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问题作为方法:一种理解链抽象的新框架缩略图

把问题作为方法:一种理解链抽象的新框架

如果你在初接触“链抽象”概念的时候充满了困惑,那么你并不孤单。

——看起来很重要、项目数量很多、融资很多、都说自己是标准…但是却不知道有什么用。“链抽象”是 Web3 新概念流水线上的又一个 buzz word 吗?

这篇文章将从概念出发,回归基本问题,以期在虚无之海里舀出珠贝。

TL; DR:

  • 抽象的目的是隐藏复杂性,Web3 语境中的抽象层次往往高于 Web2 (因此难度更大)

  • 模块化降低了公链构建的门槛,链抽象则包含了对公链关系的重新架构以及用户/开发者体验的改善

  • 跨链资产转移、跨链通信、互操作性和链抽象辨析:一套以协调不同链上的状态修改 (交易) 为核心的概念子集 (但在实际使用中往往充满了中间地带)

  • 基于意图的链抽象解决方案成为一种流行架构,众多组件类产品可能会以拼图的形式渐进链抽象的最终形态

  • 行业目前对链抽象的讨论和建设尚未破除对 infra 本位的迷信,链抽象作为真问题的成立离不开链上活跃度、模块化进展、新用户和开发者进入

  • 链抽象的未来并非光明的坦途一片,需要考虑对长尾公链的影响,以及对非 DeFi 类的应用的探索

链抽象是一个什么问题?

  1. 链抽象是一个真问题吗?

  2. 如果是,它属于众多问题里的哪一类?

  3. 跨链、互操作性、链抽象这些问题有什么区别?

链抽象是一个真问题吗?

——不一定。问题的成立需要语境,试想一下询问 500 年前的人对能源危机的看法。

所以我们对链抽象的讨论从何而来?

不同人给出的答案可能会包括几个关键词:以太坊路线图、模块化、意图、大规模采用…目前看来最有解释力的观点可能是:链抽象是模块化的下半场。

为了理解这个观点,有必要对链抽象的定义做出说明。

在计算机科学中,“抽象”是指从后台进程中分离出高级操作和概念的过程,其目的是通过隐藏复杂性来简化理解。比如大多数 Web2 用户只需要知道浏览器和 ChatGPT,对其抽象的内容甚至抽象概念本身可以一无所知。

类似地:

  • 账户抽象:通过将区块链账户的地址、私钥、助记词等内部信息隐藏起来,实现账户的无感

  • 链抽象:通过将各条链的共识机制、Gas 费、原生代币等内部信息隐藏起来,实现链的无感

在传统软件开发中,抽象和模块化是一组紧密相关的重要概念。抽象定义了系统的层次和架构,模块化则是实现这种架构的方式。具体来说,每一个模块都代表了一个抽象级别,模块之间的互动隐藏了其内部的复杂性,方便代码的扩展、复用和维护。如果没有抽象,模块之间的边界将会变得复杂且难以管理。

把问题作为方法:一种理解链抽象的新框架

来源:https://web.cs.ucla.edu/classes/winter12/cs111/scribe/3a/

值得注意的是,Web2 通常在封闭或部分封闭的生态系统内进行抽象和模块化,抽象层次集中在单一平台或应用内部,环境相对受控,通常不需要解决跨平台或跨系统的兼容性问题。然而在 Web3 语境下,出于对去中心化和开放生态系统的追求,模块化和抽象的关系要更加复杂。

目前看来,虽然模块化有助于解决单个公链内部的抽象问题,降低了公链构建的门槛,但多链格局下的用户/开发者体验抽象是模块化未能完全覆盖的领域。不同公链和生态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孤岛效应,具体体现在流动性、开发者和用户的分散。而链抽象的提出包含了对公链关系的重新架构,以实现多链之间的连接、整合和兼容,这一点可以在 Near 于今年 1 月发布的文章中得到印证。

我们可以认为,链抽象作为真问题的迫切性与以下条件的发展密切相关:

  • 链上活跃度:是否有更多的 dAPP 带来更多的用户链上活跃行为

  • 模块化区块链的进展:更活跃的链上行为是否驱动了更多的 rollup 和 app chain 的构建

  • 新用户和开发者进入障碍:目前的区块链环境在多大程度上阻碍了新用户和开发者涌入 (指上升趋势中的磨损,而非停滞状态的迁怒)

链抽象属于众多问题里的哪一类?

链抽象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 Web3 内部的叙事层次也较为高维,这或许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链抽象呈现出包罗万象乃至扑朔迷离的样貌。具体来说,它不是一种解决方案,而是一种指导思想。

另一个例子是如今的比特币,在经历了数次减半、急涨暴跌、ETF 落地等事件后,比特币已不只是一种技术解决方案或者资产类别,还成为了一种跨越时间的思想体系和行业图腾,代表了一系列加密核心价值观,并且在可见的未来依旧会对行业的创新和发展做出指引。

把问题作为方法:一种理解链抽象的新框架

跨链、互操作性、链抽象这些问题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我们同样可以按从具体到抽象的光谱去理解跨链、互操作性和链抽象。从形态上看它们是一套以协调不同链上的状态修改 (交易) 为核心的概念子集,但在实际使用中往往充满了中间地带。

把问题作为方法:一种理解链抽象的新框架

我们可以将跨链相关的应用和协议大致分为两类:

  • 跨链资产转移:跨链桥、跨链 AMM、跨链聚合器等

  • 跨链通信:Layerzero, Wormhole, Cosmos IBC 等

资产的转移也离不开消息传递。跨链资产转移应用的消息传递层一般由一组链上智能合约和状态更新逻辑构成,将这种消息传递的功能抽象成通用的、协议层的解决方案便是跨链通信协议。

跨链通信协议能够处理更复杂的跨链操作,如治理、流动性挖矿、NFT 交易、代币发布、游戏操作等。互操作性协议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涉及到更深层次的数据处理、共识和验证,从区块链系统层面确保不同区块链之间的一致性和兼容性。但在实际使用中,这两个概念往往互为表里、根据语境可以相互替代。

链抽象的内涵包括了区块链的互操作性,但使用语境增加了一层用户和开发者侧的体验改善,这与本周期兴起的意图叙事不无关系。关于意图与链抽象的结合将在下文阐述。

2. 链抽象包含哪些具体问题?

1)如何实现链抽象?

2)我们为什么要关注链抽象和意图结合?

如何实现链抽象?

不同项目对链抽象的理解和切入点不尽相同,在这里我们将其分为互操作性协议进化而来、更贴近开发者端抽象的古典派,以及结合新兴意图架构、更注重用户端抽象的意图派

古典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Cosmos 和 Polkadot,它们的诞生要远早于链抽象概念。OP superchain 和 Polygon Agglayer 作为后起之秀,现阶段专注于以太坊 L2 生态内的流动性聚合和互操作性。跨链通信协议出身的 Layerzero, Wormhole 和 Axelar 也在向更多链扩展,争取更多的客户采用,以期增强自身的网络效应。

意图派内部包括致力于提供链抽象综合解决方案的 Near, Particle Network 等 L1,以及从解决具体问题出发的组件类,目前以 DeFi 协议为主,代表是 UniswapX, 1inch 和 Across Protocol。

无论是古典派还是意图派,安全快速的跨链以及友好的交互都处于设计的核心,包括但不限于统一的用户界面、 dAPP 无缝跨链、gas 赞助和管理等。

把问题作为方法:一种理解链抽象的新框架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链抽象和意图的结合?

“基于意图的 xx 协议” 层出不穷,本部分将探究其作为一种流行产品架构的原因和潜力。

与抽象和模块化类似,意图也非 Web3 原生的概念。意图识别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并且在人机对话中得到了大量研究。

谈到 Web3 领域的意图研究,离不开 Paradigm 的那篇著名论文。虽然类似的设计理念在 CoWSwap、1inch、Telegram Bot 等产品中已经有所体现,但意图架构的核心正是在这篇文章中被正式提出——用户只需要指定期望的结果,而无需在乎过程,实现任务的复杂过程最好外包给第三方。这与链抽象关注的用户体验改善是契合的,并且提供了一个较为具体的解决思路。

市场上关于链抽象的架构分类众多,比较知名的有 Frontier Research 开发的 CAKE 框架 (Chain Abstraction Key Elements)。这个框架结合了意图架构,将构成链抽象的各种技术和解决方案划分为权限层、求解层和结算层。也有其他框架在此基础上做出微调,如 Everclear 在求解层和结算层之间加入了一层清算功能。

把问题作为方法:一种理解链抽象的新框架

来源:Frontier Research

具体而言:

  • 权限层 (Permission Layer):核心是账户抽象,作为 dAPP 的用户入口请求意图报价——用户表达意图

  • 求解层 (Solver Layer):一般是一个链下的第三方求解器层,用于满足用户意图 ——solvers 竞争订单

  • 结算层 (Settlement Layer):用户批准交易后,调用预言机、跨链桥等方案确保交易的执行——用户获得预期结果,solvers 获得报酬

求解层的 solvers 是一群第三方链下实体,它们在不同的协议中被称为solvers, resolvers, searchers, fillers, takers, relayers等。solvers 通常需要质押资产作为保证金来获取竞争订单的资格。

用户使用意图产品的过程近似于填写一个限价订单。在跨链情境下,为了使用户的意图尽快得到满足,solvers 们通常会先垫付资金,并在结算时收取一定的风险费用(这种模式类似于一项短期贷款,贷款期限 = 区块链状态同步时间,利息 = 服务费) 。

以 Near 为代表的综合类意图解决方案希望将权限层、求解层和结算层组合成一个统一的基础设施产品,目前处于概念验证的早期,难以直接观测和评价其效用。

而以跨链 DeFi 协议为代表的组件类意图解决方案相较于传统的跨链模式 (如 Lock & Mint, Burn & Mint) 已经显现出较为明显的优势。作为 Across Protocol 的旗舰产品,Across Bridge 基于意图的架构使其在 EVM 生态的跨链桥中拥有第一梯队的速度、低廉价格和收费能力,在小额跨链情境中的优势尤为明显。

把问题作为方法:一种理解链抽象的新框架

聚合器显示的不同产品的跨链速度和费用
来源:Jumper

把问题作为方法:一种理解链抽象的新框架

Across Protocol 与 Stargate 在 L2-L1 场景下的速度和费用对比
来源:https://dune.com/sandman2797/across-vs-stargate-taxi-vs-bus-eth

把问题作为方法:一种理解链抽象的新框架

Across Protocol 协议的收费能力较高
来源:DefiLlama

从路线图来看,Across Protocol 将在第三阶段推出跨链意图结算层。Uniswap Labs 和 Across Protocol 一同提出的 ERC-7683 试图通过标准化的意图表达降低 solver 的进入门槛,并构建 solver 的通用网络。众多组件类产品可能会以拼图的形式渐进链抽象的最终形态。

3. 我们对链抽象的理解和实践有什么问题?

1)Infra 本位带来了什么问题?

2)关于链抽象还有哪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Infra 本位带来了什么问题?

作为互操作性协议的龙头,Layerzero 累计融资 2.9 亿,Wormhole 融资 2.25 亿,动辄数十亿的 FDV 和低流通量使得它们的代币成为本周期备受批判的 VC 币的代表,挫伤了市场对于链抽象赛道的信心。

回到文章开头的漫画,链抽象项目们人手一个技术堆栈、代币标准,在缺少外部增量的市场环境中,难免被诟病为空气基建。Layerzero 空投前后的数据落差也让市场对于“跨链通信”的真实需求产生了怀疑。

把问题作为方法:一种理解链抽象的新框架

Layerzero 空投前后的数据差异明显
来源:https://dune.com/cryptoded/layerzero

在 ERC-7683 的论坛页面中,面对觉得跨链资产转移功能太微小、不够通用、支持生态不够多的质疑,开发者们对 ERC 标准本身的职责展开了讨论。极简 ERC 的支持者们认为工具级别的标准已经足够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可以与现有的标准结合,采用阻力也会相对较小。

考虑到意图架构的设计理念很大程度上是针对应用的,“通用的、全栈的、兼容的”的协议标准有时候会变得“太笼统而没有意义”“太庞大而难以解决实际问题”,造成一个颇有讽刺意味的现象——为解决碎片化问题而生的链抽象协议们自身交出的就是碎片化的解决方案。

把问题作为方法:一种理解链抽象的新框架

来源:https://ethereum-magicians.org/t/erc-7683-cross-chain-intents-standard/19619/18

关于链抽象还有哪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 对于新公链/长尾公链来说,链抽象加大了其留住 TVL 的难度 (类比全球化对欠发达地区的影响),这会对链抽象的采用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 Variant 的一篇研究指出,UniswapX 会导致长尾代币导向 AMM,主流代币更多通过链下 solver 填充的新局面。这是未来 DEX 的发展趋势吗?未来全球流动性层上是否会叠加一个全球 solver 层?

  • 除了 DeFi 协议以外,基于意图的其他产品架构可能是什么形式的?

  • 链抽象会成为模块化之后的大热门还是大泡沫?

以太坊再次伟大?下半年EVM公链发币大揭秘缩略图

以太坊再次伟大?下半年EVM公链发币大揭秘

以太坊作为区块链行业的先驱,近年来经历了多次波动与挑战。然而,随着项目陆续上线,EVM公链生态正在焕发新的生机。

本文将盘点一些下半年有发币预期的EVM公链。

0项目盘点

以太坊再次伟大?下半年EVM公链发币大揭秘

1、Monad:总融资2.44亿美元,由Paradigm、Dragonfly、OKX Ventures等投资。

一个高性能的区块链平台,兼容以太坊虚拟机(EVM),旨在通过并行执行技术显著提高交易速度和可扩展性,每秒可处理超过 10,000 笔交易。

2、Aleo:总融资2.28亿美元,由a16z、Polychain等投资。

一个基于零知识证明技术的隐私公链,旨在提供高度私密的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

3、Berachain:总融资1.42亿美元,由Framework Ventures、Polychain、OKX 等投资。

一个高性能的 EVM 兼容区块链,采用流动性证明(Proof-of-Liquidity)共识机制,旨在促进去中心化金融(DeFi)生态系统的发展。

4、Aztec Network:总融资1.19亿美元,由 Paradigm、a16z等投资。

以太坊上的第一个私有 ZK-rollup,旨在为去中心化应用程序提供隐私保护和扩展性。

5、Fuel:总融资8150万美元,由Blockchain Capital、CoinFund等投资。

一个模块化的执行层,专为以太坊设计,旨在通过并行交易执行和灵活的吞吐量实现高效的区块链可扩展性。

6、Scroll:总融资8000万美元,由Polychain、Robot Ventures等投资。

基于零知识证明技术的 EVM 兼容 zk-Rollup,旨在通过提高以太坊的可扩展性和隐私保护来支持去中心化应用的开发。允许用户在不泄露原始数据的情况下验证交易,并实现与现有以太坊基础设施的无缝兼容。

7、Eclipse:总融资6500万美元,由Polychain、OKX Ventures等投资。

基于以太坊的高性能 Layer 2 解决方案,利用 Solana 虚拟机(SVM)实现快速执行。它结合了以太坊的安全性和 Celestia 的数据可用性,支持高交易量和低费用的去中心化应用开发。

8、Espresso Systems:总融资6000万美元,由a16z、Electric Capital等投资。

一个与 EVM 兼容的区块链项目,利用 zk-Rollup 和 PoS 共识机制提供扩容和隐私保护,为 Web3 应用程序开发提供高性能和安全的基础设施。

9、Succinct:总融资5500万美元,由Paradigm、Robot Ventures等投资。

旨在为以太坊建立初始去中心化和无权限互操作性层的项目,利用基于证明的跨链通信使开发者能够安全地将该技术集成到即将推出的 dApp 项目中。

10、Karak:总融资5130万美元,由Pantera Capital、Framework Ventures 等投资。

一个专注于再质押的 Layer 2 区块链网络,旨在通过积分激励用户进行再质押,以实现多重收益,同时支持以太坊主网和其他多个区块链协议的资产交互。

11、Movement:总融资4140万美元,由Polychain、Binance Labs、OKX Ventures 等投资。

基于Move的zk-Rollup,旨在为分布式环境构建和部署基于 Move 编程语言的基础设施和应用程序,兼容以太坊生态,促进不同区块链之间的流动性和互操作性。

12、Lava Network:总融资2600万美元,由Animoca Brands、Jump Capital等投资。

一个模块化区块链数据市场,通过连接区块链和去中心化应用程序与节点提供商,提供灵活的数据存储和管理解决方案,旨在提升数据访问的效率和可扩展性。

13、Caldera:总融资2400万美元,由Founders fund、Dragonfly等投资。

一个专注于构建高性能、可定制的Layer2区块链网络,旨在为去中心化应用提供高吞吐量和低延迟的解决方案,使开发者能够快速创建特定应用程序的区块链。

14、Particle Network:总融资2350万美元,由Binance Labs、The Spartan Group等投资。

一个模块化的区块链项目,旨在通过链抽象实现跨链互操作性,使用户能够在不同区块链上无缝管理和交易资产,简化用户体验。

15、MegaETH:总融资2000万美元,由Dragonfly、Robot Ventures等投资。

一个与以太坊完全兼容的实时区块链,旨在通过超高的交易吞吐量和低延迟处理能力,提供类似 Web2 的性能体验,支持每秒超过 10 万笔交易。

16、Reya Network:总融资1600万美元,由Framework Ventures、Coinbase Ventures等投资。

一个专注于交易场景优化的模块化 Layer 2 解决方案,旨在通过独特的流动性池机制提升加密货币交易所的流动性和资本效率。

17、Initia:总融资750万美元,由Delphi Digital、Binance Labs等投资。

模块化的全链 Rollup 网络,旨在通过将应用特定的 L2 基础设施与创新的 L1 区块链相结合,简化多链环境中的用户体验并优化开发者的应用构建能力。

18、Bitfinity Network:总融资700万美元,由Polychain、ParaFi Capital等投资。

一个基于互联网计算机(IC)构建的 EVM 兼容区块链,用门限签名方案确保安全性,并通过与以太坊生态的兼容性为比特币生态带来新的应用和用例。

19、Artela:总融资600万美元,由Shima Capital、SevenX Ventures等投资。

一个可扩展的区块链网络,通过并行执行堆栈和弹性区块空间技术提升可扩展性和性能,使开发者能够在 EVM 环境中构建功能丰富的 dApp,并动态添加 WASM 本机扩展以支持复杂应用场景。

20、Linea:总融资金额不详,由ConsenSys等投资。

一个由 ConsenSys 开发的高性能 Layer 2 网络,结合了零知识证明技术和以太坊虚拟机(EVM)的完全兼容性,旨在提升去中心化应用的可扩展性和开发效率。

21、Zircuit:总融资金额不详,由Binance Labs、Robot Ventures等投资。

一个完全兼容 EVM 的零知识 Rollup网络,结合了Optimistic Rollups与零知识证明,旨在为开发者提供高性能和安全性的解决方案。

22、ALIENX:总融资金额不详,由OKX Ventures等投资。

一条由 AI 节点驱动的高性能区块链,旨在成为 NFT 和游戏的基础设施,支持用户通过质押多种加密资产赚取收益,并致力于提升网络安全和数据可信度。

23、Namada:总融资金额不详,由Perridon Ventures等投资。

一个基于权益证明的 Layer 1 跨链隐私平台,采用 CometBFT 共识机制,支持多种资产的隐蔽转账,并兼容完整的 IBC 协议,以增强多链生态的隐私保护。

0总结

随着这些EVM公链的不断发展,市场对以太坊生态的信心也在逐步恢复。

虽然面临着技术兼容性和安全性等挑战,但新兴公链的出现为以太坊的未来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的来说,下半年将是EVM公链发币的关键时期,以太坊的再次伟大,或许正是在这些新兴公链的助力下实现的。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814):CPI前夜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814):CPI前夜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814):CPI前夜

昨日(1 3A ug)美国 7 月 PPI 同比上升 2.2% ,低于预期,和前值比较也大幅下滑,在今天 CPI 发布之前,交易员增加了对美联储放宽政策的押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现报 3.838% ,创近期新低,两年期跌破 4% ,报 3.941% 。美股受此提振集体收涨(道指+ 1.04% ,标普+ 1.68% ,纳斯达克+ 2.43% ),助力 BTC 冲破 6 w(收于 60874 $,+ 2.75% ),ETH 站上 2700 美元(收 2725 $, 2.75% )。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814):CPI前夜

Source: SignalPlus, Economic Calendar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814):CPI前夜

Source: Invensting

随着币价的上行,波动率曲面再度出现走陡的变化,具体来说,PPI 数据的公布打消了一些不确定性,中前端(尤其是 ETH)的 IV 明显下跌,但末日的 IV 仍因今晚的 CPI 数据而享有有较高的 Vol Premium,远端 IV 微微上涨,从交易上能持续看到一些 Top Side 的买入。从 Vol Skew 上看,ETH 的 RR 整体持续上涨,前日(12 Aug)Grayscale 的 ETHE 首次终结了资金流出,成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整体 ETF 也连续两天得到正向流入,为 ETH 的币价提供了支撑和信心,使其连续突破 2600 和 2700 两道防线,再度向 3000 发起挑战。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814):CPI前夜

Source: Deribit (截至 14 AUG 16: 00 UTC+ 8)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814):CPI前夜

Source: SignalPlus, ATM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814):CPI前夜

Source: SignalPlus, Vol Skew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814):CPI前夜

Data Source: SignalPlus,Deribit ETH 交易总体分布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814):CPI前夜

Data Source: SignalPlus, Deribit BTC 交易总体分布

SignalPlus波动率专栏(20240814):CPI前夜

您可在 t.signalplus.com 使用 SignalPlus 交易风向标功能,获取更多实时加密资讯。如果想即时收到我们的更新,欢迎关注我们的推特账号@SignalPlusCN,或者加入我们的微信群(添加小助手微信:SignalPlus 123)、Telegram 群以及 Discord 社群,和更多朋友一起交流互动。SignalPlus Official Website:https://www.signalplus.com

一周飙升141%,SUI能否成为「Solana杀手」?缩略图

一周飙升141%,SUI能否成为「Solana杀手」?

原文作者:Frank,PANews

Sui 在社交媒体最近的热度颇高,有不少人将 Sui 比作“Solana 杀手”,并通过对 Sui 的网络性能和 SUI 代币的 K 线走势作出许多分析,一种看涨 SUI 的情绪似乎正在弥漫。但这种说法真的能够站得住脚吗?Sui 的生态发展究竟如何?

百万大 V 唱多背后身份为 Sui 基金会董事

对于唱多 SUI 的言论最早来自在推特上具有百万粉丝的 Real Vision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Raoul Pal, 8 月 9 日,他在推特上连发多条推文,通过对比 SUI 代币与其他多个主流公链的治理代币的走势图后,他得出的结论是:“$SUI 从价格的角度来看,它开始变得非常有趣,尽管还为时尚早,尚未得到证实,但它已经显示出与大多数代币相比的突破迹象。”

一周飙升141%,SUI能否成为「Solana杀手」?

SUI 的价格走势近期的确表现不俗,自 8 月 5 日创造近期低点 0.4625 美元后开始强势反弹,至 8 月 12 日数据显示,SUI 价格最高达到 1.1174 美元。一周内的涨幅超过 141% 。在主流公链的代币中涨幅最高。不过这一价格与今年 3 月份创造的 2.18 美元的高点相比仍具有很大差距。此前,SUI 代币自 2024 年 3 月 27 日涨至 2.18 美元后一路下滑,最低跌至 0.46 美元。半年内的跌幅超过 78.8% 。

一周飙升141%,SUI能否成为「Solana杀手」?

SUI 的突出表现或许是来自灰度的认可, 8 月 7 日,灰度宣布推出两款新的加密投资产品,SUI 代币的信托产品。灰度产品和研究主管 Rayhaneh Sharif-Askary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很高兴将 Bittensor 和 Sui 添加到我们的产品套件中,并相信 Bittensor 是去中心化 AI 发展的核心,而 Sui 正在重新定义智能合约区块链”。受此消息影响,SUI 的价格在 8 月 8 日大涨 42% ,创下近期单日最高涨幅。

灰度的加密投资产品目前共有 18 款,主要包括 Solana、莱特币等主流公链项目。

Raoul Pal 在推特上表示,“我在寻找下一个 SOL 类型机会的主要代币,而 SUI 就是其中之一。”不过,Raoul Pal 的喊单也引发了一些质疑,他本人也说明,他是 Sui 基金会的董事,与 Sui 生态存在利益关系。

Mechanism Capital 联合创始人 Andrew Kang 在推特上列举了 5 个 Sui 近期上涨的原因,其中包括 Raoul Pal 的支持、大量场外交易需求、大规模解锁后持有者保持强劲、SUI 价格走势未出现回调、Mysiceti 性能升级。不过,就关于 SUI 将超过 Solana 的论调, Andrew Kang 表示,“我并不认为 SUI 的市值会与 SOL 持平,但它的市值是 SOL 的 3.5% 。”

除了诸多 KOL 的唱多之外,Sui 生态近期也有一些动态发生, 8 月 9 日,Sui 生态域名服务 SuiNS 宣布重组为去中心化协议,将允许用户通过协议代币 NS 进行治理。并计划将 10% 的代币 空投给社区。8 月 13 日,CoinList 推出质押基金,首批支持五种加密资产,包括 ETH、SOL、NEAR、SUI、MINA。

数据对比远不及 Solana,与 TON 持平

不过,Sui 生态是否在近期突飞猛进,亦或看涨多属于“烟雾弹”而已?PANews 就 Sui、Solana、TON 的几个指标进行了对比(数据采集为 8 月 12 日)。

一周飙升141%,SUI能否成为「Solana杀手」?

从交易量和交易笔数来看,SUI 与 Solana 仍具有不小的差距,尤其 24 小时的交易额仅为 Solana 的约 5% 。鉴于 TON 在前段时间的生态表现和二级市场价格都较为出众(也一度被称为 Solana 杀手),可以看到 Sui 的整体数据表现与 TON 的表现更为接近,甚至 Sui 在多个方面的指标似乎都略有领先。但流通市值上 SUI 却和 TON 有着较大的区别,SUI 的流通市值仅为 25 亿美元,而 TON 的流通市值约为 159 亿美元,两者相差 6.4 倍,追赶上 Ton 的市值或是 SUI 的上涨空间。但考虑到 TON 背靠 Telegram 的 9 亿用户,因此比其他公链的估值有更多溢价空间。

大额解锁竟解读为利好?

SUI 代币的解锁问题也成为许多 KOL 看涨的理由, 8 月 1 日,SUI 解锁月 5389 万枚代币,占流动量的 2.56% ,价值约 5060 万美元。看涨 SUI 的人认为,这些代币解锁后市场并未迎来巨大的抛压,是市场向好的原因。而持反对观点的人则认为,SUI 代币不仅 8 月解锁,后续每个月都将迎来代币解锁,这只是主力在出货前制造声势来拉高预期的方式而已。也有用户质疑 Sui 基金会近期通过有偿的方式吸引 KOL 推销 SUI 代币。

一周飙升141%,SUI能否成为「Solana杀手」?

一周飙升141%,SUI能否成为「Solana杀手」?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自 8 月 5 日以来,SUI 的合约持仓量迎来大量上涨,以币安永续合约交易对为例, 8 月 5 日 SUI 合约持仓量为 2846 万张,到 8 月 12 日涨至 1 亿张。同时,资金费率保持负值。这一数据现象说明大批量的空头仓位正支付费用持仓。

一周飙升141%,SUI能否成为「Solana杀手」?

从链上的数据来看,Sui 的发展在近半年确实迎来了较大的进步,尤其是在 5 月份通过 SPAM(垃圾邮件)的模式曾一度日交易笔数超过 7000 万,超过 Solana 等所有公链。虽然此后数据有所下滑至 700 万笔左右。但仍远高于 5 月前的几十万笔。同样,活跃地址数也迎来大幅增长。但整体的量级仍和 Solana 相差较大,尤其是代表生态内活跃度的每日新发代币数量,只有 30 个左右,而 Solana 的这一数据则在 20000 个左右。

综合来看,Sui 距离成为“Solana 杀手”还言之尚早,TON 可能才是 Sui 真正可以对比的直接竞争者。

价格暴涨 Ripple再度“胜诉”缩略图

价格暴涨 Ripple再度“胜诉”

前几天,Ripple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为期三年的诉讼案中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导致XRP价格暴涨26%。

法官裁定Ripple向散户销售XRP未违反联邦证券法,并将SEC的罚款要求减少了约94%,从20亿美元降至1.25035亿美元罚款。

据悉,自2020年12月SEC起诉Ripple以来,双方进行了漫长的法律战,Ripple通过法律手段不断取得阶段性成功,包括法院裁决XRP本身不是证券。

价格暴涨 Ripple再度“胜诉”

01 Ripple与SEC的恩怨史

Ripple的故事始于2004年,当时加拿大程序员Ryan Fugger发布了RipplePay,这是一种点对点支付系统,比区块链技术早了几年。

2011年,密码学家David Schwartz、Mt. Gox创始人Jed McCaleb和视频游戏设计师Arthur Britto共同开发了一个更高效的系统,无需工作量证明挖矿。这一系统最终演变为XRP账本,并成立了Ripple Labs公司。

随着时间的推移,Ripple逐渐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和合作伙伴。2013年,Ripple获得了350万美元的资金,2014年,与CBW Bank和Cross River Bank建立合作伙伴关系。2015年,Ripple聘请前雅虎首席运营官Brad Garlinghouse担任支付网络的职位,并开始推销XRP代币。

价格暴涨 Ripple再度“胜诉”

2020年12月21日,SEC起诉Ripple Labs及其高管,指控其进行未经注册的证券发行。SEC认为,Ripple通过出售其XRP代币筹集资金的行为违反了联邦证券法。此消息发布后,XRP价格从0.58美元跌至0.21美元,多个加密交易所下架XRP。Ripple CEO Brad Garlinghouse否认了SEC的指控,并表示公司将进行法律抗争。

自SEC起诉以来,双方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法律战。Ripple在应对SEC指控的过程中,不断寻求法律支持和证据来证明XRP不属于证券。

——关键时间节点

(1) 2021年3月:Netburn法官的裁定

2021年3月,法官Sarah Netburn裁定XRP具有价值和实用性,将其与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区分开来。这项裁决意义重大,因为它强调了加密货币之间的法律差异,为未来的分类和执法行动铺平了道路。

(2) 2021年5月:Ripple的反击

Ripple通过法律手段积极反击,主张SEC未能提供明确的指导,导致公司无法遵循其要求。Ripple的法律团队强调,SEC在对待加密货币的监管上存在不一致和缺乏透明度。

(3) 2023年7月:Torres法官的部分支持

2023年7月,法官Analisa Torres部分支持Ripple,裁定XRP本身不属于证券。这一裁决为Ripple赢得了法律上的重要胜利,XRP价格也因此大幅上涨。然而,SEC并未就此放弃,继续对Ripple进行法律追责。

(1) Coinbase下架XRP

在SEC起诉Ripple之后,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迅速下架XRP。这一举动对XRP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但也激发了Ripple进一步加强法律抗争的决心。

(2) Ripple的法律费用

Ripple在应对SEC指控过程中,花费了超过2亿美元的法律费用。这显示出Ripple对抗SEC的决心和财力支持,同时也凸显了该案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3) 国际合作与扩张

尽管面临法律挑战,Ripple继续推进其国际扩张策略,与多家金融机构和合作伙伴建立了合作关系。这表明Ripple在法律战之外,仍然致力于技术和市场的发展。

价格暴涨 Ripple再度“胜诉”

在整个法律战中,Ripple不断取得阶段性胜利,这不仅提振了市场对XRP的信心,也为整个加密行业提供了宝贵的法律经验。

02 最新的和解进展

2024年3月,SEC计划要求法官对Ripple Labs处以20亿美元罚款。

Ripple首席法律官Stuart Alderoty表示,Ripple的回应将于下个月提交。5月,SEC在修订救济措施回复简报中,将Ripple拟议稳定币描述为“未注册的加密资产”,并坚持对Ripple处以近20亿美元的重罚。

然而,法庭最终裁定SEC的罚款要求过高,将其减少了约94%,仅罚款1.25亿美元。这一裁决对Ripple和整个加密行业来说都是一项重大胜利。裁决公布后,XRP价格迅速上涨,最高触及0.6434美元,24小时涨幅达19.7%。

分析师指出,尽管未来可能会出现技术回调,但这一裁决显著提振了市场信心,XRP的长期走势值得期待。

结论

Ripple与SEC的历史恩怨和最新和解进展,不仅影响了XRP的市场表现,也对整个加密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Ripple在这场法律战中展示了强大的抗争能力,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未来,随着监管环境的进一步明确,加密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动向,抓住投资机会,实现财富增值。

3EX CryptoGPT —— 让收益更简单缩略图

3EX CryptoGPT —— 让收益更简单

在加密货币市场中,利润和风险总是紧紧绑定的。对于许多投资者来说,在这个高度波动的市场中很难获得稳定收益。随着AI技术的发展,全球首款专注于加密货币交易领域的AI交易产品3EX CryptoGPT正在改变这一现状,3EX CryptoGPT 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更加简便而有效的赚钱方式。不仅可以通过AI制定交易策略获利,还可以分享策略进行带单赚取稳定收益。可以说用3EX CryptoGPT直接实现交易+带单两不误,一次交易,获得双重收益。 

策略优化:持续提高盈利能力 

为了确保用户在加密市场中的交易策略的胜率,3EX CryptoGPT不仅提供了自动化交易策略生成功能,还具有交易策略优化功能。用户可以根据市场的最新动态,通过与3EX CryptoGPT对话,让CryptoGPT AI不断调整和优化你的交易策略,最大化提升交易策略的盈利潜力。这意味着无论市场如何变化,你都可以通过CryptoGPT保持策略的高胜率。 

多元化收益:从策略执行到带单分成 

在3EX CryptoGPT平台上,用户不仅可以利用AI生成的策略进行自主交易,还能通过平台的“带单”功能扩大收益。带单功能允许用户将自己的成功策略分享给其他投资者,这意味着一旦你的策略在市场上表现出色,不仅你自己可以从中获利,还能通过分享这些策略为其他投资者提供参考,并从他们的收益中获得高达25%利润分成,这种模式为投资者提供了另一个稳定收益的来源。 

  3EX CryptoGPT —— 让收益更简单

AI交易大师扶持计划——持续扩大你的收益 

3EX不仅是一个AI交易平台,更是一个为投资者提供收益增长和扩大影响力的生态系统。目前3EX正在启动AI交易大师扶持计划,通过AI交易大师扶持计划,平台为那些擅长AI交易、社群运营、内容创作的投资者和KOL提供了一个增长获利及扩大影响力的机会。 参与此计划的投资者,可以获得最高75%的交易返佣和25%的利润分成。除此之外,3EX也会在流量上给予扶持。让投资者在享受AI红利的同时,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收益。 

3EX CryptoGPT —— 让收益更简单

点击下方链接即可报名: 

https://www.3ex.com/activity/ai_trading_master 

通过3EX CryptoGPT,投资者不仅能够实现一次交易,两种收益的理想状态,更能够享受持续的财富增长。平台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帮助投资者通过智能化手段降低风险,提高收益。因此,无论市场波动如何,投资者都能通过3EX CryptoGPT AI实现稳健的财富增值。 

点击下方链接,立即体验。

【3EX相关链接】

https://linktr.ee/3exlinktreecn 

Twitter(CN): https://twitter.com/3EX_ZH 

专访DeepLink Protocol CEO:DePIN变革云游戏市场

原创 | Odaily星球日报(

作者|南枳(

专访DeepLink Protocol CEO:DePIN变革云游戏市场

全球有数十亿的游戏玩家,游戏市场体量和设备需求都在不断增加当中,但由于 AI 爆发产生庞大算力的缘故,GPU 价格居高不下,用户畅享3A级大作的成本非常之高,对于游戏厂商来说也是其扩展新用户的一大阻碍。

在这样的背景下,云游戏开始登上舞台,通过 5G 网络与集中式服务器资源部署,能够为玩家提供无延迟、高质量的游戏体验。2023 年中国游戏云市场全年规模达到 17.4 亿美元,全球云游戏市场规模达 57.6 亿美元,据 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这一市场从 2024 年开始将以 37.9%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 2032 年突破千亿美元。

然而云游戏也面临着几大问题,首先为了满足大量玩家的同时在线需求,云游戏需要高性能和稳定的服务器支持,初始成本较为高昂,此外还有不菲的迭代与维护成本,这些成本最终都要转嫁至消费者手中。其次,云游戏需要大量的网络带宽并确保低网络延迟,尤其对于竞技类游戏,网络延迟更是游戏体验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回首上一个十年,云游戏先驱 OnLive 喊出终结个人主机市场的口号却最终倒闭:尽管 OnLive 斥巨资免费发放 OnLive 分流主机,但因为需要建设和维护大量的 GPU 服务器基础设施,OnLive 除设置订阅服务模式外,其用户还需要支付月费来访问其游戏库,高昂的使用成本对用户吸引力极低从而失败。近年的谷歌的 Stadia 尽管拥有强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也因收支和服务质量问题在去年宣布关闭。

市场需要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提供更低成本、更高性能、更广覆盖范围的云游戏体验。为此Odaily星球日报专访了 DeepLink 联合创始人兼 CEO FENG 先生,谈一谈 DeepLink 将如何通过其 DePIN、AI 与云游戏技术,为云游戏赛道带来革新。

谈一谈为何做 DeepLink,项目的使命和愿景是什么?

FENG:我们团队在云游戏领域已经有超过 14 年的经验,之前研发过大型的云游戏和云电竞系统,所以非常了解云游戏行业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区块链技术是解决行业问题的关键,所以我们 4 年前在新加坡创立了 DeepLink,结合了 AI、区块链和渲染串流技术,提供高质量、低延迟的云游戏体验。通过 DeepLink Protocol,游戏玩家无需购买昂贵的硬件就能以低成本享受到3A大作,并支持跨设备无缝体验,无论是 PC、手机还是其他终端设备,都能获得一致的游戏体验。

概括来说,我们的使命是让全球游戏玩家可以随时随地高性价比的畅玩高品质游戏,实现触达全球 20 亿游戏玩家的终极愿景。

DeepLink 通过怎样的方式实现这一全新的云游戏体验的?

FENG:从底层技术上看,DeepLink 不再采用传统的集中式服务器,而是利用全球矿工提供的 GPU 资源构建分布式计算网络。然后采用了点对点网络架构,实现数据在用户和矿工节点间的直接传输,降低延迟,并基于网络切片技术,根据不同地区的网络条件,智能选择最优传输路径,保证服务质量。

具体而言,我们的产品分为两块,一个是 DeepLink Protocol,另一个是 DeepLink Software。DeepLink Protocol 是一个去中心化的 AI 云游戏协议,它利用了区块链技术、分布式计算和流媒体传输技术,允许游戏开发者将我们的游戏集成到云游戏平台中。这个协议支持超低延迟的游戏渲染,并且可以广泛适用于多种场景,包括云游戏服务、云网吧和云电竞酒店。

DeepLink Software 是基于 DeepLink Protocol 开发的软件,是面向最终的游戏用户的云游戏平台。用户通过我们的 DeepLink Software 远程访问 GPU 服务器,享受云游戏服务,无需高端本地硬件即可流畅地玩大型3A游戏。

DeepLink 的游戏体验能够做到什么水平?

FENG:首先在游戏体验上,通过 AI 和串流技术,DeepLink 能够实现 1 ms 超低延迟、 8K 分辨率、 244 Hz 的高刷新率和 24 小时无间断服务。

而在成本问题上,相较完整配置的设备,DeepLink 畅玩3A大作所需的硬件成本仅为 20% ,用户仅需配置有普通的 CPU 和高端的游戏屏幕,就能享受最顶级的游戏体验。这一点不仅针对个人用户,对于网吧、电竞酒店而言能够助力其向轻资产发展模式转型,降低初始投资成本,从而提升资金周转率与扩张能力。

此外 DeepLink 还具有极强的设备兼容性,用户可以在多种设备上畅玩,包括 PC、手机、平板电脑等,我们的云游戏功能囊括了市面上的各种主流系统,包括 Windows、MacOS、Linux、iOS 和 Android 等多种操作系统。不仅在用户的使用端,游戏的原生平台在 DeepLink 上不再有边界,不论是 PS 独占,还是 Switch 独占,对于用户均不再构成问题,只需一个设备即可畅玩全平台全类目游戏,而不再需要累赘的一系列 PC 和主机设备。

我们近期已支持了苹果的 Vision Pro,这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这个设备带来了全新的交互方式和新颖的视觉体验,但本身算力并不强,无法玩高端游戏,但是通过 DeepLink Software 的 Web 版本,能够将其绝佳的视觉效果与游戏相结合,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体验。

专访DeepLink Protocol CEO:DePIN变革云游戏市场

用户的游戏体验依赖于去中心化的 GPU 设备提供商,那么对于这些提供商而言,加入 DeepLink 有什么吸引力?

FENG:我们的 GPU 设备矿工有两类:

  • 个人家庭 GPU 矿工:拥有高端 GPU 的电脑的个人或者网吧可以把 GPU 机器共享出来,每年可以获得 10 亿 DLC 的奖励,目前估值大概 300 万美金。这类 GPU 机器的用户主要是个人云游戏用户。这类矿工参与挖矿需要先购买节点授权,我们在 8 月中旬将会启动挖矿节点售卖。

  • 专业数据中心 GPU 矿工:一般是参与者是大矿工,资金实力雄厚,这个每年也有 10 亿 DLC 的奖励,这类 GPU 机器的用户主要是云电竞类的电竞酒店和网吧企业用户。这类矿工参与挖矿无需购买节点授权。

挖矿的机制是无论参与的 GPU 机器数量是多少,都是总共获得 20 亿 DLC 的奖励,所以一定会有矿工先参与进来,这样可以获得最多的 DLC 收益。随着的机器加入越多,单个 GPU 机器分到的代币就减少。

另一方面,我们团队拥有行业一流的云游戏和云电竞的游戏渲染串流技术,可以将 GPU 机器通过超低延迟的串流给用户进行使用,而不是简单的 GPU 共享,我们在相关领域有 14 年的技术积累,这是其他 GPU 项目所不具备的技术能力。此外,已有 140 万的用户正在通过 DeepLink 软件使用我们的产品,能够为矿工提供真实的、长久的经济价值。

展开谈一谈 DePIN 网络的具体模式是怎么运作的?

FENG:我们提供了两种 GPU 挖矿模式。第一种模式允许个人用户临时与其他用户共享他们的家用电脑,并可随时停止共享。这种模式也要求个人质押一定数量的代币。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共享者可以自行设定价格,使得服务相对实惠。

第二种模式为矿工在 IDC 中心放置 GPU 服务器,他们需要质押一定数量的代币并提供长期稳定的服务。矿工提供的 GPU 服务器专门用于游戏服务,因此这种模式提供了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由于矿工进行了代币质押,他们有义务和动力去维护服务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保护他们的资产。

介绍一下代币体系

FENG:DeepLink 的代币叫 DLC,现正在进行最后一轮公售,它是串联整个生态系统的核心通证,用户在租用我们的 GPU 设备玩3A大作的时候需要支付 DLC 代币,同时也是矿工的核心收入来源。而前面也谈到了矿工在加入网络提供 GPU 设备时,需要质押一定的代币。这是代币的核心使用场景,代币串联用户和矿工,形成一个闭环的经济系统。

为什么在 DeepLink 中使用代币模型,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需要给 GPU 矿工进行激励,这样才能吸引矿工加入进来。

此外我们还引入了通缩机制,用户在使用代币支付云游戏服务时,支付到 DeepLink Protocol 中的 100% 的 DLC 代币将被直接销毁,这一机制能够逐步提升代币价值,减少在市场上面的流通量。

专访DeepLink Protocol CEO:DePIN变革云游戏市场

能为我们介绍一下团队背景,当前的发展阶段和未来的计划吗?

FENG:DeepLink Protocol 核心技术团队成员来自包括思科、英特尔、英伟达、华为等全球性科技公司,自 2011 年起一直从事云游戏行业。已累计完成合计超过 、以及超过 500 万美金的 Public Sale 募资,由 DeepBrain Chain Foundation、Gobi Ventures、JDI, Waterdrip、Meezan、DePINX、FBG、Open Infra、NeoVentures、DePINLab、DWF Lab、Amber Lab、CoinLS, Hycons、Rock Capital、BTR Ventures、HKC、PS Corporation、Kmtle Corporation、Dan FamilyWorks、Horman、FireHustle、GC Capital 等日本、北美、欧洲以及其他亚洲社区和机构参投。

DeepLink 目前有超过 140 万用户,月活用户达 60 万,覆盖超过 110 个国家,我们的目标是未来 5 年用户数达到 2 亿以上。此外多家专业的硬件开发商正在基于 DeepLink Protocol 开发云游戏硬件产品,以进一步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

DeepLink 近期是否有什么建议用户重点关注的活动?

FENG:未来 1 到 2 周,DeepLink Protocol 将会在官网启动节点售卖,只有节点拥有者才能参与 CPU 流量挖矿和个人 GPU 机器挖矿,奖励总数是 DLC 代币的 12% ,即 120 亿枚,其中 4 %给到 CPU 流量节点, 8 %分配给个人 GPU 节点。 DeepLink Protocol 网络的用户越多,就需要越多的网络流量和算力,从而需要更多的 CPU 流量机器和更多的 GPU 计算机器以满足 DeepLink 网络需求。通过购买节点授权,用户获得了参与挖矿获取奖励的机会,并在帮助 DeepLink 更快速地发展的同时最终实现去中心化的目标。

「AMM」 VS 「CLOB」:两种交易模式谁更胜一筹?缩略图

「AMM」 VS 「CLOB」:两种交易模式谁更胜一筹?

作者:0xNatalie 来源:ChainFeeds

近日,Flashbots 战略主管 Hasu 指出:在 Solana 链上,大部分交易量实际上是通过自动做市商(AMM)完成的,而不是通过中央限价订单簿(CLOB,或简称为订单簿模式)。这一结论令人意外,因为不少人曾认为 Solana 赢得市场的的重要原因之一其能够支持 CLOB。如 Feng Liu 所说:「当初 Solana 的一个核心卖点,就是终于可以在上面搞订单簿 dex 了,以及,『订单簿交易才是 dex 的未来』。」

值得注意的是,AMM 和 CLOB 之间的争论并非始于近日,这场较量早已持续多时。自 DeFi Summer 以来,AMM 凭借其算法驱动的资产定价方式迅速成为去中心化交易的核心,而 CLOB 则因其在传统金融和中心化交易所中的主导地位,被认为是更成熟的市场机制。这场较量推动了它们在各类区块链平台上的不断创新。尤其是在以快速和低成本为核心的 Solana 上,Phoenix 成功让 CLOB 一度成为焦点。

「AMM」 VS 「CLOB」:两种交易模式谁更胜一筹?

AMM 主导市场的原因仅在于长尾资产?

Hasu 的这一发现在社区内迅速引发了广泛讨论。对此,Multicoin Capital 合伙人 Kyle Samani 解释道,在长尾资产的市场中,缺少真正的做市商(MM)来提供流动性,而 AMM 的出现弥补了这一不足,从而形成了当前 AMM 主导的局面。Solana 的成功不仅仅依赖于 CLOB,而是因为它能够提供始终如一的快速和低成本的交易体验,能够为各种类型的资产提供支持。此外,Solana 的无桥接机制(no bridging)也是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用户普遍对跨链桥接持负面态度。

Taproot Wizards 创始人 Udi Wertheimer 也认为 AMM 在支持长尾资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能够帮助小型社区为长尾资产快速启动流动性。Solana 上有大量的 memecoin,对于这些资产来说,AMM 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Krane 则进一步将市场划分为三种类型:memecoin、主要资产(如 SOL/USDC)和稳定币。他指出,AMM 在 memecoin 市场中表现突出,因为这些资产需要良好的被动流动性,而 CLOB 在这方面表现较差。对于主要资产,虽然 CLOB 在一些情况下占据了一定地位,但 AMM 仍然具有竞争力。在稳定币市场中,CLOB 的应用尚未广泛普及。

然而,Ambient 创始人 Doug Colkitt 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通过数据进行了反驳。他指出,许多人误认为 Solana 上的 AMM 交易量主要来自一些不活跃的长尾资产。然而,他提供的数据表明,即使在主要交易对(如 SOL/USDC)中,AMM 的交易量也远远超过了 CLOB。例如,Orca 在 24 小时内的交易量高达 2.5 亿美元,而 Phoenix 的交易量仅为 1400 万美元。即使采用最有利于 CLOB 的假设(使用 Phoenix 的 7 天平均每日交易量而不是当天的较低交易量,并尽可能多地计入 CLOB 的交易量),AMM 在主要交易对上的交易量也比 CLOB 高出 50%,如果不采用这些假设,差距甚至会扩大到 10 倍。

「AMM」 VS 「CLOB」:两种交易模式谁更胜一筹?

「AMM」 VS 「CLOB」:两种交易模式谁更胜一筹?

社区观点:CLOB 的发展受到区块链性能的限制

AMM 在 Solana 上占主导地位的原因不仅仅在于长尾资产,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区块链性能的限制。许多社区成员认为,CLOB 的发展受限于区块链的性能瓶颈。Sam 觉得区块链面临的固有挑战(高延迟、Gas 费高、隐私保护不佳等)使得 CLOB 不适合在当前的区块链环境中有效运行。相比之下,AMM 更能适应区块链的特点,尤其是在价格发现和流动性提供方面。

Enzo 也持类似观点,他认为 CLOB 在 Layer 1 上面临高延迟、昂贵的 Gas 费用和较低吞吐量的局限性,但在 Layer 2 解决方案中,这些局限性可以被克服,从而使 CLOB 在这些环境中更具竞争力。在当前的 Layer 1 链上,AMM 仍然是更为实际的选择。

实际上,在 Reforge Research 4月发布的《Death, Taxes, and EVM Parallelization》一文中也提到过类似观点。文章里指出:在以太坊等区块链平台上实现 CLOB 时,由于平台处理能力和速度的限制,往往会导致高延迟和高交易成本。然而,随着并行 EVM 的推出,网络的处理能力和效率得到极大提升,CLOB 的可行性也随之增加,并预计 DeFi 活动将显著增加。

开启Web3行业应用之门,WebX 2024将于8月28-29日在日本东京举办缩略图

开启Web3行业应用之门,WebX 2024将于8月28-29日在日本东京举办

WebX2024 是由日本最大的加密货币和Web3 媒体 CoinPost 组织和管理的全球 Web3 会议。

开启Web3行业应用之门,WebX 2024将于8月28-29日在日本东京举办

伴随着监管的发展,日本政府和试图扩展 Web3 的大公司将大量参与WebX。以 Web3 的产业扩张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与者聚集在一起。

约有 180 家参展项目、约 250 名演讲者(日本和国际会议的比例为 50/50)和约 130 个媒体合作伙伴,成为亚洲最大的会议。

许多来自动漫和游戏等全球知名日本大公司将参展,为与全球与会者互动提供机会。

著名 DJ Steve Aoki 将参加 Kick-off WebX 2024 的开幕派对。

开启Web3行业应用之门,WebX 2024将于8月28-29日在日本东京举办

展望日本 Web3 大规模采用的未来

– 日期:2024 年 8 月 28-29 日

– 地点:日本东京 – THE PRINCE PARK TOWER TOKYO(东京皇家王子大饭店花园塔)

– 组织者:CoinPost – 日本最大的 Web3 和加密货币媒体

以“加速 Web3 技术的采用和社会实施”为重点,将提供获取商业理念和建立联系的机会,从而为 Web3 技术的进步做出贡献。

为何要亲自出席

– 独家现场演讲者会议: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演讲者,持票者可观看录制会议

– 可进入 Web3 行业以外的 180 多家公司的展区

– 参与 IP 和游戏领域:讲谈社、Capcom、Toho、Square Enix 等公司将参与

– 进入交流区和活动(商务票及以上持有者可用)

– 参与 100 多个相关附带活动:WebX 期间提供免费出租车服务前往附带活动场地

开启Web3行业应用之门,WebX 2024将于8月28-29日在日本东京举办

亚洲巡回赛和东京区块链

1. DAO TOKYO 2024(东京/日本)

2024 年 8 月 21 日(星期三)- 22 日(星期四)

2. Coinfest Asia 2024(巴厘岛/印度尼西亚)

2024 年 8 月 22 日(星期四)- 23 日(星期五)

3. ETH Tokyo 2024(东京/日本)

2024 年 8 月 23 日(星期五)- 26 日(星期一)

4. WebX 2024(东京/日本)

2024 年 8 月 28 日(星期三)- 29 日(星期四)

5. 2024 年韩国区块链周(首尔/韩国)

2024 年 9 月 1 日(星期日)- 7 日(星期六)

WebX 特邀演讲嘉宾

– 岸田文雄(日本/首相)

– 平将明(日本众议院议员/自民党 Web3 项目团队负责人)

– 小池百合子(东京都知事)

– Richard Teng(币安/首席执行官)

– Audrey Tang唐凤(台湾首位数位发展部部长、联合创始人)

– 上野尚彦(丰田区块链实验室)

– 金友健(Konami Digital 科乐美数码娱乐)

– 滨崎步(三丽鸥 – 以 Hello Kitty 而闻名)

开启Web3行业应用之门,WebX 2024将于8月28-29日在日本东京举办

20%专属折扣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