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退预期被「打脸」,BTC 趁势上攻 6.2 万美元

撰文:比推 BitpushNews Mary Liu

周四,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 8 月 3 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为 23.3 万人,低于前一周的 25 万人,也低于经济学家预期的 24 万人,降低了人们对美国即将到来的经济衰退的担忧,投资者情绪有所上升,周四金融市场全面转向复苏。

据 CME「美联储观察」数据,美联储 9 月降息 25 个基点的概率为 43.5%,降息 50 个基点的概率降至 56.55%。

当天收盘时,标普指数、道琼斯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均上涨,分别上涨 2.30%、1.76% 和 2.87%。其中标普 500 指数创 2022 年 11 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比推数据显示,比特币凌晨从 54,700 美元附近的低点反弹,多头一路上攻至 59,000 美元以上,尾盘陆续突破 60,000 美元和 62,000 美元的支撑位,截至发稿时,BTC 交易价格为 62,414 美元,24 小时涨幅接近 13%。

衰退预期被「打脸」,BTC 趁势上攻 6.2 万美元

山寨币市场全面上涨,市值排名前 200 位的代币中仅有两种代币出现亏损。

Mog Coin (MOG) 领涨,上涨 27.4%, Sui (SUI) 上涨 23.6%,Ponke (PONKE) 上涨 20.4%。Aave (AAVE) 价格下跌了 2.1%,MANTRA (OM) 下跌了 0.9%。

目前加密货币整体市值为 2.09 万亿美元,比特币的市场占有率为 56.4%。

Secure Digital Markets 分析师表示:「比特币开始恢复势头,正在经历一些波动。我们终于看到了突破关键阻力位 58,000 美元的决定性突破,价格现在瞄准下一个目标 60,250 美元和 63,000 美元。融资利率已全面稳定,而且由于涨势主要由现货驱动,迹象看涨。」

多个利好消息重振市场情绪

周四,美国法官批准了一项同意令,要求 FTX 及其姊妹交易公司 Alameda Research 向债权人支付 127 亿美元,结束了这场持续 20 个月的诉讼。许多人预测,随着前 FTX 用户将资金重新投资于数字资产,部分资金将回流到加密货币市场,市场流动性和深度将大大提升。

与此同时,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一项法案,使该国的加密货币挖矿合法化。加密货币分析公司 CryptoQuant 的首席执行官 Ki Young Ju 表示:「俄罗斯似乎正在采取行动跟上美国的步伐。国家层面的比特币 FOMO(害怕错过)正在升温,他们的加入将提高哈希率,加强网络基础,并使矿工多样化。」

Ripple 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之间多年的法律纠纷也迎来阶段性结果。联邦法官对 Ripple 处以 1.25 亿美元罚款,裁定其通过交易所进行的零售销售没有违反任何法律。该消息传出后,XRP 一度从 0.50 美元飙升至 0.64 美元(涨幅 28%),交易量达到 42 亿美元(周二为 12 亿美元),未平仓合约跃升 2 亿美元。

短期内谨慎乐观

尽管有这些催化剂的存在,摩根大通仍然对加密货币市场的未来发展持谨慎态度,分析师认为这些催化剂可能已经反应在价格中。该银行表示,因为比特币价格相对于其生产成本和黄金而言仍然过高,比特币挖矿的平均生产成本约为 49,000 美元,任何低于该水平的价格走势都会给矿工带来压力,从而进一步打压 BTC 价格。

市场分析师 Roman 表示,比特币的复苏目前进展顺利,但他「仍预计比特币将重新测试 60,000 美元,然后跌至低点,之后我们才会尝试实现潜在的逆转。」

衰退预期被「打脸」,BTC 趁势上攻 6.2 万美元

Roman 提供的图表显示,比特币价格先会攀升至 60,000 美元,然后逐步下跌至 54,000 美元的支撑位:「价格走势也显示看跌(成交量下跌 + 价格上涨),因此我预计一旦触及阻力位,价格就会下跌」。

衰退预期被「打脸」,BTC 趁势上攻 6.2 万美元

著名交易员 Peter Brandt 于 8 月 8 日发推文表示,他认为比特币在下次上涨之前跌破 40,000 美元的可能性为 50%。

京东数科,转身朝向金融科技的B面缩略图

京东数科,转身朝向金融科技的B面

京东数科,转身朝向金融科技的B面

当金融科技行业的洗牌,进入到深水区,我们看到的是,各色玩家都开始将彻底的去金融化,看成是一种「标配」。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之下,我们看到了以蚂蚁金服、京东数科、360数科为代表的金融科技玩家,开始将更多关注的焦点聚焦在了「科技」上。

无论是对于数字科技的探索,抑或是对于基础科学的探究,甚至是对云端市场的加持,我们都可以非常明显地感受到一场深刻而又彻底的去金融化,正在金融科技领域轮番上演。

当有关金融科技的监管开始持续走向深度,通过彻底的去金融化,的的确确可以规避掉监管的束缚,并且在金融业务之外,开辟「第二条曲线」。

然而,如果仅仅只是将所谓的金融科技,看成是仅仅只有「科技」的存在,而失去了「金融」的底色,那么,这样的金融科技,或许早就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科技。

可能有人会说,现在的金融科技,的确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科技。

那么,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科技是什么呢?难道是互联网金融那样的吗?不是。

难道是早期金融科技那样的吗?很显然,也不是。

既然现在的金融科技与过去的金融科技,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科技,那么,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科技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我认为,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科技,应当是一个兼具「金融」与「科技」两种元素的存在。

盲目地去金融化,抑或是盲目地去科技化,都无法让金融科技达到一种相对客观和理性的发展状态,以此为肇始点,探究金融科技的方式和方法,必然是有失偏颇的。

仅仅只是以这样的思路来看待金融科技,我们可能会发现,以金融行业的深度赋能为主导的金融科技,似乎和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科技距离很近。

然而,后来的发展告诉我们,以金融行业为主导的金融科技,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科技,看看京东数科的转型,我们就可以非常直接地看到这一点。

正是因为如此,我对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科技,有了新的理解。

我认为,真正困扰金融科技发展的,并不是它是金融的属性多一些,还是科技的属性多一些,而是在于它的盈利方式和方法是否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是否跳出了互联网式的发展模式,甚至传统意义上的发展模式。

之所以会有如此的判断,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无论是互联网金融时代的以C端用户为主要对象,抑或是金融科技时代的以B端用户为主要对象,从本质上来看,它们都是以流量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换句话说,上半场的金融科技的进化,仅仅只是将目标对象进行了改变,但却并未改变金融科技依然以流量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和方法。

当金融科技依然是一个以流量的收割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说到底,它依然没有回归到它应该具备的功能和属性,于是,我们几乎可以确定的是,它依然还是会面临洗牌的。

后来,金融科技的发展,同样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

因此,金融科技,应当是一个兼具「金融」和「科技」属性的存在,这一点,并没有错。

上半场的金融科技之所以会走入到死胡同,最为根本的原因在于,它并未用真正应该属于自己的角色来定义自己,而仅仅只是以互联网式的角色来定义自己,仅仅只是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收割流量的工具和方法。

在我看来,金融科技的真正应该属于自己的角色,应当是一种基础设施,应当是一种毛细血管。

我们对于它的角色的定义,应当和我们对于传统金融和科技的定义一样。

换句话说,金融科技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它的最大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与实体经济,实体产业的深度融合,缺少了这一点,所谓的金融科技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科技。

所以,金融科技的问题在于,它没有真正找到本应属于自己的角色和定位,并不是因为它是以金融为本质,抑或是以科技为本质的。

基于这种逻辑,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玩家们试图通过彻底的去金融化来实践金融科技的做法,其实又陷入到了新的死胡同里。

如果仅仅只是简单粗暴地去金融化,而没有找到让金融科技回归到一种基础设施的定位,并没与找到自身与实体经济与现实商业的正确方式和方法,那么,这样一种看似正确的金融科技的新进化方式,依然还是会走入到新的死胡同里。

金融科技不应是一个只有「科技」的存在,它应当是一个兼具「金融」和「科技」双重属性的存在。

只有这样,所谓的金融科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科技。我们需要做的是改变互联网式的,以流量为主导的商业模式,真正去寻找让金融科技回归实体,回归产业的正确方式和方法。

这才是金融科技真正应该转变的地方。

结语

当越来越多的金融科技玩家,开始通过彻底的去金融化来实现新的发展,一场全新的困局正在被营造。

因为金融科技走入死胡同的真正原因,并不是「金融」为主导,抑或是以「科技」为主导的问题,而是它的商业模式,依然还停留在互联网式的以收割流量为主导的商业模式的问题。

实现金融科技的蜕变和重生的关键在于,为金融科技的发展找打新的商业模式,避免金融科技走上互联网式的老路。

只有金融科技告别了互联网式的浅藏辄止,找到了回归实体,回归商业,成为基础设施的正确方式和方法,同时,金融科技又兼具「金融」和「科技」两个方面的属性,它的发展才能真正步入正轨,才能避免从一个死胡同,陷入到另外一个死胡同里。

一句话,科技,并非蚂蚁金服、京东数科们的必然标签。

兼具「金融」与「科技」的特质,并且找到了区别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科技。

—完—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战略咨询顾问。

谈谈为什么投资catizen以及tg投资悖论下catizen的稀缺性缩略图

谈谈为什么投资catizen以及tg投资悖论下catizen的稀缺性

作者:kirin_alen d/acc 来源:X,@qiqileyuan

Catizen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用户数已经超过了2300万,DAU近350万,已经累计实现过1600万美元的游戏内购收入,其中 Telegram Premium 用户社区已超过 200 万成员,意味着40%的Telegram会员是Catizen的用户,另外还有150万的链上用户和超过55万的付费用户,ARPU达到30刀。并且宣布要发布游戏中心。

恰逢Ton上线币安,这篇文章会回顾我们为什么会在2022年底选择支持Catizen,以及为什么在TG生态下的今天持续看好Catizen的原因。

回到2022年年决定投资Catizen团队的的时候,这些是完全出乎我意料的,彼时彼刻,FTX爆雷,行业处于最低谷。当时除了对比特币以太坊的价格有信心外,对下一波什么项目能成是没有概念的。模糊的判断就是,21年的NFT、MetaVerse的故事已经让Crypto出圈,很多传统机构和名人开始下场接触,但经历并不愉快。如果下一个周期有新的Mass Adaption模式,至少模式上需要被验证更可复制,才能让这些人乃至增量新人重新进入。

“我们喜欢增量,要把IAA+IAP的小程序混合变现模式带入币圈”

这是Catizen团队第一次聊项目时谈到的想法。此时他们已经有过GameFi的经验,对于这个本来就做传统投流游戏的团队来说,纯PVP的GameFi游戏是缺乏前景的。而在团队看来,用IAA+IAP(游戏内看广告变现和内购变现)的混合模式来和Crypto返现结合的方式比靠Ponzi赚钱,更令人兴奋,也更容易发挥团队在传统投流增长的经验,以及小游戏的储备—-”我们觉得要尽量把游戏带到自己的主场“。

“小程序游戏就是游戏版本的短视频,都是满足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需求“

这在当时我是有感知的,因为熊市无聊,时常刷B站和抖音,经常会看到一些小程序游戏的广告(推荐《豌豆大作战》,三消合成塔防),本来贵为主机玩家的我本来是不会,但架不住这些游戏素材一个比一个通人性会埋hook,总有些寂静失眠的夜晚你会鬼使神差的点开这些小游戏然后充个首充68,或者为了通关不厌其烦看套娃广告。然后玩个1、2周删掉,过段时间再玩另一个,仿佛戒色吧老铁。对于小程序游戏具有成瘾性+赚钱这件事上是有直观感知的。

谈谈为什么投资catizen以及tg投资悖论下catizen的稀缺性

几乎每个都玩过,游戏一般但上头

谈谈为什么投资catizen以及tg投资悖论下catizen的稀缺性

高速增长的小游戏

最近看了看dataeyes的报告,仅仅过了1年,到了2023年,国内小程序游戏收入已经来到了200亿元,预计今年的收入会超过600亿元,一年300%的增长。根据腾讯数据,目前小程序游戏的月活已经超过了5亿,每天在线时长有一个小时左右,大盘的14日留存超过50%,用户习惯正在养成,小程序游戏在今年正进入iphone时刻。而同期整个游戏的大盘子用户增长匮乏,小游戏成为国内游戏“存量博弈时代”下破圈唯一的希望。存量时代下找增量的境遇和币圈也是很像的。

目前国内小程序也在进化,形式上重度、多元化,变现模式混变化等方向发展,小程序游戏的含金量还在提高。而小游戏出海,2024年上半年也达到了4.7亿美金,还处于摸索期的初级阶段,可发展空间很大。

但想把小程序游戏出海并没有那么简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国内有微信小程序这个天然的流量来源和启动器,而海外没有小程序的环境,pwa这种小程序的前身也因为和”苹果税“等利益问题一直没有变火,直到 friend.tech 火爆再一次进入视野。(歪一嘴,推荐玩玩Ton.place,pwa形式的onlyfans,使用体验良好)。

关于这点,团队也想出了解决方案。

“我们想要All In Telegram生态”

2023年年初,团队就觉得解决“小程序游戏+出海+Crypto”的答案就是TG,一个最容易在海外拿来对标微信,同时团队有意愿模仿微信进行商业化尝试,还了解Crypto、有海量用户的平台。

但彼时Telegram和Ton的基础设施尚不成熟,也正在进行商业化尝试的阶段,不像现在成为了币圈增量来源的一个显学,要做出这个决定并坚持贯彻并没现在想象的那么容易。但团队为了更好的和TG团队交流磨合,还会去补课俄罗斯文化和俄语。TG生态第一波流量红利吃到背后是有看不见的坚持和付出的。

“为什么选择做猫?” “因为我是猫奴” “。。。”

现在看起来,当初投资Catizen还是玄学因素更大一点,体感上认知到了小游戏的成瘾性和增量,相信IAA+IAP混合变现的市场增长空间,觉得结合TG能有不错的表现,了解并认可团队过往投流买量游戏的成功经验和圈内资源,对在币圈的经验结合以及对成功的野心。

如果说当时投资的偶然的玄学因素更大,但看到TG小程序百花齐放的今天,则让我对Catizen的未来更有确定性的看好。

前者模糊正确,而后者排除错误答案。

TG生态投资的悖论

1、TG和Ton的作用上是解耦的,项目需要抓住TG流量红利期

与SOL不同,我们需要的是TG上的9亿潜在用户给币圈带来增量用户,而非Ton的用户。早在Ton生态火之前,就有maestro、unibot、bananagun、pepeboost等依托于TG渠道,满足了用户链上快捷交易需求的trading bot赚的盆满钵满,直接用托管钱包就可以运作。他们满足的是Web3用户的需求,如果项目方能找到满足Web2用户需求的产品,那TG和Ton钱包起到的作用就是流量和支付渠道,可以不需要复杂的智能合约,让Business更简单。

考虑到目前TG刚尝试商业化的流量红利期,海外用户还没有太接触过国内小程序游戏的渗透(国内小程序游戏也仍在高度发展),本身MiniApp的H5限制。一开始MiniApp质量低,Tap类项目同质化竞争严重是可以预见的,但未来MiniApp往多元化和重度化发展也是必然的趋势。这个阶段,先抓住TG流量红利是王道,抓住以后再慢慢迭代产品。而且产品应该也是以更“通人性”的角度去做研发,而非比拼传统的游戏质量。

2、TG MiniApp更像小生意,适合创业,但不适合投资

传统币圈项目主打一个叙事+Infra,”想致富,先修路“挂嘴边,在从VC那边融了一轮又一轮,建起了一座又一做立交桥后,发现没有真实需求,于是变成”鬼城“,发币的本质实际上属于地方债务债转股的一种不良资产处置形式,只是在叙事的加成下,当成了高潜力资产。

但Telegram是自带基建和居民的,现在允许开放出来招商,让人把小餐馆,奶茶铺,按摩店等娱乐设施开进来赚钱。早期进入的满足居民基本需求的细分品类只要不太拉胯,都是能吃到流量红利的,甚至做的好的能暴富。但这种更类似于小生意,老板能赚到钱,并不意味着是一个好的投资标的。

从是否可投的角度,TG MiniApp目前低门槛的现状,意味着如果一个MiniApp团队掌握了能在TG变现的流量密码,能持续赚钱,那他其实是不需要融资的,并且考虑到融资以后的退出压力,例如监管问题,为了发币需要考虑抬高天花板的叙事问题,以及发币上交易所和之后价格维护、社区维护等等问题,想闷声发大财的Founder应该不在少数。 而如果在如此低门槛的创业背景下,团队还没有掌握TG的流量密码,则本身对资方的吸引力也不足。这是证伪成本低造成的和传统币圈Infra项目的区别。这在投资阶段就容易面临,没跑出来的爱答不理,跑出来的要么不融资,要么估值跳贵的二极管状态。

从退出角度来看,传统发币退出在TG-MiniApp赛道里,不如分流水或者分红的退出模式。

发币退出,就像刚才说的,有创始人的意愿问题,还有叙事天花板和商业模式的问题(大部分上市的消费类公司赚的都是供应链和加盟的钱)

而分流水或分红退出,在币圈,又有很约束执行的法律等现实层面考虑。

其实TG-MiniApp和NFT时代很像,都是没啥门槛的小图片,比的就是谁的社区运营和卖货能力强,卖的掉的就拥有“继续叙事融资”权,卖不掉,成本也不高。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除非卖小图片和你分钱,否则当到了可投资状态的时候,估值很贵了,而且真的能靠发币退出的项目很少。大部分是赚吆喝不赚钱的状态。

但TG MiniApp比PFP好的点在于,PFP还是一锤子买卖,不太好随意增发,而TG MiniApp是可能有持续内购收入的。但在Crypto弱约束的环境下,依然会遇到如何确保流水和分红可以被分配到的问题。

所以,对于有执行力的团队而言,TG MiniApp是一个低门槛适合积极开发获取真实用户和收入的赛道,但对于投资者而言,无异于Meme之于散户,主打一个看运。适合创业,但不适合投资。

这难道以为这TG完全不适合投资么? 但在我看来:

TG的投资悖论,却恰恰证明了Catizen的稀缺性。

综合来看,用以上逻辑倒推的话,要投TG上的项目,需要团队:

1、基础能力:团队能完成PMF,找到TG渠道和应用的契合点,并完成用户的导入

以上基础能力能确保项目有可能能活下去 or 赚到钱

2、团队有分润和发币的能力和意愿

刚才说的分红难执行的问题,如果创始人在愿意分红的同时还能愿意发币,或者反之,则结合发币在链上确认收入并且利用智能合约执行分润,两难自解。

3、能完成叙事和商业模式的升级和履行的能力

MiniApp成功的随机性和同质化,意味着团队如果想要发币,还需要把叙事和商业模式完成升级,并且拥有履行的能力

小游戏对应的叙事扩展无外乎:1)游戏平台(自制 or 发行);2)游戏公链。这是GameFi留下的遗风,都已经相对审美疲劳了。究其原因,无外乎没有持续的优质游戏供给能力。没有优质的游戏供给能力,核心还是Mass Adaption的渠道端没打开,导致自制游戏费时费力,外签优质游戏没有议价能力。好在TG打开了渠道端口,让游戏平台的故事具有可行性。就看团队能否有持续发掘优质游戏的能力和发行能力了。而找到好游戏,卖个好价。在这方面,华人团队是由天然优势的。

而以上几点,Catizen恰恰都是能满足的:

1、Catizen已经用数据证明了自己在TG端的产品开发、社区运营、和流量获取变现能力,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用户数已经超过了2300万,DAU近350万,已经累计实现过1600万美元的游戏内购收入,150万的链上用户和超过55万的付费用户,ARPU达到30刀;

2、团队已经公开表示会空投,并且日后会持续赋能;

3、团队已经公开表示将发布游戏平台,并且已经有200个小游戏储备,其中不乏已经在微信和GooglePlay上有上亿下载数据支撑的成熟游戏,这得益于Catizen团队的华人的游戏og背景,依托小游戏经验和TG运营经验,未来能更好完成“桥”的角色,成为TG上最成功的游戏平台。另外,团队还有海量短剧资源,短剧平台和电商平台都在开发中。

总结:

猫咪真可爱!

Odaily编辑部投资操作全记录(8月9日)

本新栏目为 Odaily 编辑部成员真实投资经历分享,不接受任何商务广告,不构成投资建议(因为本司同事都很擅长亏钱),旨在为读者扩充视角、丰富信源,欢迎加入 Odaily 社群(微信@Odaily 2018 ,,)交流吐槽。

Odaily编辑部投资操作全记录(8月9日)

推荐人:Azuma(X:)

简介:交易废物

分享Kamino 上几个新矿,部分属于 Delta 中性,APY 目前都很不错。

  1. 第一个是趁 USDe 刚上 Solana,USDe-PYUSD、sUSDe-PYUSD 的纯稳定币 LP 存款 APY 能到 50% -60% 。

  2. 第二个是 sSOL-SOL 的 LP,可以在吃 sSOL 8% 的同时吃 30% + 的额外费用和激励,Solayer 刚拿了币安投资,多用用 sSOL 没坏处。

  3. 第三个风险相对高一些,JLP 的杠杆借贷(Multiply),最大 3 x 杠杆时的 APY 能到 280% ,但不建议这么高, 2 x 就行,需要实时监测头寸健康程度。

推荐人:Wenser(X:)

简介:猫猫教原教旨主义者

分享

  1. SOL 成功突破 160 ,大盘无情 SOL 有情,按照操作纪律出掉一大部分,其余的再看。

  2. MAX 目前亏损 5% 以上,持币再看下后续,如果再次跌破 0.3 则清仓。

  3. ENS 官方突然说明早公布“大新闻”,疑似搞事情,个人猜测可能是要做一些破圈尝试,有希望冲一波高,目前 19.7 左右,先看 22 ,再看 25 ,止损在 17 左右。

  4. 模块化今天拉盘 20% 左右,TIA 相关的概念也可以关注,少买多看。

  5. 哈里斯在 Polymarket 的支持率正式超过特朗普,还是看好相关概念,包括 KAMA、Harris 等等,争取月底前实现翻倍(反正也是 10 U,希望如此)。

往期记录

推荐阅读

以太坊Braid:构建抗审查的区块链未来缩略图

以太坊Braid:构建抗审查的区块链未来

原文:Nicky,Foresight News

以太坊Braid:构建抗审查的区块链未来

在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中,一个日益凸显的问题是如何在依赖共识机制的环境中实现有效的抗审查。传统区块链大多由领导者驱动,这种机制赋予了领导者对交易选择和排序的过大权力,从而导致了潜在的审查风险。这种风险不仅威胁到区块链的透明性和公正性,也限制了其作为去中心化平台的广泛应用。正是基于这一背景,Braid 应运而生,旨在解决以太坊中的抗审查问题。

抗审查对于区块链技术的健康发展和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是保障区块链透明性和公正性的基石。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和透明性是其核心价值所在,而审查则是对这一价值的直接威胁。其次,抗审查也是区块链去中心化特性的体现。通过实现抗审查,以太坊能够真正成为一个不受单一实体控制的去中心化网络平台,为更多的用户和应用提供支持。

Braid 目标就是构建一个能够抵御审查的以太坊系统。它目前处于早期阶段,但已经展示了其独特的设计思路和技术潜力。Braid 的核心概念是通过多块并行和同步释放等技术手段,打破单一领导者对以太坊的垄断控制,从而保障交易的自由流通和以太坊网络的公正性。

其中 Braid 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多提议人模型和同步释放等关键元素。多提议人模型通过引入多个并发提案者,增加了交易被阻止的成本,从而提高了以太坊的审查抵抗力。而同步释放则确保所有提案者在同一信息集上同时行动,进一步增强了系统的公正性和透明度。此外,Braid 还采用了延迟执行等策略,让多个提案者对交易状态产生影响,进一步保障了以太坊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与现有方案的比较中,Braid 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在多提案者的 LMD-Ghost (Latest Message Driven Ghost)共识机制中,可能需要在本地视图中存储高分支因子树,以解决分叉选择问题。而 Mysticeti(Sui) 解决方案虽即将投入生产,但在优雅地管理验证者数量方面存在一定限制。相比 LMD-Ghost 和 Mysticeti(Sui)等方案,Braid 不仅实现了更强的审查抵抗力,还保留了以太坊的透明性和公正性。同时,Braid 的设计更加简洁和高效,降低了实现难度和成本。这些优势使得 Braid 成为解决以太坊审查问题的有力候选方案。

在具体实现中,Braid 采用了多块并行的方式,并使用相同的共识机制来确保这些链之间的一致性和协同工作。通过运行多个并行区块,Braid 实现了对交易处理的分散化和去中心化,从而有效抵御了审查风险。同时,Braid 还开发了一种名为「最终性装置」的技术工具,用于完成交易的最终性处理。这种工具通过提取所有链上的交易联合体并重新排序这些交易来确保交易的最终性和一致性。

相比传统区块链设计,Braid 具有显著的优势。首先,它实现了更强的抗审查能力,保障了以太坊的透明性和公正性。其次,Braid 的设计更加简洁和高效,降低了实现难度和成本。这些优势使得 Braid 在未来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在拍卖等需要高度透明和公正性的领域中,Braid 可以作为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案来提供支持。

在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转载 Braid 相关推文时所言:「看到这样的进展,真是令人振奋!区块构建这一议题似乎正逐渐接近其光明的前景。」

的确,每一次的技术突破和理论创新,都是向着那个更加理想、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世界迈出的坚实步伐。我们期待着,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迭代,以太坊将能够克服所有挑战,引领区块链行业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以太坊未来重点转向「应用层」?Arbitrum Orbit链或成重要一环缩略图

以太坊未来重点转向「应用层」?Arbitrum Orbit链或成重要一环

原文作者:深潮 TechFlow

引言

最近由于其他公链的火热,市场上对以太坊的注意力貌似有些缺失。

有没有什么方式能够将以太坊再次拉回舞台中央?

最近 V 神在一档播客中提出,未来的重点将更接近「应用层」。

以太坊未来重点转向「应用层」?Arbitrum Orbit链或成重要一环

如果以太坊的下一个方向是大力发展「应用」,那么在现有 Layer 2 解决方案中, 全新推出的 Orbit 就是你必须要关注的对象。

以太坊未来重点转向「应用层」?Arbitrum Orbit链或成重要一环

从 One, Nova 到 Orbit,Arbitrum 对以太坊未来的布局

如果过去这段时间,有用户对市场走势、以太坊的发展感到迷茫,那么 Arbitrum Orbit 也许会让你重燃希望。

首先,通过 Growthepie 数据显示, 在稳定币市值和 TVL 方面,Arbitrum 分别以 4.3 billion 和 17.1 billion 名列第一。这也构成了 Arbitrum 生态爆发的基础。

以太坊未来重点转向「应用层」?Arbitrum Orbit链或成重要一环

为什么说 Orbit 重要?

对于 Arbitrum 而言,用户更熟悉的也许是 Arbitrum One, Arbitrum Nova。

Arbitrum Orbit 作为最新推出的产品,让用户可以自建L2/L3,下图将主要展示几者的区别。

以太坊未来重点转向「应用层」?Arbitrum Orbit链或成重要一环

结构关系如下,开发者可以通过 Orbit 定制 L3,并把结算层放到任何以太坊 L2 上,也可以通过 Orbit 定制 L2,结算层则是以太坊。

以太坊未来重点转向「应用层」?Arbitrum Orbit链或成重要一环

最近  基金会已向 ArbitrumDAO 提出提案,考虑允许 Orbit 链部署在如比特币、 BNB Chain、Cosmos 等任意公链上。

该提案目前已经通过,并获得了超过 99% 的支持。这项提案将增加 ArbitrumDAO 收入,并可能对 Arbitrum 生态的长期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以太坊未来重点转向「应用层」?Arbitrum Orbit链或成重要一环

而 Orbit 目前发展如何?

Orbit 进展及项目盘点

从年初到现在,Orbit 链已经吸引超过 55 个项目,分别涵盖 DeFi, Gaming, NFT 和 Infra。其中不乏各个头部项目,如 Degen Chain, DODO Chain, Plume Network 等。

另外也有超过 100 个项目正在部署中。

以太坊未来重点转向「应用层」?Arbitrum Orbit链或成重要一环

整体而言,以太坊生态如果转向更多的应用建设,Orbit 必然其中的重要一环。出道一年多,Orbit 生态已初具规模。下一步,如果有生态内的财富效应出现,Orbit,Arbitrum,以太坊生态必然会迎来更多关注。

了解更多 Arbitrum 进展, 请关注中文官推:

以太坊未来重点转向「应用层」?Arbitrum Orbit链或成重要一环

Frontier Lab加密市场周报|W32


BTC 及 ETH 本周概况

市场表现

Frontier Lab加密市场周报|W32

本周加密货币市场整体呈现“剧烈动荡”走势:

  • 比特币:受全球市场下跌影响,比特币在周一大幅下跌,但随着周二宏观数据的公布,市场情绪有所好转,比特币价格随之反弹。

  • 以太坊:同样在周一受市场暴跌影响迅速下跌,连环爆仓事件进一步加剧跌幅,尽管随后有所反弹,但幅度较小。

重点事件

美国经济衰退引发全球市场暴跌

  • 周一,日本股市暴跌并触发熔断机制,随后美股三大股指全线下跌,标普 500 指数最低达到 5119 点,道琼斯指数跌至 38499 点,纳斯达克指数下探至 15708 点。

  • 市场对美国就业数据低于预期的反应强烈,引发经济衰退担忧,导致避险操作和恐慌性抛售。但随着周中其他宏观数据的公布,市场逐渐恢复,开始反弹。

美国宏观数据

  • 美国 7 月 ISM 非制造业 PMI 达到 51.4 ,超过预期, 8 月初申请失业金人数下降至 23.3 万人,这些数据缓解了市场对经济衰退的担忧,促使市场逐步回暖。

  • 地缘战争不确定性增加

  • 上周哈马斯最高领袖在伊朗被袭击后,伊朗扬言报复以色列,虽然行动尚未实施,但中东局势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市场的担忧,对全球市场形成压力。

美国民主党确定候选人

  • 拜登宣布不再竞选后,民主党推举现任副总统哈里斯为总统候选人。哈里斯与加密货币行业高管进行了初步接触,尽管未明确表态,但市场对民主党未来加密货币政策产生了新的期待。

Altcoin 本周概况

Frontier Lab加密市场周报|W32

整体表现

本周市场情绪回升至 9.2% ,但仍处于极度恐惧区域,较上周的 12% 明显下降。此情绪变化主要源于上周五美国就业数据远低于预期,引发市场对未来经济衰退的担忧,导致本周一避险操作和恐慌性抛售,全球市场大幅下跌,Altcoin 普遍下跌超过 20% 。随着其他宏观数据的发布,衰退担忧有所缓解,市场开始反弹。然而,大多数代币的反弹幅度不及大盘,反映出投资者依然保持谨慎,对 Altcoin 的态度多持观望。

涨幅榜概况

过去一周市场代币涨幅前 5 名(未计入交易量过小的代币和 meme 币),数据来源:Coinmarketcap

Frontier Lab加密市场周报|W32

涨幅榜并未表现出“板块集中”的特征,上涨代币分散于各个板块,分别隶属于 DEX、Depin、L1s、钱包和隐私赛道,市场依然处于反弹之中。

Meme 代币涨幅榜

Frontier Lab加密市场周报|W32

数据来源:coinmarketcap.com

在本周一市场大跌后,Meme 赛道的跌幅尤为严重,项目跌幅均超过 30% 。尽管周二后随大盘反弹且力度超过其他赛道,但 Meme 代币的涨幅并未显著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Meme 题材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这虽然表面上展示了其活力与潜力,但也暴露了其不稳定性和高换新率的隐忧,可能导致长期投资者信心不足,从而对赛道的持续增长形成挑战。

社交媒体热点

根据 LunarCrush 每日增长前五和 Scopechat 中 AI 得分前五的数据得出本周(8.3-8.9)统计数据:

出现次数最多的题材是L1s,上榜代币情况如下(未计入交易量过小的代币和 meme 币):

Frontier Lab加密市场周报|W32

数据来源 lunarcrush 和 Scopechat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周社交媒体关注的L1s赛道项目涨跌幅度不一。虽然部分代币在大跌后反弹,但如果反弹力度低于大盘,且没有特殊事件影响,这可能反映出背后资金的力量较弱。

题材跟踪

Frontier Lab加密市场周报|W32

数据来源:SoSo Value

  • 按周回报率统计,Payment 赛道表现最佳,而 RWA 赛道表现最差。

  • Payment 赛道:XRP 是该赛道的主力,占市值的 68.01% 。本周,Ripple 在与 SEC 的诉讼中获胜,法院判决 XRP 的销售不违反联邦证券法,裁定的罚款金额也较预期减少。这一利好推动 XRP 强势反弹,带动整个 Payment 赛道本周表现突出。

  • RWA 赛道:受美国经济衰退预期影响,本周股市和债市收益率下跌,导致主要连接现实资产的 RWA 赛道反弹力度最小,表现相对逊色。

下周 Crypto 大事件预告

  • 周二(8 月 13 日)FireNow:Asian Web 3.0 Institutional Summit

  • 周三(8 月 14 日)美国 7 月末季调 CPI 年率;Istanbul Blockchain Week 2024 

  • 周四(8 月 15 日)美国 7 月零售销售月率

  • 周五(8 月 16 日)OnChain Summit;ETHShenzhen 2024 峰会及黑客松

下周展望

  • 比特币:尽管近期美国经济衰退预期有所缓解,但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风险仍存。预计比特币在美联储降息前将继续宽幅震荡,投资者应保持谨慎,但可以留意反弹机会。

  • 以太坊:以太坊现货 ETF 资金持续流入,尽管短期内存在抄底机会,但长期风险仍存。以太坊预计将与比特币同步波动,投资者应谨慎看涨。

  • Altcoin:在本周暴跌后,Altcoin 有望迎来反弹,但涨幅可能较为有限。投资者应保持谨慎态度,关注市场变化。

哈萨克斯坦反洗钱机构已阻止总计7540万美元的非法加密交易

8月9日消息,据CryptoNews报道,哈萨克斯坦反洗钱机构表示,已阻止总计7540万美元的非法加密交易,并确认了18起与非法加密交易和挖矿相关的犯罪案件。2024年,哈萨克斯坦法院已对此类案件作出六项判决,并没收了总价值251万美元的资产。此外,该国还严格监管加密交易所和挖矿活动,未获得官方许可的加密交易所和未完成许可程序的挖矿设备将面临法律制裁。

DWF Labs 2000万美元Cloudbreak基金斩获阶段性成果:90多个项目踊跃参与

DWF Labs 在 2024 年 7 月 4 日正式推出 Cloudbreak 2000 万美元的加密原生基金,该基金专注于支持华语地区的顶尖Web3项目,覆盖了 GameFi、SocialFi、Memes、DeFi、L1/L2 基础设施以及 AI 等关键领域。短短四周内,此项基金吸引了大量项目方的关注,并收到了高达 90 多个项目的申请,充分彰显了 DWF Labs 致力于推动华语区项目的创新增长和生态发展的决心和影响力。

DWF Labs 管理合伙人 Andrei Grachev 对此成果表示了衷心感谢,他表示:“我非常感谢社区的大力支持。有如此多项目的参与,让我们更坚信 DWF Labs 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与社区共同成长和创新。过去几周内,我们也加大了服务项目范围的拓展,尤其是造市方面,已经推出了更有竞争力合作方案, 侧重于推进项目的快速成长。”

作为Web3投资者和造市商,DWF Labs 不仅在 2023 年荣膺 Bybit 最佳流动性提供商称号,还成功与 20% CMC 排名前 100 的项目,以及 44% 排名前 1000 的项目达成合作。 其成功之道不仅限于作为造市商为市场提供流动性和有效性,更在于其关注为项目提供个性化和全方位的运营战略支持。 DWF Labs 拥有全时区不停休的专业团队,在有效满足流动性核心需求的同时,也为项目提供了投资、生态伙伴关系等全球化资源,助力其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

DWF Labs 与华语区域的项目有着一贯的紧密合作和成功案例。例如 Mask Network,在为项目注入大量资金支持的同时还帮助其筹划了生态发展方案,促进其在 TON 上的集成社交协议;另外在与游戏社交元宇宙平台 Yuliverse 的合作中,更是体现了 DWF Labs 的增值服务,为其提供生态伙伴和全球资源网络,从而提升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Cloudbreak 基金诚心邀请所有阶段快速发展的优质华语区项目方的积极参与进来,期待我们在您成长的旅程中与您一起携手共建。

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