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na 也掀起「重质押」热潮:Solayer、Picasso 与 Jito 的对比分析缩略图

Solana 也掀起「重质押」热潮:Solayer、Picasso 与 Jito 的对比分析

作者:hamster

重质押(Restaking)已成为今年区块链行业的一大热点,尤其是以太坊和比特币生态。随着这一趋势的蔓延,Solana 生态也逐渐加入了重质押的行列。在 Solana 生态中,重质押不仅被视为增强网络安全性、提高参与者收益的重要途径,更是多个创新项目的核心。Solayer、Picasso 和 Jito 是当前 Solana 重质押赛道的三大代表。

  • Solayer:Solayer 通过共享验证器网络和内源性 AVS 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的质押机制,可以根据市场动态自动调整质押策略。这种动态调整能力确保了用户在各种市场条件下的投资回报最优化。

  • Picasso:Picasso 最初在 Cosmos 生态系统中建立,并通过其 IBC 和 AVS 技术扩展到 Solana、Ethereum 和 Polkadot 等多个网络。Picasso 的跨链互操作性使其在多个区块链网络中均具有竞争优势,尤其在解决 Solana 与其他区块链的互操作问题上表现突出,为用户提供了更广泛的跨链交互选择。

  • Jito:Jito 作为 Solana 网络中 TVL 最大的协议,凭借其流动性质押代币 JitoSOL 占据市场主导地位。JitoSOL 不仅提供基础质押奖励,还通过参与 MEV 竞拍为用户带来额外收益。虽然 Jito 的重质押服务尚未正式上线,但其强大的技术架构和市场影响力已经引发了广泛关注,并为其未来在重质押赛道中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Solayer:内源性 AVS + Binance Labs 投资

Solayer 是一款专为 Solana 生态设计的创新型重质押协议。通过允许用户将 SOL 代币或流动性质押代币(LST)在多个 DApp 上进行再次质押,Solayer 不仅显著提升了网络的安全性,还优化了资金利用效率。这种灵活的质押机制,使得用户能够从多个方面获取收益,例如 MEV 和 AVS 产生的奖励。

自 2024 年 5 月软启动以来,Solayer 在 Solana 生态中迅速发展。根据 DefiLlama 数据显示,截至 8 月 11 日,Solayer 的 TVL 已达 1.63 亿美元,位居 Solana 协议第 13 位。平台上 SOL 的质押总额超过 2.59 亿,吸引了超过 8.6 万个独立用户参与。

Solana 也掀起「重质押」热潮:Solayer、Picasso 与 Jito 的对比分析

技术架构

  1. 分布式云基础设施:Solayer 利用去中心化的云基础设施,将 Solana 的强大性能作为基础,为 dApp 提供高质量的区块空间和更高的交易吞吐能力。Solayer 架构允许 dApp 根据用户的质押权重享受定制化的服务质量,从而更好地利用 Solana 网络的资源。

  2. 共识和验证:Solayer 的重质押机制基于 Solana 的 PoS 和 PoH 共识算法。通过将 SOL 或 LST 重质押到 Solayer 的质押池中,用户能够参与多个系统的验证过程并获得额外的收益。Solayer 支持多个质押池,并通过智能合约自动平衡这些池中的资产分配,以确保不同验证者之间的收益最大化。

  3. 共享验证器网络(SVN)Solayer 引入了共享验证器网络的概念,将多个验证器的资源整合在一起,为 Solana 内部的内生 AVS(主动验证服务)提供安全保障。这种共享网络不仅提高了网络的去中心化程度,还通过资源整合增强了平台的流动性和整体效能

  4. 内源性 AVS (Endogenous AVS)内源性 AVS 是 Solayer 为 Solana 生态系统中的应用程序提供的主动验证服务标准。通过这一标准,应用程序可以获得定制化的区块空间和更高的安全性。质押者可以将 SOL 或 LST 重质押到指定应用中,这些应用利用内源性 AVS 获取验证服务,从而提高交易优先级和安全性,并增强与 Solana 主链的整合效率。简而言之,内源性 AVS 帮助应用程序优化性能,提升交易处理能力和安全性。

优势

1. 技术架构优势

  • 共享验证器网络:这种架构使得 Solayer 能够为 Solana 内部的 dApp 提供更高效的区块空间和交易处理能力 。

  • 内生 AVS:与其他项目相比,Solayer 的这种设计更加注重与 Solana 主链的紧密集成,确保资源的高效利用。

2. 动态调整的质押策略

  • Solayer 具备根据市场动态自动调整质押策略的能力。通过智能合约和共享验证器网络,Solayer 可以在市场条件变化时自动平衡不同质押池中的资产分配,从而优化收益。这种动态调整机制确保了质押者的资产始终处于最有利的位置,最大化投资回报。

3. 多重收益结构

  • Solayer 提供的重质押机制允许用户通过多个质押池获取三重收益:包括 MEV 增强的质押收益、Solayer 平台奖励以及 SVN 带来的收益。这种多样化的收益结构使得 Solayer 在与其他 Solana 重质押项目的竞争中具有明显的投资回报优势。

4. Binance Labs 的战略投资

  • 2024 年 7 月 29 日,Binance Labs 宣布对 Solayer 进行战略投资,表明了对其技术和市场潜力的认可。这项投资不仅帮助 Solayer 扩展其团队和技术能力,还支持其整合更多协议进入 Solana 生态系统。

Picasso:跨生态重质押,从 Cosmos 到 Solana

Picasso 是一个跨生态系统的区块链项目,专注于为多个网络提供互操作性和重质押服务。最初在 Cosmos 生态系统中建立,Picasso 通过其通用跨链通信协议(IBC)扩展了其影响力,现已在 Solana、Ethereum、Polkadot 等多个网络中实现了集成。 Picasso 的核心理念是通过跨链互操作性和去中心化信任架构,增强网络间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Solana 也掀起「重质押」热潮:Solayer、Picasso 与 Jito 的对比分析

技术架构

  1. AVS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 Solana 无法直接兼容 IBC 的问题,Picasso 引入了一个专门的 AVS 解决方案。该 AVS 作为智能合约部署在 Solana 上,通过提供状态证明,使 Solana 能够与其他支持IBC的区块链进行交互,从而克服了其原有的技术限制

  2. 重质押层Picasso 的重质押层允许用户将 SOL 和 LST(如 mSOL、jitoSOL 和 bSOL)质押到 Solana 的验证者池中。通过这一机制,用户可以增加质押收益,同时也为 Solana 网络提供了额外的安全保障。

  3. 重质押金库系统:Picasso 的重质押金库系统(Restaking Vaults)是 Solana 上实施重质押的核心组件,专为管理和优化用户的质押资产而设计。该系统允许用户将各种 Solana 生态系统内的代币,包括 SOL 和 LST(如 mSOL、jitoSOL 和 bSOL),质押到特定的验证者池中。以下是这一系统的详细工作原理:

    • 质押与存证用户将 SOL 或 LST 存入重质押金库后,系统会为每个质押生成一个唯一的 NFT 作为存证。这些 NFT 不仅代表质押的价值,还包含了与质押相关的关键信息,例如质押金额、代币类型、最近一次领取奖励的时间和关联的验证者公钥等。通过使用 NFT,系统确保了质押记录的透明性和可追溯性 。

    • 奖励计算与领取:每个质押者都可以通过持有相应的 NFT 来领取质押奖励。奖励的计算基于用户上次领取奖励以来的区块高度,从而确保质押者获得公平的收益分配。当质押者决定提取质押时,系统会先计算应得的奖励,然后将质押的代币和相应的奖励返还给用户,同时销毁原先生成的 NFT。

    • 流动性与安全性:在重质押过程中,用户的资产会被锁定,直至 Solana IBC 的实现。这不仅提供了额外的安全层,还允许用户在锁定期间继续获得质押收益。随着 IBC 上线,用户可以选择将质押资产解锁,并在观察 7 天的解绑期后提取他们的代币。

通过这些技术架构,Picasso 不仅解决了 Solana 与 IBC 互操作的难题,还为用户提供了一个高效、安全的质押管理平台。

优势

  1. 跨链互操作性Picasso 通过引入 IBC 和 AVS,使 Solana 能够与其他区块链进行互操作。相较于其他 Solana 重质押协议,Picasso 的跨链兼容性更为广泛,为用户提供了更丰富的交互选择。

  2. 灵活的重质押金库系统:Picasso 的重质押金库系统支持多种 Solana 生态系统代币的质押,并通过生成 NFT 存证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了直观、透明的质押管理体验。这一设计不仅简化了奖励计算和领取流程,还增强了质押资产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3. 安全性与奖励机制:Picasso 设计了独特的惩罚和奖励机制,通过对验证者的表现进行严格监管,确保了网络的安全性。同时,Picasso 通过 NFT 和 Program Derived Address(PDA) 技术,确保了质押者的奖励计算和领取过程的高效性。其他协议在安全性上可能更多依赖于传统的验证者管理方式,而 Picasso 的系统则显得更加创新和严谨。

Jito Restake:Solana TVL 第一的协议进军重质押领域

作为 Solana 生态 TVL 第一的项目,Jito 专注于增强网络的质押收益和安全性,其主要产品之一是 LST JitoSOL。7 月 25 日,Jito 发布 Jito Restake 代码,正式进军重质押赛道。通过这一服务,用户可以将任何符合 Solana SPL 标准的代币质押到 Jito 的平台上,用于为新的链上服务和产品提供安全保障。

Solana 也掀起「重质押」热潮:Solayer、Picasso 与 Jito 的对比分析

技术架构

Jito 的重质押技术架构是为 Solana 网络设计的一种高度灵活且可扩展的基础设施,旨在增强网络的经济安全性和扩展能力。其由两个主要组件构成:Vault Program(金库计划)和 Restaking Program(重质押计划)。

  1. Vault Program

    • LRT 管理:Vault Program 负责创建和管理 LRT,支持多种符合 Solana SPL 标准的代币作为底层资产。该模块处理 LRT 的铸造、销毁和委托,并允许在多个运营者和 AVS 之间进行定制化的委托策略,从而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 灵活的削减机制:Vault Program 还引入了高级削减机制,允许设置多层次的削减条件和上限,确保在出现问题时能够有效管理和减少风险。这种精细化的风险管理工具为项目提供了高度定制的安全模型。

  2. Restaking Program

    • AVS 管理:Restaking Program 负责创建和管理 AVS 及其运营者,协调 AVS、运营者和金库之间的关系,确保整个系统的高效运行。通过这一模块,项目方能够快速部署和管理经济安全机制,并为新的链上服务和产品提供安全保障。

    • 奖励和惩罚机制Restaking Program 还管理奖励分配和削减惩罚,确保网络的安全性和经济激励的合理性。通过灵活的奖励机制和严谨的惩罚系统,Jito 进一步增强了 Solana 网络的整体安全性。

Jito 的重质押技术不仅支持通过质押 JitoSOL 或其他 SPL 代币来参与经济安全保障,还允许生成 LRT,使用户在保持流动性的同时参与质押和重质押。此外,Jito 的模块化设计和开放的开发者生态,使其能够支持各种复杂的质押策略和削减机制,推动了 Solana 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优势

  • 多资产支持与灵活性:Jito 的重质押架构支持任何符合 Solana SPL 标准的代币,而不仅限于 LST。这一点使 Jito 在代币的管理和使用上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允许用户利用多种资产参与重质押,从而提升了资金效率和灵活性 。

  • 高级削减与风险管理:Jito Restake 引入了精细化的削减条件,允许设置多层次的削减机制和削减上限,使项目方和用户能够更好地管理风险,确保在安全事件发生时能够有效控制潜在损失。

  • 背靠 JitoSOL:Jito Restake 背靠 Solana 网络中最受欢迎的流动性质押代币之一——JitoSOL,天然具备强大的市场竞争力。JitoSOL 不仅提供基础质押奖励,还通过参与 MEV 竞拍为用户带来额外收益,这使得 Jito Restake 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质押服务

  • 模块化设计与开发者支持Jito 的架构高度模块化,允许开发者在其基础上轻松构建和管理质押、重质押以及 LRT 产品。

  • 市场地位和收入Jito 作为 Solana 网络的第一大协议,据 DefiLlama 数据,其 TVL 目前已达到 18.02 亿美元,协议年收入达 2147 万美元。这些显著的成绩巩固了 Jito 在 Solana 生态系统中的领先地位。虽然 Jito 的重质押服务尚未正式上线,但其发布的代码和计划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并为其未来在重质押赛道中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Solana 也掀起「重质押」热潮:Solayer、Picasso 与 Jito 的对比分析

Jito Restake 目前尚未正式上线,不过 Jito 作为 Solana 网络的第一大协议,相信随着 Jito Restake 服务的逐步推出,它将有望成为 Solana 生态系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总结

随着 Solana 生态系统的不断发展,重质押已成为增强网络安全性和提高参与者收益的重要手段。Solayer、Picasso 和 Jito 作为该赛道中的代表项目,各自展现了独特的技术架构和市场优势。Solayer 通过内源性 AVS 和共享验证器网络,结合动态调整的质押策略和多重收益结构,迅速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Picasso 则凭借其跨链互操作性和灵活的重质押金库系统,为用户提供了高效、安全的质押管理平台。Jito 则利用其在 Solana 网络中的第一大协议地位,借助 JitoSOL 的市场优势,为未来的重质押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挖掘新收益,盘点本周5个收益策略缩略图

挖掘新收益,盘点本周5个收益策略

原文作者:

原文编译:深潮 TechFlow

大家好,谦逊的农民们!

你是否对市场感到厌倦,不知道在哪里寻找那些丰厚的收益?

为了帮助你,这里是我们本周的收益机会推荐。

挖掘新收益,盘点本周5个收益策略

1. 

总锁仓量(TVL):$ 1.61 亿

筹集资金:$ 800 万

我们本周的第一个农场是 Solayer,它是一个基于 Solana 的再质押平台,旨在增强验证者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

简单来说,Solayer 允许用户重新质押他们现有的 $SOL 和其他 LST,以获得更高的奖励和 Solayer 积分。

你可以在 Solana 生态系统中使用你的 sSOL(再质押的 SOL)进行借贷、提供流动性等操作。

最简单且可能是最有效的农场是 Kamino sSOL/SOL 金库,提供激励收益和 Kamino 积分。

挖掘新收益,盘点本周5个收益策略

2. 

总锁仓量(TVL):$ 150 万

审计:✅

如果你不熟悉 Mantra,它是一个专注于支持真实世界资产的 Layer 1 区块链。

Mantra 作为一个 Cosmos L1,旨在成为一个无权限的区块链,支持有权限的应用程序,更多信息可以在下面阅读。

挖掘新收益,盘点本周5个收益策略

Mantra 宣布了其 Chakra 池,用户可以存入 USDC 以获得 USDY,这是一种超额抵押的国库券支持的稳定币,目前在 OM 和 ONDO 激励下的年化收益率为 452% 。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你的存款将在主网上线之前被锁定。

挖掘新收益,盘点本周5个收益策略

3. 

总锁仓量(TVL):$ 730 万

审计:✅

接下来介绍的是 Factor,一个可组合的 DeFi 层,旨在增强和简化收益的获取。

通过 Factor,用户可以无缝存入自动管理的金库,以访问各种收益策略,并获得额外的代币激励。

挖掘新收益,盘点本周5个收益策略

Factor 一直在分发来自 LTIPP 计划的 ARB 激励,但这些奖励将在几周内结束。

流动性提供者(LP)还将获得 $FCTR 代币,这些代币根据质押者的投票权重分配给特定池。

挖掘新收益,盘点本周5个收益策略

4. 

总锁仓量(TVL):$ 9400 万

审计:✅

接下来是 Camelot,一个专注于支持 Arbitrum 和其他各种 Orbit 链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挖掘新收益,盘点本周5个收益策略

Camelot 最近随着 Arbitrum Orbit 链的推出(如 Sanko、Reya 和 Xai)而快速增长。

以下是我们最喜欢的一些收益池:

  • ETH/USDC @ 292% 年化收益率(APR)

  • ARB/USDC @ 151% 年化收益率(APR)

  • uniETH/ETH @ 30% 年化收益率(APR)

虽然这些年化收益率并不完全准确,因为它们是在流动性范围较小的情况下计算的,但仍然相当丰厚。

挖掘新收益,盘点本周5个收益策略

5. 

总锁仓量(TVL):$ 2.62 亿

审计:✅

我们本周的最后一个农场是 Beefy,一个多链自动化收益聚合器和优化器。

大多数老练的农民可能对 Beefy 并不陌生,今天他们也提供了多种丰厚的金库。

挖掘新收益,盘点本周5个收益策略

你可以根据你喜欢的链筛选支持的交易对,但我们最喜欢的一些交易对包括:

  • wstETH/USDC @ 91% 年化收益率(APR)

  • wBTC/USDT @ 61% 年化收益率(APR)

  • rsETH/ETHx @ 45% 年化收益率(APY)

挖掘新收益,盘点本周5个收益策略

因 FTX 重创的 Pantera Capital 现在怎么样了?

作者:sky53 ττ,来源:作者推特@sky_gpt

@PanteraCapital 曾重仓了 FTX ,FTX于 2022 年 11 月公司倒闭,Pantera 因此遭受重创。

其实重仓一个项目似乎一直是 Pantera 的风格,比如去年称投资 Ton 是它最大的一笔投资。

前员工告诉我,Pantera 二级基金是把除了 BTC,ETH 之外的所有代币视作meme 币交易的。所以这也反映了加密市场的本质:

所有代币,除了 BTC,ETH,Sol 算半个外,其他代币都是meme。不管是 层层包装的vc币/项目方币(比如团队哈佛伯克利,顶级vc 背书)还是1000美金开盘的土狗币,本质都是meme,谁也不比谁牛逼。我们作为散户也没必要为包装而付费。

一些现在的明星初创公司为什么招人偏好大厂?大厂和草莽谁能力更强我不讨论,但核心的一点是这些项目为了下一轮融资时候包装好看。

@PanteraCapital 虽然曾经遭受过重创但仍然是第一梯队的 crypto vc,因为2013年的 og vc 真拉下脸还是募资不少的,现在 Pantera 已经公开募资。我感觉 它又一次重仓Ton 也是有回报率和基金名声压力在的。

Founder, Managing Partner: @dan_pantera  2003 年在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创立 Pantera,随后在硅谷沙丘路开设办事处。后来与以太坊首个主要项目 Augur 创始人 Joey Krug 一起进军 crypto。Morehead 之前曾在老虎管理公司领导全球宏观交易,被成为“虎崽”。

Managing Partner: @veradittakit 前 Strive Capital 合伙人,专注于移动领域的投资。前每日交易聚合初创公司 Urban Spoils 。

Portfolio Manager: @cosmo_jiang 前 Nova River,Hitchwood Capital 董事总经理,Apollo Global Management,Evercore Partners 。

Head of Content: @Erik_M_Lowe 2017 年加入 Pantera,最初以投资者关系助理的身份加入。

总之,Pantera 虽然曾因FTX 重创,但仍然是 top vc之一。

对于 lp来说,从纯投资回报率来看 Pantera 目前是有回报率压力的,因为之前回报率很差且募资压力,所以现在适当注资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创业者,Pantera 的资源对于项目帮助可能较大,特别是北美市场。

对于散户,Pantera过往投资回报率不太行,给lp都不太行,别谈散户了。近期可能有所转变,适当关注,快进快出比较好。

如何看待Optimism欺诈证明因安全问题被调整为受许可?

作者:HAOTIAN

最近,@Optimism 由于Fault Proof System出现安全审计问题遭到了海外社区的质疑。原本无许可的欺诈证明的机制,在被发现重大安全问题后,OP Foundation竟然提出要硬分叉修复问题,并将其转为受许可证明?具体怎么回事呢?

1)简单而言:Fault Proof System是一种用于验证Layer2网络状态正确性的机制,任何人可以无许可向L1上的纠纷虚拟机提交L2状态,并接受他人的挑战,如果挑战成功则会触发奖惩机制。

这就是OP-Rollup机制确保安全性而必须存在的欺诈证明机制。6月份Fault Proof System的上线算是弥补了一直以来市场对OP Stack缺乏有效挑战机制的诟病问题。

2)不过,最近一次社区驱动的审计发现了该欺诈证明系统的多个漏洞,Optimism基金会的反应却让人大跌眼镜:

1、将欺诈证明VM opcode级别的漏洞视为小安全漏洞;

2、把欺诈证明系统排除在了外部审计范围之内;

3、暂时将欺诈证明的无许可调整为许可机制,并提出一项名为Granite的硬分叉计划来解决安全问题;

如此这般,让人不得不怀疑所谓Fault Proof System存在意义和有效性,

3)如何看待这件事呢?在我看来:

1、Optimism推出Fault Proof System完全是为了进一步扩大OP Stack阵营所进行的必要的安全挑战机制,市场对Optimism本身是否存在这样的挑战机制已经“乐观化”了;

2、Fault Proof System确实构造精密复杂,大部分状态可在L2本地进行校验,只把一些关键部分推送给L1的故障虚拟机来裁夺,没错是开发了特定op code的虚拟机,这样做既可以确保L1验证的低成本同时又能确保安全性;

3、Fault Proof System从无许可调成许可,并被紧急禁用也暴露了OP基金会和多签安全委员会的过多权利,欺诈证明即使无许可也在安全委员会的控制之下;

4、Optimism实现Stage1的安全和去中心化目标至少相比同阵营的Arbitrum掉队了,ZK-Rollup在技术上的领先优势会进一步得到重视。

京东小米入局稳定币市场,影响几何?

原文作者:Biteye 核心贡献者 Viee

原文编译:Biteye 核心贡献者 Crush

最近,香港金管局宣布京东科技集团旗下的京东币链科技(香港)作为首批进入稳定币发行人“沙盒”计划中的机构之一,这无疑是一个重磅消息!

值得关注的是,京东发行稳定币的背后,隐藏着刘强东和雷军两位互联网大佬的身影。小米集团旗下的香港持牌虚拟银行天星银行,将协助京东币链科技开发基于稳定币的跨境支付解决方案。这意味着,京东和小米可能会在稳定币领域展开合作。

两位行业巨头在数字货币领域的深度布局,这一举动不仅是对过去支付市场机遇的追赶,更是对未来金融科技的前瞻性投资!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事件,解析京东入局稳定币市场的原因。

京东小米入局稳定币市场,影响几何?

01 稳定币的崛起

1. 什么是稳定币

稳定币是一种与法定货币或其他资产挂钩的加密货币,旨在减少价格波动,与比特币等高波动性加密货币相比,提供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加密货币形式。它们通常与法定货币 1: 1 挂钩,确保其价值的稳定性。

2. 稳定币的市场格局

根据 The Block 最新的市场研究,稳定币的总市值已经超过了千亿美元,成为加密市场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京东小米入局稳定币市场,影响几何?

来源:https://www.theblock.co/data/stablecoins/usd-pegged/total-stablecoin-supply

目前,USDT(泰达币)占据了稳定币市场 70% 的份额,成为了市场的主导者。然而,如果推出非美元挂钩的稳定币,如京东稳定币(JD-HKD),是否能在市场份额上有所突破呢?除了需要合适的监管环境之外,更重要的则是要寻找港元稳定币的场景用例,通过场景化应用扩大市场份额尤为关键。

02 币链科技:京东稳定币发行的推手

京东币链科技(香港)(JINGDONG Coinlink)是京东科技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专注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京东旗下唯一的稳定币发行人。该公司在今年 3 月正式注册,仅 5 个月后便入选了香港金融管理局首批稳定币发行人沙盒参与者名单,发展迅速,由此可见京东的雄雄野心!

京东稳定币又叫做 JD-HKD,是一种基于公链的稳定币,其储备由高度流动且可信的资产组成,具体介绍如下:

与港元 1: 1 锚定,每发行一单位稳定币,京东币链科技将相应地在其储备中持有等值的港元。

每个 JD-HKD 都可以按 1: 1 的比例赎回,其储备由高度流动且可信的资产组成,并安全存放于持牌金融机构的独立账户中,定期披露和审计以确保储备的完整性。

京东小米入局稳定币市场,影响几何?

这意味着,用户可以更加放心使用京东稳定币,享受安全、稳定的数字资产体验。

03 京东与区块链的不解之缘

京东与区块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2017 年,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兴起,京东开始积极探索这一新兴领域。

2017 年,京东金融与中国银联合作,成功搭建了国内首个基于公网的跨地域、跨运营商的联盟链“智臻链”。这一联盟链的搭建不仅提升了京东在区块链技术上的能力,也为后续的多方合作奠定了基础。随后,万达集团和招商银行也加入了该联盟链,形成了一个涵盖多个行业的合作网络。

2018 年,京东金融推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京东数字资产”,同年还发布了区块链防伪追溯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商品的全程可追溯,提升了消费者对商品质量的信任度。

2021 年,京东推出了自己的 NFT 平台“灵稀”,这是京东在区块链领域的又一重要尝试。该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数字艺术品的交易和收藏服务,进一步拓展了京东在区块链技术应用的边界。

直到 2024 年 7 月,京东币链科技(香港)宣布将在香港发行与港元 1: 1 锚定的稳定币。

那么京东为何选择进入稳定币市场?

京东小米入局稳定币市场,影响几何?

04 京东入局稳定币的原因

刘强东曾在多个场合表示,京东在支付领域的布局存在诸多遗憾,尤其是在移动支付迅猛发展的黄金时期未能及时跟进。京东大力发展稳定币,似乎反映出在错失支付市场发展良机后,开始发奋努力追赶的决心。

因此,原因可以从多方面剖析:

1、丰富金融产品线:京东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布局已经初具规模,稳定币的推出将进一步丰富京东的金融产品线。涉足加密行业,吸引更多用户参与到其金融生态系统中,提供更为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如借贷、投资等。

2、提升跨境支付效率:一方面随着比特币 ETF、以太坊 ETF 通过,加密货币更快速地进入大众视野,吸引全球金融市场注意力。稳定币的引入将提升京东在跨境支付领域的效率,为京东的国际化战略提供支持,使其在全球市场中更具竞争力。

3、最重要的是,发行稳定币利润相当可观:根据 DeFiLlama 数据现实,今年初至今(8 月 15 日),稳定币市值上涨接近 28.4% ,达到 1669.6 亿美元。头部稳定币 USDT 的发行方 Tether 公司,利润直逼华尔街巨头! 2024 年上半年净利润达到 52 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更令人震惊的是,整个团队只有约 100 名员工。

京东小米入局稳定币市场,影响几何?

然而进一步去思考这件事,入局稳定币市场的背后,其实也体现了中国电商巨头集体出海的焦虑。

京东和小米作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两大巨头,分别在电商和智能硬件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疫情之后,出海竞争愈发激烈,其中跨境支付成为了重中之重。然而,跨境支付的效率问题和地缘政治风险等挑战,一直困扰着这些出海的企业。也许为了寻求新的增长点,两家公司都开始关注金融科技和加密货币领域。

在这样的背景下,京东的稳定币发行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是京东应对市场变化的战略举措,也是提升跨境支付效率的一种尝试。通过稳定币,京东希望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支付解决方案,克服现有的支付障碍。同时,这也为京东,甚至其他中国电商巨头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增强提供了支持。

05 总结

京东与小米的强强联手入局稳定币市场,标志着两位行业巨头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新一轮布局。这一举动不仅是对过去支付市场机遇的追赶,更是对未来数字经济的深度投资。

随着稳定币市场的不断发展,京东和小米能否在这一波浪潮中实现逆袭,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IOSG Ventures:科技巨头与人工智能代理创新者的挑战与困境

原文来源:IOSG Ventures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与 IOSG 团队联系获取授权及转载须知。文章中提及的所有项目并非推荐或投资建议。

致谢:感谢 Metropolis DAO 王超对文章提出的宝贵修改建议!

1. 集中式人工智能代理的前景

人工智能代理有潜力彻底改变我们与网络互动和在线执行任务的方式。虽然围绕利用加密货币支付轨道的人工智能代理有很多讨论,但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已建立的 Web 2.0 公司也有很好的条件提供全面的 agent (人工智能代理) 产品套件。

Web2公司的 agent 大多以助手形态,或者是垂直工具的形态出现,只具备很弱的执行能力。这里面既有基础模型还不够成熟的原因,也有监管不确定等原因。现在的 agent 仍处于第一阶段,他们在特定领域里能做的不错,但基本没有泛化能力。例如阿里国际有一个 agent 是专门帮商家回复信用卡纠纷的邮件。很简单的一个 agent,调用了发货记录等数据,按模板生成发送,就有很高的成功率能够让信用卡公司不扣钱。

像苹果、谷歌这样的科技巨头,以及像 OpenAI 或 Anthropic 这样的人工智能专家公司,似乎特别适合探索开发 agent 系统的协同效应。苹果的优势在于其消费者设备生态系统,可以作为人工智能模型的宿主和用户交互的门户。该公司的 Apple Pay 系统可以使代理能够促进安全的在线支付。谷歌凭借其庞大的网络数据索引和提供实时嵌入的能力,可以为代理提供前所未有的信息访问。与此同时,像 OpenAI 和 Anthropic 这样的人工智能强者可以专注于开发能够处理复杂任务和管理金融交易的专门模型。除了Web2大厂,在美国也有大量的创业公司做这样的 agent,比如帮助牙医做预约管理,或者辅助生成诊疗后报告这些非常细的场景。

然而,这些 Web 2.0 巨头面临着经典的创新者困境(Innovators dilemma)。尽管他们拥有技术实力和市场主导地位,但他们必须在破坏性创新的危险水域中航行。开发真正自主的 agent 代表着与他们既定商业模式的重大偏离。此外,人工智能的不可预测性,加上金融交易和用户信任的高风险,带来了重大挑战。

2. 创新者的困境:集中式提供商面临的挑战

创新者的困境描述了一个悖论,即成功的公司往往难以采用新技术或商业模式,即使这些创新对长期发展至关重要。问题的核心在于现有公司不愿意引入初期用户体验可能不如其现有精细产品的新产品或技术。这些公司担心采用这样的创新可能会疏远其当前的客户群,因为这些客户已经习惯了某种程度的精致和可靠性。这种迟疑源于可能破坏用户长期培养起来的期望的风险。

2.1 代理的不可预测性与用户信任

像谷歌、苹果和微软这样的大型科技公司已经在经过验证的技术和商业模式上建立了他们的帝国。引入完全自主的 agent 代表着与这些既定规范的重大偏离。这些 agent,尤其是在早期阶段,不可避免地会有不完善和不可预测的地方。人工智能模型的非确定性本质意味着即使经过广泛测试,也总是存在意外行为的风险。

对这些公司来说,风险非常高。一个失误不仅可能损害他们的声誉,还可能使他们面临重大的法律和财务风险。这创造了一个使他们谨慎行事的强烈动机,可能从而错过 agent 领域的先发优势。

对于考虑部署 agent 的集中式提供商来说,客户抗议的风险非常大。与可以快速转向且没有太多损失的初创公司不同,已建立的科技巨头拥有数百万期望一致、可靠服务的用户。agent 的任何重大失误都可能导致公关噩梦。

考虑一个场景,其中 agent 代表用户做出了一系列糟糕的财务决策。由此引发的强烈抗议可能会侵蚀多年精心建立的信任。用户可能不仅会质疑 agent,还会质疑公司基于人工智能的所有服务。

2.2 模糊的评估标准和监管挑战

此外,如何评估何为“正确的”代理回应进一步使问题复杂化。在许多情况下,我们不清楚代理的回答是否真的有误,还仅仅是意外。这个灰色地带可能会导致争议,进一步损害客户关系。

也许集中式 agent 提供商面临的最艰巨障碍是不断发展且复杂的监管环境。随着这些 agent 变得更加自主并处理越来越敏感的任务,它们进入了可能带来重大挑战的监管灰色地带。

金融法规特别棘手。如果 agent 代表用户做出金融决策或执行交易,它可能会受到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此外,合规的要求可能会很广泛,并在不同司法管辖区有显著差异。

还有责任问题。如果 agent 做出的决定导致用户财务损失或其他伤害,谁应该负责?用户?公司?人工智能本身?这些都是监管机构和立法者刚刚开始处理的问题。

2.3 模型偏见可能成为争议的来源

此外,随着 agent 变得更加复杂,它们可能会触犯反垄断法规。如果一家公司的 agent 始终倾向于该公司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这可能被视为反竞争行为。这对已经因市场主导地位而受到审查的科技巨头尤其重要。

人工智能模型的不可预测性为这些监管挑战增加了另一层复杂性。当Web2无法完全预测或控制人工智能的行为时,其很难保证遵守法规。这种不可预测性可能导致Web2 agent 的创新变慢,因为公司需要应对这些复杂问题,这反倒可能会给更灵活的Web3解决方案带来优势。

3. Web3的机遇

随着 LLM 底层模型能力的提升,agent 有机会进入下一形态,具备相对较高自主性的 agent。目前看大公司是不太可能敢碰这个方面的,可能帮用户定个 pizza 就是极限了。创业公司可能会大胆一下,但会面临很多技术障碍,比如 agent 自身不具备身份,任何操作都需要借用 agent 使用者的身份和账号。即使借了身份,传统体系也不是那么容易支持 agent 去自如的进行操作。Web3技术为人工智能代理开发提供了独特的机会,可能解决集中式提供商面临的一些挑战。Web3体系下,agent 可以通过掌握钱包实现多个 DID,无论是通过加密进行支付,还是使用各类无许可的协议都对 agent 非常友好。而当 agent 开始进行复杂的经济行为的时候,agent 和 agent 大概率会有高强度的交互。这时候 agent 之间的相互猜疑如果没有办法得到解决,agent 经济体系就不是一个完整的经济体系。这也是可以利用加密技术来解决的一个方面。

另外,Crypto-economic 激励可以促进代理发现,并提供一个如果代理行为不当可以被削减质押或罚没的惩罚。这创造了一个自我调节的系统,其中好的行为得到奖励,坏的行为受到惩罚,因此可能减少集中监督的需求,并为那些早期采用将金融交易委托给完全自主代理的人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心感。

Crypto-economic 质押具有双重作用,在行为不当时需要削减,同时也作为发现 agent 过程中的关键市场信号。无论是对其他代理还是寻找特定服务的人来说,直觉很简单,质押越多,市场对特定代理性能的信任就越高,用户的心态就越平静。这可能会创造一个更加动态和响应迅速的 agent 生态系统,其中最有效和最值得信赖的代理会自然而然地脱颖而出。

Web3还能够创建开放的 agent 市场。与信任集中式提供商相比,这些市场允许更大程度的实验和创新。初创公司和独立开发者可以为生态系统做出贡献,可能导致 agent 的进步地更快和专业化。

此外,像 Grass 和 OpenLayer 这样的分布式网络可以为 agent 提供访问开放互联网数据和需要身份验证的封闭信息的机会。这种对多样化数据源的广泛访问可能使Web3 agent 能够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并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Web 2.0 与 Web 3.0 对比

IOSG Ventures:科技巨头与人工智能代理创新者的挑战与困境

4. Web3人工智能代理的局限性和挑战

4.1 加密支付的有限采用

如果我们不反思 Web 3.0 代理将面临的一些采用挑战,这篇文章就不完整。房间里的大象是加密货币作为链下经济支付解决方案的采用仍然有限。目前,只有少数在线平台接受加密支付,这限制了基于加密的 agent 在实体经济中的实际用例。如果没有加密支付解决方案与更广泛经济的深度整合,Web 3.0 代理的影响将继续受到限制。

4.2 交易规模

另一个挑战是典型在线消费交易的规模。这些交易中有许多涉及相对小额的钱,这可能不足以证明大多数用户需要无信任系统。如果存在中心化的替代方案,普通消费者可能看不到使用去中心化 agent 进行小额、日常购买的价值。

5. 结束语

由于非确定性模型的不可预测性导致科技公司不愿提供完全自主的 AI agent,这为加密初创公司创造了机会。这些加密初创公司可以利用开放市场和 crypto-economic 安全来弥补代理潜力与实际实施之间的距离。

通过利用区块链技术和智能合约,加密人工智能代理可能提供中心化系统难以匹敌的透明度和安全性水平。这对于需要高度信任或涉及敏感信息的用例可能特别有吸引力。

总之,虽然Web2和Web3技术都为人工智能代理开发提供了途径,但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挑战。人工智能代理的未来可能取决于如何有效地结合和完善这些技术,以创造可靠、值得信赖和有用的数字助手。随着该领域的发展,我们可能会看到Web2和Web3方法的融合,利用各自的优势来创造更强大和多功能的人工智能代理。

如何用推特的AI机器人Grok2帮我们炒币?缩略图

如何用推特的AI机器人Grok2帮我们炒币?

显然现在的币圈已经离不开推特了。项目方在这里发布公告,KOL 在这里发表观点。很多 Alpha 信号就隐藏在这一条条流水一般的推文里。

但这些 Alpha 信号往往不易被识别。原因很简单,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所有推特帖子都看一遍。

人虽然做不到,但 AI 可以。要是有 AI 大模型能够帮我们把所有推特帖子都看一遍就好了!

马斯克旗下 AI 公司 xAI 上周发布的最新模型 Grok 2 ,终于让我看到了这个问题的完美解决方案。

如何用推特的AI机器人Grok2帮我们炒币?

如何开通 Grok 2 ?

根据 xAI 的,Grok 2 的 Beta 版本已经在推特上向 Premium 和 Premium+用户开放。最低只要每月 7 刀,你就可以拥有一个全职的推特信息分析师。

如何用推特的AI机器人Grok2帮我们炒币?

付费之后,再次点开 Grok 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干净清爽的界面。风格上和其他聊天机器人差不多,用户一看就知道可以怎么用。略微不爽的是,虽然官方说 Grok-2 和 Grok-2 mini 都已经向用户发布,但实际只能体验到 Grok-2 mini。

如何用推特的AI机器人Grok2帮我们炒币?

如何用 Grok 2 获取行业最新信息?

律动有一个固定栏目叫「早/晚报」,每天早上和晚上会分别将过去 12 小时发布的重要快讯罗列出来,读者不用去一条条看快讯也能知道过去这段时间行业发生了哪些热门新闻。

如何用推特的AI机器人Grok2帮我们炒币?

同样的事情,现在 Grok 2 也能做了。比如,你问它「过去 24 小时,加密行业有哪些热门新闻?」它就会根据推特上最相关的实时贴文为你总结一份新闻简报,并在文末附上参考来源以供验证。

如何用推特的AI机器人Grok2帮我们炒币?

如果你对其中一条新闻感兴趣,可以紧接着让它提供更详细的讯息。

如何用推特的AI机器人Grok2帮我们炒币?

最后,还可以让它为你附上加密 KOL 对此的点评。

如何用推特的AI机器人Grok2帮我们炒币?

整件事弄明白之后,还可以捎带手让它给你提供点投资建议。原来加密货币当工资还能利好隐私保护项目!

如何用推特的AI机器人Grok2帮我们炒币?

如何用 Grok 2 做加密项目投研?

加密行业是一个很讲究信息差的行业。有些项目如果你早早了解和参与,就有可能获得远超常人的利润回报。而这个 Grok 2 也能帮上忙,比如你可以问它「过去 24 小时,有哪些加密新项目值得被关注?」它就会为你梳理出 KOL 们最近提到了哪些值得关注的新项目。

如何用推特的AI机器人Grok2帮我们炒币?

有些项目可能你之前听过,有些项目你可能闻所未闻,比如 7007 ƒ(A.I.)。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让 Grok 2 为你提供更多项目介绍信息。我这里先去搜了一下 7007 ƒ(A.I.) 的推特 Handle,目的是让 Grok 2 提供的项目信息更加精准,不会出现张冠李戴。没想到 Grok 2 洋洋洒洒给我写了一份 1000 字的项目调研报告,感觉都能直接拿来发推特了。

如何用推特的AI机器人Grok2帮我们炒币?

除了项目调研报告,Grok 2 还能写撸毛教程。之前 Grok 2 的回答里提到 Web3Go 可以通过完成任务获取积分,直接让它提供一份详细的教程。

如何用推特的AI机器人Grok2帮我们炒币?

总结

以上只是 Grok 2 能力的冰山一角,它的潜力远不止于此。

炒币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我们都可以向 Grok 2 寻求解答,从而省去大量的搜索和阅读工作。借助 Grok 2 ,普通散户投资者不再需要掌握复杂的搜索技巧或花费无数时间关注各类项目和 KOL 的动态。

尽管 Grok 2 功能强大,但它并不能完全取代人的判断。在做出投资决策时,我们仍需结合自身的投资理念和其他信息来源,保持谨慎与理性。

随着 AI 技术的不断进步,像 Grok 2 这样的 AI 工具将会越来越普及,它们不仅会改变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还可能重塑整个加密行业的信息生态。

对于每一个币圈参与者来说,学会利用好这些 AI 工具,是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贝莱德、花旗等抢滩的 16 万亿美元 RWA 赛道 ,还有哪些新玩法?

撰文:Arain,ChainCatcher

编辑:Marco,ChainCatcher

一个名为「科罗拉多祷告院」的附属教会组织,已将其主教堂代币化。领导该项目的牧师表示,将这栋建筑代币化,将其作为可以分割成股份的数字资产放在区块链上,以筹资购买这座价值 250 万美元的建筑。

这是 RWA 最近的案例之一,只是该庞大赛道中很小的一部分。

在当前不温不火的市场行情中,「Real-World Assets」 (RWA,真实世界资产 ) 迅速发展。今年 7 月, CoinGecko 在 2024 年第二季度加密行业报告中指出,Meme Coin、人工智能和现实世界资产(RWA)成为最热门类别,占据 77.5% 网络流量。

对于机构市场来说,RWA 是一个性感的概念。多家机构报告提及 RWA 的前景,例如波士顿资讯公司、Messari、Binance Research 等,而花旗、贝莱德、富达和摩根大通等传统金融巨头纷纷入局。

但 RWA 不是一个新概念,最广为人知的用例是将美元映射到链上的 USDT、USDC,且在 2020 年至 2021 年间就被炒作过一次,后续不温不火——这有点像当年的 NFT,纵使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也还需要一个时机爆发。

根据 Dune Analytics 数据,年初至今,RWA 叙事是增长幅度第二大的叙事,该板块上涨 117%,仅次于 Meme。

RWA 不应该仅仅是机构的机会,也是值得捕捉的加密叙事。据 BCG 报告,2030 年全球 RWA 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 16 万亿美元。这是一个什么概念?Coingecko 数据显示,当前整个加密货币市场总市值约 2.1 万亿美元。

「随着市场认识的提升,零售业务是趋势,就像之前的众筹一样,但 B 端的业务体量更大。现阶段,许多个人用户的 RWA 投资总和可能还抵不过一笔 B 端投资的体量。对于个人用户来说,现阶段参与 RWA 赛道最好的方式是找到那些不错的 RWA 项目代币。」Web3 小律的主理人、Web3 律师 阿望在接受 ChainCather 采访时表示——他因自身金融行业背景,在 2023 年翻译了花旗银行的 RWA 研究报告《Money, Tokens, and Games》而为 RWA 赛道走向主流认知打下基础。

RWA 资产类别更丰富 创新者探索零售市场

RWA 指的是实物资产代币化,这些资产可以是任何实际存在的资产,例如房地产、股票、债券、商品、艺术品等。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目前占据 RWA 市场最大份额的是稳定币,占据 90% 以上的市场份额,而稳定币也是加密市场第三大资产。

RWA 资产类别在最近一年变得更加丰富。RWA 数据网站 rwa.xyz 显示,2023 年下半年以来,公司债、非美国国债和股票等 RWA 资产类别开始出现,并取得显著增长。

在排除稳定币这一资产类别后,按市场份额排名前三依次是:

  • 私人信贷,总额约 135 亿美元,其中活跃贷款价值为 86.6 亿美元,当前平均年利率为 9.46%;
  • 美国国债,总价值约 19 亿美元,平均到期收益率 4.96%,加权平均期限为 0.116 年,以每个月 1 亿美元左右的速度发行;
  • 商品,总市值约 9.1 亿美元,月转账量 1.566 亿美元;

上述三种资产类别自 2022 年 9 月起开始了爆发式地增长。

私人信贷 RWA 目前仍为 RWA 市场中第二大类别的资产,约 66% 的发行份额来自 Figure Markets,并通过 Provenance Blockchain 发行。根据 Provenance Blockchain 官网显示,该网络目前管理的资产 TVL 已达 130 亿美元,为 RWA 市场 TVL 第一名。

「这是一个房产 HomeLoan 的 RWA,与一般的非标私人信贷 RWA 区别开来。因为房产 Homeloan 本身是一个很大体量且标准化的市场,所以这块 RWA 的体量会很大,一发就几十个亿,很容易盖过其他数据。」阿望指出,在他看来,排除掉巨无霸后的项目更值得关注,例如 Centrifuge、Maple 这些非标的 RWA 私人信贷平台,在未来的爆发可能会更大。Securitize CEO Carlos Domingo 就明确表示非常看好私人信贷 RWA 的市场。

Figure Markets 建立在 Provenance Blockchain 上,用后者的实用 Hash 代币作为 gas 费和交易费。但就 Coingecko 的数据来看,HASH 没有太多交易量以至于无法形成 K 线。

需要指出的是,Provenance Blockchain、Figure Markets 均与 Figure Technologies 有关,Figure Technologies 目前是美国最大的非银行房屋净值信贷额度 (HELOC) 贷款机构之一。

Provenance Blockchain 由 Figure Technologies 参与开发。Figure Markets 是一个包括股票、固定收益、另类投资和加密资产的交易平台,也由 Figure Technologies 推出,今年 3 月获得 Jump Crypto、Pantera Capital 等机构逾 6000 万美元的 A 轮投资。

在今年 7 月的播客中,Provenance Foundation 首席执行官 Anthony Moro 表示,当前正在尝试从机构网络转向更多零售业务。

其中一项举措是推出有审批的收益稳定币。Anthony Moro 表示首个有 SEC 审批的收益稳定币「YLDS」或「Yields」有望面世,该收益稳定币的收益率计划为 5%。

Figure Technologies 于去年 10 月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SEC)递交了一份 S-1 申请,申请书中显示 Figure 发行可转让证书和分期付款证书,该证书是一种固定收益证券,购买者所购买的实际上是 Figure 的一项债务,该债务无担保且仅由其资产支持,当被转让(如适用)或交出证书或证书到期时,Figure 将支付票面金额和利息。

「1940 年法案中有四种不同的证券类型。据我所知,面值证书从未被使用过,而它是唯一一种允许在不使用经纪交易商的情况下进行点对点交易的证券。其他任何情况都需要通过经纪交易商完成交易,而在面值证书的规则里,却不需要,且它放在你的钱包里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产生利息,每天累积。想象一下,如果星巴克现在是 Figure 经纪商的客户,你可以去星巴克用 YLDS 买杯咖啡。对比用 PayPal 支付美元,你不需要开设支票账户 / 储蓄账户,也不用需要信用卡,而你却有一个 5% 收益的美元账户。」Anthony Moro 在播客中表示。

另外,Anthony Moro 还指出,为了获得更多零售场景,Hash 计划进入中心化交易所、DEX 等。

值得注意的是,Figure Markets 今年 6 月还推出了 FTX 债权交易,收购通过 FTX 破产程序拍卖的锁定 Solana 代币,为受 FTX 破产影响的债权人和投资人提供流动性和机会——尤其是涉及金额较小的个人。

巨头抢滩美债 RWA 赛道,概念更吸睛

今年美国国债 RWA 的叙事也颇为瞩目。自 2022 年 9 月至今,美国国债市场份额增长约 10 倍,因此可以说美债是本轮 RWA 的增长引擎。

美债 RWA 这一领域目前也是传统金融机构的主战场,仅贝莱德、富兰克林邓普顿两家机构,该市场有将近一半的产品是这两家机构所发行。

这两家机构发行的 RWA 标的不仅限于美国国债。贝莱德的 RWA 产品 BlackRock USD Institutional Digital Liquidity Fund ,基础资产为美元、货币基金(RRP,美联储隔夜逆回购工具)、美国国债。Franklin OnChain U.S. Government Money Fund 则承诺 99.5% 会投资于美国国债、现金资产以及美债回购协议,其余部分则可能会被用于投资管理人认为低风险的证券、基于区块链的股票。

贝莱德、花旗等抢滩的 16 万亿美元 RWA 赛道 ,还有哪些新玩法?

尽管占据市场大额发行份额,需要指出的是,这两家的 RWA 资产持有人数并不多。有别于这两家发行人的是美债 RWA 市场发行份额第三位的 Ondo USDY,持有人数多,目前已经突破 4000。

「贝莱德、富兰克林邓普顿这两家传统金融机构的 RWA 持有人数不多,这是因为他主要客群不是链上的个人用户,主要还是在传统金融机构间完成销售,是一个基金代币化的项目,所以你会看到它的 TVL 会很大。」阿望解释道。

阿望介绍,上述两个项目对应的代币 $BUIDL 和 $FOBXX 目前没有什么实际用处,仅仅是一个凭证,暂时并未与 DeFi 组合起来。而 Ondo Finance 的美债代币化产品 $USDY 却有实际用途,能够作为 DeFi 项目的抵押品,或是作为 Web3 支付的交易媒介。因此建议关注后者,也就是说相对于传统金融机构做的代币化项目,加密原生的 RWA 项目对个人用户更具有意义。

Ondo USDY 是一种由短期美国国债和银行活期存款担保的代币化票据,目前是 DeFi 协议 Ondo Financ TVL 第一大产品,该协议由原高盛员工 Nathan Allman 于 2021 年创立。

截至发稿,Ondo Financ 官网显示其 TVL 约 3.4 亿美元,目前价格约为 1.05 美元 / 枚,APY 为 5.35%——相较而言,Ondo Financ 的治理代币 OND 本身的交易收益更为吸睛,该代币在今年 6 月 5 日创下了历史最高价为 1.46 美元 / 枚,较今年 1 月 18 日录得的历史最低价约 0.08 美元 / 枚,有近 1725% 的涨幅。

阿望在 Ondo Finance 上收益颇丰,他表示自己很早就关注了 Ondo Finance,「当我在 Coinbase 上看到 Ondo Finance 时它已经 0.2 美元 / 枚,我在它超过 1 美元 / 枚时出来。我认为 Ondo Finance 是我在 RWA 赛道中较为成功的一笔投资。」

这条道路上还有一些以购买者、持有者的形式参与进来的玩家,因而没有出现在 RWA.xyz 的列表上。例如一些古典 DeFi 协议,MakerDAO、Compound 等,据 Dune 数据,MakerDAO 资产负债表有超过 20 亿美元的 RWA 资产,其中有超过 12 亿美元属于美债资产——通过 Monetalis Clydesdale Vault 持有,并铸造相应的 DAI。不过,MakerDAO 的治理代币 MKR 今年最高涨幅约 134%,现在已基本回落。

打造 RWA 发行平台

不论是国债还是私人信贷,都是固定收益型 RWA,CycleX 更偏好收益更高、流动性也更高的资产,并将它们基金代币化。

「美债 RWA 是过去一段时间的热点。但这不是我们要做的事。我们是提供高流动性资产为主,资产覆盖传统金融一二级市场,并提供艺术品、影视、文娱类 IP 等创新资产范围,用 CycleX 平台模式为这类资产提供流动性。」CycleX 创始合伙人 Rain 在接受 ChainCathcer 采访时表示。

CycleX 将自己定位为 RWA 创新平台,目前已拿到美国的牌照,正在申请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牌照,该平台于今年 6 月上线第一只代币化基金。根据其官网显示,目前平台共有 2 只基金,TVL 合计 1407 万美元。两只基金的主题分别是上市公司债券和投资算力,APY 均达到 100%。以基金的形式进行代币化,在 Rain 看来是实现资产标准化和流动性提升的关键策略。

「100% 的 APY 是根据我们的增强收益盒迭加的收益,除了收益,流动性才是最关键的。 」CycleX 产品负责人 Zero 介绍。

ClycleX 的新闻页中明确说明,「上市公司债券」主题的 RWA 是由上市公司债券和市值约 2 亿美元的 SPAC 公司组成,所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目标公司的并购以及设立、购买 SPAC 公司(重点投资加密市场的金融科技公司),并搭配 CycleX 的治理代币 WFC 来给出预期 APY 100%。

「当前我们面临着对 C 端教育成本高的问题,甚至碰到新闻媒体、KOL 我们都要和它们解释一遍,什么是 RWA。此前也做过一些盲盒性质的运营活动,想让用户尝到一点 RWA 甜头,但是发现吸引过来的用户对产品没有建设作用。」Zero 指出,当前平台遇到的问题,即前期仅靠 C 端市场的教育和运营来获得成长,效果不佳。

因此,谋求优质的 RWA 成为 CycleX 下一步发展的重点。

此前,Rain 在香港接触到一些证券公司、基金公司都对 CycleX 表示感兴趣,这些机构的 RWA 产品还在 CycleX 的发行列表中排队,被有意控制着没有释放出来。因为担心释放出来不能解决流动性的问题。

「一个成功的 RWA 发行平台应该能解决流动性问题。当前市场提供的 RWA 产品基本参照 B2C 方式进行市场销售,我们要做的,是要让链上链下的机构及零售用户进行无缝交互式的链接,」Zero 说,并透露道, 我们将在新一代的产品升级 AI 模型,从资产发行到用户交易实现最佳市场策略。

「正如上述,我们提倡通过基金标准化。通过 NAV 来实现流动性交易。这个过程相对合规,你可以理解为类似于灰度的基金产品。」Rain 解释道。

「我们的程序只对定价有规则约束。注意,链下 RWA 一般不会无限涨跌,而链上可以。」Zero 说。

波动加剧,是风险,更是诱惑。

「关注 RWA 市场的个人用户,大多数都是来实现翻身的,并不是要翻倍的稳定收益。实现翻身仗需要追求更高的收益,这并不是 RWA 产品本身能够提供的。」阿望表示。

贝莱德、花旗等抢滩的 16 万亿美元 RWA 赛道 ,还有哪些新玩法?

浅析Fabric:融资3300万美元,用硬件解锁加密计算的未来

原创 | Odaily星球日报()

作者|Azuma()

浅析Fabric:融资3300万美元,用硬件解锁加密计算的未来

北京时间 8 月 19 日晚间,“VPU”芯片开发公司 Fabric 宣布完成 3300 万美元 A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 Blockchain Capital 和 1kx 领投,Offchain Labs(Arbitrum)、Polygon 和 Matter Labs(ZKsync)参投。

结合 Fabric 官网信息以及领投机构 Blockchain Capital 的补充描述,Fabric 当前拥有一支约 60 多名全职员工的高质量团队,其中多名联合创始人及高管均在密码学、处理器或 AI 开发领域有过高光的职业经历。比如,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Michael Gao 曾赢得过奥数竞赛,还曾合伙创立了一家获比尔·盖茨投资的光子 AI 超算公司;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 Sagar Reddy 近 30 年曾就职于 Silicon Graphics、AMD 和 Sun Microsystems,曾参与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 64 位微处理器 AMD K 8 ;副总裁 Gilbert Hendry 拥有哥伦比亚大学的电子工程博士学位,曾在 Google 和 Meta 有过组建编译器和计算机架构团队的履历……

浅析Fabric:融资3300万美元,用硬件解锁加密计算的未来

硬件突破,才是方向

所谓“VPU”,其实是“可验证处理单元”(Verifiable Processing Unit)的缩写,通俗来说就是用于加密计算场景的专用硬件处理器。

随着对零知识证明(ZK)和全同态加密(FHE)的概念探索取得突破,加密货币行业已在部分原生场景(比如 ZK Rollup)下实现了高性能、可验证且兼具隐私保护属性的计算处理,但对于加密货币行业以外的真实商用场景来看,结合了此类理念的计算处理方案仍存在明显问题 —— 一是速度仍然太慢,二是执行成本过高。

在 Fabric 看来,这是一个阻碍着加密货币技术进一步向数十亿用户普及,破除原有世界弊病的客观瓶颈。想打破这个瓶颈,从根本上提高加密计算的性能并降低成本,存在着两条可行路径:一是继续在加密计算的理论方向取得突破,或是更有效地实施既存理论;二则是通过硬件效率的提升取得突破。

在理论的创新及实践方面,密码学家和软件工程师们一直在持续探索着 ZK 和 FHE 的理论进步空间,并寻找着更有效的理论实施方法。在过去 5 年间,理论上的突破已帮助加密计算将成本降低了几个数量级。 

与此同时,硬件领域的指数级潜力却未得到同等力度的探索。在 Fabric 看来,硬件领域的突破有可能会在未来几年间实现类似于理论突破在过去数年间所取得的效果 —— 正如 AI 需要 GPU 才能爆发一样,加密计算也需要硬件才能迎来爆发。

为什么一定要是 VPU?

在关于 VPU 的必要性上,Fabric 本轮融资的领投方之一 Blockchain Capital 给出了很好的解释。

Blockchain Capital 提到,加速 ZK 和 FHE 的方案其实很多种,一种相对简易的做法是更高效地去利用那些已存在的硬件处理器,比如 GPU 或者 FPGA。然而问题在于,GPU 原本是为图形处理和人工智能而构建,其设计与加密计算的需求重叠度过低,这意味着 GPU 的算术逻辑单元在进行加密计算时的使用效率极低;而 FPGA 虽然可以通过编程更有效地执行加密,但它们的运行速度相对于 GPU 来说太慢,编程难度也要大得多,无法在服务器设置中轻松实现。

另一种更有效的做法在于开发新的定制硬件,比如像为了比特币挖矿而制造 ASIC 那样。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直接使用 ASIC 呢?这是因为当前几乎每隔几个月就会发布新的、更高效的 ZK 证明系统,任何为加速旧证明系统而定制的 ASIC 硬件也会每隔几个月就过时。你肯定不想去定制一个只能投用 2 到 3 个月的 ASIC 吧……

所以对于 Fabric 而言,根本性的解决方案便只有设计一种全新的通用处理器,打破现有处理器在可编程性和性能之间的取舍难题。

根据 Fabric 的规划,该公司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正式推出 VPU,该处理器可实现类似 GPU 的可编程性,同时保证类似于 ASIC 的性能。

浅析Fabric:融资3300万美元,用硬件解锁加密计算的未来

值得一提的是,构建类似于 VPU 的通用处理器要比构建只聚焦固定功能的 ASIC 更具挑战性,因为通用处理器需要硬件架构团队和软件团队之间的密切合作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力,这其中的回路设计奖非常复杂,从芯片模拟到编译器构建都需要大量的开发工作。

这也是为什么 Fabric 在完成本轮融资后会提到,新资金将不仅仅用于构建 VPU,还将用于构建相关软件和加密算法。

梦想:做加密计算领域的英伟达

在市场营销方面,Fabric 采用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宣传模式 —— 以英伟达作为类比标的。

在英伟达的 GPU 和 CUDA 软件模型(允许 AI 工程师对 GPU 进行编程)出现之前,发明于 20 世纪 30 年代的神经网络只是一种学术美梦,现实世界中真实用例相当有限(甚至可以说没有)。但在过去十年中,英伟达的硬件突破使得 AI 的计算量实现了上百万倍的飞跃,让 ChatGPT、Sora 等 AI 产品真正地可供所有人使用。

在 Fabric 看来,VPU 及其相关软件库的发布也将在加密计算领域引发类似于“英伟达之于 AI”的爆炸性效果,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推动加密计算的快速发展和商用落地。

观点:降息未必会降低贝莱德BUIDL吸引力缩略图

观点:降息未必会降低贝莱德BUIDL吸引力

原文作者:Kaiko

原文编译: 1912212.eth,Foresight News

降息不太可能减少代币化国债的吸引力。

贝莱德的链上代币化基金 BUIDL(代表贝莱德美元机构数字流动性基金)是过去 18 个月内推出的众多基金之一,它提供对美国国债等传统债务工具的敞口,并迅速成为最大链上基金(按管理资产计算)。该基金于 2024 年 3 月与 Securitize 合作推出,目前已吸引超 5.2 亿美元的资金流入。

观点:降息未必会降低贝莱德BUIDL吸引力

大多数此类基金投资于短期美国债务工具,其他顶级基金包括富兰克林邓普顿的 FBOXX、Ondo Finance 的 OUSG 和 USDY,以及 Hashnote 的 USYC。每只基金都提供与美联储基金利率一样的收益率。

观点:降息未必会降低贝莱德BUIDL吸引力

随着代币化基金的热度上升,链上资金流动和相关代币的二级市场活动也有所增加。Ondo Finance 治理代币 ONDO 出现最大的交易量激增,这与其与贝莱德 BUIDL 合作的公告同时发生。随着 BUIDL 资金流入激增以及对链上基金的兴趣增加,ONDO 的价格在 6 月份创下了 1.56 美元的历史新高。然而,热度从那以后就开始减弱,随着美国利率环境的变化,资金流入可能面临阻力。

观点:降息未必会降低贝莱德BUIDL吸引力

自 8 月 5 日的抛售以来,市场有关美联储「落后于形势并需要更积极地降息以避免经济衰退」的说法愈演愈烈,目前市场预计今年将降息 100 个基点。

上周美国公布的通胀数据低于预期,进一步巩固了对 9 月降息的预期。然而,降息并不一定意味着货币政策放松。如果美联储降低名义利率,但通胀以同样或更快的速度下降,那么实际利率(即调整通胀后的名义利率)可能会保持稳定甚至上升。

事实上,即使美联储保持名义利率不变,衡量企业定价能力的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调整后的实际联邦基金利率今年也略有上升。

观点:降息未必会降低贝莱德BUIDL吸引力

如果实际利率保持稳定,美联储降息的潜在刺激效果可能比预期的要弱。这种情况下,与风险资产相比,国债可能仍具有吸引力,因为投资者可能更倾向于流动性和安全性,而不是承担风险。