化为交易行为的可能。

V神长期以来一直看好预测市场在扩展加密货币日常应用方面的潜力,曾多次公开提起,他投资的 Polymarket 今年也因选举话题而大火出圈。选举投注这一动作可以说是历史悠久,早在中世纪时,人们就开始在教皇选举中进行押注。到今天,特朗普和众民主党候选人的对战也吸引了大量民众的注意力。但由于美国明令禁止政治事件的投注,此类活动就聚焦到了类似 Polymarket 这样的加密市场。它的实时结果反映了用户真实想法,而大众情绪往往也会被当作我们交易参考的重要因素,预测赛道正在以一种独特的方法走入大众视野。

什么是预测市场

以 Polymarket 为例,这个平台本质上其实是一个二元期权市场。交易者可以在某一话题下选择 yes 或 no 并投入相应金额。预测正确,就能获得固定收益;如果预测错误,则失去投入的金额。目前 Polymarket 已完成来自 Vitalik、Polychain、Dragonfly 等个人和机构总计 7400 万美元的三轮融资。

从Polymarket的出圈发掘预测市场的更多财富密码

它同时也是一个交易者之间进行对赌的平台,有人盈利,则一定是由其他交易者的亏损得到的,平台本身通过收取手续费盈利。

预测市场现状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Polymarket 网站在过去一年内的访问量和独立访客数经历了显著变化。特别是在今年 5 月完成新一轮 3500 万美金融资后,月活用户、交易量、未平仓合约规模都创下历史新高。5 月和 6 月,访问量和独立访客数均大幅增加,分别达到 733, 689 次和 220, 956 人。这一增长趋势恰逢美国大选临近,表明用户对政治预测市场的兴趣激增。

从Polymarket的出圈发掘预测市场的更多财富密码

数据来源:SimilarWeb

2024 年开始至今,Polymarket 的 TVL 也飞速上涨,从年初的约 1000 万美金激增至目前的 6700 万美金,上涨 + 570% 。同时,单日交易量于 7 月 1 日突破 2700 万美金,单日交易用户数最高接近 7000 人……这些飞速上涨的数据展现出预测市场平台正在向整个加密市场释放着强大的吸引力。

从Polymarket的出圈发掘预测市场的更多财富密码

来源:DefiLlama

从Polymarket的出圈发掘预测市场的更多财富密码

来源:Dune

Polymarket 怎么参与?

进入官网 polymarket.com,用户可以选择交易和提供流动性。主页上最热门的预测话题就是“ 2024 年总统选举获胜者”。每个结果的起始交易价格为 0.5 美元,价格会根据用户在输赢双方下注的金额而变化,代表当前事件发生的概率。0.5 美元意味着特朗普有 50% 的概率当选总统,目前这个预测概率已上升到 61% 。同时,目前该话题的总投入资金超过了 3.5 亿美元。

从Polymarket的出圈发掘预测市场的更多财富密码

如图所示,用户只需输入自己的投入金额,即可知道如果猜测正确能赢多少钱,无需了解产品背后的复杂逻辑。前端设计简洁易用,非常用户友好。同时,由于话题资金深度的原因,当投入金额过大时,能够赢取的收益率会发生明显变化,例如:

1. 投入 1, 000 美元押注特朗普获胜时,如果他当选,能收回 $ 1, 615 (+ 61.51% );

2. 投入 10, 000 美元押注特朗普获胜时,如果他当选,能收回 $ 16, 131 (+ 61.34% ),变化不大;

3. 当投入 1, 000, 000 美元押注特朗普获胜时,如果他当选,只能收回 $ 1, 369, 041 (+ 36.90% ),收益率从 61% 降至约 37% 。

虽然预测市场表面上看似趣味性强且能带来可观收益,但由于种种原因,例如押注失败、高摩擦成本、低流动性等,交易者在这个平台上长期来看是会亏损的,因为他们的平均收益是负的。即使个别交易者能短期内获得可观利润,但能否持续预测正确并实现盈利也是一个未知数。毕竟没有人能百分之百把握自己每次押注都是正确的,投资者在此类市场上还是面临着较高的风险,需要谨慎对待。

此外,Polymarke 还有个流动性奖励计划。通过下限价单来提供市场流动性,订单价格越接近市场的平均价格,赚得就越多。奖励金额还取决于订单金额的多少,下单金额越大奖励的越多。

其他预测市场项目

Polymarket 并不是第一个做预测市场的项目,早在 2015 年,Augur 就已成立并完成 530 万美元的融资,这是一个开放的全球预测市场协议,允许任何人为任何事物创建市场。还有 Gnosis 早先 1.0 版本也是做预测市场起家,目前变成了 dapp 孵化器还有自己的一系列涵盖钱包、主网的基建。

从Polymarket的出圈发掘预测市场的更多财富密码

来源:CoinGecko

总体来说预测市场赛道还比较早期,项目较少,总市值在 7 亿美金左右。根据 CoinGecko 预测市场类别下,目前只有 Augur(REP)、finance.vote(FVT)、Prosper(PROS)、Handy(HANDY)、Polkamarkets(POLK),还有暂未上线 CEX 的 Zeitgeist(ZTG)和 Hilo(HILO)发布了自己的代币,他们在 CoinGecko 的市值排名都在 1000 名开外。

生态项目一览

1. Polygon 生态

• Polymarket:王牌预测市场, 2020 年上线主网,用户可以就一些政治和实时的争议性话题来进行交易,押注正确就可以获得回报。

• Augur:老牌预测市场,Eth 链也可交易

• UBet:主要用于体育预测

• YOLOrekt:竞猜加密货币价格

• Guesslot

• Reality Cards:Nft 形式的预测平台

2. BNB 生态

• Prosper:跨链预测市场和对冲平台

• finance.vote:加密货币价格预测平台,Eth 链也可以交易

• AlphaOrBeta:Web3预测和民意调查网络,用户通过投票预测,赢者赢得 ETH 奖励,输者获得原生代币的预测投票协议。由 OpinionLabs 开发,在上线 BNB 生态的 2 个月内迅速累积了 10 万用户,一度成为 Mantle 生态热度排名第一的社交项目,Arbs 上排第四,入选 Binance Labs 最具价值建设者。

3. Polkadot 生态

• Zeitgeist:波卡上活跃的预测市场,在 22 年底就已经完成了 150 万美元的种子轮还有 1400 万美元的融资。

4. Solana 生态

• Hedgehog:老牌预测市场,但 21 年融资完后很久没有动态。

• JogoJogo: 24 年新项目,Solana 的 AI 原生预测市场,每个人可以就任何主题下注任意金额并得到回报。

• mash.trade: 24 年新项目,可选杠杆交易,关注者较少,产品还未完善。

5. Sei 生态

• PredX

• Kargo

6. Ton 生态

• Wagmi 11 :主要用于体育赛事的预测

7. 其他L2

• BetBase:Base 上的预测和投注平台

• Expectium:Starknet 上的信息预测市场

CEX 在预测市场上的尝试

许多中心化交易所也出过类似的预测活动:

• Binance 曾推出 Binance Futures NEXT:每人最多投入 100 USDT 进行投票,选择正确拿回 120 U,选错全额退款。这种玩法相当于交易所让用户去参加活动拿福利,并不会有亏损。

• LBank 曾在 23 年 11 月上线 SBF 赦免相关合约活动,可开 10 倍杠杆。如果 SBF 被成功赦免则买入开多者获利,反之亏损。这个活动引发了大量的争论。

• XT 交易所在今年欧洲杯开赛之际,推出了“欧洲杯争霸赛 · 决战 XT 之巅”,预测冠军瓜分巨额奖金。本次活动引起了超过 5 百万的全球用户关注。

未来发展期望

从数据来看,Polymarket 的活跃用户数和新注册用户数都在快速增长。7 月至今的 20 多天里,Polymarket 的月活跃交易用户数已超过 3.2 万人,而新增注册用户数超过了 4.2 人。仍有许多刚刚注册用户在观望,随时可能转化为平台的活跃用户。预测市场的爆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交易者最真实的情绪、和把预期事件转化为交易行为的可能。这种大众情绪的实时反映,为我们分析和把握市场走势提供了珍贵的数据来源。

在美国,这种基于预测的交易平台受到较为严格的监管。且根据 2012 年的裁决,受监管的市场不得提供政治事件合约。这就为新兴的非监管性预测市场,如 Polymarket 这样的加密平台,留下了巨大的市场空白和发展机会。可以说虽然监管环境的严格使这一领域存在一些法律风险,但也正因为这种监管漏洞,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了进入和扩张的可能。对交易者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危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存在风险,请谨慎操作。读者应根据自身情况独立评估本文内容,自行承担投资决策的风险和后果。

京东发行稳定币的背后

京东发行稳定币的背后

加密市场很热,京东也要来分一杯羹?

7月24日,据财联社报道,京东科技旗下的京东币链科技 ( 香港 ) 将在香港发行与港元 1:1锚定的加密货币稳定币,在市场上掀起广泛热议。

由于众所周知的监管原因,国内大厂在早年涉足加密领域后均快速撤退,目前多聚焦于产业区块链或作为投资方间接参与加密项目,即使在香港政策释放后,参与其中的国内互联网大厂也凤毛麟角。

京东此举,着实令人意外。

01

由来:香港稳定币发行人沙盒

聊起本次京东稳定币的由来,还要回溯香港的稳定币监管政策探索历程。

仅从稳定币监管而言,香港渊源已久。早在22年1月,香港就已开始关注这一链接传统金融与加密领域的关键基础设施。当时金管局就发布了关于稳定币的讨论文件,明确了监管框架的初步方向。

在22年10月轰动的虚拟资产宣言中,香港更是明确表述将制定之政策对稳定币进行监管。“稳定币是我们的另一焦点所在。有鉴于稳定币据称能够维持价值稳定,而其使用情况愈益增加,例如作为加密货币和法定货币的交易媒介,因此亦具潜力能够与传统金融市场(如支付系统)互相建立关联。汲取了虚拟资产市场近期出现的危机(加密寒冬)所带来的经验,国际间已有共识,须就稳定币的不同范畴包括在管治、稳定和赎回机制等方面订出适当的监管。”

随后在23年12月,香港金管局再度发布了关于稳定币发行人拟议监管制度的咨询文件,开启了第二轮的公众讨论。今年3月,金管局公布了稳定币发行人沙盒政策,允许在监管沙盒内测试稳定币发行。

7月17日,香港财库局和金管局就在香港实施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监管制度的立法建议联合发表咨询总结,对于稳定币中相应的发行人资格、储备管理与稳定机制进行了解释说明。若无意外,下一阶段就将是立法会审议,预计会在年末完成。

在将近2年的探索中,与京东最为密切相关的就是“稳定币发行人沙盒政策”。以通俗语言表述,香港会在一定监管灰度范围内,选取合适的测试人,探索稳定币发行的可行性。7月18日,香港公布了5家稳定币发行人“沙盒”参与者名单,分别为京东币链科技(香港)有限公司 (Coinlink)、圆币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及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 、安拟集团有限公司、香港电信 (HKT) 有限公司 。

京东发行稳定币的背后

在名单发布后,币链在官网上披露了其的稳定币信息,声明京东稳定币是一种基于公链并与港元 (HKD) 1:1挂钩的稳定币,将在公共区块链上发行,并强调了每个京东稳定币可按 1:1 的比例赎回,其储备由高度流动且可信的资产组成,这些资产将安全存放于持牌金融机构的独立账户中,通过定期的披露和审计报告,对储备的完整性进行严格验证。而在监管方面,京东稳定币也表明将积极与全球监管机构合作,并遵守现有和不断发展的法律和监管标准。

京东发行稳定币的背后

02

发酵:大厂进军加密没有好下场?

若只谈及大厂进军区块链,并不足为奇,高峰期是在2015年前后。彼时在国外超级账本、R3等区块链浪潮影响下,百度和腾讯在2015年组建了区块链研发团队,阿里系的蚂蚁金服则成立了兴趣小组,平安与京东两者稍晚,于2016年宣布提出开展区块链的研究部门设置。随后不久,腾讯区块链、蚂蚁链、百度超级链、京东智臻链等拔地而起,站稳了大厂区块链的战略基石。

发展至今,我国互联网大厂也占据着区块链产业的第一梯队,覆盖了从基础设施到产品应用乃至拓展服务的所有类别,BaaS平台服务端更是众多大厂区块链发力的关键区域。2022年,中国区块链 BaaS厂商市场份额被七家单位瓜分,分别为蚂蚁(26.6%)、腾讯云(16.3%)、 华为云(11.4%)、联通数科(7.5%)、趣链(6.8%)、浪潮(6.7%)以及零数科技(5.4%),七家份额占比高达80.7%。

京东发行稳定币的背后

但要提到加密领域,大厂就有避之不及之态。在18年的加密热中,以腾讯、阿里、迅雷为首的大厂几乎都参与到了加密项目中,当时的DePin在大厂中格外风靡。但后续由于监管原因,大厂在小赚一笔后纷纷转身割席,仅在21年数字藏品中再度溅起些微水花。目前,多数大厂的数藏平台早已宣告退出。除了蚂蚁旗下的鲸探还在运营外,京东旗下的灵稀与百度旗下的爱寻宇已然销声匿迹,而腾讯明智的选择高峰转身,关停幻核后陆续撤退了旗下子公司所有的数字藏品业务。

到如今,在严密的监管下,大厂参与加密也显得更为迂回,不是暗中设立海外机构进行业务分割,如哔哩哔哩在海外推广NFT,就是作为投资方完成布局,如腾讯投资Immutable X和Chainbase,多数则另辟蹊径,主动当起了卖铲子的人,业务重心放在如何在加密领域推广云服务以及基础设施上,如蚂蚁链面向香港和海外市场的新品牌ZAN。

京东发行稳定币的背后

回到京东本身,整体来看,京东在我国区块链的市场份额相对有限,然而凭借着自身强大的零售优势,在溯源存证方向仍有雄厚的市场基础,官网数据披露的用户数量超过300万,上链数据达到了14亿,惠氏、伊利、雀巢等知名消费品牌均是其的区块链客户。但在加密领域,京东则相对保守,涉足切实不多。在搜索引擎中,京东和加密业务几乎没有关联度。

03

设想:瞄准最赚钱的支付业务

正因如此,币链大刺刺的打着京东名头宣告发布稳定币,无疑引起了市场热议。大厂的进军,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吗?

该问题尚待深究,但若深扒京东币链,其瞄准支付业务的决心倒是可见一斑。

从成立时间来看,该公司不过刚刚成立,于今年3月才正式注册,主要业务涵盖数字货币支付系统与区块链基础设施,现任CEO为京东科技副总裁刘鹏。

而尽管成立不足5个月,但企业牌照许可却相当健全,根据香港SFC信息披露,京东币链科技已获得的证券交易1号牌、4号牌以及资产管理9号牌照。从牌照来看,币链并未递交虚拟资产业务核心的7号牌与VASP申请,显示出暂无虚拟资产交易的进军计划,但支付业务牌照的覆盖,仍体现出明确的业务清晰度,当然,也不排除后续有涉足加密平台的可能。

再看现任CEO,领英上其自称为“微信支付联创”,并提到在微信支付的8年经验,称作为微信支付联合创始人和产品总监,从无到有创立微信支付产品,并作为核心产品人员创造微信红包这一现象级产品。2018年,其进入华为担任全球移动支付产品运营业务负责人和聚合运营部部长。

京东发行稳定币的背后

直到22年5月,刘鹏进入京东,先后担任了京东物流集团副总裁,23年开始负责海外金融科技业务,并于今年创立了京东币链。整体来看,1号位的支付经验也相当丰富。

可以看出,该企业设立之初就是以数字货币支付为目标,至于为什么选择稳定币这一切入点,而非更为直接的加密交易平台,答案就相当简单——赚钱效应。

加密业务在香港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虚拟资产交易所,而这一领域,显然暂时不容乐观。由于严格的合规与监管,叠加本土市场狭小,即便有着相对较为亮眼的用户转化率,用户量也非常有限,香港的本地虚拟资产交易所也无可回避的面临着盈利与生存困境,头部交易所Hashkey自持牌来在今年1月份才首次实现月度正现金流,而OSL此前更是被BC集团卖身Bitget,反映出经营现状的不易。

而以ETF论,发行商的收益也肉眼可见,比特币与以太坊ETF上线2个月交易总量仅有不足3000万美元,数据只能称差强人意,作为对比,美国以太坊现货ETF上市首日的交易量就已突破10亿美元。

但作为稳定币的支付市场,情况则大不相同。数据显示,过去四年间,稳定币季度转账量增长了十七倍,今年二季度已达4万亿美元。在2024年7月17日,整个加密货币市场的总交易量是948亿美元,而稳定币占市场交易量的91.7%,达到870亿美元,市场庞大。

以USDT为例,母公司Tether简直是一本万利,通过以接近为零的边际成本发布稳定币获取无风险利率及投资利得,在2023年获得的净利润高达62亿美元,而该公司的总人数仅仅不过100人,赚钱速度用印钞机来形容也不为过。

此外,由于业务线条清晰简单,操作也不若平台侧涉及的证券业务那般复杂,换而言之,监管成本也更为可控且具有一贯性。在此背景下,作为数字货币支付企业,瞄准最赚钱也最易切入的稳定币业务,就显得理所应当。

04

现状:现实困难制约下的值得一试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京东币链显然也有模仿之意,以基础设施的支付为主体,获取先发规模优势后进行业务延伸。但设想虽好,实际施行也困难重重。

在丰厚蛋糕的吸引下,近年来也有诸多知名机构进入稳定币领域,但多折戟而归。核心原因就是稳定币的头部效应太过突出,在稳定币市场,三大稳定币盘踞份额的90%,尤其是USDT,几乎呈现出一家独大的局面,在1600亿美元的总市值中有超过1100亿元为USDT。以全球知名支付巨头Paypal为例,虽支付用户量与品牌知名度均位于翘楚,但其去年8月发行的稳定币PYUSD却不温不火,发行总量仅有3.49亿美元,然而,其已位于稳定币领域第七位。

京东发行稳定币的背后

对京东而言,环境则更为恶化。美元稳定币市场集中的隐含结果是其他法币稳定币市场的受限,对比香港加密市场的规模,港元稳定币能否突出重围尚待考察,而本土监管同样也会阻碍京东在该领域的发展。

从本土监管要求来看,香港已对发行人进行了相对明确的规定,高昂的合规成本显而易见。针对发行人的资格,财库局要求只有获发牌的法币稳定币发行人、银行、持牌法团,以及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才可在香港销售法币稳定币,或向香港公众人士积极推广有关服务,对于现有的稳定币发行人,财库局则设置了过渡期安排。

在储备方向,金管局要求发行人必须确保法币稳定币获得优质及具高流动性储备资产的100%储备背书,同时,发行人最低缴足股本应至少为流通法币稳定币总额的2%、或2500万港元,以较高者为准。为抑制稳定币对于传统金融体系的损害,香港稳定币发行商也将禁向用户支付利息。

对于USDT和USDC等主流稳定币进入市场,香港也并未直接否决,而是强调观测其是否能够通过香港的监管要求,机构需要在香港成立实体并获得牌照认可。值得注意的是,香港也并未排除银行机构申请稳定币的情况。

这无疑意味着就算艰难获取发行人资格,需要面临的竞争压力激增,原有发行人、持牌交易所、甚至银行都可成为潜在对手。即使从短期现实考量,稳定币也存在诸多问题,发行门槛较高,并无直接支付系统与储值方式承载稳定币,在会计层面,公司资产的判定也并未明确。

但无论如何,鉴于当前支付系统面临的时效性与单一性,法币的代币化市场空间必然存在,尤其对于香港这一寄希望成为全球虚拟资产中心的地区,稳定币是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或许这也是大厂愿意涉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蚊子肉也是肉,京东,显然也需要这块肉,毕竟三驾马车的核心电商业务增速面临瓶颈,物流正处于优化期,数字金融的新增长点探索就显得尤为关键。香港政策开放后,虚拟资产市场庞大的流量成为了近在咫尺的盈利点,不论是为试水还是求发展,京东币链都有足够的理由得以创立。而稳定币应用场景横跨B端与C端,传统金融市场与加密市场一应俱全,更遑论加密跨境支付与京东本身的电商零售业务也高度契合,最终成为了京东进军加密的首要入口。

整体来看,京东的涉足仍给予加密产业以积极的信号,后续是否会吸引更多大厂的加入值得期待。但另一方面,需要强调的是,根据规定可知,尽管已然进入了沙盒试点,但这仅是小范围测试,并不意味着京东币链已有发行稳定币的资格,后续还要经过重重的审批,目前币链也尚未在香港或其他司法管辖区发行任何稳定币,而沙盒参与者在最初阶段也不会涉及使用公众资金,投资者也应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